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想讀懂百年中國油畫史?上海這個展,超200件早期珍品等你來看

想讀懂百年中國油畫史?上海這個展,超200件早期珍品等你來看

時間: 2024-07-19 10:55:52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7月18日起,由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上海市美術家協會、劉海粟美術館、上海油畫雕塑院聯合主辦的“從上海出發——百年中國油畫掠影”正式亮相劉海粟美術館。該展首次從上海視角出發,回望乃至全面梳理了百年中國油畫史,以上海敘事來展現中國百年現代化在文化領域的道路探索和輝煌成就,通過呈現清末至本世紀中國油畫前輩的作品和詳實史料,向中國油畫先驅致敬。

展覽既是正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舉辦的“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作品展”的延伸,也是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與劉海粟美術館在上海“大美術館計劃”推動下首次創新合作辦展模式,體現上海國有美術機構弘揚城市精神品格,助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強的上海樣本的積極作為。

展覽現場

以夢為帆,中國油畫緣何在上海生根發芽?

上海是百年中國油畫的主要發祥地。1929年,在上海國貨路舉辦了教育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次大型的美術展覽會,油畫成為重要展示內容。2024年,“第十四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油畫作品展”重回上海,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舉行。“從上海出發——百年中國油畫掠影”不僅與全國美展遙相呼應,令上海整個城市被絢爛的油畫色彩深情擁抱,也再次回眸了百年前的歷史,意義非凡。

回首百年,先賢以筆為舟,以夢為帆,從上海出發,為中國油畫啟蒙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中國油畫為何會在上海生根發芽?又是什麼促成了上海成為中國近現代藝術的發源地?“從上海出發——百年中國油畫掠影”展不僅梳理了中國油畫發展的上海脈絡,更是一次對上海近現代城市文化史的研究,讓觀眾可以透過展覽講述的各類藝術事件與現象,窺見中國逐漸走向現代化的歷程。

展覽現場

在總策展人陳翔看來,發源於上海的海派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向現代化轉型的重要標誌,融合了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由於工業化、都市化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現代展覽與傳媒系統如圖書、雜誌、出版業的繁榮,上海的藝術市場一直保持著活躍,具有流動性、多元性和實用性。規模化、標準化的印刷助力了藝術傳播,現代藝術觀念的引進與深化帶動了人才的培養。在上海,美術院校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隨著學術機構的産生,不但催生了理論研究,也引發了學術爭鳴。上海的藝術傢具有國際化視野,他們從理念到行為開啟了上海現代文化藝術的局面。

“以史為鑒,守正創新。上海這座城市的現代化發展為早期中國油畫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海派文化為外來油畫的本土化、多樣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氣。回顧百年中國油畫歷史,為今天怎樣形成更好的社會文化生態,促進和推動文化藝術的進一步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飛躍提供了精神力量和創新啟發。”陳翔表示。

展覽現場

超兩百件佳作,一展讀懂百年中國油畫

展覽首次全面梳理早期中國油畫歷史,按百年中國油畫歷史時間線索,分為“西畫初菁”“留學精英”“流派紛盛”“時代芳華”四個板塊,以大量珍貴原作和詳實的史料文獻,充分展示早期上海油畫引洋入土、紮根開枝的獨特歷史,體現“從上海出發”的一路風華。

尤為難得的是,展覽集中了各地專業美術機構的早期中國油畫珍品,成為早期中國油畫發展的歷史見證。劉海粟、徐悲鴻、顏文樑、林風眠、吳大羽、張充仁等80余位見證中國百年油畫歷史的藝術先驅濟濟一堂,共展出油畫作品、實物和文獻254件/組。超兩百件油畫作品中不乏如張充仁《魯迅像》、徐悲鴻《康有為像》、龐薰琹《靜物》、李毅士《長恨歌畫意》等鮮少與觀眾見面的中國油畫早期佳作。

展覽現場

其中,將近代西畫傳入中國的先驅人物吳法鼎的珍貴作品《海濱》也在此次展出之列,其作品存世稀少,可考的僅四幅,此次展出可謂極其珍貴且罕見。劉海粟的《北京前門》屬於其早年高光時刻的作品,此幅作品入選著名的法國秋季藝術沙龍,也讓劉海粟一舉成名。

在展出一大批珍貴作品的基礎上,展覽深入探尋了中國油畫發展的重要節點、重要社團、重要現象,剖析藝術家的藝術成就和關係網,為觀眾進一步展示那些耳熟能詳的藝術家們與上海這個中國油畫發祥地之間的緊密關聯,通過充分挖掘真實而有溫度的藝術家故事,用可親可感的藝術人生拉近了展覽與觀眾間的距離。展覽還特別關注了群星璀璨的女性油畫藝術家,如丘堤、賀慕群等,通過她們的作品和故事,為觀眾傳遞女性藝術家在中國油畫發展中不可忽視的貢獻和獨特視角。

展覽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的策展團隊還以此次珍貴展品——潘思同的《水彩畫教學手稿》為設計靈感,將劉海粟美術館入口“大煥新”,手稿同款彩虹色玻璃門將色彩引入展廳,不僅極具夢幻氛圍,更有望成為今夏又一熱門看展打卡地。

展覽充分發揮國有美術機構的學術優勢,匯集上海高品質歷史文化藝術資源,集結各專業美術機構的早期中國油畫珍品,是切實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有益探索。展覽傳承上海城市文脈,體現上海城市開放包容的品格,學術梳理的系統性為同類展覽之最。

展覽現場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表示:“上海的公共文化設施特別是美術館的建設方興未艾,在滿足人民群眾的高品質文化需求上躍步向前、令人振奮。遙想當年,油畫西來在上海入港,進而落地萌生,更有幾代中國藝術先賢從上海啟程,前往西方研學油畫,他們歸來後的理想和實踐,都是為了使油畫在中國發展為表現中國主題、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中國油畫’。油畫在上海的發生發展,有代表性地濃縮了百餘年來中國油畫的歷史進程。上海更是文化的納新和創新之地,兩大展覽在上海舉辦,可以説是深刻地聯繫起上海文脈,鮮明地體現出上海精神,相信這場視覺藝術盛宴將會得到廣大公眾的歡迎和激賞。”

據悉,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與劉海粟美術館還將在展覽期間推出一系列“可看、可聽、可感”的公共教育活動。不僅有系列名家導賞,還將結合美術館現場教育課、海粟講堂、兒童社區共創和無邊界電臺等多形式、多角度的藝術品牌,陪伴觀眾整個夏天。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重點展出作品:

吳法鼎 中國美術館藏 海濱  1914 油畫  26×34.8cm

李毅士 中國美術館藏 長恨歌畫意  1929 水粉  22.5×17cm

劉海粟 劉海粟美術館藏 北京前門  1922 油畫 79.8×64.4cm

張弦 劉海粟美術館藏  人物  1932 油畫  38.8×46cm

吳作人 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藏  沐  1936 油畫  27×21.5cm

潘思同 上海市徐匯區土山灣博物館藏 水彩畫教學手稿

龐薰琹 私人收藏 林 年代不詳 水彩  18×23.5cm

任微音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豫園掠影 年代不詳 油畫  31×42cm

丘堤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靜物 年份不詳 油畫  43×52cm

俞雲階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吾土吾民 1948 油畫  69×95cm

林風眠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藏  《風景》 年代不詳 油畫  42×44cm

吳大羽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藏 《瓶花》年代不詳 油畫 49×56cm

吳大羽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藏  《譜韻》 年代不詳 油畫 56×40cm

周碧初 上海油畫雕塑院藏  《北海公園》 1965 油畫 89×98cm

賀慕群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藏  《無題》 1968 油畫 114×162cm

徐悲鴻 上海博物館藏,康保莊、康保娥捐贈 《康有為像》 1926 油畫 76×84cm

想讀懂百年中國油畫史?上海這個展,超200件早期珍品等你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