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在清華藝博,林風眠、吳冠中隔空對望,展開一場現代主義對話

在清華藝博,林風眠、吳冠中隔空對望,展開一場現代主義對話

時間: 2024-09-14 08:05:58 | 來源: 藝術中國

“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現場

撰文_韓曉雪 編輯_許柏成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二層展廳,林風眠、吳冠中兩個彼此影響又互為獨立的偉大藝術家隔空而望、默然相對,展開一場史詩級的大師對話。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中法建交60週年之際,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為林風眠、吳冠中這兩位留學法國的現代中國藝術大師舉辦展覽,精選繪畫作品140余幅,以呈現他們對中國繪畫現代化道路的探索與開拓。

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現場

林、吳二人的作品分別置於左右兩側不同展區以對稱的方式呈現,林風眠展區展出他著名的仕女系列、蘆塘鶩鳥系列、秋林風景系列,以及現實主義系列;而吳冠中展區則相對全面地囊括了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展覽特別有心將二位現代主義大師的作品歸納為一個個小專題,在展覽現場形成一個個獨立空間,並在展墻上附有他們的畫語錄或知名批評家、藝術家的解讀,讓人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他們的藝術思想與實踐。

林風眠

林風眠1919年底赴法勤工儉學,先後入第戎國立美術學院、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深造。1926年初,年僅26歲即就任國立北京藝專校長,28歲即成為國立藝術院(後更名國立杭州藝專)創始院長。他深受立體主義、野獸主義、表現主義等西方現代藝術流派的影響,西方藝術在他筆下得到了巧妙的轉化與運用。同時,林風眠也並未摒棄自己的文化根基,相反,他更加珍視並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藏,從敦煌壁畫、中國戲曲、宋代瓷器、漢磚畫像、皮影剪紙等東方文化中吸取營養,將其融入自己的藝術創作之中。他堅信,“我是中國人,有中國的底子、血統,自然喜歡表達自己的東西”,這份對本土文化的熱愛與堅守成為了他藝術創作的永恒底色。歸國後,林風眠先後執教國立北京藝專、國立杭州藝專,在美術教育一線的他始終致力於將西方現代繪畫思想與方法融入中國繪畫教學和實踐,力圖推動中國繪畫藝術從傳統向現代轉型。

吳冠中

吳冠中1936年考入國立杭州藝專,受到時任校長林風眠的美術思想啟蒙,也得到關良、潘天壽、吳大羽等前輩親授。1943年畢業後在中央大學建築系任助教,1946年以全國甄選考試第一名獲公費資助赴法國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深造。作為林風眠的學生,吳冠中不僅繼承了老師對藝術的不懈追求與探索精神,更在內心深處與林風眠有著共鳴——那份對東方文化的深深眷戀。留法期間,吳冠中清醒地認識到,藝術的學習不僅僅在於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借鑒,更在於對自身文化傳統的深刻理解與表達。他説:“藝術的學習不在歐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師們的畫室;在祖國,在故鄉,在家園,在自己的心底。”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吳冠中對於藝術本質的認識與追求。他強調,無論是中國的茶飯還是西方的咖啡,最終都要經過自己的消化與創造,轉化為具有個人特色的藝術作品。

“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現場

“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現場

“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現場

線的藝術

線條作為中國傳統繪畫中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常常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畫面中人物的形象。林風眠對中國傳統文化與繪畫有著深刻的研究與理解,他曾談到“中國八卦形式的幾條線。含有一切變易之美。為中國文化一切之原始”。以林風眠仕女系列畫作為例,他在繪畫中借鑒了傳統繪畫以線造型的特徵方法,用極簡的線條準確生動地捕捉仕女的姿態,以結構和動態的個性特徵為主,在保留物體形象自然特徵的同時進行主觀加工,使畫面的意象氣息更加濃厚。他筆下的仕女形象既有幾分中國古代戲曲人物的形象,又帶有西方莫迪裏阿尼的影子。

 《品茗》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29.5cm×32cm 20世紀40年代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琵琶仕女》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34cm×34cm 20世紀50年代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白蓮仕女》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68cm×66cm 20世紀60年代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林風眠將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精神內涵與西方的色彩造型等理念融合,線條有速度、有力量,動感強烈,亦方亦圓,與形體色彩融為一體,是水墨意味和油畫意味的生動結合,在中西結合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

如果説林風眠是中國現代藝術探索道路上的一面旗幟,吳冠中便是這旗幟下的忠實追隨者。正如吳冠中所言,“林風眠從審美觀出發探索中西藝術的結合予我最早的啟示”。在他的畫面中,“線”進階為作品的造型主體,不僅保留了傳統藝術中草書書法線條的灑脫恣意、中國山水畫的意象造型,同時借鑒了西方藝術中平面構成的技巧,引入塊面造型,個人藝術語言的探索隨著線的突破完成了氣質上的蛻變,從而形成了簡潔明快表現靈動的藝術風格。

《青島紅樓》 吳冠中  木板油畫 46cm×61cm 1975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獅子林》 吳冠中  紙本水墨設色 173cm×290cm 1983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本次展出的《獅子林》是吳冠中園林系列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整個畫面篇幅尺度很大,氣勢雄偉,線條運筆流暢、輕快、隨意,和傳統意義上的筆墨勾線強調筆鋒、頓挫有很大不同,假山石的勾勒巧妙融合了曲線的柔美、折線的力度、彎線的靈動與直線的剛毅,每一筆都躍動著生命的活力,大量不同線條的豐富運用使畫面既富有東方神韻又賦有西方繪畫的形式趣味。那些翻涌起伏、自由穿梭的線條,不僅勾勒出了景物的輪廓,更賦予了整個畫面一種自由而鬆弛的氛圍,觀看者仿佛能穿越畫面,步入那變幻無窮的園林秘境。

“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現場

“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現場

黑白營造

色彩是西方藝術表現的主要語言之一,其獨特的情感表現力賦予了觀者豐富的感官體驗與情緒共鳴。在西方現代繪畫之前,色的運用主要是為了科學地再現物象。而中國傳統繪畫,自古就不拘泥于再現景物與摹寫色相上,相比西方畫家嚴謹對待客觀物象的明暗、色彩,中國畫家們更重視于物象整體的精神與內涵。“黑”“白”是中國畫中表達物象精神最常用的色彩,在西方油畫中卻顯得較為罕見,尤其是在印象派畫家的色彩世界中,黑與白甚至一度被排斥在外,因此,林、吳二人的色彩探索,核心聚焦于如何在中西藝術的交匯點上尋找平衡與創新,既保留印象派色彩語言的活力與生動,又融入中國傳統繪畫中對精神意境的深刻追求,從而創造出既具國際視野又不失本土文化特色的色彩語言體系。這一過程,不僅是藝術技法的融合,更是東西方文化、哲學與審美觀念的深刻對話與交融。

《風景》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68cm×68cm 20世紀80年代 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林風眠將西方色彩和中國墨色相互協調,解決了中國水墨畫易損壞、層次感不足等諸多難題。他的作品在形式上無論是油畫還是水墨畫,既有水墨畫的筆墨韻味和中國民間藝術的某些特質,又有西洋畫的色彩視覺效果。不難發現他的畫面表現主要依託主觀設置的色彩,而不過分追求立體效果;只吸收西方色彩的光色;更注重物象的色彩層次,突出色彩冷暖和光線明暗;以墨入色或以色入墨,通過色墨交融渲染畫面氛圍。

《蘆雁》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48cm×72cm 年代不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展覽展出的蘆葦飛鷺系列作品是林風眠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常見主題,“蘆葦、飛鳥、堤岸、遠山”這些西子湖畔的典型物象,共同組成了林風眠對於江南地區的視覺記憶。他對於江南地區的風景畫創作並非面對自然的對景寫生,而是多年記憶的映射,他強調的是藝術家本人在面對大自然時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是自我對景物的感知與本能的領悟。

林風眠“水鳥”系列展覽現場

畫面中蘆葦迅疾銳利的線條與天空、水面的橫涂形成鮮明對比,既打破了畫面橫向秩序的單調感,又增強了視覺衝擊力。畫家通過前景的蘆葦、中景的鶩鳥與後景的陰雲、水面之間的巧妙穿插,構建了一個既平衡又富有動感的畫面結構,使畫面形成了富有張力的平衡感。畫家在作品中巧妙地運用了墨色的濃淡乾濕,不僅塑造了陰雲密布、疾風暮雨的壯闊景象,還通過墨色的層次變化,增強了畫面的立體感和空間感。這種對墨色的極致掌控,使得畫面既厚重又不失細膩,展現了畫家深厚的筆墨功底。不僅如此,林風眠還巧妙地留出了白底,這些留白不僅賦予墨色畫面通透的質感,還賦予了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留白與墨色的相互映襯,使得整個畫面既和諧統一又富有變化。作品不僅是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更是畫家內心情感的抒發。畫面中那對逆風疾飛的鶩鳥,成為了視覺的焦點,它們雖小卻充滿力量,象徵著畫家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追求。同時,畫面的陰鬱色調和孤寂氛圍,也透露出畫家內心深處的孤獨與不安,以及對生命之美的深刻感悟。

林風眠“水鄉”系列展覽現場

吳冠中則在此基礎上,以其敏銳的現代視角,邁出了更為前衛和現代的一步。他進一步深化了對東西方藝術精髓的理解與融合,不僅保留了傳統文化的韻味,更注入了現代藝術的活力與創新,使他的作品在繼承中發展,在融合中創新,展現出更加鮮明和獨特的藝術風貌。

《水田(一)》 吳冠中  木板油畫 47cm×60cm 1973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以吳冠中繪畫作品裏的江南水鄉為例,畫家通過西方油畫技法來表現中國傳統藝術的黑白水墨,以獨特視角勾勒出江南水鄉的溫婉風情。畫面上,小橋流水人家,白墻黑瓦的經典元素躍然紙上,輔以勃勃生機的綠意盎然,構建出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全景畫卷。大面積的白墻黑瓦在氤氳的江南水汽中格外醒目,仿佛一抹亮色,瞬間點亮觀者的眼眸。屋頂的灰與河道的灰相互映襯,無形中使畫面空間顯得既深遠又開闊,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與和諧。色彩運用上,該作品雖採用鮮艷的色彩與鮮明的筆觸,但整體色調卻異常柔和,這種巧妙的色彩搭配不僅保留了江南水鄉的溫婉細膩,也賦予了畫面西方油畫的空間立體感。如此,既展現了中國繪畫中獨有的意境之美,又融合了西方油畫的視覺震撼,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貌。

《憶故鄉》 吳冠中布面油畫 100cm×65cm 1996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吳冠中先生,在《魯迅故鄉》及諸如《周莊》等作品中,展現了他對色彩運用的獨到見解與堅持。他並未盲目追隨西方油畫的斑斕多彩,而是深植于中國傳統水墨的黑白世界,將其精髓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使他的作品在中西融合的探索中始終保持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既未被西方色彩所同化,又成功地將中國畫推向了新的高度。在他的筆下,白墻黑瓦不僅是江南水鄉的標誌性符號,更成為了畫面構圖的靈魂所在,它們以極簡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幅充滿詩意與哲思的畫卷。吳冠中先生以其獨特的形式美法則,打破了傳統中國畫的界限,創作出既具中國特色又兼具國際視野的油畫作品,為世界藝術寶庫增添了一抹亮麗的中國色彩。

“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現場

林風眠與吳冠中師生二人,雖身處不同的時代,卻都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東方藝術的魅力與力量。他們用自己的藝術實踐消弭了古典與現代的界限,融化了國畫與油畫的差異,汲取了各門類藝術的長處。在他們的藝術世界裏,東方與西方不再是相互對立的兩個概念,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借鑒、共同發展的藝術共同體。作為東西傳統交匯融合的先驅者,二人的共同之處在於將中西繪畫語言中的有益成分相融合,展現在個人的繪畫實踐中,得出的效果雖有相通之處,卻又不盡相同。這也成為將二人作為連結和對比,共同呈現于這場展覽的原因之一。

“現代藝術之路:林風眠與吳冠中繪畫作品展”現場

以林風眠和吳冠中為代表的中國現代藝術道路,走過了百年。它向我們展現了這樣的景象:中國現代藝術在吸收和借鑒西方藝術的同時,並沒有忘記東方,沒有忘記關注它已有的文化傳統。正如林風眠所説“一個民族文化之發達一定是以固有文化為基礎,吸收他民族的文化,造成新的時代,如此生生不已”。

據悉,展覽于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二層展廳展出至2025年1月3日。

更多展覽作品:

《靜物(之七)》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67.5cm×68cm 20世紀40年代  上海中國畫院藏

《農婦(滿筐)》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67cm×68cm 20世紀50年代  上海中國畫院藏

《讀書聲》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77.5cm×93cm 20世紀50年代  上海中國畫院藏

《菖蘭》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68.5cm×65cm 1961年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藏

《立》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33cm×33cm 1963年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藏

《青衣仕女》 林風眠  紙本水墨設色 66cm×69cm 20世紀60年代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旅途》 吳冠中  紙本鉛筆、水墨 27cm×21cm 1950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巴黎郊外鄉村》 吳冠中  紙本水彩 21cm×27cm 1950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西藏女鄉長》 吳冠中  紙板油畫 36cm×28cm 1961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瓜藤》 吳冠中  木板油畫 61cm×46cm 1972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楚國兄妹》 吳冠中  布面油畫 42cm×32cm 1990年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燈下人》 吳冠中  布面油畫 80cm×65cm 1999年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故宮》 吳冠中  紙本水墨設色 48cm×44cm 2006年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展覽海報


在清華藝博,林風眠、吳冠中隔空對望,展開一場現代主義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