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冷月先生,以其獨樹一幟的書法風格在書壇上引起了廣泛的爭議與討論。爭議本身也是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的作品和藝術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書法藝術的多樣性和時代的發展。
在他的筆下,書法不僅是墨與紙的交融,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近期,陜西咸陽清渭樓博物館即將迎來“大道——紀念趙冷月誕辰110週年書法大展”,讓我們有機會再次走進趙冷月的藝術世界,感受他筆下超越傳統束縛的自由與創新。
趙冷月 (1915.3~2002.11.20)名亮,堂號缺圓齋,晚號晦翁,浙江嘉興人。
生前繫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歷任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顧問。
趙冷月先生的書法之路,經歷了三次“逃離”。他在不斷“逃離”“鬆綁”,同時憑藉著自己對傳統功夫深刻的把握和理解,大膽實踐,在質疑聲中,堅持自己。
他的作品,無論哪種書體,都透露出一種獨特的氣質。他認為書法“繩墨嚴謹”,不可“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必須對傳統的經典法書不斷臨習,掌握其法度。同時要“學而能化”,不能困在某家某帖中。
他曾説:“書道宜博採眾長,遍臨百家,令人不知所宗。”他的家人在整理編撰《趙冷月墨跡大成》時,發現了101件六尺整張的臨摹習作。他在臨摹和創作相互交織的過程中,深刻地理解了書法的精髓。他在書法藝術上追求“清氣”,認為“清”是書法創作的靈魂所在。
趙冷月先生對書法創作的態度始終認真嚴謹,這種精神貫穿了他的整個藝術生涯,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依然握著毛筆。在兒子趙時中眼裏,趙冷月先生不僅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更是一位內心強大的人。正如他所寫的《墨磨人》,人與墨在他生命中合為一體。而此次展覽的主題“大道”,正是他一生的寫照。
【對話】趙冷月之子、趙冷月書法教育基金會副會長趙時中
問:請您介紹一下此次展覽的契機,以及展覽為什麼會以“大道”來命名?
趙時中:這次展覽的契機主要源於清渭樓的郭峰先生。他不僅是收藏家,也是鑒定家。他到我家欣賞了我父親的書法作品後,感到非常震撼,也很感興趣。我們很快就達成了共識,決定共同舉辦這次展覽。清渭樓的展廳非常適合展示我父親的作品,而且西安作為書法的重要城市,有著世界聞名的碑林,我父親也曾在1979年訪問過西安,這些都為這次展覽提供了特別的機緣。
關於展覽的主題——“大道”,它是我父親一生做人和藝術的標桿。他教導我們,無論是從事藝術還是為人處世,都應秉持誠信和認真的態度,要有始有終,要走大道,不能走小道。他在書法創作中也喜歡寫“大道”這一主題。不僅是因為他喜歡這個詞彙所蘊含的哲學意義,更是因為他想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傳達這種精神。他的一生,就是在走光明大道,無論是在藝術上還是在生活中,他都以真誠和執著的態度追求真理,不容虛假。
榜書《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四屏 各縱一八O釐米 橫九七釐米
釋文/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款識/八十叟,長水趙冷月。鈐印/趙冷月印(白文)
問:您能否給我們提前透露一下此次展覽中的一些重點的作品?
趙時中:從父親書法創作的脈絡,以及作品帶來的視覺震撼,我挑選三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第一件作品是《墨磨人》,寫在八尺整紙的宣紙上,當我剛整理出來這件作品的時候,看到的一眼,就被這三個字深深震撼到了,以至於我一夜難眠。墨很重,但宣紙不破,這説明他對筆力的控制恰到好處,這就是他頂峰時的功力體現。此外,他很注重章法的整體佈局,追求大局觀,章法非常到位。
儘管墨比較重,但整幅作品透露出一種清新感,仿佛深吸了一口夏天的涼風。這是他大字榜書給我的感覺,既震撼又清新,沒有一絲匠氣,這正是他始終追求的藝術境界——“清”。如果沒有“清”,“奇”與“怪”就失去了靈魂。他追求一種清奇,一種仙風道骨的氣質。
榜書《墨磨人》縱一二二.五釐米 橫二四二.五釐米
釋文/墨磨人。款識/長水趙冷月于缺圓齋。鈐印/趙冷月(白文)
第二件作品是他臨摹的《爨龍顏》。這件作品也很震撼,他臨摹的每個字給人感覺會跳出來一樣。因為“二爨”的字形奇特,是方結體,如果沒有六七十年的功力,很難將字形準確掌握。他臨摹的整體行氣、章法佈局,包括每個字的結體,與原作七分相似,三分不似,增添了作品的韻味。這不僅是一幅臨摹之作,更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創作。能在六尺整張的宣紙上創作如此作品,確實不容易。
這件作品是他76歲時的創作。可以説,從76歲到79歲的這四年間,是他藝術生涯的頂峰。創作這樣的作品,不僅需要藝術家自己身體要好,要有傳統功力,還要有想法,以及助手協助牽紙,才能創作出這麼一件作品。一個成功的藝術家取決於多種因素,缺一不可。
臨摹《節臨爨龍顏》縱一八零釐米 橫九六釐米
釋文/君諱龍顏,字仕德,建寧同樂。頊之玄,才祝融渺胤也。清源流而不滯,深根固而不傾。夏后之盛,敷陳五教,勳隆九土,純化古,仁播于萬祀,故乃輝西嶽。王郢楚,子文詔德于春秋,斑朗紹縱于季葉。陽九運否,蟬蛻河東,逍遙中原。斑彪刪定漢記,斑固述修道訓,愛暨漢末,菜邑于爨,因氏焉姻婭媾于公族,振纓蕃乎王室。硒祖肅,魏尚書仆射、河南尹,位均九例,舒朝,遷運庸蜀,流薄南入,樹安九世,千何繁茂,萬葉雲興;鄉望標于四姓,邈冠顯于上京。瑛豪繼澧,于茲而美。祖晉寧、建寧二郡太守、龍將軍、寧州刺史。考龍驤輔國。款識/庚午冬日,長水趙冷月節臨爨龍顏于缺圓齋。鈐印/龜(肖形印)趙冷月(白文)
第三件作品是他臨摹的《董美人墓誌》。初見此作,我驚訝不已,他不是被稱為“醜書鼻祖”嗎?怎麼會寫的這麼美。我便尋找了他的其他楷書作品,發現它們同樣美得令人讚嘆。
我們後來在公眾號上發佈了他的楷書作品,反響熱烈,很多人對他的楷書讚賞有加。他的楷書很獨特,不同於傳統的唐楷的。他的楷書作品,包括這件臨摹的《董美人墓誌》,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韻味,既美又有骨力。很多專業的書法家在欣賞過他的作品後,先是震驚,後是讚嘆。
這些僅僅是我個人的感悟和體會。藝術的魅力在於它對每個人的觸動都有所不同。我建議大家親自前往展覽現場,去直觀地體驗和感受。
臨摹《節臨董美人墓誌》縱一八零釐米 橫九七釐米
釋文/美人姓董,汴州恤宜縣人也。祖佛子,齊涼州刺史。敦仁博洽,標譽鄉閭。父後進,椒儻英雄,聲馳河流。美人體質閒華,天情婉媳,恭以接上,順以承親。含華吐艷,竜章鳳採,砌炳瑾瑜,庭芳蘭蕙。既而來儀魯殿,出事梁臺,搖環佩于芳林,核結綺績于春景。投壺工鶴飛之巧,彈棋窮巾角之妙。妖容傾國,冶笑千金,粧映池蓮,鏡澄窗月;態轉回眸之艷,香飄曳裙裾之颯灑委迤,吹花回雪。以開皇十七年二月感疾,至七月十。款識/庚午七月,長水趙冷月節臨董美人墓誌于缺圓齋。鈐印/龜 (肖形印) 鴛湖趙冷月 (白文)
問:您談到了《墨磨人》這件作品,您是如何理解“墨磨人”的。“墨磨人”對於趙冷月先生有著怎樣的意義?
趙時中:《墨磨人》中的“墨”與他的書法息息相關,“磨”其實是一種心性的磨練。他每天寫、每天練,在創作這件作品時,他臨摹的時間已有70多年。他自六歲起便開始臨帖習字,這件作品是他78歲時完成的。書寫的功力是“磨”出來的,“磨”的是人。
我個人按照字面理解,“墨”是他書法的生命,“人”指的是他自己,“磨”則是指那種將鐵棒磨成繡花針的堅強毅力。我曾見過五六件《墨磨人》的作品。他為什麼如此喜歡寫這個內容,肯定是有他自己的深意。人與墨在他生命中合為一體。
問:您曾編撰整理了一套八卷本的《趙冷月墨跡大成》,談談您編輯這套書的初衷。
趙時中:六年前,我決定編撰這套書。因為我被父親的作品深深吸引。協助我編撰此書的朋友,均為專業人士,他們也有著相同的感受,認為這些作品極具震撼力。於是我們決定啟動這項工作,著手整理作品。
在整理過程中,父親的作品不斷帶給我們驚喜。他的作品涵蓋了多種字體,且數量夠多,也夠整齊。經過討論,我們決定將每種字體獨立成冊,最終將八種字體匯整合一套墨跡大成。這套書籍的編撰是從整理作品開始,一點點發現作品,逐步積累,精心編排,集結成冊,並成功出版。
草書 《蘇獻次韻子由瞻吳子野先生》 縱一八零.五釐米 橫九六釐米
釋文/江令蒼苔圍故宅,謝家語燕集華堂。先生笑説江南事,只有青山繞建康。款識/東坡次韻子由贈吳子野先生,冷月。鈐印/嘉禾(朱文) 趙冷月印(白文)
問:您在整理書籍的過程中,多次提到了作品帶來的感染力、震撼力和驚喜,這些感受似乎伴隨著整個圖書的整理編撰。除了這些體驗之外,您在整個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趙時中:首先,作為一個觀眾,包括我們團隊成員以及出版社的編輯和總編輯,都感到難以置信。尤其是他臨摹的碑,從76歲到80歲這段時間,可以説是他創作的黃金點,也是他藝術生涯的頂峰時期。在這段時間裏,他臨摹了大量的作品,從甲骨文到鼎文,再到石鼓文,包括隋代的碑文等,我整理出101件六尺整張的作品。出版社的同仁們表示,他們從未見過歷史上有哪位藝術家在如此高齡時,還能像交作業一樣,將所有臨摹過的碑文都重新臨摹一遍,並且臨摹得非常好,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其次,他能夠完美地掌握各種字體。無論是隸書、行書、草書、魏碑、楷書、篆書,包括他自己開創的榜書,每一種字體都能獨立成型,且體量龐大。一個人能夠書寫這麼多種字體,在歷史上也是很少見的。八種字體,八本書,收錄了847件作品,這是難以想像的,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成就。
行書《李白古風》縱一七九釐米 橫九六釐米
釋文/代馬不思越,越禽不戀燕。情性有所習,土風固其然。昔別雁門關,今戍龍庭前。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蟣虱生虎鶍,心魂逐旌旃。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誰憐李飛將,白首沒三邊。款識/李白古風,七十八叟長水趙冷月于缺圓齋。鈐印/嘉禾(朱文)冷月之璽(白文)
楷書《千年萬里七言聯》各縱一八一釐米 橫四八釐米
釋文/千年雪嶺欄邊出,萬里雲濤座上浮。款識/庚午七月,長水趙冷月于缺圓齋。鈐印/吾鄉蒲翁以篆分入草(朱文)趙冷月印(朱文)
問:在您看來,趙冷月先生是一位怎樣的藝術家?他的個性和藝術風格有哪些獨特之處?
趙時中:如果從藝術家的角度來看,他是一位非常純粹的藝術家。我常開玩笑説他仿佛是為書法而生的,因為在我的記憶裏,父親總是手握毛筆,從早到晚,坐在寫字檯前臨摹。午餐後,從下午1點開始,他便投入到創作中。
他個性非常強烈,做人本本分分,講信譽,對人也很客氣,性格直率,光明磊落。除了書法,我很少聽到他談其他話題,他非常專注于藝術,幾乎沒有其他興趣。
他內心很強大,樂於接受他人的批評和反饋。當收到批評意見時,他會仔細思考調整。如果批評意見合理,他會請批評者繼續提出意見,並繼續琢磨,進一步改進自己的作品。
他在創作時是嚴肅且專注的。在創作時,他全神貫注,氣氛也隨之變得緊張。我們也不敢在這個時候開玩笑。他對書法創作的態度非常嚴苛,對作品的要求高,他的成功率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有時,為了創作出滿意的作品,他會反覆嘗試,10張、20張甚至30張,直到最終留下那一件或兩件滿意的作品,他才會很開心。他認為,書法創作是創作藝術品,不是應酬。
隸書《舊書新詩七言聯》各縱一八零釐米 橫四八釐米
釋文/舊書不厭百回讀,新詩説盡萬物情。款識/冷月于缺圓齋。鈐印/嘉禾(朱文)趙冷月印(白文)
篆書《蘇獻論畫詩句》縱一八零釐米 橫九七釐米
釋文/覺來落筆不經意,神妙獨到秋毫顏 款識/辛未春日,長水趙冷月。鈴印/長水(朱文) 鴛湖冷月(白文)
問:趙冷月先生一直是一位“爭議性”的藝術家,他被認為是“醜書鼻祖”,但先生一直對傳統碑帖進行研習,遍臨百家,對此您如何看待?
趙時中:有“爭議性”的藝術家,我認為是一件好事。父親過世已經22年了,如果他的作品仍然能夠引起人們的討論和爭議,這正説明瞭他的影響力和作品的價值。而持續的爭議和討論則表明,他的作品在某些人心中佔有一席之地,無論是大多數人還是一小部分人,這種喜愛都是對他藝術成就的認可。那麼他的存在就是有價值的,他一生付出的努力也是有價值的。因此,有“爭議性”並不是一件壞事,我覺得是一件好事。
至於“醜書鼻祖”。1980年全國首屆書法展,他送展的作品就是一件榜書。榜書在當時並不常見。他之所以能夠創作出這樣的作品,與他豐富的經歷和深厚的藝術修養是分不開的。
作為一個收藏碑帖的大家,父親從1950年就開始收藏和研究碑帖。他會認真地去對照研究碑帖與原石之間的關係,以及拓片過程中可能發生的變化和沉澱下來的東西。1979年,他花半年時間到全國各地看原碑,被摩崖石刻的榜書震撼到了。我曾與他聊天,好奇地問他,廢紙上百上千,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這個字寫了有什麼用?
他反問我:“你看到過摩崖石刻嗎?”我那時才20齣頭,也沒有見過摩崖石刻。他解釋説,摩崖石刻就是刻在石頭上的大字。接著,他提出一個設想:如果把摩崖上面的字用毛筆寫出來,到美術館展覽,那會是什麼效果?什麼感覺?我直言回答這是不可能的,因為摩崖是刻在石頭上的,是用鐵錘、斧頭鑿刻出來的。他繼續追問:“筆為什麼不能代替刀呢?筆為什麼不能有這麼大的力量呢?如果筆也達到了這個力量,是什麼感覺?”我坦言自己既不知道,也看不懂。
他的榜書也好,醜書也好,在1980年展覽中展出的時候,確實有很多人提出批評,因為他打破了傳統的創作形式。他認為創作的形式可以變,只要承載工具沒有變,筆還是毛筆,墨還是墨,紙還是紙,寫的字也看得懂,為什麼不可以?這就是他的個性。
以前,人們因為不熟悉而將他的書法作品稱為“醜書”。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榜書作品逐漸被人們接受,現在有很多人欣賞和喜歡他的作品。對於他的書法,有人認為美,有人認為醜,但無論如何,他的作品都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有人稱他為“醜書鼻祖”,也有人因為他的榜書稱他為“榜書鼻祖”。至於這個稱號是否成立,最終由觀眾來決定。
去年10月,在香港水墨大展上,展出了父親的10件榜書作品。展覽雖然只持續了一週,但反響很好,這給了我更多的信心。目前,我們不對作品做出定論。展覽開幕後,每個人都可以觀看併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將父親的作品呈現出來,期待公眾的反饋。
榜書《謙受益》縱一八零釐米 橫九七釐米
釋文/謙受益。 款識/冷月于缺圓齋。鈐印/趙冷月印(白文)
榜書《龜》縱一八零釐米 橫九七釐米 釋文/龜。
款識/可笑蜉蝣輩,寧知龜鶴年。冷月于缺圓齋。鈴印/趙冷月印(白文)
問:趙冷月先生的創作生涯可以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藝術創作有哪些顯著的變化?
趙時中:父親的創作生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始階段是在他幼年時期。解放前在嘉興老家,由於我爺爺經營裱畫店,他從小就接觸到了書法,很早就能自己書寫對聯和招牌,在嘉興已小有名氣。這個階段是他打基礎時候,書寫得既工整又漂亮。
1950年移居上海後,進入第二個階段。他結識了許多朋友,包括書法家和畫家,他也開始收藏碑帖。他書法學習重點轉向了顏真卿,也開始研究米芾、蘇東坡。在這段時間裏,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貌。
但他説:“我寫米芾的作品,寫蘇東坡的作品,寫顏真卿的作品,我怎麼可能超得過他們。時代不一樣,跨度一千年,我不知道他們當時用的是什麼筆,寫字的時候是什麼樣子,寫的時候的心情、情懷是什麼樣子,所以不可能超過他們。”他認為,書法家必須要變。如果一成不變,就永遠無法超越前人,歷史上也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如果想留下些什麼,要給社會回報,讓人們能夠看到,對後代有所幫助,就必須變,即使這種變不一定能成功。這一階段,他仍然以學習傳統書法為主。
第三個階段,從1979年開始,他稱之為“第三次逃離”。在這個階段,他花了10年的時間,將碑、甲骨文、鼎文等融到自己的書法創作中。這10年對他來説是非常痛苦的。1980年,他拿榜書出來參展也是需要勇氣的。從1980年開始,針對他作品的批評聲音不斷,一直延續到今天,已經40多年。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和欣賞他的藝術。
我從事藝術品收藏已有30年,對歷史上的書法家也比較熟悉。像父親這樣能夠臨摹如此多的字體,並且八種字體都能獨立,同時還開創了榜書這一創作形式,是真的很不容易。
魏碑《蘇軾宿九仙山》縱一七九釐米 橫九七釐米
釋文/風流王謝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餘漢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困眠一榻香凝帳,夢繞千岩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雲峰缺處涌冰輪。款識/東坡宿九仙山,冷月。鈐印/長水 (白文 )趙冷月印(白文)
問:從趙冷月先生的書法作品來看,他一生都在“變”,對此您如何看待?
趙時中:從1979年開始,他“逃離”了十年。在這十年間,他主要是臨摹,很少創作,他在摸索尋找自己的路。書法家追求的是將作者名字隱去後,大家也能辨認出作者是誰。但對此不能刻意追求,不能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刻意為之,這可能會讓作品顯得做作。他認為,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和積累,才能自然而然地達到這種境界。
他不認為自己有什麼變化,因為他每天都在臨摹,每天吸收的養料會自動轉化為一種形態,一種功力。實際上,他每天都在變,因為每天的臨摹是不一樣的,並非刻意為之,而是他長期積累磨出來的。他臨摹了大量的碑帖,對於喜歡的作品,他可能會臨摹上千次。臨摹出來的結果就表現在他的作品中,臨摹多一天,他理解就深于一點。他完成作品後,會為作品編號自己藏起來。直到他去世後,這些數量龐大的作品才被整理出來。
問:其實我們剛才談到的變,但是在這變的過程中,其實有一個不變的脈絡貫穿著他的整個書法的一生,您覺得這不變的是什麼?
趙時中:父親認為書法的命門是“清”。書法忌諱俗,過於甜也不好。作為親歷者,我見過許多朋友和學生來家裏向父親請教。父親總會説:“你為什麼用這麼大的力呢?為什麼這麼重?一重黑氣就出來了。”這實際上是墨和紙接觸的時候,關係處理不好,手上的功力不到位。墨落太重了,寫顯得臟;落墨輕,則顯得線條軟綿綿的沒力,缺乏控制。因此,恰到好處的控制力很重要。
他書法的核心追求是“清奇”,一種獨特而不落俗套的美,經過大自然風化的,一種不做作的自然的流露。
問:您認為趙冷月先生給您留下來最珍貴的是什麼?
趙時中:是父愛。他對家人非常包容,非常有耐心,我從未見過他發脾氣。他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告訴我們要講誠信,走大道,要大氣。在書法藝術上,他同樣強調這些品質,他的為人處世也是如此——誠信、光明磊落。這些原則貫穿了他的一生,就是他的一輩子。
大道——紀念趙冷月誕辰110週年書法大展
指導單位:中國書法家協會藝術委員會
主辦單位:上海市書法家協會、陜西省書法家協會、陜西省書學院、咸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單位: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協辦單位:西安市書法家協會、咸陽市書法家協會、咸陽市職工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寶雞美術館(寶雞書法藝術館)
學術支援: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書法係、咸陽師範學院于右任書法學院
總策劃:郭剛
學術主持:劉正成
策展人:趙穎 梁鏞
展覽時間:2024年9月28日-10月22日
展覽場地:清渭樓美術博物館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