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常住真心,性凈明體——姜竹青與弗朗辛·穆裏雙人展“紙上Sur Papier”

常住真心,性凈明體——姜竹青與弗朗辛·穆裏雙人展“紙上Sur Papier”

時間: 2024-08-14 14:30:16 | 來源: 藝術中國

2024年8月1日至8月16日,藝術家姜竹青與弗朗辛·穆裏(Francine Mury)在江南之城蕪湖市博物館共展新作,她們一個出生中國,善巧水墨,貫通雕塑壁畫與材料工藝,一個出生瑞士,旅居歐美,熟稔西方古典與現代藝術,二者以紙為媒開啟了又一場跨越國際的藝術對話。本以為在展覽中會一以貫之地呈現出西方布面油畫質料的作品和中國宣紙水墨的兩種風格,但這場“入鄉隨俗”的藝術創作之旅,將宣紙作為共同對話的基礎,毫無分殊地把各自對“紙”的運用和“象”的創構,通過“常住真心”的方式用繪畫描述世界,運用“性凈明體”的藝術實踐把握藝術精神的本體。

姜竹青&Francine Mury合作《無題》圖片來源:藝術家

前幾天姜老師在微信分享了8月1日在蕪湖市博物館的展覽開幕資訊給我,第一反映是又錯失了一次親臨現場的機會,記得在2023年在中國江蘇寒山美術館她和弗朗辛·穆裏女士的第一次合作,當時的展覽名也叫做“紙上”(SUR PAPIER)。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條細長而綿密的水墨宣紙從空間裏端一直延伸至外的場景,策展人在視覺呈現上運用了鏡像鋪陳的手法,在地面上鋪設和宣紙長度一樣的錫箔紙質感的材料,讓整體空間呈現綿延之感,水墨和宣紙的色調與錫箔紙的光澤拼湊出了一種氣韻生動之感。當時這件作品喚起了我對當代水墨新的感受,特別是在傳統材料和技法之外,新的材料介入有時候會波瀾興起,讓繼承千年的水墨藝術煥發生機。

姜竹青《鏡緣系列》紙本 圖片來源:藝術家

姜竹青《蟲草系列》紙本 圖片來源:藝術家

“紙上”(SUR PAPIER)作為一項中國和國外藝術家國際性的藝術交流項目,自2017年起,兩位藝術家就發起了“一葉一世界”(One Leaf One World)主題的藝術合作計劃,今年在蕪湖市博物館展出了該主題創作的新作品。在去往駐留和創作的過程中,她們去往了中國、瑞士、義大利等國家,項目一直以“紙”為創作核心,把紙既當作媒介又喚起靈感。選擇宣紙作為創作媒材既得益於歷史地理的先天條件,也是還原藝術創作自主性的基底。因為紙而生成了在藝術形式具備了更多立場、思想和情感的可能性,融合了中西兩股文化匯流至此的暈染交疊。紙在此不只是一種創作媒介,也是情感媒介,更是思想媒介,在文化的包容性和文明的多元性兩端,紙滲透了兩位藝術家不同的思想與情感,也呈現了對生命和精神的共同體悟。

隱喻性的表達往往是一種含蓄或是對事物本身的概括理解,一旦太具體則會失去本身的“神性”和“韻味”。對於“一葉一世界”的主題來説,有多少繪畫語言可以描述對這一概念?從禪宗本身的內涵出發,“一葉”和“一個世界”本無差異,差別在於人們看待事物的分別心和一直以來將主客區別的立場,人們為了理解事物和描述所謂的真相不得不把本就混沌合一的“道”進行拆解,哲學家用邏輯的語言,科學家用數字的語言,而恰恰藝術家的語言不再是抽象化的、邏輯化的表達,他們將情感形象化去呈現一個充滿想像、審美和充盈的意象世界。

因此在姜竹青老師“鏡緣系列”中的大象、飛鳥、花朵和植物以及“經緯系列”中交錯而有規律的網紋以及各類象徵的符號,還有“經絡系列”把中醫人體經絡貫通到藝術創作中,有一種宇宙規律的演化和東方傳統文化的意識寫照。大膽的想像以及生命形態的構造中,這些作品是流動的,作為觀看者,每一件作品都映射出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水墨也可以創造奇觀,而奇觀又復現了日常經驗。水墨的黑白灰色調之外,暗夜綠、雪山白以及泥土黃的顏色調度,讓畫面釋放出生命的質感,畫面具有了靈氣,而不是一種枯寥詫寂的美。

姜竹青《經緯系列》紙本 圖片來源:藝術家

姜竹青 《絡系列》紙本圖片來源:藝術家

弗朗辛·穆裏則在宣紙上用水墨的生成方式掌握整個畫面的節奏,不論是畫面中的花瓶,還是運用顏料將宣紙的褶皺堆疊成一些形象各異的事物,在畫面中,一些顏料色塊的出現,打破了水墨的沉寂。一位從小接受西方藝術熏陶的藝術家轉換創作材料之後,觀念和思想則更加躍然紙上,中國傳統材料的表達中遺留的西方藝術觀念的元素,反而使得穆裏的作品可以用天然成趣的方法進行自我詮釋。在她對“世界”的理解中,體性不二的創作凸顯在了她對中國傳統水墨材料的不拒絕與不排斥,反而用更包容的狀態將心性的本體映透到了畫面之中。

Francine Mury《無題系列2》紙本 圖片來源:藝術家

Francine Mury《無題系列3》紙本 圖片來源:藝術家

Francine Mury《無題系列1》紙本 圖片來源:藝術家

在她們兩位共同創作的作品中,東西方文明在各自藝術家畫作中會不自覺地流露與生發,這正是自然的顯化,通過她們兩位用各自不同的生命經驗和文化觀念的闡釋,融入自己與他者的文化中,尋找到最佳的表達方式,在宣紙的長卷與短幅中,讓情與理自由發散。除了看到作品外在的形式、材料與工藝,還需要內觀作品的情感、思想、理想和體驗,“意義”不再成為研究的重點,因此,在觀看兩位藝術家作品的時候,不需要進行宏大敘述的解讀,反而一種結合自身經驗的,流露真情實感的輕聲對話更能拉近藝術家與觀者的距離.在兩位藝術家的創作下,世界的森羅萬象,宇宙的無窮無盡,都在每一筆畫裏昭然而見,沒有摻雜太多的世俗理念和邏輯求證,正是這種荒蠻野生之感對應了世界的原初形態。

姜竹青&Francine Mury 創作現場圖片來源:藝術家

《華嚴經·覺林菩薩偈》中雲“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心締造了一切萬象,而萬象的源頭在於如何掌握畫出萬象的方法,作為一個畫師,重要的不在於技法,而在於起初説的“真心”。真心創造出了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的作品,真心塑造出一個洞悉世界和宇宙的藝術家,真心更能直指心的本源,讓創作出的藝術作品關注眾生,在見天地之廣大,見眾生之紛繁,見自我之真切的過程中了解生命的真相。不摻雜世俗的眼光,不粉飾虛偽的情感,不敘述宏大的意義。繪畫的盡頭不止於此,通過“真心”覺察色、受、想、行、識五蘊,再從五蘊感受世界的無限形態,如此,現象、感受、思想、行為和意識便都能通過畫呈現出最佳效果,這樣畫一片葉子就能畫出一個世界、一個宇宙。

當藝術家心性澄明時,就能把真心喚醒,而繪畫的“心”既不在週邊的世界,也不在內生的世界,它以無形無相的方式周遍每一個角落。常住真心就能明朗萬物,一切外在事物的實相就變得清晰明瞭,當我們去看兩位畫家的作品,便不再去糾結畫面、材料和意義,而外顯的“體”自然明瞭,身與心的相互依存,實與虛的相互映襯,在“性凈明體”的過程中便能達到石濤所説“法自畫生”。

這次展覽用紙串聯了言、象、意,用心描畫了體、相、性。在常住真心的當下,我相信兩位藝術家關於“一葉一世界”的主題創作能夠尋覓事理無礙,圓融周遍的“法”,達到自在未曾有的新畫境。

黃浩立

2024年8月5日于紐約

常住真心,性凈明體——姜竹青與弗朗辛·穆裏雙人展“紙上Sur Pap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