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技術、物質和⽂化——黃浩專訪

技術、物質和⽂化——黃浩專訪

時間: 2024-06-24 14:28:12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黃浩,青年藝術家。現工作生活于倫敦。跨專業背景使他善於運⽤多種媒介進⾏創作,不拘泥于傳統藝術形式,善於運⽤數字技術、虛擬現實、智慧製造等新技術⼿段作品類型包括雕塑,裝置,數字媒體等。他的作品常常在符號學和現象學的框架下進⾏創作和思考。它的創作挑戰觀眾對現實與虛擬、功能與裝飾的傳統認知,探討技術、物質和⽂化之間的複雜關係。

黃浩的創作出發點通常源於他對物質的感知,他認為在這個商品經濟和消費主義形成的物品⽣態體系中不只是維護物品的關係⽹絡,⽽且還能夠通過關係來⽣成新的物品,物品進⼀步從單純的功能制約上脫離;同時資訊社會的發展,使物品承載了更多的符號內容,物品不再是單純基於功能的⼯具,成為了具有媒介意義的容器;⽽進入資訊時代,⼈們的注意⼒也從實體轉向了資訊,當身外世界充滿了資訊和符號內容,⽽且這些資訊和符號內容⼤都是被直接消費的,並非是深藏在實體之內有待提取的,注意⼒的轉移直接影響著對周圍世界的認知,⼈們們對實體物失去了興趣。

在他早期的創作⾥,黃浩的關注點停留在機械的反覆運動上,圖⼀中他設計了⼀個交互頭盔,頭盔內部不斷産⽣的霧⽓和頭盔表⾯不斷加速運動的⾬刷運動形成了⼀個⽭盾的徒勞關係。

(左).INDELIBLE/動態裝置/2019 ;(右).UNEASINESS 不安/動態裝置/2019

在上圖“拜物教景觀”中,藝術家使⽤建模渲染軟體創作了⼀批虛擬物件。他將不同的流⾏符號和材質嫁接在⼀起,⽤太湖⽯的樣式設計感官討喜的功能物件,這⾥象徵商業機制的符號與代表⽂化機制的太湖⽯並置産⽣了⼀種新的景觀形式。作品試圖揭⽰現代社會中⼈們對物質符號價值的追求和功能性缺失的現象。

(左),COMPASS/IRON BOX, 3D PRINTED STONE/2024;(右),COMPASS/3D PRINTED STONE/2024

上圖中,在近期的作品中黃浩開始使⽤3d列印和標準的⼯業配件創作了⼀系列的實體雕塑,他開始關注⼈造物,材料和⽣産環境,質疑從概念到物體的假設,以及電⼦材料被理所當然接受的程度。他通過收集和重新組裝材料碎⽚和資訊,故意不尊重材料及其預期⽤途的既定規範,將⽇常的⼯業配件嵌入意想不到的組合中,並通過他的個⼈棱鏡進⾏重建。所有這些都通過材料之間的關係和張⼒結合在⼀起,消解了其內在功能價值,成為其他事物的⼀部分。⾯對地球因⽣産過剩和消費過剩⽽發⽣的快速變化,表達了他對現有⼈造物⽣産模式和形態抱有的深刻懷疑。

Q:太湖⽯是很多中國藝術家會使⽤的⽂化符號,對你來説,它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和理解你是如何基於這個符號進⾏創作的?

黃浩:我與太湖⽯結緣是因為我在一次工作中負責太湖⽯⽂玩産品的研發,設計更適合年輕⼈喜好的⽂創産品。⼀開始我與⼤多數年輕⼈⼀樣,對這種⽂玩是有刻板的固有印象,但深入了解了太湖⽯的歷史⽂化,尤其是古⼈“物⼼合⼀”的審美價值觀,這讓意識到我在做⼀件很諷刺的事,我開始刻意的把這種代表⽂化機制的符號作為⼀種⼤型容器,我把⾃⼰的經歷,記憶,感官反饋,時代性融入其中,通過解構,嫁接對其藝術創作,更重要的是這是⼀種視覺現實,現實⾥是⼈造物與⾃然的衝突,外來⽂化和中國傳統⽂化的衝突,傳統審美符號與現代審美符號之間的衝突的。

Q:關於太湖⽯的創作你使⽤了兩種不同的媒介⽅式創作,有虛擬模型渲染,也有混合材料雕塑,對於這兩種媒介的轉換你有什麼不⼀樣的創作體驗?

黃浩:虛擬模型的創作形式⼤⼤增加了我創作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營造感官討喜的質感,數字模擬的渲染可以很輕易的表達⼀些超現實的場景,整個過程可以快速的獲取到創作帶來的成就感。實體雕塑的創作更像是使⽤材料在寫詩,我最享受材料通過合理的連結⽅式或⼯藝進⾏完美組合的過程。

Q:我看到你的作品有很多關於物質感知的探索,可以從你個⼈的角度聊聊你是如何觀察和感知物的嗎?

黃浩:“Seeing comes before words ... It is seeing which establishes our place in the surrounding world... The relation between what we see and what we know is never settled.”我很喜歡John Berger在《ways of seeing》中闡述的觀點,我著迷于這未被澄清的部分,如果我們帶著批判的思維去思考,那麼將會留給我們充⾜的想像空間。我們觀看事物經常會受客觀事實或⽣活經驗所影響,所以我在觀察物的時候,會嘗試忘記固有印象,更喜歡去探究物背後帶給我的直接身⼼體驗。(作者:王麗靜)



技術、物質和⽂化——黃浩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