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
2024年4月18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4月1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旨在梳理當代中國數字藝術的創作成果,彰顯數字藝術的社會價值,開拓數字藝術的領域視野,激發藝術創新驅動社會創新的美術發展新能量。
開幕式現場
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分為“太空史詩”“寰宇大觀”“倣生格物”“無盡洞天”四個板塊,從12000余件報名作品中遴選出210件參展作品,類別涵蓋CG繪畫、數字影像、交互藝術、混合現實(AR,VR,MR)、生成藝術/人工智慧藝術/AIGC,以及其他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的藝術作品,是對過去十年中國數字藝術實踐、創作與教育的集中梳理和展示,呈現出藝術與科技深度融合之下産生的,面對藝術界與社會的新質生産力。此展覽每兩年舉辦一屆。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致辭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強調:“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的舉辦,不僅能夠進一步推動數字藝術在國內的發展,也能促進國際藝術交流與合作,為全球藝術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新性貢獻中國力量,使得過去與未來,本土與世界建立更好的連接。”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組委會主任高世名致辭
構建可能世界檔案
現實世界由無數種“可能”交織而成,這些“可能”,從過去而來,向未來而去。當我們關心“現實(the actual)是什麼”時,“可能(the possible)是什麼”也涌入視線。伴隨本世紀全球數字化科技浪潮而來的數字藝術,不斷實現著現實的“可能”與可能的“現實”。當數字技術與現實世界相碰撞,無盡的“可能”被激發和創造出來。
北京奧運會、冬奧會美術總監,中國數字藝術大展藝委會專家代表陳岩致辭
在如今的數字化時代,數字技術正以擎天架海之勢塑造著人類社會和文明的形態,並不斷革新著藝術面貌與創作方式。數字藝術誕生伊始,即以其新媒體、新形態、新觀念、新方法,受到藝術界、教育界、産業界的廣泛關注,迅速成為全球藝術體系的重要版塊,在藝術史的發展進程中亦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數字藝術超越了以往美術(fine art)和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的範疇,為人類藝術感受、藝術表達和藝術創造開闢出了新的戰略空間。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委員、宣傳部部長、美術博物館群館長 余旭鴻主持開幕
中國數字藝術是當代最富探索精神和前沿意識的藝術領域,它與新世紀一同展開,其發展已經持續了二十餘年,是與21世紀同頻共振的一種藝術形態。近年來,隨著數字智慧科技的日新月異,隨著中國藝術教育的開放實踐,它更加成為社會和公共文化領域最受矚目的藝術現象——數字藝術在中國藝術界已然蔚為大觀。
領導嘉賓為作者代表頒發參展證書
隨著數字技術的誕生與不斷發展,這一浪潮愈加澎湃激蕩。虛擬、混合、增強、拓展……當數字技術與現實世界相碰撞,無盡的“可能”被激發和創造出來。正是在這種背景與浪潮之中,數字藝術正鏗鏘邁向當下藝術實踐的中心地帶,中國美術學院作為數字藝術與新媒體領域的引領者,聯動藝術、科技、産業、媒體等社會各界,以藝創、科創深度融通的新質生産力推動社會創新。
開幕式現場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美協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組委會主任高世名在2010年創辦跨媒體藝術學院伊始號召:“從媒體中發掘創意,從技術中發現人文。”數字藝術是科技人文,是媒體技術所驅動的新創意的開啟,它正在重塑我們的生産方式和文化景觀,開啟感知與創造的全新維度。數字藝術大展生發出一段跨時空的迴響,建立了一個關於可能世界的檔案,用以收藏古今中外、蕓蕓眾生那些形態萬千的世界幻想,共同探索數字維度的世界可能與可能世界。
領導嘉賓共同為“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啟幕
海量作品拓展時空想像
數字藝術超越既有的學科界限,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匯集人工智慧、生物藝術、生態藝術、遊戲藝術、混合現實創作、數字技術繪畫、動畫、影像藝術于巨幕之中——多維度、多視野分享圖景化知識、思考與創作,對多學科、多門類不同視域進行聯動展示;涵蓋、串聯科學技術、數字媒體、動畫、遊戲、科藝融合等大類別的關注與思考、實踐與發展;打破類別與面向的壁壘,啟發思想、認知與視覺生産的共振。
現場導覽
從肉身體驗到機械生命,從數據生活到數字文旅,從太空史詩到元宇宙洞天,從未來科幻到數字考古……通過對文化圖景的重新編碼與數字化轉向,展覽呈現出藝術與數字科技的深度融合,其時空跨度與視野之宏大,勾畫出美學經驗、感受力與技術所激發的新的時空想像。
首屆中國數字藝術大展策展人、中國美院創新設計學院副院長、數字藝術家于朕進行作品導覽
在展覽中,國家天文臺的“深空”研究帶來了一種新的航太文化,重新喚醒了中國人對星辰大海的慾望和熱情;中科院國際大科學計劃“DDE深時數字地球”開啟了我們對行星歷史和生命演化史的前沿探索,也推進了我們對人類世的深度反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阿裏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計算藝術研究所所長胡曉琛團隊的混合現實作品《何以文明——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數字藝術大展》,首次利用數字化技術構建移動化、全沉浸、互動式的時空框架,實現“崇龍尚玉”紅山遺址、“文明聖地”良渚遺址等10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重點考古遺址復原的線上展出,通過自由探訪文明成果、親身體驗祖先生活,再現“中華何以五千年”的偉大輝煌。
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計算藝術研究所所長胡曉琛接受媒體採訪
北京黑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動態、交互作品《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這場震撼全球的視覺盛宴由總導演張藝謀執導,陳岩(現任中國美術學院AI中心主任)擔任美術總監,視效總監王志鷗帶領黑弓 BLACKBOW作為視效總製作團隊,歷時三年多打造,充分運用數字媒體特點,呈現極致的冰雪美學與中國式浪漫。
在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教師俞同舟的數字影像作品《數據會知道螢幕嗎:數據靈光》中,以深圳天際線城市螢幕為想像,探討在人工智慧、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的發展進程中城市智慧網路中“心”的誕生,與對其依賴演算法與腳本“存在”狀態的省思與發問。
展覽現場
《情緒幾何》是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與科技方向教授費俊與代數幾何數學家許晨陽以及心理學家劉正奎進行跨學科合作的藝術實驗項目的階段性成果,本次展覽呈現的是《情緒幾何》4.0版本,作品邀請觀眾站上交互臺並與之互動,觸摸者的情緒會通過心率等生理數據採集設備記錄並計算出來,生成一個個“因人而異”的情緒化動態三維圖形。
青年文化最關注的、最絢爛的“數字國潮”也進入到數字藝術大展的展廳:有眾多CG(電腦生成圖像)繪畫“大神”,蔡銳輝《宇航員升級計劃》以航太七大系統作為切入點,基於元宇宙世界觀下的風元素進行了解構與重構;劉益紅團隊《倣生材料的“達芬奇密碼”》中褶紋冠蚌外殼結構啟發了倣生材料設計;蔡健《百鳥朝鳳系列》以當代“百鳥朝鳳”為精神內核,利用傳統與現代,理想與現實,實境與幻境的衝突切換,企圖以象徵或隱喻的手法開啟一個現實而又“可能的世界”。
AIGC(生成式人工智慧)也第一次進入了官方展覽的序列:如屈非垣團隊的《基於AIGC的齊白石動態國畫藝術展》以齊白石的草蟲、花木、 禽鳥、水族等作品為素材,基於Stable Diffusion訓練生成數字影像,旨在展現創新與傳統的融合之美;劉鑫、吳靜遠的《編舞,建築,人工智慧》構建了一個系統,以動作捕捉數據為主要輸入,結合一系列參數化形式運算和人工智慧紋理,在抽象身體上與空間中生成不同層次的“皮膚”;曾真的《共書竹風》通過與人工智慧協同設計的一套融合了漢字結構與竹枝竹葉形態特徵的竹風字體,構建虛實混合交互方式,引導大眾重溫書寫體驗。
展覽現場
通過這次展覽,我們也看到:數字藝術不但建構起一種“人文科技雙向會通”的創作新領域,而且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視聽體系和幻覺工業,其生産力和創造性張力遠超出數字孿生、虛擬現實的範疇。數字智慧正在不斷生産出新的應用場景,通過與藝術的耦合,它正在對我們的感官知覺和現實感覺進行新一輪開發與整合。
在21世紀,網際網路是新的大航海,混合現實是又一次創世紀,人類正在重新開啟“世界的發現與人的發現”。經過這些年的發展,這種新時代藝術與科技深度融合所催生出的新質生産力已經開始反哺我們的教育事業,因為數字和智慧、審美和創意正成為新一代中國人的基本素養;它反哺我們的社會建設,正在孕育出一種多元開放的創新生態、一種崇尚創新的公共文化。據悉,展覽同期舉辦以數字藝術為主題的六場研討會,教育與藝術界、數字藝術大展藝委會、行業及産業專家、各大專業院校嘉賓學者圍繞“數字藝術的社會需求與人才培養”“中國科幻的視覺開發”“與AI一起進化”“數字藝術與産業”等議題展開討論。
展覽將持續至6月3日。(圖片提供:中國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