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14世紀牧歌《他/她決不憐憫》的再現:音樂與科技在威尼斯的創新融合

14世紀牧歌《他/她決不憐憫》的再現:音樂與科技在威尼斯的創新融合

時間: 2024-08-13 14:24:48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Jeff Kryka、王曉瑩、Katerina Borsciov、Emma Schiavon、王瑞欽

撰文_陸蓉之 Victoria Lu

2024年第三屆《元宇宙藝術年度展@威尼斯》沿著三年來從事創新與探索的軌跡,今年,我們以時空穿梭的宏大維度,以“穿梭時空”的主題,來紀念馬可·波羅逝世700週年,直面人類的創造力與人工智慧協同開創的潛力與未來。第一階段于4月20日開幕,展出的《奇跡森林中的馬可·波羅》是一場各自獨立的前衛藝術的展覽與活動,迴響了馬可·波羅複雜的異國一路探索與東西文化融合的敘事,獲得威尼斯當地藝術圈的重視與的義大利媒體多次報導。

7月31日-9月29日展開了第二階段的參展作品發表,這一次重點在探討人類創造力的本質、真與假、原創與挪用,而引發對所謂的“繆斯”的想像,即“人類衝動和遐想所産生的結晶是否就是藝術”?在這一系列獨特的藝術與技術交匯影響下的各類藝術形式,挑戰了昔日人們認為的“時間流動方向的不可改變”的執念。

王瑞欽、Emma Schiavon、Katerina Borsciov、Jeff Kryka

7月31日,《他/她決不憐憫Non Avrà ma’ Pietà》實驗音樂會在威尼斯Palazzo BragadinCalle Scaleta, 30121 Venezia舉行。活動由藝術收藏家、電影導演、策展人趙碩博士擔任總策劃,傅森擔任策展人,揭開了第二階段參展作品發表的序幕,展現了享譽國際的著名作曲家傑夫·奎卡(Jeff Kryka)重新編排和配器的14世紀弗朗切斯科·蘭迪尼(Francesco Landini, 1325-1397)的經典作品《他/她決不憐憫》全新體驗。在傑夫·奎卡指揮下,14歲的少年中提琴手王瑞欽(Prince Wang)和三位威尼斯本地少年大提琴手Emma Schiavon、小提琴手Katerina Borsciov和鋼琴演奏者王曉瑩共同演繹了奎卡對《他/她決不憐憫》全新詮釋,這場音樂會不僅復興了中世紀音樂的曲風,更是一場結合歷史作曲與前沿科技的全新視聽體驗。

Katerina Borsciov、Emma Schiavon、王瑞欽

《他/她決不憐憫》是義大利作曲家蘭迪尼的著名曲目,是一首典型的中世紀義大利”牧歌(madrigal)”,它以其深情的旋律和複雜的音樂結構而著稱。依據歷史的記錄,蘭迪尼是一位盲人音樂家,他的作品以表達人類情感和美麗的旋律著稱。在那個年代,音樂主要用於宗教儀式,但是蘭迪尼的作品卻以世俗音樂為主,他更多地關注世俗人生裏的題材,這在當時其實就是一種大膽的創新與突破,使得蘭迪尼成為中世紀義大利世俗音樂的代表之一,之後的西方音樂史研究中,蘭迪尼常常被提及與分析,用來了解和傳承中世紀的音樂文化。

總策劃人趙碩和王瑞欽溝通演出內容

《他/她決不憐憫》是一首二重唱的牧歌,通常由兩位歌手來表演。這首歌的特色是由兩條獨立的旋律線交織在一起的復調音樂,創造出豐富的和聲效果。如此複雜的節奏與節拍變化,使得音樂具有動態感和強大的表現力,配上深情的歌詞,表達當時一般人對愛情的渴望和因為愛情隨之而來痛苦,在中世紀的世俗音樂裏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題材。但是,蘭迪尼通過復調音樂和複雜的節奏,為中世紀音樂帶來了新的元素,突破了宗教音樂的局限,更加關注人類情感的表達,豐富了當時一脈相傳的宗教音樂慣有表現手法,為後來的文藝復興音樂奠定了開創新局的基礎。

奎卡博士是當代音樂領域裏最傑出的作曲家、編曲師和教育家之一

傑夫·奎卡(1984年出生於明尼蘇達州),6歲即開始發表他的作曲,8歲時創作的演奏曲《維納斯(Venus)》,是他早年天才兒童時期的代表作。目前居住在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的奎卡博士,已是當代音樂領域裏最傑出的作曲家、編曲師和教育家之一。他在電影、電視和現場音樂會方面上均有廣泛與突破性的貢獻,更是當下美國電影圈內最為著名的編曲師,幾乎涵蓋了近年來出品的所有美國大片。奎卡畢業于威斯康新大學麥迪遜分校獲得音樂學士學位,隨後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了音樂作曲的碩士與博士學位。

多年來,奎卡參與了眾多高著名的好萊塢大片的編曲製作,包括從2015年的電影《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2016年的《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瘋狂動物城(Zootopia)》、《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Star Trek Beyond)》、《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2017年《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蜘蛛俠:英雄歸來(Spider-Man: Homecoming)》、《尋夢環遊記(Coco)》、2018年《超人總動員2(Incredibles 2)》、《侏羅紀世界:失落王國(Jurassic World: Fallen Kingdom)》、2019年《喬喬的異想世界(Jojo Rabbit)》、《蜘蛛俠:英雄遠征(Spider-Man: Far From Home)》的編曲與製作,以及為Disney+紀錄片系列作曲的《Imagineering的故事(The Imagineering Story)》。進入2020年以後,他為遊戲項目《榮譽勳章:超越巔峰(Medal of Honor: Above and Beyond)》、2021年為電影和電視《蜘蛛俠:英雄無歸(Spider-Man: No Way Hom)》、2022年《雷神:愛與雷霆(Thor: Love and Thunder)》、《光年正傳(Lightyear)》、《女巫也瘋狂2(Hocus Pocus 2)》、《蝙蝠俠(The Batman)》、2023年 《超級馬利奧兄弟電影(The Super Mario Bros. Movie)》、《彼得·潘與溫蒂(Peter Pan & Wendy)》,以及今年的《頭腦特工隊2(Inside Out 2)》、《IF》、《驚奇隊長2 (The Marvels 2)、《下一球制勝 (Next Goal Wins)》、《閃電俠 (The Flash)》、《彼得·潘與溫蒂 (Peter Pan & Wendy)》和《超級馬利奧兄弟電影 (The Super Mario Bros. Movie)》,年僅40歲的奎卡博士在當今全球影視的編曲界,不論奎卡博士作品的體量、水準與成就皆無出其右者。

2024年奎卡在《他/她決不憐憫》的重新編排中,引入了一種互動的人工智慧元素,使觀眾能夠實時參與並影響音樂的演繹。這一功能為音樂作品帶來了新的多維度的視聽體驗,觀眾可以自由選擇將影像,在AI語言模式裏生成的音效和聲景,創造出一種即時、動態而且不可重復的演出體驗。中國少年王瑞欽的中提琴演奏與義大利威尼斯少女的合奏,進一步突顯了該項目的全球化和跨學科的屬性,將歷史人物如馬可·波羅和中國元代的黃公望所遺留的遺産與當代音樂的創新聯繫起來。

14歲的少年中提琴手王瑞欽

14歲的少年中提琴手王瑞欽,2009年出生於中國,2012年移居南加州,目前就讀于十字路口藝術與科學學校(Crossroads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王瑞欽在美國南加州師從Paul Coletti和Gina Coletti學習中提琴,並跟隨奎卡博士學習作曲。他曾在尼克松總統圖書館為前總統喬治·W·布希演奏,也曾與太平洋交響樂團青年樂團和科爾本青年樂團合作演出。

王瑞欽到威尼斯雙年展主展場綠園城堡(Giardini)和觀眾進行互動,對話過程中發生不可重復的事件。

王瑞欽在威尼斯演出當天早上,到威尼斯雙年展主展場綠園城堡(Giardini)和觀眾進行互動,對話過程中發生的不可重復的事件,通過與來自不同背景和年齡的路人互動,讓他們從1到96之間選擇隨機數字,從而創建了互動組件。根據這些威尼斯雙年展觀眾輸入的排序,成為奎卡持續進行編曲變化的序列。如此通過他們和隨機觀眾的選擇所合作出的交互作品,對藝術家或隨機的觀眾而言,彼此發生了“共創”的關係,打破了雙年展對“無處不在的陌生人”的認知,讓音樂創生的交互模式,改變了我們慣常對於“陌生”的定義。

奎卡和王瑞欽在威尼斯的運河上乘坐傳統的貢多拉,王瑞欽在船上演奏奎卡新版的《他/她決不憐憫》。

下午奎卡和王瑞欽在威尼斯的運河上乘坐傳統的貢多拉,王瑞欽在船上演奏了奎卡新版《他/她決不憐憫》的一部分,他們沿著大運河,與威尼斯運河水岸上川流不息的遊客們隔空對話今年雙年展的“無處不在的陌生人”主題。接著的一場演繹全球化和跨學科的實驗性的音樂會,以及14歲少年王瑞欽導演的全程記錄影片,標誌了AI時代去年齡化、去地域性、去邊界化的多維度屬性,以新時代實驗音樂的形式,為今年2024年的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添加了別開生面的跨界共創的新類型。

美國作曲家奎卡將過去歐洲中世紀的豐富音樂傳統與當今AI數字科技的相結合,透過中國與義大利的少年演奏者的合作,不僅致敬了蘭迪尼的原作,還超越了現場音樂表演的界限。在紀念馬可·波羅逝世700週年的特殊日子裏,如此多維度共建的音樂創新模式,使得新版的《他/她決不憐憫》成為跨越多個世紀藝術表達的時空穿梭器,是今年第三屆《元宇宙藝術年度展@威尼斯》的亮點,也是推動“元宇宙藝術”對未來的一種預示。

展覽現場與義大利跨領域的先鋒藝術家Moor (Gianluca Balocco)AI作品《Floating Eros》進行交互體驗。 

14歲的音樂少年王瑞欽的威尼斯之行,不僅實現了他少年英雄的夢想,更有力地展示了AI時代“無邊界”未來的變革潛力。奎卡博士和王瑞欽在《元宇宙藝術年度展@威尼斯》的音樂會結束之後,在展覽現場與義大利跨領域的先鋒藝術家Moor (本名Gianluca Balocco,1964-)利用AI先進技術的《Floating Eros》進行交互體驗,他們一起探索神經美學原理以及圖像與觀察者之間的互動,在連結人類感知與自然的沉浸式體驗的過程中,他們共同創造出感知藝術生成的各自獨一無二的圖像。

展館外墻

緊接著廣州大學海上絲綢之路重點實驗室將於8月13日-25日在全新裝修的一樓展廳推出《續啟華章——廣州十三行工藝美術作品國外巡展》義大利巡展;8月16日將在上海崇明島揭幕首次的國內平行展《穿梭時空-雙島記》;9月初張璐和陸蓉之將在運河上進行《生命萬歲》的行為藝術,9月7日下午將在二樓展廳進行線上/線下聯動直播的第三屆《元宇宙藝術年度展@威尼斯》以“穿梭時空”為主題的研討會,接著舉辦第二季度的開幕酒會,充分實踐元宇宙虛擬與現實交互的各種可能性,打開AI時代藝術展現的新面貌。

14世紀牧歌《他/她決不憐憫》的再現:音樂與科技在威尼斯的創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