藝術中國

中國網

藝術賦能鄉村建設高峰論壇暨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藝術鄉建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

藝術賦能鄉村建設高峰論壇暨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藝術鄉建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

時間: 2024-09-24 13:53:04 | 來源: 藝術中國

與會人員合影  王彬攝

文_ 韓曉雪

2024年9月22日,藝術賦能鄉村建設高峰論壇暨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藝術鄉建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成功召開。文化和旅遊部原副部長項兆倫、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黨委書記喻劍南、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麻國慶以及來自全國92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和相關單位代表出席此次成立大會。會議開幕式由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黨委書記喻劍南主持,成立大會由線下和線上同步進行。

文化和旅遊部原副部長項兆倫致辭  王彬攝

開幕式上,文化和旅遊部原副部長項兆倫在致辭中指出,藝術鄉建體現了藝術主動參與中國鄉村的現代化建設,有利於豐富城鄉文化多樣性,提高鄉村居民文化和藝術素養,提升社會整體文明水準。藝術鄉建要牢牢紮根中國大地,要有開闊的國際化視野,團結藝術學、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等不同專業學術力量,了解不同鄉村面臨的問題與挑戰,關注鄉村人口與自然狀況,行政佈局的動態變化,重視藝術鄉建與經濟業態發展的有機融合,讓藝術鄉建形成社會共識並自覺參與實踐,實現藝術鄉建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東南大學特聘首席教授方李莉致辭  王彬攝

中國藝術人類學會會長、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方李莉在致辭仲介紹了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的背景與當下概況,詳細介紹了藝術鄉建的發展歷程與具體案例。她表示,藝術鄉建專業委員會的成立是順應鄉村振興國家發展戰略的時代需求,建立全國性的藝術鄉建學術組織,共建一個跨領域、跨學科、跨行業的合作平臺,推動高校師生深入鄉村參與田野考察,挖掘在地文化與藝術基因,激活鄉村遺産資源,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致辭  王彬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王延中指出,鄉村振興肯定不僅是經濟的振興,也包括文化的振興,文化的振興要有藝術性和人民性,要把鄉村生態建設和人的現代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致辭  王彬攝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呂品晶在會上指出,藝術鄉建作為一項融合藝術、文化、經濟和社會多領域發展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已經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藝術鄉建已經從早期藝術家的個人行為發展到高校為單位參與的理論研究和社會實踐。藝術人類學學會藝術鄉建專業委員會的成立,也意味著藝術鄉建將更加關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加注重跨學科的融合和創新,更加強化高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視頻致辭  王彬攝

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焦興濤提出,藝術作為重要的文化載體和最具創造力的實踐,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藝術鄉建要堅持以人為本,根植鄉土的原則,深入挖掘鄉村文化內涵和價值,需要注重實踐創新,融合發展,激發鄉村的內生動力,把藝術元素融入到鄉村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藝術院校要積極發揮學科特色和人才優勢,圍繞鄉村規劃、創意設計、藝術旅遊、數字文化、鄉村美育等重點領域,將鄉村建設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相結合,以新文科建設為契機,推動學校建設、專業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面服務鄉村振興。

南京傳媒學院副校長陳小波  王彬攝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學術院長黃宗賢發言  王彬攝

此外,南京傳媒學院副校長陳小波主持了主旨發言環節,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學術院長黃宗賢圍繞藝術鄉建為何、藝術鄉建何能、藝術鄉建何為展開發言,他認為越來越多的藝術家關注藝術鄉建、投入到藝術鄉建中,背後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和現實的需求。黃宗賢教授還指出藝術鄉建絕對不是藝術的事實,更不是藝術的空間回憶。藝術鄉建是生態體系的重構與再造,是人與生活實踐關係的重構,是一個系統化的體系建構。對於如何把握藝術鄉建的維度,在黃宗賢教授看來,要避免同質化的問題,應當考慮到中國人基於農耕文明而形成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廂情願的植入藝術家的理念,應當充分尊重鄉民的主體性。最後他表示藝術鄉建專業委員會的成立必將推進藝術鄉建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發展。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王廷信在發言中談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源依然在農村,中國傳統文化資源承載著鄉村文化企業的發展,這一情況決定了鄉村振興中的兩大問題,一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資源價值的重估。站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立場推動鄉村社會發展的同時,要注意當下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並置,因此要立足時代的發展趨勢,借助傳統文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推動鄉村振興。二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要尊重傳統文化的激勵,傳統文化的基因稟賦集中體現了民眾自覺自願的創造性,要高度重視民眾創造藝術的自覺性與創造性,重視與發掘鄉村文化資源,創設出更好的機制與更加充足的戰略投入,讓中國傳統文化在鄉村發揚光大。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建民發言  王彬攝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建民圍繞“面向實踐的‘藝術鄉建’民族志”展開發言,他在發言中談到藝術鄉建是場景性的動態過程,多種力量在參與“藝術鄉建”的過程中構成了一種動態的社會結構和社會秩序。王建民教授強調藝術鄉建是藝術家向民間社會學習,是民間社會給藝術帶來能量,而非藝術家給民間賜予了什麼。鄉民主體性及鄉民的美學觀應當是“藝術鄉建”民族志研究中的核心議題。藝術介入鄉村建設最終還是建設鄉民的鄉村。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劉能發言  王彬攝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主任劉能圍繞鄉村現代性和藝術鄉建展開發言,就“鄉村現代性”這一議題,劉能教授結合相關案例對鄉村(傳統村落)如何成為文化遺産保護的主陣地、鄉村如何成為人類情感的最主要的保留空間、城鄉一體化前景下農民的法律地位帶來的社會優勢如何發揚、鄉村青年女性作為改革開放以來相對獲益程度最高的一類社會主體,她們的未來作用如何發揮、農民共同體中的“傳統”組織範式如何在“現代性條件”下生發新的活力、網際網路技術、智慧治理和鄉村公共性再造的可能性六大問題作出分析與回答。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民康  王彬攝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楊民康從鄉村振興場景下,基於“傳承建構”理念下的非遺傳承與保護、利用非遺資源在文化産業中進行的創造性轉換、在非遺資源基礎上形成的創新與發展三方面探討傳承、建構、創新三層面的相互關係。楊民康教授指出在這三者之間,經常只談傳承與創新的關係,忽略建構的概念與因素。他以非遺音樂為例認為應當融入更多立足於文化産業應用的目的,納入種種建構和創新的意圖與思想,從而有利於音樂非遺和其他轉化變遷之間的互相調試和進一步發展。

浙江省文藝家協會秘書長沈勇發言  王彬攝

浙江省文藝家協會秘書長沈勇從“藝術鄉建”在浙江的發展現狀、浙江藝術鄉建面臨的新態勢、對藝術鄉建的思考三方面發表主旨發言。關於浙江省藝術鄉建的現階段狀態,他強調了浙江省地理地貌獨異性,人文資源的豐富性等因素帶來的影響,並圍繞文聯主導、社會助力、名家帶動、創客加持,聯繫實際案例,分析浙江省藝術鄉建的五大模式。對於浙江省藝術鄉建下一階段的發展,他提出“兩融”局面下的産業發展訴求、主體多元下的可持續發展需求、結構變化下的多元化訴求三方面,提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最終目標。

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麻國慶評議  王彬攝

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麻國慶在評議中指出各位專家核心討論了藝術鄉建如何建設的問題,他強調鄉村建設是社會建設,藝術鄉建背後隱含著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主動和被動的問題。藝術鄉建的過程實際上是建立一個鄉村共同體,其背後隱含的是社會認同與文化認同。當文化權利變成共用權利時,這一共同體應該是無限的。

與會人員參觀藝術鄉建案例展覽  王彬攝

與會人員參觀藝術鄉建案例展覽  王彬攝

開幕式後,與會人員參觀了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高校代表的藝術鄉建案例展覽。

與會專家分組討論  王彬攝

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副所長孫曉霞研究員總結發言  王彬攝

下午,來自全國92所院校的專家、學者和相關單位代表分為三組進行討論。其中第一小組圍繞“中國式藝術鄉建與鄉土中國”展開討論,上半場由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美美與共”文化創新發展專委會主任張喆主持、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二級教授徐平評議,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院長向勇、四川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王天祥、河北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董小龍、湖北美術學院研究生處處長尹傳根、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張朵朵、藝術中國主任劉鵬飛參與發言。下半場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美術觀察》雜誌社副主編緱夢媛主持、北京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色音評議,蕉林設計事務所總設計師張迎軍、濰坊學院副教授董小慧、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教授榮樹雲、湖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系主任吳秀麗參與發言。

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研究所所長孫曉霞研究員在小組總結中談到20世紀早期的思想震蕩,大眾在此之後接受了純粹的西方美學觀或藝術觀,但藝術的概念在時刻變化,其豐富性遠超今人的概念界定。21世紀的美學、藝術概念都是在中國土地上的再塑造。她指出中國從2006年到2024年間的藝術鄉建出現了由外而內、由拯救到共生的轉變,是觀念的改變,也是相關理論變革的一種動態體現。

與會專家分組討論  王彬攝

四川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王天祥總結發言  王彬攝

第二小組圍繞“藝術鄉建與新質生産力”展開討論,會議上半場由東南大學校長辦公室副主任劉麗勤主持、中國美術學院美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汪莎評議,河北美術學院非遺教研室主任唐景詞、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屈行甫、四川美術學院副教授周彥華、安徽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程波濤、雲南大學教授向麗、貴州大學教授黃桂娥參與發言。會議下半場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藝術與設計文獻研究所所長王任主持、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王可評議,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陳曉陽、東華大學中華視覺形象研究基地教授季中揚、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盧文超參與發言。四川美術學院藝術人文學院院長王天祥在總結發言中將小組與會專家的發言歸納為價值的立場、案例與方法、理論與視角三個方面。他指出案例與方法包含了社會設計鼓勵資源的結合和幫扶、空間營造、社會參與、鄉村資源和影像藝術等關鍵方法。王天祥教授強調了小組與會專家多次提及的本土美學、結合、重構等,他認為或許可以將關鍵詞研究與討論共同體研究的路徑與方法作為工作展開的重點。

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院長向勇總結發言  王彬攝

第三小組圍繞“藝術鄉建理論反思與社會實踐”展開討論,會議上半場由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主任編輯項江濤主持、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鄧佑玲評議,浙江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沈勇、中科元宇宙文明創新應用中心研究員、首席專家楊曉華、東華大學服裝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慶軍、河北大學副教授王志亮、北京聯合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朱利峰、《當代公共藝術叢書》編委會主任文山參與發言。下半場由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處長、副研究員林苗苗主持、北京大學研究員、商務印書館編審白中林評議,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教育處處長、研究員王振波、大興區黃村鎮三間房村王亮、通州區永樂店鎮西槐村書記王澤浩、大興區魏善莊鎮趙莊子村書記韓春光參與發言。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院長向勇在總結發言中強調了作為高校學者在參與藝術鄉建時所思考與探尋的問題,即如何從實踐當中提取理論、如何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圍繞藝術鄉建的理論建設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與形態呈現。他指出藝術鄉建的理論建設與實踐發展都逃不開歷史的立場選擇,一是藝術鄉建的歷史根脈堅守與創新,二是藝術鄉建發展的效益評價的立場,這些立場決定了如何推進藝術鄉建的理論探索與實踐發展。

此次論壇為藝術鄉建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突出了藝術在鄉村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強調了高校在鄉村建設和人才培養中的重要角色。

中國藝術人類學會會長、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方李莉為理事單位授牌  王彬攝

授牌現場  王彬攝

此外,會上舉行了專業委員會成員選舉和授牌儀式,方李莉當選專委會主任,趙天為、向勇、王天祥、王可、張曉虹、沈勇、林苗苗當選專委會副主任,安麗哲當選專委會秘書長,緱夢媛、榮樹雲、周渝、張瀟琳、魯碩、楊國、王彬、范曉穎當選專委會副秘書長。程萬里、盧文超等37人當選專委會常務理事,黃孫權、李政等44人當選專委會理事。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14家單位獲得理事單位授牌。

中國藝術人類學會會長、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方李莉總結發言  王彬攝

閉幕式上,方李莉教授從歷史和現實的維度總結了藝術鄉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她認為藝術鄉建並不是某一專業,而是社會轉型的預示。在複雜社會的時代,每個人都要進入理論思考,共同的理論互動思考與學術討論是方李莉教授建立這一平臺的目標,她呼籲建設藝術鄉建學術共同體,共同致力於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數據資料和理論據。最後方李莉教授對於藝術鄉建專業委員會的未來發展提出願景,希望將研究實踐中積累的理論思考,轉化為學科概念,提出關鍵詞,促進藍皮書出版,推動“藝術鄉建學”的成立。

藝術是鄉村振興的“強引擎”,中國首個藝術鄉建專業委員會將以藝術人類學的專業視角,緊緊圍繞國家鄉村振興的問題,聯合全國各藝術院校及相關教育單位、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科研機構等開展藝術領域相關工作。推動高校師生深入鄉村加強調查研究,讓藝術激活鄉村內生動力,開啟以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與理論新探索之路。

(作者:韓曉雪 資料來源: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藝術鄉建專業委員會)



藝術賦能鄉村建設高峰論壇暨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藝術鄉建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