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潘魯生捐贈民藝館儀式在濟南舉辦

潘魯生捐贈民藝館儀式在濟南舉辦

時間: 2024-05-18 08:33:16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潘魯生捐贈民藝館儀式現場

潘魯生捐贈民藝館儀式現場

5月16日,潘魯生捐贈民藝館儀式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長清校區舉行。原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董偉,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理事長、中國文聯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左中一,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省文聯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名譽院長潘魯生,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磊出席活動。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劉魁立,中國民協副主席邱運華,共同為潘魯生民藝館揭牌。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劉魁立和中國民協副主席邱運華共同為潘魯生民藝館揭牌

捐贈人潘魯生教授致辭

捐贈人潘魯生教授向參加儀式的嘉賓表示感謝,在講話中回顧了自己收集、整理與研究民藝的心路歷程。他表示,民藝藏品的最好歸宿是大學。希望年輕的學子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熱愛來自人民大眾、來自鄉村田野、來自現實生活的民間藝術,同時,帶著這樣的民藝情感去學習、去設計、去創作。藝術是離不開生活,創新需要文化積累,大國設計要有民族的歷史文脈,要面向科技前沿,要關注民生需求和審美理想。他期待,民藝博物館能夠持續發揮社會公益服務的作用,為更多的青少年、民藝愛好者以及廣大社會公眾提供參觀交流的服務,做好文化傳播和民藝推廣。民間藝術來自民間,源於生活,更應該回饋民間,反哺生活,服務現代文明。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王曉娟代表學校向捐贈人潘魯生教授頒發捐贈證書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王曉娟代表學校向捐贈人潘魯生教授頒發捐贈證書,學生代表向潘魯生教授獻花致敬。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艷霞致辭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艷霞介紹了潘魯生教授的捐贈事跡。自1998年以來,潘魯生教授就將個人收集的民藝品長期陳列于學校博物館,生動形象的實物資料滋養了學校師生的創作視野。今天,潘魯生教授將他四十多年收集的民藝品捐贈給母校,體現了一位知識分子的社會擔當。潘魯生教授的捐贈行動是對校史上孫長林書記捐贈行動的文化接力和精神傳承。這座博物館已不再只是潘魯生教授個人的學術志業,而是成為了山工藝人的共同財富。

與會嘉賓通過視頻短片欣賞了民藝館的展陳樣貌,收看了常沙娜、張道一、馮驥才、莫言、韓美林、楊先讓、鄧福星、葉濤、裏卡爾多·布西、羅伯特·雷頓、克勞迪奧·羅卡、安吉歐·科盧拉、梅裏·馬達沙希、阿托斯、小熊誠、引田弘道等國內外友人錄製的視頻祝福。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董佔軍主持儀式。出席活動的領導和嘉賓還有才大穎、李文生、姜慧、呂品田、譚好哲、郭線廬、何潔、杭間、汪大偉、李海濤、呂少卿、孫黎海、張夫也、安德明、萬建中、林繼富、吳元新、孫建君、朱啟臻、王娟、潘路、邢鴻雁、喬曉光、唐緒祥、李勇、肖貴田、李春園、張娜娜、田建、盧朝輝、陳宇、潘妍利、魯元良、白傳之、郭煒、曹景德、李嫣然;家鄉代表鹿展、田繼雷、孫元濤、孔繁星、王金科、朱衍芳、程軍偉、侯福常;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校領導韓世春、張艷霞、孫大剛、韓文濤、谷朝勇、苗新民、許磊、孫磊、安峰,山東省直單位、縣區相關協會部門單位負責人以及教育界、文化藝術界、媒體界的朋友。

據悉,民藝館建築面積達10000余平方米,以潘魯生教授倡導呼籲的“民間文化生態保護”理念為學術指導,致力於闡釋傳統民間造物中蘊含的設計智慧、審美觀念與人文思想,在展覽版塊設置方面更加強調民藝與傳統生活方式、文化方式之間的緊密關聯,按照生産生活區間的差異及民藝物品使用方式,構架出農事器用、手藝營生、車行舟進、招徠市聲、康樂人家、錦繡衣裳、巧手紅粧、生活如畫、敬天法祖、歡天喜地十個單元。(圖片來源: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潘魯生捐贈民藝館儀式在濟南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