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策展與未來”青年策展人系列學術座談活動繼在四川美術館舉辦前兩場座談之後,第三場與第四場座談移師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舉辦。8月22日上午,學術座談活動第三場座談舉行,主題為“作為文化地標的策展與引領”。
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
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吳洪亮圍繞“共情場域與二次傳播”進行了主旨發言,他指出,我們如何通過展覽能深度地使公眾參與,並且使展覽産生的真正的影響。從沒有人來的美術館到流量頗大的美術館,我們是不是有一套可行的方式,進而能夠生成一個深讀的方案,就是所謂凝視的過程,這個凝視的過程可能會使藝術作品或者展覽內容産生真正的可持續性。如何以一個傳播的視角來回觀作為策展人所建構的場域,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靜態和動態關係的拿捏以及激發觀眾接受能力的研究成果。用熟悉的方式産生可認知的陌生或者新奇的內容。所以,策展人有時候做的工作不一定是對藝術本體的研究,而是在研究是一套接收模式和方法,來解決藝術的傳播問題,尤其是促進二次傳播的手段,非常重要。
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
本場活動召集人、廣東美術館王紹強館長以“新跨越·新篇章——時代中的廣東美術”為題,分享了廣東美術館的學術研究與發展路徑的核心經驗。廣東美術館在構建其學術體系時以所在地南方出發,注重歷史與當代藝術的結合,通過研究廣東美術的發展脈絡擴大到全國及海外,探索地域文化與國際藝術的交匯。此外,他還強調了廣東三年展在美術館學術品牌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廣州三年展,廣東美術館在國內外藝術界樹立獨特的學術定位。它不僅是展示學術成果的重要平臺,更是連接觀眾與藝術的橋梁。本屆廣州三年展由經驗豐富的策展人帶領,培養青年策展人,致力於將複雜的學術思想轉化為生動的視覺語言,使觀眾能夠在視覺體驗中感受到深刻的藝術內涵。
成都市美術館副館長肖飛舸
成都市美術館副館長肖飛舸為主題“展覽連結城市與公眾——成都市美術館的展覽構建”圍繞2021年開館的成都市美術館定位與運營、與城市共生的關係展開發言。她指出,一座現代化的大型城市美術館,何以站住腳跟,怎麼在一條強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來,所以定位很重要,差異化定位,差異化競爭也很重要。成都美術館最重要的資産,第一是關注,開館不到三年,已經擁有400多萬觀眾,包括140萬的微信公眾號用戶;第二就是年輕的策展人的團隊,在成都美術館展出的所有展覽都必須進行全新的二創,通過二創才能真正鍛鍊學術團隊、策展團隊,提供優質的展覽內容給觀眾;第三就是內容體系建設和品牌強化,如成都雙年展、西方經典藝術展,吸引年輕觀眾的品牌展覽。通過這個定位,成都市美術館是一個以觀眾為導向的城市美術館它跟一個城市是雙向激勵的過程,是與城市共生的過程。
鳳凰中心館長、鳳凰藝術總編輯、副總裁肖戈
鳳凰藝術總編輯、副總裁、鳳凰中心館長肖戈在以“藝術與傳媒的融合:鳳凰中心的多維度策展思考與實踐”為主題的演講中指出:鳳凰中心不僅是鳳凰衛視的中國內地總部,更是一個融合藝術、傳媒和科技的綜合性、多功能的文化藝術中心。經過十年的發展,在這個100%中國創造的地標性建築中創造了一個獨特的文化空間,通過國際化視野與本土化實踐,推動了藝術與傳媒的深度融合。我們堅持的多維度策展思路,使鳳凰中心在全球藝術界佔據了一席之地。
在鳳凰中心的非同質化的異形展示空間中,我們探索藝術創作與展示的創新性,強調與觀眾的互動體驗。我們依託鳳凰衛視強大的傳媒網路,使藝術不僅僅局限于現場觀眾,而是通過全媒體形式觸及更廣泛的全球華人受眾。此外,我們持續引入國際頂尖藝術家的展覽,推動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鳳凰中心的使命不僅是展示藝術,更是通過創新策展和傳媒賦能,放大藝術影響力,推動學術研究與公共教育,為全球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注入新的活力。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策劃總監高敬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策劃總監高敬以“深挖地標屬性—激活城市文化活力”為題,她談到了作為博物館和美術館有可能給城市區域帶來什麼,她圍繞作為地標的文化場館所具有的思想性、公共性、藝術性展開。首先她指出近些年城市文化地標已經報告了宏大單一敘事的時代,體現了更加個性多元的特徵。在新時代下,城市的核心是人以及對於人的城市發展觀,對於城市的品質、活力、人文魅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越來越突出大眾文化的心理屬性。在城市化推進過程當中,打造地標文化現象存在的挑戰,如同質化現象嚴重、文化內涵挖掘不足、公眾體驗之後是否對開放性的思考與有效的討論。基於此要打造地標型的公共空間,需要有三個方面的需求。第一要滿足公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第二文化融合發展的需求,第三文化場館場域發展的需求等展開,並結合中華世紀壇的案例梳理了需要創造什麼樣的有利條件和策略,最後她指出,作為城市文化地標的美術館/藝術館,需要謀特色定位,鑄品牌理想。
武漢美術館展覽部策展人劉舒暢
武漢美術館策展人劉舒暢以“展覽結束是另一種開始——美術館的 33分之一能做些什麼”為題,談到城市與美術館之間存在著一種互惠共生的關係:城市為美術館提供滋養的土壤,而美術館則以獨特的文化魅力回饋城市,賦予其活力。武漢美術館依託這座城市南北文化交融的獨特優勢,制定了一種開放而包容的展覽策略,涵蓋了傳統經典、水墨畫、當代藝術等多個領域。自2019年加入美術館團隊,開始思考如何讓展覽更貼近公眾,專注于藝術的心理潛能和情緒表達,希望借展覽創造一個安全、安心的交流空間。無論是2021年的"言語之外——藝術與療愈",還是2023年的"墨丘利的尾巴",或是即將到來的2024年第二屆武漢雙年展,策劃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對青年藝術家多元藝術形態的關注,以及對觀眾參與感的重視。鼓勵觀眾將展覽中激發的思考和感受帶回日常生活。
廣州藝術博物館/廣州美術館陳列研究部館員王華菁
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陳列研究部策展人王華菁以“作為文化地標的策展和引領——以2000年與2023年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開館展為例”,嘗試探討文化地標對策展思路的作用與反作用。首先她介紹了麓湖路館開館展“先館後院”、“一院多館”的策展理念,依託12個嶺南地區的名人館,構建了獨特的展覽品牌,較好的解決了地域性與整體性的關係,獲得了較為清晰的學術定位。其次介紹了藝苑路新館開館展“亮家底、借東風”的策展思路,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發揮其兼具美術館與博物館的雙料館優勢。最後,通過“萬壑爭流”展與“五色”展兩個案例,討論了作為地標館在文化普及與社會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提出地標館策展IP化運營的一些思考。
中國國家畫院副研究員王聰叢
中國國家畫院副研究員王聰叢在評議環節指出:美術館人,不僅是文藝工作者,更是“文明”建設者。回溯“城市”這個詞,它和“文明”有一脈相承之意義。文明civilization源於civil,城市的、公民的。這意味美術館“化與育”的本質,“美術館”的空間要照亮每一個公民的心靈。美術館要不斷回歸文明的維度中,在一方水土上不斷面對真實的人,深度賦能。當把視野聚焦,我們也會從國際博物館定義的變遷、我國美術館事業百年發展歷程看中這條宗旨始終貫穿其中。
當我們帶著這樣的宗旨去觀看今天的5個案例,從地域上看,有東部、中部、西南部地區美術館;從性質上看,有國家級重點美術館、重要省市國有美術館,也有像鳳凰中心美術館等多樣的美術館類型。從中大家會感受到美術館人在進行的多元化實踐,又在“萬變不離其宗”中不斷成長。
成都美術館的肖飛舸館長在講述中談到建館之初的“三無”局面,但又在其中反覆強調“以公眾為核心”的理念。從中讓我們領會美術館最初的力量,這也蘊含著每一位美術館人的發心。美術館事業要始終“以人為本”。粗略的分,對外面對美術館公眾,對內美術館要不斷完善自身團隊建設。面對觀眾需求,成都美術館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在構建展覽體系中,探索多樣方法。此外,肖館長談到一個關鍵詞:“成長”,不斷帶領年輕策展人團隊進行摸索、創新、成長。這不僅體現美術館管理者的思維,也是美術館長期紮根于地域,持續發展的動力。這個案例,值得我們每一個美術館人探尋如何更好把握內外平衡、可持續發展規律。
鳳凰中心美術館肖戈館長,談到一個非常關鍵的詞叫“願景”,“願”這個字是“心”上面一個原來的“原”,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初心。在這個維度上構建持續性、公共性。鳳凰中心美術館有著自身獨特基因,透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透過多元化的媒介去傳遞藝術的資訊,從近及遠地吸引更多人參與藝術事業發展,也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高敬呈現的案例中有深入的思考、系統的理論支撐,圍繞城市文化發展的五個路徑、三個平臺,在總結裏提到的關鍵詞“打造特色、鑄就品牌”。這提醒美術館策展的戰略思維,要在深入研判美術館的綜合條件中,找準發展戰略,構建系統的發展體系,從而更好的打開藝術能量。
武漢美術館的策展人劉舒暢,在分享具體的案例中,給予了很多人內心的感動,從中領略美術館是一個打開人們心靈空間的通道。武漢美術館作為一個國家重點美術館,僅擁有33位美術館從業者。她作為其中的33分之一,在“藝術與心理學”的跨界中,用一個精微的展覽去探討更多的策展可能。這讓我們感受到藝術在不斷回歸本源的價值,在喧囂的時代中,通過策展,構建人與人的深度連接。
廣州藝術博物院策展人王華菁所在的館,既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又是國家重點美術館。他們具有深厚的家底,在新館的開館之際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在新時代之下如何闡釋這些作品,相信會面臨更多的挑戰。這意味“創新”的維度中,美術館不僅是在做物理空間的坐標遷徙,更重要的是需要創新方式去活化典藏,傳遞一種更具備深度的文化視野和觀念。
總之,回溯這十年,美術館事業進入快車道,而疫情以後,策展人也會帶來方方面面的挑戰。呼應吳洪亮院長引用的威尼斯雙年展上的蘇軾“林下對床聽夜雨”一句,蘇軾的另一首詩蘊含力量和文化觀照,也值得送給每一位策展人: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8月22日下午,學術座談活動第四場在中華世紀壇拉開帷幕,主題為“立足於首都北京的文化策展”。
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裔萼
本場活動的學術召集人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裔萼的主旨發言主題“從闡釋到創造——策展為首都文化賦能”,她談到,策展可以從三個方面為首都文化賦能:闡述首都文化內涵,激活首都文化活力,創造首都文化新質。近些年來,首都涌現出一批闡釋型策展的良好範例,策展人深刻理解並領悟首都文化內涵,以學術的方式予以闡釋,令觀眾更好地理解並領略首都文化的基本內涵: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這些展覽激活了首都文化活力:現象級展覽引發觀展熱潮,主題性策展激發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優質展覽提升城市活力。創新文化是首都文化之翼,需要新時代的策展由闡釋向創造轉型,以創造型策展,拓展首都創新文化的內涵與外延,創造首都文化新質。
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宋金明
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宋金明的發言,主要圍繞“走進來”(吸引觀眾走進展覽空間)和“走進去”(讓觀眾沉浸到展覽之中)兩個關鍵詞討論了公眾的觀展體驗問題。他以“回首風塵甘息機——徐悲鴻、廖靜文手札展”為例,通過對展覽邏輯、前期宣發、展陳設計、公教互動等方面的介紹,細緻闡述了展覽如何在保證學術性的基礎上,讓普通觀眾在觀展過程中獲得更好的體驗。此外,他還列舉了其他優秀的展覽案例,認為展覽無常形,良好觀展體驗的提供,需要在展覽內容與觀眾之間嫁接起一個橋梁,找到既適合展覽對象本身,又能讓觀眾沉浸其中的方式,引起觀者的共鳴與共情。
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畫院理論研究部副研究員張楠
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畫院理論研究部副研究員張楠談到從歷史的視角來看待北京的文化發展,從而形成新的策展思路,這是每一個首都文化策展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她從北京畫院今年主要策劃的“齊白石在北京”的項目談起。從研究到策劃歷時五年的時間精心打造,最終呈現了“齊白石在北京”多元的項目內容,以紀念齊白石誕辰160週年。此項目包括:結合文旅資源,打造齊白石IP;開發“齊白石帶您看北京”的手機應用程式;以AI復現齊白石眼中的北京風貌;用大型展覽呈現地域文化對藝術家的影響等豐富多樣的形式與內容。整個項目體現了以現代科技為媒介,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新範式。也為首都觀眾提供了重識北京的全新視角,更可以吸引民眾以新趣味、新路線打卡北京、品味北京,借此更好地宣傳北京歷史文化,傳承中華文脈。
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校博物館副館長武洪濱
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校博物館副館長武洪濱以“北京建設“博物館之都”背景下的當代藝術展覽策劃“為題,他指出,進入21世紀,伴隨著全球博物館的快速發展,建設“博物館之城”成為城市文化發展的新目標。近年,有著豐厚博物館資源的北京正式提出“博物館之都”的定位。可一度作為物質遺存收藏之地的博物館與正在發生的當代藝術觀念與表達形態之間似乎存在著定位的矛盾。然而,無論是探討當今世界的議題,還是呈現新歷史,當代藝術都無法缺席。20世紀晚期,“新博物館學”與“新敘事學”的提出,強調作為空間敘事主體的博物館對當代文化思想與藝術作品的關注與研究,呈現與保存文化多樣性視域中被忽視人群的文化現象與訴求成為博物館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本課題著眼于“敘事理論”介入博物館領域所引發的諸種可能,探尋逐漸更新的博物館敘事實踐如何使其變成一個更具時代包容性和貼近大眾的社會公共文化空間。
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文化和旅遊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研究館員、《中外文化交流》雜誌社副社長張臏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策展人張臏以“民間美術展覽策劃與國際傳播”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從自己的工作實踐出發,由美術展覽策劃與國際傳播關係引入,聚焦民間美術這個極具特色的藝術門類。他認為,民間美術展覽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具象載體,通過民間美術展覽策劃與有效的國際傳播,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文化底蘊和藝術魅力,提升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和影響力。他強調策劃在民間美術展覽中的重要性,主題設定與議題引導,作品選擇與展示方式都會對展覽的國際傳播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最後,他結合《四季交響——來自中國的鄉土繪畫》《來自孔子家鄉的民間美術展覽》《絲路記憶——NICE Choice文創海外推廣展之龍泉青瓷》這三個優秀案例,從靜態展覽到活態展示,從展陳設計到宣傳推廣做了詳細介紹和具體分析。
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首都師範大學美術館策展委員范明正
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委員、首都師範大學美術館策展委員范明正以衛天霖和張松鶴為例提出對新中國成立初期前輩藝術家的梳理和研究建議,因故由范齊焉代為發言。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地區聚集了大量的美術人才,有些人耳熟能詳,也有不少人沒有得到相應的研究宣傳。衛天霖先生曾留學日本,新中國成立後任北京藝術學院副院長,其對印象派技法的傳播貢獻卓著,首都師範大學出資收藏其遺作194幅,並陸續結集出版和展覽,但其在美術史的書寫中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與其和徐悲鴻主流體系的疏離有關。張松鶴先生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抗日遊擊戰》的主創,創作了大量國家委託項目,他也身在留法雕塑家主流教育圈層之外,導致聲名不高。發言只是拋出了問題,並沒有涉及過多的方案,也呼籲同行共同參與。
中國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美術家協會策展委員會副主任、《美術》雜誌副主編盛葳
盛葳在評議中指出,裔萼主任的主題是“從闡釋到創造”,探討了策展為首都文化發展的賦能,她談到三個方面層層遞進,一個是關於首都文化的內涵闡釋,一個是首都文化活力的激發,一個是首都文化新質的創造,也舉了很多展覽案例。北京有很多包括藝術品在內的歷史文化遺存,有很強的主題性美術創作的基礎,還有紅色文化的歷史,還有京味文化等等。她還談了創造文化的新質生産力,就要進行創造性的策展,需要變得有更強的創造力,需要把整個展覽當成一個藝術品來做。
宋金明先生的發言主要談大眾觀展體驗與首都文化的傳播,他談到了“走進來”和“走進去”,首先是要吸引觀眾走進美術館,然後讓美術館裏的藝術品走進觀眾的心裏面去。他以徐悲鴻和廖靜文的手札展為例,還談到了曹慶暉先生策劃的王臨乙和王合內作品文獻展,這是一個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展覽。曹慶暉先生展前研究裏強調“物料史”的方方面面,很具體,也很親切,能夠讓我們更立體地了解和研究這些藝術家。
張楠女士的研究講的是借歷史的眼睛來看北京,她談到的主要是齊白石的一系列的展覽,她以齊白石誕辰160週年為例子,系統梳理了齊白石在北京的故地,他的朋友圈,他的交遊情況等等,這也是當前做美術史研究和美術展覽策劃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張楠女士是落實到展覽策劃上,我想這樣一些做法也有很強的學科和學術的前沿性。像交遊、朋友圈這樣的一些研究切入點最早出現在社會學和人類學,特別是社會人類學領域。就像馬克思説的一樣,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交遊、朋友圈研究的就是這個“關係”,對從社會角度研究藝術家很有意義。
武洪濱先生的演講是建設博物館之都背景下的當代藝術策展,這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在我們通常的印象中,博物館代表的是過去、是歷史,而當代藝術代表的是現在、現實和未來,這兩者之間好像關係不是特別大。但是最近這些年在出現一些新的變化,有一年我在大英博物館一進去就看到展望閃閃發光的不銹鋼雕塑,正在和古代埃及的雕塑産生互動,這説明博物館開始接納當代藝術。雖然博物館是進行歷史敘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新的實踐表明,博物館和美術館應該是民主的、開放的,這裡應該是展開對話協商的平臺,正是因為如此,它要容納當代藝術。
范明正先生的演講,講了一個重要話題,新中國成立前後前輩藝術家的梳理,以衛天霖和張松鶴先生為例子。我們現在寫美術史基本上都按照代表藝術家、代表作的方式寫。可以這樣打一個比方,每一個時代都是一個山峰,我們把不同山峰的山尖連起來就變成了美術史。但是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山腰山基全部都被忽視,因此在美術史中出現了很多“失蹤者”,因為他們本應出現在美術史中,卻被忽略了。意識到這一點,有利於我們重新梳理那些本應該重視而沒有重視的藝術家,這樣就能進一步改變既有的美術史的敘事。
張臏先生的發言涉及到談到民間美術的策展與國際傳播。民間美術研究也很重要,它的重要性首先體現在它是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人民是歷史的創作者,這些文藝就是由人民所創造的,民間美術在社會主義文化中有自身的重要性。另外,隨著大眾文化研究的興起,研究者越來越多的注意大藝術家、代表作之外的藝術實踐,研究他們,對立體、全面研究一個藝術社會而言,至關重要。
主題發言結束後,專家還圍繞主題進行了圓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