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春舟晉渡——王迎春、楊力舟學術邀請展在太原美術館啟幕

春舟晉渡——王迎春、楊力舟學術邀請展在太原美術館啟幕

時間: 2024-05-27 10:32:57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開幕式現場

5月25日,由太原美術館(太原畫院)主辦的“春舟晉渡——王迎春、楊力舟學術邀請展”開幕式在太原美術館舉辦。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中央文史研究館指導,山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山西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山西省政協書畫院、太原市文化和旅遊局作為支援單位。展覽展出王迎春、楊力舟作品共計280幅,匯集這對畫壇伉儷60多年來在藝術上的創作成果,涵蓋兩位先生長期合作的一大批鴻篇巨制,以及二人不同時期的藝術創作及手稿、草圖等相關文獻資料。

展覽開幕式上,山西省文聯黨組書記李斌首先致歡迎辭,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安遠遠代讀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賀信並致辭,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所長陳明代讀中國國家畫院黨委書記燕東升賀信。隨後,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王平致辭;藝術家王迎春、楊力舟致答謝詞;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致辭並宣佈展覽開幕。開幕式由太原美術館館長、太原畫院院長殷衛東主持。

山西省文聯黨組書記李斌致歡迎辭

李斌表示,王迎春與楊力舟均出生於山西,並在山西生活工作十餘年,他們始終深切關注撫育自己的三晉大地,三晉文化的悠久厚重和博大精深也在他們心裏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們二人以相似的藝術經歷、共同的藝術追求,進行了半個多世紀的藝術探索,在主題性繪畫創作上取得斐然成績,成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主旋律藝術創作中極具代表的藝術家。這次邀請展把王迎春、楊力舟的作品帶到“家門口”,讓山西人民能夠近距離欣賞優秀藝術家的典範之作,對展示當代藝術創作、推動山西文藝事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安遠遠代讀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賀信並致辭

吳為山在賀信中表示,王迎春和楊力舟先生是我所欽佩的,當今中國畫領域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家。多年來,兩位藝術家深切關注時代與民族、現實與人生。他們吞吐古今、涉獵中外,以高度的民族自覺和歷史責任感,融合中西繪畫技巧,將寫實造型手法、傳統水墨寫意與現代藝術語言有機統一,用手中之筆描繪革命先輩的歷史功績、艱苦歲月的歷史豐碑,創作了一批鴻篇巨制。他們還描繪日常的生活,黃土高原的父老鄉親和北方草原牧民群馬奔騰,追求中國畫的筆墨構成與色彩運用,豐富了當今中國畫的面貌。

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所長陳明代讀中國國家畫院黨委書記燕東升賀信

燕東升在賀信中指出,楊力舟、王迎春兩位先生是中國當代美術界重要的藝術家,是載入新中國美術史冊的丹青伉儷。二位藝術家是同年出生的山西同鄉,曾在山西生活工作十餘年,深愛這片撫育他們成長的土地,並將家鄉的生活作為他們的創作母題。巍巍太行山、滾滾黃河水,以及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民,都是他們熱情描繪的母題。他們將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瞬間凝結為一段時期的“故土記憶”,並用藝術的語言將時代之象、生活體悟表達于他們的作品中,創作出一系列飽含民族精神和時代氣息的經典之作。此次太原美術館特邀楊力舟、王迎春于故鄉山西太原舉辦展覽,全面展現了他們的藝術成就,同時為山西人民帶來了藝術的盛宴,可喜可賀!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王平致辭

受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委託,中國美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王平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對畫展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並轉達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諸迪對二老的問候。他表示,畫壇伉儷王迎春、楊力舟二老是中國美術界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二老的畫展是中國美術界的一件喜事,是中國美術家協會的一件喜事,是山西文化界的一件喜事。多年來,王迎春和楊力舟兩位先生飽含對人性的關注和對生活的熱愛,給作品注入了豐富的內涵與可貴的精神。同時,二老藝術視野開闊,他們廣泛汲取,銳意創新,一手伸向傳統和民間,一手伸向西方,不斷探索筆墨從寫實到象徵再到表現的轉型,不斷探索新的圖像敘事結構,不斷擴充畫面內容載量,不斷豐富水墨表現語言,不斷拓展人物畫的表現張力,展示了雄健豪邁的民族精神,塑造出一幕幕生動感人的歷史場景和一個個時代華章的典型人物。二老這些具有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精品力作,拓展了中國畫反映歷史意識、時代精神與現實關切的表現力,對當代中國畫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藝術家王迎春、楊力舟致答謝詞

楊力舟介紹了展覽的相關情況,並對為展覽付出辛勤勞動的人員表示感謝,他説道:“在我們83歲耄耋之年,太原美術館舉辦這個盛大的學術邀請展,並請來這麼多嘉賓朋友前來助陣,我們倍感幸運和高興。這個展覽所展出的作品,一部分是被國家收藏的代表作;一部分作品固定陳列在國家重要廳堂的墻面上;還有一部分是歷年來我們個人創作藝術探索和實踐的作品,基本涵蓋了我們20世紀70年代從太原到北京半個世紀的繪畫成果,特此向各位領導來賓與觀眾説明。”

王迎春回憶了二人藝術成長過程,並對其藝術道路上起過關鍵作用的一些人和事表示感謝。她説道:“山西不僅僅是我們的出生地。更重要的是,我們藝術的根,深深地紮在這塊土地上。可以説,我們所有的代表作品,題材全部來源於山西。我們一生創作的重點是抗戰題材。因為山西是日本侵華的重災區。我們的作品,就是表現在抗日戰爭中犧牲和戰鬥過的英雄,為他們樹碑立傳,表達對他們崇高的敬意,用作品歌頌他們的事跡。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姜新文致辭並宣佈展覽開幕

姜新文表示,“春舟晉渡——王迎春、楊力舟學術邀請展”是太原美術館(太原畫院)將新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主旋律藝術創作中極具代表的藝術家王迎春、楊力舟的作品帶到“家門口”,讓太原乃至山西人民能夠近距離欣賞優秀藝術家的典範之作。本次展覽的呈現將對展示當代藝術創作、加強地方文化建設、堅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太原美術館(太原畫院)在不斷提升學術影響力和公共服務性,建構當代中國美術主體價值實踐做出的積極回應。

太原美術館館長、太原畫院院長殷衛東主持開幕儀式

王迎春、楊力舟在山西生活工作十餘年,奔騰的黃河水激涌著他們的創作,深沉的黃土地鑄就其堅毅的性格。他們二人將家鄉的太行、黃河作為創作母題,並用他們的藝術語言將時代之象、生活體悟進行深切表達,先後創作出《平型關大捷》《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毛主席給晉綏日報編輯部人員的談話》《黃河三聯畫》《太行鐵壁》《太行烽火》等飽含民族精神和時代氣息的經典之作。本次展覽分為“歲月且留真”“耕迎不止”“火花的錘鍊”“壁立太行”“舟行萬里”五大篇章,全面立體展現王迎春、楊力舟的藝術風格和藝術成就。

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嘉賓合影

同日下午,“春舟晉渡——王迎春楊力舟學術邀請展座談會”在太原美術館(太原畫院)舉辦。座談會由安遠遠、陳明主持,殷衛東、申宏磊、杜玉曦、王志媛、黃克毅、李德仁、陳建明、董智敏、李松年、任曉軍、韓興剛、介子平、王如何、許華林、武曉梅、趙慧、霍俊其、王愛忠、趙建中、王康、張藝興等專家學者參加座談。

圖片展覽現場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6月25日。

藝術家簡介

王迎春,1942年生於山西太原,1957—1966年在西安美術學院附中及西安美術學院國畫係學習。1978—1980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國畫係人物畫研究生班深造,師從葉淺予、蔣兆和、李可染、劉淩滄等教授,曾任中國國家畫院(原中國畫研究院)創研部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五、六屆理事,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五、六屆委員,北京市第十屆人大代表,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會長。現為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名譽會長、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北京市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一級美術師。

楊力舟,1942年生於山西省臨猗縣,1957—1966年在西安美術學院附中及西安美術學院油畫係學習。1978—1980年在中央美術學院國畫係人物畫研究生班深造。1989年後任中國美術館常務副館長、館長。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顧問,全國政協第十、十一屆委員。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部分展出作品欣賞

楊力舟、王迎春 平型關大捷 布面油畫 220cm×185cm 1969年(原作已佚,此為當年拍攝照片)

楊力舟、蘇光、王迎春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毛主席給晉綏日報編輯部人員的談話 布面油畫 185cm×220cm 1974年

王迎春、楊力舟 黃河在咆哮 紙本設色 220×290cm 1980年中國美術館藏

王迎春、楊力舟 太行鐵壁 紙本設色 200cm×200cm 1984年 中國美術館藏

王迎春、楊力舟 太行烽火 紙本水墨 400cm×690cm 2009年 中國美術館藏

春舟晉渡——王迎春、楊力舟學術邀請展在太原美術館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