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紫玉甌心——中國建窯建盞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紫玉甌心——中國建窯建盞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時間: 2024-06-27 10:16:39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展覽海報

2024年6月26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紫玉甌心——中國建窯建盞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展覽展出的宋代建窯建盞

建窯,位於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以生産黑釉瓷器著稱。建窯創燒于晚唐五代時期,興盛于兩宋,産品以碗類居多,文獻稱之為“甌”或“盞”,統稱為“建盞”。兩宋鬥茶之風盛行,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皆引為時尚。建盞造型簡約,摒棄了過於繁雜的裝飾,其黑色釉面最適宜襯托茶沫的白色,是審美與實用的一種自然結合,故被認為是最佳的鬥茶用具,迅速風靡。受此影響,周邊地區窯場紛紛倣燒建盞,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窯業集群,並廣銷海外,促進了中國古代制瓷技術的發展和傳播,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展覽呈現的建窯分佈地圖

建盞是土與火高難度結合的陶瓷藝術。建窯窯工對溫度火候的掌控爐火純青,燒到一定溫度時就要開始降溫,讓釉液在自然狀態下流淌,形成獨具特色的窯變釉面,如兔毫釉、油滴釉、鷓鴣斑、曜變等珍稀品種。據16世紀出版的日本文獻記載:“曜變斑建盞,乃無上神品,值萬匹絹;油滴斑建盞,是第二重寶,值五千匹絹;兔毫盞,值三千匹絹。”兔毫釉似兔毛纖細柔長,油滴釉似繁星點點閃爍,鷓鴣斑似鷓鴣鳥紋若脂似玉,曜變似日月星河宇宙浩瀚,無不傳遞出自然質樸的美感,反映了宋人恬淡典雅,在平靜中求變化的審美情趣。

現場鬥茶技藝展示

千年窯火,匠心不輟。當代建盞傳承人在繼承和發揚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從新時代審美的角度重新思考和改進,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探索,推陳出新,創造出種類繁多的釉面和器型,極大地豐富了建窯建盞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實現了當代建盞的個性化和多元化發展,讓千年瓷窯煥發新機。

當代建盞

當代建盞

此次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聯合舉辦“紫玉甌心——中國建窯建盞文化展”,精心遴選了135件古代建窯建盞及相關文物,同時展出298件當代建窯工藝品。展覽分“古韻悠長”“啜英咀華”“星河流轉”“匠心獨運”“薪火相傳”五個單元,從考古發現、文化內涵、藝術風韻、工藝傳承創新、新時代新發展等多個角度,系統全面地展示建窯建盞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和工藝創造。

由建盞微觀圖像創作的沉浸式影像

由建盞微觀圖像創作的沉浸式影像

由建盞微觀圖像創作的沉浸式影像

“一盞一世界”,歡迎跟隨展覽走進建盞的廣闊天地中,領略土與火鍛造出的璀璨文明。

展覽位於國家博物館南6、南7展廳,展期3個月。

觀眾饒有興致的與多媒體作品互動

“紫玉甌心——中國建窯建盞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