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尋一求真——沈岩詩書畫展”在福州開展

“尋一求真——沈岩詩書畫展”在福州開展

時間: 2024-05-17 | 片長:00:02:54 | 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攝影:馮葆勇

2024年5月15日,由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福建省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尋一求真——沈岩詩書畫展”在福州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開幕。此次展覽共展出書畫名家沈岩先生精心創作的涉及船政、武夷山、壽山石等題材詩書畫作品60幅,來自中國台灣、香港以及福建省內外藝術界人士共同參加展覽開幕式。此次展覽集中展示了沈岩先生多年來在詩書畫領域的實踐追求與藝術創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招商銀行福州分行黨委委員,零售金融部總裁張衍松在開幕式上致辭  攝影:馮葆勇

文化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趙少華在致賀信稱,沈岩的書畫作品立足傳統文化,同時他守正創新,深入生活,精益求精,作品既富有傳統韻味,又充滿現代氣息,一方面充分展現了他的藝術才華,另一方面以高雅的格調,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贏得廣泛讚譽和尊重。

中國美術家協會原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裏致賀信稱,沈岩先生的詩詞寫得很好,書法融帖含碑、風格蒼勁浩逸。中國畫方面,他深入學習研究傳統文化,中國畫文人畫,作品既有詩性,又有書味,所謂“詩書入畫始通神”是也。他既有實踐又有理論,“尋一”就是“探尋本源”,“求真”就是追求真理“探求真諦”。可見,他一直在思考傳承和創新的問題,並取得了豐碩碩果。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紀委書記張輝在開幕式上致辭  攝影:馮葆勇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紀委書記張輝在開幕式致辭中説:“沈岩先生既是著名的文藝大家,也是蜚聲海內外的船政文化研究專家,他將船政文化與中國傳統書畫藝術有機融合,為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船政文化的傳播做出突出貢獻。沈岩老師對教育,對學校有深厚的感情。學校成立了沈岩藝術館、沈岩工作室,沈岩藝術館100多幅作品均為沈岩老師的創作,師生在觀摩學習中,豐富了課餘文化生活,提升了藝術鑒賞能力,為校園增添了濃厚的詩書氣息和人文情懷。”

原交通運輸部書畫攝影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沈岩在開幕式上致辭  攝影:馮葆勇

沈岩先生1947年出生於福建詔安,是當代著名藝術家、船政文化專家,係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在詩、書、畫領域均有很深的造詣,1999年中國書協、中國美協在中國美術館舉辦《沈岩書畫藝術作品展》,翌年赴新加坡辦個展並講學。2006年出席國際書法大展,2016年與台灣中國書法家學會理事長沈榮槐聯展。墨寶被人民大會堂列為珍藏品,收入50週年珍藏集。書畫作品被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政要所收藏。

沈岩先生在展覽現場為觀眾講解作品  攝影:蘭紅超

沈岩先生非常注重對中國傳統書畫名家的繼承和創新,在本次展出的作品中,有沈岩先生根據石濤,沈周筆意創作的作品。他非常推崇石濤的書畫藝術的“一畫論”“神遇説”,正如石濤在《畫語錄·山川章》所寫:“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所以終歸之於大滌也。”在對石濤藝術長期研究中,沈岩先生倣古不泥古,在借鑒石濤藝術的基礎上,不斷認識、理解、感悟和創新,逐漸形成了超凡優雅,高古空靈,妙趣橫生的藝術風格。

展覽現場  攝影:蘭紅超

沈岩在自然的觀察與創作中特別注意與山川的精神氣質相遇相通,抒寫山川“不似之似”的妙趣。沈岩先生對武夷山情有獨鍾,他觀山讀譜,徒手寫生,在長達數年對武夷山的細心觀察體悟與藝術實踐中,他感受到西畫之法只能擅長描繪某一具體景觀,就如寫實描繪武夷山的大王峰、玉女峰僅僅是表現兩塊巨石,得其形失之神,無法表現其人文特色,而得其神失之形的作品也同樣失去了山的靈韻。沈岩先生在對武夷山的取形用勢,寫生揣意,運情摹景中,堅持形神兼備的道路,“形”與“神”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在畫面佈局中,他反對將畫面壅塞填滿,充分注意畫面留白的運用,使得畫面充滿了空靈遐想的空間,山川的形象充滿靈動之氣。

展覽現場  攝影:蘭紅超

在本次展覽中,還出現了幾幅沈岩先生的的彩墨作品,這些作品意境開闊、層次豐富、色調明快、靈動多姿、艷而不俗,極富現代氣息。據沈岩先生介紹,這些彩墨的靈感源於古代的青花瓷,還有朱注、朱批,他充分借鑒了古人的智慧,將傳統與創新充分融合。

展覽現場  攝影:蘭紅超

沈岩先生是當今詩書畫兼擅的全能型藝術家,他非常重視書法的重要性。他曾説:“書法之妙在於用筆,學書之苦在於不得筆。體微入理,約象立名;窮法悟道,爛漫天真。筆法不宜太純熟,熟則易滯;學術不易囿于法,囿則難得天真。骨法用筆,形勢自生。筆有骨力,字則精神;筆沒骨力,失色無神。”福建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陳奮武認為:“沈岩先生的詩書畫非常有厚度,非常有文化的沉澱;沈岩先生的字基本功很強,字寫的非常美,輕重徐疾掌握得非常得體,非常厚重。”正是因為有深厚的詩詞修養和書法功力,沈岩先生的繪畫,沒有雕鑿、板腐、沉泥、牽連等問題,而是出筆斬釘截鐵,運筆中有迴旋,能圓能方,能直能曲,斷截橫斜運墨自如,筆隨人意,展示出非常強的書寫性,即以書入畫,他將書法中提按頓挫、輕重快慢等筆墨之道充分融合在對山川草木形態的描繪中,展現出寬博灑脫、勁健天真的氣象。

沈岩先生接受藝術中國記者採訪  攝影:王心金

沈岩先生在接受藝術中國記者採訪中,特別強調了詩詞和書法的重要性,他建議年輕的書畫家要重視對詩詞書法長期的磨煉與修為。中國是詩國,是書法大國,詩畫一家,唐時就開始。“通過此展,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文化,進一步樹立中華文化自信,讓中國畫的明天會更好。”

沈岩不僅在藝術上造詣很高,在修養人格上境界同樣高遠。他為人謙遜,虛懷若谷,待人真誠。他在藝術創作的同時,同樣教書育人,傳道授業。他對待學生完全沒有架子、非常親厚,對後輩熱心提攜,關懷愛護。據張輝書記透露,沈岩先生常年熱心公益,設立了沈岩船政文化教育基金,每年資助三十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至今已經開展了八年。陳奮武主席認為,沈岩先生為人謙虛厚道,字如其人,畫如其人。他在詩書畫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首先取決於他在文化方面的修養。

展覽地點位於福州三坊七巷  攝影:蘭紅超

本次“尋一求真----沈岩詩書畫展”展出地點位於三坊七巷,是福州歷史文化街區,有著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歷史底蘊。展覽承辦單位將不斷完善展覽策劃並進行充分的宣傳。開幕式邀請了省書協、美協的負責同志以及一些政府官員、藝術家和社會名流作為特別嘉賓,展覽承辦單位招商銀行私行中心會結合書畫展出開展了文化品鑒活動,為豐富三坊七巷文化活動貢獻了力量。

(開幕式和作品圖片來源: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展覽的部分作品:

倣石濤卓然廬圖

倣沈周滄崖高話圖

江行圖

中國有智慧

墨梅圖

環湖有詩圖

山青自有生機在

幔亭晨霧圖

沈岩書法作品

沈岩書法作品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2024/5/17/20245171715931130135_34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