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在滬成功舉辦

“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在滬成功舉辦

時間: 2024-07-18 15:15:01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由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復旦大學視覺文化研究中心和復旦大學公共關係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近日在上海成功舉辦。來自國內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學術研討會。本次會議緊緊圍繞“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號召,就“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之間的關係”“我國媒介發展如何促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我國媒介發展與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重要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學術探討。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錢海紅在研討會上致辭

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湯筠冰教授主持開幕式與主旨報告環節。在開幕式上,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錢海紅首先致辭。她代表復旦大學對本次重要學術研討會的召開表示表示熱烈祝賀。她指出,高等院校應當在“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走在前列。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是全國最早關注並推進“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研究的學術機構。此次中心聯合其他兩個研究機構舉辦此次學術研討會,實屬契合國家發展之策、領先學術前沿之舉。她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深入探討此次會議的主題,為我國的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建設,貢獻更多的學術思想和決策建議。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在致辭中指出,“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正在成為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新研究領域。中心已將這一研究作為一項重要的“學術工程”來全力推進。中心期待通過跨學科的學術研究,深刻揭示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之間複雜而深刻的互動關係,為理解當下的社會變遷,為推進媒介的改革進步,特別是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持續發展,提供全新的觀察視角,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與會的專家學者合影留念

在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大會發言環節,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趙曙光教授、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副院長趙瑜教授、山東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邱淩教授、南京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祁林教授、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殿元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副院長于晶副教授分別做了主旨發言。

孟建教授以《“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研究的若干思考》為題,首先探討了“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的重要研究背景。他認為,黨的二十大已將“文化發展範式”提升到“文明新形態”,這意味著我國已經將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與構建文明新形態緊密地進行了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研究亟需引入“媒介與文明”的研究新視角。從歷史演變看,媒介與文明存在緊密而又複雜的內在聯繫,媒介不僅傳遞資訊,還塑造人類感知、交往方式和認知模式,深刻影響文明的進程。孟建教授進一步認為,文明作為歷史闡釋的概念,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背景下,其內涵首先需要厘清,尤其應當注意其中暗含的“西方中心主義”價值判斷,即西方文明對“他者”文明的貶低與偏見。就具體研究而言,要從縱橫兩個維度來把握:從縱向維度看,需關注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形態的互構關係,如不同歷史時期主導媒介與文明形態的對應關係及異同,以及網際網路時代媒介生態形成的新文明特徵;從橫向維度看,需關注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的多元融合,如傳統文化如何借助現代媒介傳承,不同文明形態如何借助媒介實現並存、融合與互鑒等。孟建教授在發言中特別闡述了“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研究中值得關注的七個重要問題。

趙曙光教授以《國際傳播的大數據産品研發》為題進行發言。他指出媒介發展是國家能力與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可持續、可信任的媒介生態既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也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人工智慧生成內容(AIGC)以指數式增長的方式釋放了內容生産新模式,也使風險和潛在自我威脅的釋放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成為全球媒介治理的新命題和新難題。人工智慧生成內容通過深度合成等方式,顯著加劇了虛假新聞、極化新聞等問題的呈現。能否形成適應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治理機制關係到現代媒介能否適應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是放在我們面前的緊要課題。

趙瑜教授以《人工智慧技術與現代文明的發展向度》為題,通過介紹人工智慧技術在文本生成與影像生成方面的最新進展,包括ChatGPT4、Midjourney、Make-A-Vide、Runway Gen-2、Sora等,從符號生産機制與社會互動關係的視角,對現代文明的特徵進行了探討。具體而言,其特徵涵蓋了媒介歷史的延續性,即數字電腦作為影響傳播各階段的元媒體,其語言並非從零開始,而是在“舊媒體”塑造的認知框架基礎上構建。同時,也涉及智慧媒體的斷裂性,特別是基於token預測的生成語法規則與人類敘事之間的關係,以及人機協同生産對資訊主權和審美主體性的潛在挑戰。此外,深度媒介化的社會文明指向被強調,媒介及形式持續塑造社會結構和人的交往行為,每一次媒介變革都帶來社會結構與交互形式的深刻變化。

與會主持人與發言者:孟建、張殿元、湯筠冰、趙曙光(從左到右)

邱淩教授以《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的幾點思考》為題,探討了媒介技術與現代文明關係中的四個問題。首先,媒介技術與現代文明的關係緊密,技術不僅是文明的一部分,更是其突出的表徵,二者是從屬而非並列的關係,由此應當重點探討其互嵌與轉換的機制。技術促進了文化的交融,但同時也需警惕技術對文化可能造成的侵蝕,尤其是文化隔絕的風險。第二,科學技術的進步確實推動了文化的深層次結構性轉變,但文化對科學技術的選擇和引導同樣重要。因此,技術之“新”並不必然導致文化之“新”,而需看文化如何選擇和整合新技術,並在技術提供的新的傳播方式和互動形式中,找到突破工具理性的路徑,恢復文化的自主性和反思性。第三,在現代社會文化的經典性不僅體現在被廣泛認可、具有持久價值的作品、思想或實踐上,更與技術緊密相關,技術被視為塑造人類物和文明的基礎性力量。此外,文化雜糅現象日益顯著,維繫文化主體性成為關鍵。

祁林教授以《資訊文明與時代精神》為題進行了發言。他首先指出,文明演化的進程可歸結為兩條核心路徑,一是能量使用效率的提升,二是資訊的拓展,具體體現為符號維度與社會維度。資訊作為文明演進的基本邏輯,其運作機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即一方面,通過資訊溝通、知識傳遞、表徵想像等進行內容表徵,建構一個相對於物理世界的符號世界,即資訊文明的符號力。另一方面,通過整合社會、建構認同、打造共識,使得物理世界按照特定的社會方式進行運轉,即資訊文明的傳播力。兩個維度于表徵理想處殊途同歸,前者是通過藝術的方式,後者是通過制度、規範和社會生態的方式。在現代語境下,中國資訊文明展現出精彩且獨特的成就,中國“改革開放”的40多年曆程跨越了西方社會幾百年才走過的路程。此外,新聞傳播學研究視野的變遷亦是“資訊文明”演進的生動體現。例如,面對視頻化社會的來臨,探索如何在這一新語境下實現真實且善意表達,都成為了新聞傳播學研究的新課題。

張殿元教授以《中國式現代化國際傳播的廣告斷想》為題,闡述了四個方面的問題。他認為,處在現代文明社會,商業傳播的價值長期被低估。廣告作為注意力經濟時代的標誌,不僅反映生産與消費關係,還是刺激消費、塑造市場需求的關鍵工具。同時,廣告是對這個世界的意義言説,廣告是新生活方式和新價值觀的預告者。中國式現代化作為重大理論創新,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最新重大成果,而其國際傳播實踐需提煉創意概念,展現獨特魅力和全球價值。應從多維度構建國際傳播策略,形成全面、深入、有説服力的傳播體系。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故事的有效傳播,需構建吸引人的故事邏輯,通過內容行銷、精準定位和效能提升等策略,改變國際社會認知,追求傳播效能最大化,並回應世界問題、國際秩序和時代焦慮。

于晶副教授以《公共關係與現代文明:作為跨界行動者的思考》為題,探討了公共關係與現代文明的關係。她指出,公共關係思考的核心仍是“媒體關係”,這一傳統要素在現代媒介技術的演變下,正經歷從單向到雙向互動的媒介技術轉型,其相關概念如政府公共關係、公共傳播等也呈現動態發展。作為一門新興、應用性強的邊緣學科,公共關係學具有綜合性和交叉性,其本質角色是“跨界者”,作為組織與公眾之間的橋梁,平衡並整合各方利益與觀點,在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多個維度上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關係居間者”作用。公共關係的應用領域廣泛,強調立場、溝通、情境的重要性。在跨界行動中,公關從業者需秉持為人、為師、為管理者的多重身份認同,強化平臺意識,追求共贏,實踐雙向溝通與居間思考,以科學的方法論結合藝術性的操作,展現公關工作的獨特魅力。進而,她認為,公共關係不僅是科學也是藝術,是時代文明與進步的象徵。

與會發言者:祁林、邱淩、趙瑜、于晶(從左到右)

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陶建傑教授主持了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圓桌討論環節。在這一環節,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孫少晶教授,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廣集團小熒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何小蘭,北京世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監事、總經理趙元珂,華東政法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新媒體數據研究院院長孫祥飛副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徐生權,一同圍繞“視頻化社會的傳播力量”的主題,就視頻化的快速傳播,謠言的擴散與治理,以及在視頻化社會的背景下,學界與業界對彼此有何期待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與會主持人及發言者:陶建傑、孫少晶、何小蘭、趙元柯、孫祥飛、徐生權

孫少晶教授在討論中通過案例説明瞭後真相時代視頻的迅速擴散加劇了偽資訊的傳播速度,引發了公眾對技術衝擊文明的反思。他認為AI為文明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其究竟會將人類引向何方需要更加謹慎深入地思考。何小蘭董事長認為真實是資訊和新聞的基礎,傳媒人在多元化資訊和思維挑戰下,仍需堅守真實傳播的重任。關於學界與業界在當前技術環境下所面臨的困境,她指出業界需積極適應時代變化,擁抱網際網路技術,同時學界也需應對傳播專業面臨的挑戰,並思考如何為推動中華民族復興貢獻力量。趙元珂總經理則探討了電影和電視作為文化形式在視頻化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指齣電影承載深層次職能和意識形態隱喻,具有更大的傳播圈層潛力。他同時提到原生態內容研究的缺失。孫祥飛副教授也在討論中分析了視頻化社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指出輿情看似是人工操控的,實際機器會通過文本、視頻、評論等自動生成技術影響輿論。他還強調學術界應當關注業界最新發展動向和應用狀況,以解決進程中的不文明行為。徐生權助理研究員則從學理角度更加深刻地探討了AI生成視頻帶來的人類表徵危機,指出AI創造的景觀與現實斷裂,可能導致我們與真正文明的疏離。他呼籲業界更多反映真實性,追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警惕技術作為仲介物破壞平衡。陶建傑教授也在討論中指出,相較從前,媒體在後真相時代需承擔更多責任,學界和業界應當團結互助,共同應對視頻化社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在此次學術研討會上,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發佈了一批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五本高品質的學術新書問世。中心主任孟建教授和胡學峰研究員主編,獲得國家出版基金的《國際傳播的體系與運作——文化傳播的觀念與實踐》(上、中、下三卷本),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以近八十萬字的體量,從觀念、體系與運作多維視角全面闡釋了國際傳播的理論體系、運作機制和實踐路徑,是迄今為止國內關於國際傳播研究方面的重頭學術著作。由中心主任孟建教授與趙暉教授主編的全英文著作《Videolised Society》(《視頻化社會》),也由國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出版。該英文著作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學者在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讓世界看到了我國的數字文明建設,已經走到了世界的前列,甚至引領了國際的發展。由於該英文著作一經出版就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復旦大學出版社立即組織出版編輯力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出版了《視頻化社會》的中文版。

《國際傳播的體系與運作》與《視頻化社會》新書問世

據此次學術活動的負責人、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介紹,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作為國家文化創新研究的重鎮、國家文化戰略研究的智庫和國際文化交流的平臺,早在三年多前就開全國新研究領域之先河,啟動了“媒介與文明”領域的學術研究並産出了一系列學術成果。黨的二十大後,中心更是迅速聚焦了這一重要的研究領域,不僅專門舉辦了重要的國際會議,而且還由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發起,聯合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國家戰略傳播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文化創新與青年發展研究院、南京大學藝術與科技研究所、浙江大學廣播電影電視研究所六所著名大學的研究機構成立“人類文明新形態學術研究聯盟”,併發布了《文明新形態研究倡議書》。近年來,中心的學術成果正不斷涌現,學術影響正不斷擴大,社會貢獻正日益顯現。(盧秋竹)

“媒介發展與現代文明”學術研討會在滬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