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大漠長河——李青絲綢之路藝術作品展”西安美院開幕

“大漠長河——李青絲綢之路藝術作品展”西安美院開幕

時間: 2024-04-02 10:15:27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開幕嘉賓合影

“大漠長河——李青絲綢之路藝術作品展”作為西安美術學院名家名師系列展覽之一,得到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絲綢之路專業委員會、陜西省美術家協會、陜西省書法家協會、黃土畫派藝術研究會等學術機構的支援,在西安美術學院相關部門的具體協作下,展覽在3月30日下午于學院西部美術館開幕。

 為促進新時期藝術文化發展和一流大學建設,落實西安美術學院名家、名師、名生、名作、名校之“五名”戰略,西安美術學院將不斷推出一批具有示範性和影響力的專家教授,展示他們的藝術成就,以推動學院學科建設高品質發展。“大漠長河——李青絲綢之路藝術作品展”便是這一戰略的重要呈現。

展覽現場

300余幅作品全景呈現李青教授40餘年創作成果

此次展覽內容包括絲路水墨山水、綜合繪畫藝術、書法創作實踐和學術研究成果四部分。展出作品300余幅,時間跨度40餘年,展覽場地包括西部美術館A館的樓上、樓下和東面B館的2、4、5層,充分展現了作者廣闊的人文視閾、獨特的藝術風貌,極具學術特色。

開幕當天,藝術界學者嘉賓雲集,紛紛對李青教授卓越的才華和筆耕不輟的精神表示讚譽。

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教授致辭

朱盡暉院長表示,“大漠長河”這一展覽屬於西安美術學院重要的名家系列展,該系列展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彰顯學院影響力。名家是學院的核心,李青老師就是傑出的名家之一,他一貫的創作研究方向與西安美術學院的辦學相契合。40年來,他始終把創作的重心放在中華文化復蘇,放在祖國偉大的復興上,放在絲綢之路文化脈絡上。

“李青老師多年來對藝術門類的嫺熟與把握,對繪畫技巧和思想的植入,是全方位的。無論是水墨,還是書法,或者是綜合藝術,在李青老師的筆下,最終都上升到了理論和文化研究的高度,將其再總結、再提升、再指導、再反思。”

陜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郭線廬教授致辭

陜西省美協主席郭線廬在開幕式提到三點:

第一,李青教授是一位學識與閱歷豐富的藝術家。他的留日背景為西安美術學院的發展建設,特別是觀念的改革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第二,李青教授是對絲綢之路有著深厚情感的一位藝術家。他為了深入研究絲綢之路,曾進入新疆無人區,徒步穿越沙漠。那樣的磨礪對於他的整個藝術事業,對他所遵循的目標和方向,産生了深刻的影響。

第三,李青教授是一個對教育事業富有情懷的藝術家。他在教育工作中踐行著“為國育人、為黨育才”的方針。新時代需要李青這樣的人才、這樣的名師。

陜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陳建貢先生致辭

陳建貢先生表示:數十年來,李青先生在藝術領域取得了驕人成就。李青先生與我相識四十年,他首先是一個令人敬重的學者。從他所著的數十種學術著作以及他創作的書法、繪畫作品中,能領略到他有著深厚的文化素養和純正的書畫功底。李青先生在繪畫上努力尋找自己的表現語言,他做到了外師造化跨界貫通,將人文與藝術融合,將西畫的寫實元素與中國畫的筆墨寫意有機融合。他的作品運用了不同的綜合材料,不但充分表現現代構成的藝術元素,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李青先生與時俱進的精神世界、獨到的審美能力以及觀念轉換與分析。李青書法作品在筆酣墨飽中剛柔相濟意境高遠,在書法繪畫方面表現出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他的人文情懷以及他對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和創新所表現的擔當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學習。

陜西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沙武田教授致辭

沙武田教授表示:之前我讀樓蘭鄯善藝術、藝術與學術等作品,沒有認識到李青老師是藝術家的身份。其實李青教授不僅是位學者,書法、繪畫等藝術領域都做到了非常高的程度。這是要在人文科學或者人文學術上有造詣的基礎上完成的。李老師這些作品,都是實地考察過,他對絲綢之路的認識是不一樣的。他通過對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生活文化交互的研究,深入理解藝術繪畫的本質。這是他獨特的地方。祝李老師展覽成功。

西安美術學院教授、本次展覽學術主持彭德教授致辭

學術主持彭德教授在開幕式提到,李青是一位才子,書畫俱佳,他的作品畫中有書,書中有畫。大家都清楚,古今中外的藝術變革史,就是一部風格演變史和觀念演變史,如果沒有變化,那麼你在藝術史上只是一個過客。所謂有意義的藝術家,就是突破傳統,超越前人的藝術家。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楊曉陽主席視頻講話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主席楊曉陽在開幕式提到,李青是罕見的學者型藝術家,他奠定了全面藝術家的寬闊基礎。李青此次展覽有四個個特點。

第一,李青對於古今的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他立足於中國傳統,展覽雖然基本上以中國傳統的筆墨為題材,但是運用了古代傳統的技法表現當代人的意識。

第二,李青不拒絕全世界、全人類各個時期、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各個民族的藝術。他的畫作吸收了很多豐富多彩的國外的例子。

第三,李青在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和書法上進行了嘗試,體現了書畫同源,書畫同體。

第四,李青的理論研究是與藝術實踐相結合的。他藝術上的碰撞,實際上是更高層面的哲學性思維和思考的結果。

來日方長,李青一定會取得重要的成就,期待他創造的新作品。

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次展覽藝術家李青致答謝辭

李青教授發言表示:這個展覽包括水墨,有寫生,有素描,有書法,也有我對絲綢之路的研究成果。高等院校的藝術家跟社會其他方面的藝術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有研究。只有我們有研究和有實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們才能振興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是動手,缺少動腦,文化難以提高。要認識到自己祖國的文化遺産,要有文化自信。自信的力量來源就是對於祖國歷史文化的認知,這個認知就是你必須要去深入生活,進行考察研究。你的作品自覺地就會反映出對祖國歷史文化的一種精神弘揚。

著名畫家、西安美術學院張之光教授宣佈展覽開幕

開幕現場

著名文博專家、美術考古學家何正璜〔1914—1994〕女士曾這樣評價李青的作品:李青的水墨山水畫蒼涼而厚重,令人産生追念往昔繁華的嘆惋,這應由於作品的主題就來自絲綢之路興衰的歷史。而他的水墨花鳥畫筆簡而意深,似來自古典詩詞的美學意境。文史與繪畫的交 融本是中國畫家們所通用的手法,只是這種拓展出藝術專業之間的遠結親,個人文化積澱就要求更 廣闊厚實,才能得心應手,做到“蜜成花不見”。

著名當代藝術批評家彭德先生則表示,李青的學術與藝術具有共性:跨越古今,中西結合。他的著作揉合中式宏大敘事方式和西式定量分析的手法,用所見所思加以編織,提煉成篇。他的近期作品注重形態的獨特,具有當代性,不過不是反傳統而是不同於傳統。他把具象繪畫和表現主義加以融合,形成自己的畫面。整體效果渾厚大氣,豪放的形態與視覺質地上的顆粒感,使得北方畫壇固有的風貌得到了鮮明體現。

展廳現場

據悉,展覽時間為:2024-03-30 至 2024-04-12。(攝影:陳玉 ,實習生:任靜怡、冷欣鈺)

作者簡介:

李青,1959年生。歷史學博士、二級教授、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陜西省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絲綢之路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陜西省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

先後就讀于西安美術學院、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西北大學,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2年起,在西安美術學院任教,1997年被破格評為教授職稱,2004年任西安美術學院首批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西安美術學院學術委員會秘書長、汕頭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及博士後合作教授、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及博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和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評委等。

在中國國家畫院、台北國   父   紀   念館及陜西、廣東、甘肅和日本京都、大阪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十余次。作品入選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展、首屆陜西當代中國畫進京展、日本第九回國際衝擊藝術展、第23屆亞洲國際美術展等。曾3次穿越羅布泊無人區,考察絲綢之路遺跡。

在中華書局、上海三聯書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古樓蘭鄯善藝術綜論》《形而上下—藝術實驗與美術學研究》《藝術文化史論考辨》《以藝觀道—美術史論與文化研究》《絲綢之路樓蘭藝術研究》《藝術與學術—李青作品集》專著數種。另出版有合著、編著和譯著及個人畫集十余種,發表論文數十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以及省廳級科研項目十余項。

曾獲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陜西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首屆陜西美術獎理論評論一等獎、陜西文藝評論一等獎等。2013年被陜西省委和省政府授予“三秦人才”稱號。


“大漠長河——李青絲綢之路藝術作品展”西安美院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