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本色: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傳統文化》學術交流展英國開幕

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本色: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傳統文化》學術交流展英國開幕

時間: 2024-07-07 23:18:45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展覽海報

2024年7月5日,由廣州美術學院申報立項的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本色: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傳統文化》(Spirit Matters: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學術交流展于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藝術學院馬街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中六位參展中國藝術家范勃、郭工、梁紹基、劉建華、彭薇和蕭昱分別以繪畫、裝置和錄影作品,聚焦于“物”——即植根于或附著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材料。在他們的作品中,六種不同的“物”——陶瓷、絲、竹、紙、草藥和木材——分別以不同的審美品質和象徵意義,作為“中國材料”,在當代藝術實踐中被重新詮釋和延展。

展覽所在地,英國伯明翰城市大學藝術學院馬街美術館外景

展廳現場

廣州美術學院院長范勃教授為本次開幕式送上寄語:“藝術因互通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希望此次展覽能成為廣州和伯明翰文化藝術交流的新起點。”

本次展覽策展人,伯明翰城市大學教授姜節泓致辭

本次展覽策展人,伯明翰城市大學姜節泓教授表示,“中國的故事,只有通過有情懷的文化交流才能講得更好。”

“本次展覽是在中國國家藝術基金大力支援下由策展人、藝術家及團隊工作人員不懈努力的成果。我們希望通過展覽向英國觀眾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藝術中的獨特魅力和創作成就,促進中英兩國在藝術領域的深入交流與合作,誠摯邀請大家到中國廣州美術學院作客。”項目負責人、廣州美術學院胡宇教授在致辭仲介紹到。

劉建華,《沙》,陶瓷、耐火材料,340x271x20 cm, 2012-2019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工藝材料之一,陶瓷已成為劉建華藝術生産中的語言。當這種材料成為一種語言時,這個語言不僅僅建立在其物質性和工藝性,即這種語言的“詞彙”——或簡單,或複雜,或華麗,或樸素;同時,它也界定了製作過程,一些非物質層面的、方法上的規則,即“語法”。劉建華的裝置作品不起眼,看似就是二十來堆的“沙子”。作為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是最常見的材料之一,沙子在鋪天蓋地的建築工地上比比皆是。它們就像那些通常所見的建築材料堆放在那裏——原始而廉價。然而,劉建華的“沙堆”實質上並不是沙,而是陶瓷;不是有待使用,又將最終消融于城市建築中不見自身的蹤影的原材料,是已然通過傳統燒制技術而製成的完成品,而沙堆,這樣一個最為樸素的自然的存在方式便是作品的完美造型。

梁紹基,《平面隧道》,蠶絲,直徑145cm × 3,2011年至今

梁紹基追溯到東方紡織的起源,回到其基本的構建單位——絲,這個可以與開啟中國古代文明相提並論的物質發現,作為他的語言。從1989年開始,藝術家潛心飼養和訓練蠶蟲,以生産蠶絲這種有機材料進行藝術創作。而他在傳統文化和當代生活上的哲學思考往往都基於對蠶絲的質感和物理特性的理解,並通過與這些卓越非凡的蠶蟲的私密溝通中表達出來。梁紹基的作品系列《平面隧道》可謂是對古代絲織工藝的一次致敬。出土于西漢時期(西元前202年至西元後9年)馬王堆一號墓素紗單衣是存世年代最早的漢代服裝珍品,僅重49克,薄如蟬翼,輕若煙雲,嘆為觀止。藝術家在掌握了蠶的生物鐘及其吐絲運動的擺幅、蠶在形體邊緣堆絲的規律之後,通過他的蠶蟲創作出了輕盈透明的圓形絲箔。對於梁紹基而言,這些蠶蟲是他藝術生産的合作者,是這一場跨越千年對話的信使,也是建設這條“時間隧道”的能工巧匠。

蕭昱,《想太多就會……3號》,視頻,25’,2015

自宋代(西元960年至1279年)以來,竹子一直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睞,並成為他們繪畫和詩詞作品中承擔重要角色。 在蕭昱的作品中,竹子是核心,不僅作為主題本身,還作為主要工作材料建立一個新起點,來進一步探索直覺和身體感知。在他的作品中,這種堅固而有韌性的植物經受著某種人為力量彎折,扭曲變形,直至其材質的忍受極限。 2015年的影像作品《想太多就會…3號》展示了一根筆直的成熟竹桿——從頭到尾的粗細均勻,堅實而穩固。在極其緩慢的鏡頭中,竹子逐漸開始顫抖。隨著被不明強大外力的加劇,它被絞繞,被扭擰,被破裂,並被粉碎成離散的纖維。直到一個關鍵時刻,扭曲力量發生逆轉,仿佛竹子又可以重新得力,讓受傷的得撫慰,讓破碎的得修復。

范勃,《復相·異變》系列之一,麻布綜合材料,150×120 cm ,2021

在范勃2021年的繪畫系列《復相·變異》中,中草藥攜帶著其文化和哲學意義被用來融合東方和西方對當下現狀的理解。藝術家摒棄了他多年訓練獲得的熟練精湛的繪畫寫實技術,而畫布變成了一張張放大了的草稿簿頁面——有塗鴉的公式、有即興的筆記和數據,也有速寫的人體器官。經歷了全球疫情,這些生物科學的符號和圖像來自於藝術家的反思——對於疾病的恐懼、生命的脆弱、世界的不和、人類未來的不確定性,同時也所流露出這個反思過程中混亂、猶豫、懷疑、悲傷和痛苦。面對著充滿悲憫與衝突的當今社會,范勃的繪畫中所運用的草藥不再是一種來自東方神秘國度的治療方法,而是一位文化大使,是一場外交談判,或是一次為人類和平祈福的禱告。

彭薇,《Hi-Ne-Ni — Kuro2》,麻紙水墨(繪畫裝置),64×35×30 cm,2020

彭薇自幼接受了中國傳統繪畫和書法的訓練,而紙則是支撐和展示藝術表達的重要材料。紙誕生於中國東漢時期(西元25年至220年),承載著千年曆史。在她的繪畫裝置系列中,藝術家邀請我們重溫歷朝歷代的日常生活,描繪了各樣古色古香的建築、文人花園、亭臺樓閣,以及身著傳統服飾的男男女女,猶如在卷軸繪畫中游歷。然而,彭薇的作品並不是卷軸的形式,而是用於服裝展示的半身女性人體模型。在這些繪製的女性“身體”,觀者可以閱讀到有故事的場景,有意味的空間,有傳奇的世代。在彭薇的實踐中,傳統工藝製造的紙張首先粘貼到選定的人體模特上,光滑的或是皺褶的,並在那個“身體”的“皮膚”上作畫,乾燥後再從半身像上取下來,金蟬脫殼。於是,紙作為一種物質媒介不僅被用作繪畫的載體,也被用作雕塑的材質,完成了一次從二維到三維空間的穿越。雖然人體模特是一個假的身體,但彭薇的紙張裝置卻成為一個假的人體模特,展示她想像中的世界——超脫塵世,精緻、優雅而超凡脫俗。

然後乾燥後從半身像上取下。 從二維空間穿越到三維空間,它不僅被用作繪畫的傳統媒介,而且被用作構建雕塑的材料。 如果人體模型是假設的身體,而彭薇的繪畫裝置則又是一個假設的模型,以此來呈現出她想像中的世界,精緻、典雅、空靈——一個遠離塵世,超凡脫俗的所在。

郭工,《一棵樹—卷軸》,樹木、硅膠,143 x12 x550cm,2016

在這個展覽中,郭工確實展示了一幅卷軸。然而,他的卷軸並不是用紙做的,而是由一棵松樹的樹榦製成的。通過一系列精心艱苦的製作過程,樹榦從表皮開始被一台大型機器一層又一層緩慢地剝開,像是一場無與倫比的折磨,而實施者總要探究和查驗所有可能的隱秘之處。當整塊樹榦展開後,一覽無遺——那是一卷超過五米長、不到半毫米厚的木片,除了自然的木質紋理之外無聲無息,權當作為一種決絕的表態。在郭工的另一件作品中,木頭可以搖身變為“金屬”。藝術家收集了城市建築工地的一些廢棄變形的鋼筋,然後,以最精密嫺熟的工藝用紫光檀木忠實地一段接一段地複製了整根鋼筋的扭曲形態,看似幾乎無縫銜接,寸寸為艱,絲絲入扣。在上述的兩件作品中,木成了某種特殊的文化精神和氣質的代言人。如果前者彰顯了一種開放、自信、誠實和無所畏懼的話,那麼後者則暗喻了善於共情、堅忍和有韌性的人性品質。

展廳現場

對本次參展藝術家來説,重要的不僅僅是材料本身或是其成就的視覺語言,還包括他們藝術實踐的方法和路徑。更重要的是,通過作品的創作和生産,這些材料超越了物,在當代語境中回歸和復興文化傳統,借此延伸了既定的審美想像並材料的物質形態以外的精神力量。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26日。

 


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本色: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傳統文化》學術交流展英國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