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來清華藝博,看上海四位抽象藝術家的“激情瞬間”

來清華藝博,看上海四位抽象藝術家的“激情瞬間”

時間: 2024-06-28 10:50:37 | 來源: 藝術中國

2024年6月25日,“激情瞬間:上海抽象藝術四人展”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匯聚了丁設、李磊、楊冬白、潘微四位當代抽象藝術家的精彩作品,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抽象藝術視覺盛宴。

開幕式現場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王岩致辭

開幕式上,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王岩首先發表致辭。他指出,清華大學作為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藝術教育傳統的高等學府,始終將美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相信通過這次展覽,師生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抽象藝術,激發對美的熱愛和追求,提升審美能力和文化修養。

本次展覽策展人徐虹致辭

隨後,策展人徐虹也發表了致辭,她回顧了抽象藝術的發展脈絡,介紹了本次四位參展藝術家,概述了展覽的籌備過程,並對參展藝術家們的創作精神給予了高度評價。與此同時,徐虹提示觀眾,抽象藝術聚焦于點、線、面和材料本身,又融入了藝術家的個性氣質,共同構成作品的“精神”內涵,可以從這些要素入手感受作品,相信觀眾能在展覽中有新的體驗。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致辭

王岩、杜鵬飛與參展藝術家們合影(從左至右:王岩、丁設、楊冬白、潘微、李磊、杜鵬飛),杜鵬飛為參展藝術家頒發捐贈證書

在嘉賓們的熱烈掌聲中,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為參展藝術家頒發了捐贈證書,以感謝他們為博物館捐贈《105202210100820》《釋放心光》《桃花山谷》《年·月·日》等5件藝術作品的慷慨之舉。這些作品不僅豐富了博物館的館藏資源,也為公眾提供了更多欣賞和學習的機會。他希望,藝博能夠以展覽為契機,持續完善現當代藝術收藏序列,讓觀眾對藝術産生更濃厚的興趣,也激發更多年輕藝術家進行大膽的藝術追求和嘗試。

藝術家代表李磊致辭

作為藝術家代表,李磊在致辭中分享了他們的創作理念和心得體會,表達了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他的話語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讓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抽象藝術的魅力和意義。

展覽現場,觀眾們興致勃勃地欣賞著四位藝術家的作品,感受著抽象藝術的獨特魅力。丁設的作品以其獨特的線條和色彩運用,展現了藝術家對形式和空間的獨到理解;李磊的作品則通過簡潔明快的筆觸,傳達出強烈的情感和力量感;楊冬白的作品則以細膩的質感和層次感,呈現出一種深邃而富有哲理的美感;潘微的作品則以其獨特的構圖和色彩搭配,展現出一種別樣的藝術韻味。

藝術家丁設

被折射的東方風景,丁設,丙烯、鏡面亞克力、亞麻布,2024

丁設,1972年12月生於浙江臨海,現居上海,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本次展出《被折射的東方風景》等11件作品。策展人徐虹這樣評論丁設的作品:“丁設的作品如都市夜間的霓虹燈,透亮閃爍,如夢如幻。畫上的彩色劃痕如光帶,裹挾著世界的資訊,倏忽轉瞬閃過,只留下條條讓人惆悵的軌跡。似我們生存的時空,看得見而摸不著。”

藝術家李磊

李磊,釋放心光(組合),150×100cm×12,布面丙烯,2021

李磊,1965年生於上海,目前居住、工作于上海,本次展出《釋放新光》等6件/組作品。李磊作品呈現的風貌和上海給人的感觀印象有相同之處——濃郁厚重,絢爛精彩。藝術家在展覽後的藝術沙龍中説:“我想做的作品是我當下的生命感。“李磊時而借作品抒發暗流涌動的慾望,也時而在清雅淡然的黑白灰中探索禪意。正如藝術評論家夏可君所言,李磊的作品宛若與裏希特對話,展場中把絢爛和平淡的作品放在一起,形成了一派陰陽的對峙。

藝術家潘微

潘微,年·月·日,240X10cm3條、240X15Cm3條、240X20Cm3條,大漆綜合材料,2017年

潘微,1962年出生於上海。1989年畢業于上海華東大學藝術專業,1990年前往日本留學生並從事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本次展出《年.月.日》系列作品共9件/組。策展人徐虹認為潘微的作品攜帶著穿越而來的歷史氣息:“在他的抽象畫中,文字雖然可辨認,但已不重要,這些文字已經經過解構風化,去掉棱角,實質化為一種可觸摸有厚度的物質,如考古發現的珍奇物件,帶著遠古而來的神秘氣息,令今人無限遐思。”藝術評論家夏可君則認為:“文字經過簡化失去了厚度,潘微通過材質堆疊對其進行了補充,通過筆畫肌理增加厚度感,使其回到了本源。”

藝術家楊冬白

楊冬白,遠山微風,鋁板、丙烯色,70X180X8.5cm,2017

楊冬白1959年生於上海,1997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雕塑係本科畢業,本次展出《遠山微風》等10件/組作品。藝術家以不銹鋼材質創造山水,硬的材質和軟的意象形成巧妙的對比。金屬雕塑産生的視覺膨脹效果讓作品在上墻後更凸顯輕盈的質感。銀色且富有流動性的表面産生水波盪漾的視覺效果。他的作品引發觀者關於雕塑材質和樣式的思考。

上海抽象藝術的發展和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氣質和歷史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外國美術研究室主任王端廷認為,抽象藝術是工業化的産物,上海是中國最早的工業城市,因此説上海是中國抽象藝術的“首都”。藝術評論家賈方舟認為,中國的抽象藝術自宋朝開始,早于西方1000年以上,早在那時,藝術家已經意識到表達自我比形似更重要。1980年,吳冠中又在《美術》發表了題為《關於抽象美》的文章,他説:“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抽象美,抽象美應是造型藝術中科學研究的對象。因為掌握了美的形式抽象規律,對各類造型藝術……都會起重大作用……我們研究抽象美,當然同時應研究西方抽象派,它有糟粕,但並不全是糟粕。”上海抽象藝術受到都市發展的反哺,它時尚、明麗、富有速度感。本次展覽通過展出丁設、李磊、楊冬白和潘微四位上海抽象藝術家的50余件作品,展示了他們對抽象藝術的獨到理解和創新實踐。

此次展覽不僅為觀眾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接觸和了解抽象藝術的機會,也為藝術家們搭建了一個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平臺。期待上海抽象藝術將繼續在多元化和國際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世界藝術舞臺帶來更多精彩的作品和啟示。

展覽現場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8月25日。(作者:張渤婉)

來清華藝博,看上海四位抽象藝術家的“激情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