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當我們在談論維多利亞時期藝術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在談論維多利亞時期藝術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時間: 2024-03-26 15:40:37 | 來源: 藝術中國

“蒸汽時代的迴響——維多利亞時期的藝術”展廳現場

撰文_張渤婉

維多利亞時期(1837-1901)是英國藝術的黃金時代。藝術流派百花齊放,浪漫主義、拉斐爾前派、古典主義、唯美主義次第登場。向古典的回望和向未來的探索從未停止,藝術家們借用古希臘、古羅馬和中世紀的風格技巧,也勇敢地對傳統的繪畫方式發起挑戰。與此同時,莎士比亞的戲劇,狄更斯的文學作品和英國歷史故事也給了繪畫創作豐富的滋養,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問題為藝術家的創作提供新的素材。19世紀的英國藝術精彩紛呈,乘著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的快車,完成了從默默無聞到萬眾矚目的華麗蛻變。

“蒸汽時代的迴響——維多利亞時期的藝術”展廳現場

“蒸汽時代的迴響——維多利亞時期的藝術”特展正在國家大劇院藝術館(東廳)展出,包含威廉·透納、改革派先鋒拉斐爾前派等諸多藝術大師的油畫、水彩、素描、雕塑等珍貴原作和精美的織物、器物等近百件展品來華展出,對這一時期的歐洲藝術感興趣的觀眾,千萬不要錯過一睹真跡的難得機遇!

威廉·透納 自畫像 1799年 相片© Tate, London 2017

透納:擁抱工業時代的風景巨匠

英國文學家狄更斯在作品《雙城記》中曾寫到:“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我們面前無所不有,我們面前一無所有。”工業革命的大時代背景下,技術革新的巨輪滾滾向前,留給藝術家們一連串的糾結和反思:是歌頌新技術帶來了與日俱增的社會財富和就業機會,還是為工人階級更加岌岌可危的生活狀況心生憐憫?這是當時的藝術家難以回避的問題。

英國詩人布萊克在詩歌《倫敦》中表現了這個時期的諸多社會問題對普通民眾的切身影響:

“我看見每個過往的行人

有一張衰弱、痛苦的臉。

每個人的每聲呼喊,

每個嬰孩害怕的號叫,

每句話,每條禁令,

都響著心靈鑄成的鐐銬。”

與布萊克對工業革命帶來的階級壓迫、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的悲觀保守相比,透納則以冒險家的心胸和實干家的勇氣接納時代的轉變。他接受速度,體驗速度,擁抱速度,刻畫速度。在英國國家畫廊館藏的透納作品《雨、蒸汽和速度》中,蒸汽火車正在風雨和蒸汽的裹挾中呼嘯而來。作為英國風景繪畫的最傑出代表,透納憑藉戲劇化的氛圍塑造、強烈的光影和不尋常的色彩表達,推動了西方藝術史的發展,為印象派的誕生奠定基礎。

威廉·透納《沉船浮標》 布面油畫 繪製于1807,再創作于1849

工業革命時期,海上新航路的開闢和海外市場的拓展,人們對海洋資源佔領的勃勃雄心來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沉船浮標》是透納晚期海景畫的生動範例,延續了透納對暴風雨和海洋題材的關注,以一種大膽的方式再現海上危險來臨時的緊張氣氛。船員在浮標提示的風險面前無能為力。儘管彩虹跨越天際,強烈的光線穿透其中一隻船的帆板,可這並未為觀賞者帶來希望。在透納精心描繪的光影鋪陳之下,海難迫在眉睫的氛圍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透納一生中曾兩次繪製《沉船浮標》,一次在他32歲時,另一次在他74歲時,兩次相隔了42年。透納重新繪製這幅畫,大概是由於皇家美術學院不接受一幅已經公開展出過的作品參加展覽,於是透納在他的贊助人芒羅的注視下,用六天時間“壯麗的完成了”這幅作品。重新完成《沉船浮標》的兩年後,透納去世。

《奧克斯頓的宅邸》威廉·約瑟夫·朱利葉斯·凱撒·邦德 板面油畫 1854

工業時代的選擇題:城市還是鄉村

同樣將目光投向自然,透納關注蒸汽火車和汽船的速度,而尚未被工業化的英國中部地區仍有一片田園牧歌的自留地。此時,工業革命的序曲在部分地區唱響,留給其他地區眷戀鄉土的時代余味,

對鄉村生活的眷戀,是梅森對夕陽下趕鵝母女的細緻刻畫,是從倫敦搬回農村的克勞森筆下的金色穀倉,是福斯特選取的理想化的維特利村鄉村幸福生活圖景,是阿林厄姆用畫筆留下的四年後即被更現代的住宅取代了的鄉土小屋。

《利物浦海關大樓北側》約翰·阿特金森·格裏姆肖 1880-1890

不難看出,有關於城市還是鄉村這道選擇題,在200年前的工業革命時期就已經存在了。城市生活吸引著人們,卻又疏離著人們;鄉村生活讓人們偶感枯燥乏味,卻也是人們殊途同歸的精神家園,這件事在200年間並無二致。

拉斐爾前派:矛盾的理想主義者

維多利亞時期,有一群人將藝術循規蹈矩的矛頭指向代表學院派的拉斐爾,認為藝術改革應回到拉斐爾之前的工匠時代,脫離為了表現美而放棄對自然的信仰的歧途,忘記信仰的束縛,掙脫世俗的枷鎖,這一群人就是拉斐爾前派兄弟會(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由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的三位學生羅塞蒂、米萊和亨特創建。

《聖亞尼節前夜》威廉·霍爾曼·亨特 板面油畫 1856-1857

拉斐爾前派的靈感來自於詩歌、傳説和當下的生活。亨特從詩人約翰·濟慈的詩歌中找到靈感,完成了《聖尼亞節前夜》的情節設計;米萊的《夢回往昔》選材自他的朋友以中世紀語言寫作的一首詩;而溫德斯從一首傳統蘇格蘭民謠找到畫作的內容。拉斐爾前派懷念中世紀的的浪漫,著迷于多種藝術形式,擁有崇高的道德理想,滿懷強烈的表達願望。

《夢回往昔:蹚過淺灘的騎士》約翰·埃弗裏特·米萊  水粉、阿拉伯膠、白色色粉、紙 1857年創作 1863年再繪製

儘管懷抱崇高的道德理想,拉斐爾前派也很難以光明磊落自封。羅塞蒂曾為莫裏斯的妻子簡繪製一系列畫像,並因此産生了一段藝術家和模特之間的戀情。莫裏斯是羅塞蒂的朋友,也是一名詩人和設計師,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出於道德上的羞愧,這批畫在羅塞蒂生前並未公開展出,而是出售給了一個封閉的收藏圈子。畫面中,簡細長的脖子,濃密的頭髮,結實且舒展的身體,是羅塞蒂透過他的眼睛和畫筆留給後世的超出維多利亞時期審美理解的女性之美。

隨著拉斐爾前派的發展,成員們發現起初的藝術理想已在工業時代的物質主義中走向衰退,對道德和真實的追求最終倒在了現實的多重衝擊下。如同貢布裏希斷言,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家們渴望返璞歸真未免過於自相矛盾,所以難以兌現。1853年,創始人中年紀最小的米萊當選了皇家美術學院院士。他曾以逃脫學院派的束縛為藝術理想,卻又以回歸學院正統終結了這段人生旅程。自此,拉斐爾前派逐步解散。對自然主義的求索與摒棄貫穿了拉斐爾前派的始終。他們曾懷揣共同的理想,最後帶著各自的觀點各奔東西。

《Yes or No?》查爾斯·韋斯特·柯普 板面油畫 1872

19世紀英國女性掠影

透過維多利亞時期的藝術,我們得以觀察19世紀英國女性的生活方式,觀看各個階層女性的服裝飾品,知道她們如何談戀愛,參與什麼社會活動,有什麼樣的信仰。

她們穿著精緻華麗的當代服裝,也向古典審美中擷取靈感。沃克筆下的女子身著粉色紗質長裙,窗外迷人的風景和被風緩緩吹拂的窗簾則講述著她涌動的思緒;佩魯吉尼將穿著綠色褶皺服裝的女子懷抱芍藥的畫面以唯美主義的方式表達。斯塔威克沿用中世紀描繪音樂守護神聖澤濟利亞常用的和天使合奏的場景,讓音樂守護神和天使都穿著羅馬尼亞風格的服裝,使人們體會沉浸在音樂中的專注之美;摩爾的《貝殼》描繪了海邊的女子身著希臘式樣的薄紗,隨風搖曳,形成希臘雕塑般的動感與美感,是藝術家在唯美主義背景下對理想化的希臘藝術的探索。

《舊信件》弗雷德里克·沃克 布面油畫 1862

她們在寫信和讀信中體會戀愛的快樂。荷斯利筆下的女子手持著愛慕者在情人節早晨送來的信,而比起閱讀這些信,鏡中美麗的自己是她當下更關心的;柯普繪製了年輕女子收到了求婚信,書寫回信的場景,地上的紙團表示了女子的字斟句酌,而門外的送信人和女傭顯然已為這封回信等候多時。

她們從婚姻和家庭事務中暫時走出來,走向工業時代開創的更廣闊的商業世界。費舍描繪了女士們製作人造花的工作場景,粉紅色的花朵密密實實地排布于前景,身著白色工作服的主角神情鬆弛,工作專注。維多利亞時期對職場女性的刻畫是不多見的題材。

《貧窮的親戚》喬治·古德溫·基伯恩 布面油畫 1875

閱讀維多利亞時期女性肖像畫,也為我們了解工業革命帶來的財富驟變所導致的階層分離與貧富差距打開了一扇窗。瓦茨的《普洛托斯之妻》描繪了右手纏滿珠寶的女子扭動頭部,欲求未滿的神情是藝術家藉以諷喻的當時的社會狀況。擁有財富的上流社會人士仍然覺得不公平,不滿足,是藝術家關於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之矛盾的思考。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了經濟的增長,富裕階級的規模與日俱增。基伯恩的《貧窮的親戚》講述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父親帶著穿著喪服的女子到富有的姐姐姐夫家要錢的場景,姐夫不情願的拿出鈔票遞給岳父,面露不悅和質疑之色。富人的主題佔據了19世紀的許多篇幅,而僅有少數藝術家願意把注意力投向窮人的日常生活。瓦茨描繪了因無法撫養孩子而投河自盡的女子。斯托克斯展示了衣衫襤褸的父親一手抱著可愛的嬰兒,一手埋葬剛剛死去的妻子的畫面。

如此豐富多元的女性之美,是維多利亞時期藝術的一個活潑溫情的段落,值得觀賞者細細品味。

《客西馬尼園》 威廉·戴斯 布面油畫 1850年代末

真跡的力量

從工業與科學初現萌芽的維多利亞時期,到AI技術蓬勃發展、網際網路和移動終端全球普及的今天,200年間,人們觀看繪畫的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從紙面上、畫框中,來到了螢幕上、印刷品中。

儘管看畫的方式從單一走向多元,原作的價值從未消退。藝術作品獨一無二的存在性,意味著物質載體的永恒唯一,意味著文化時空的守候與遙望,更意味著生命氣息的交織往來。如同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對攝影術誕生後藝術作品靈光(Aura)逐漸消逝的慨嘆一樣,原作承載的氣韻和能量,在複製品和電子觀看方式中被有效瓦解。

《微風徐徐》亨利·摩爾 布面油畫 1887

貢布裏希認為,複製品都不會盡善盡美。在原畫面前,即使最強烈的效果,也會顯得微妙和深思熟慮。真跡的力量,存在於對作品原始尺寸的呈現上,脫離畫幅尺寸去討論對一幅畫的審美是不可取的;真跡的力量,存在於對真實色彩的展示上,由藝術家一筆一畫層層疊疊暈染繪製而成的色彩,未被數位設備錯誤傳遞,存儲著不可言説的最初的情緒表達;真跡的力量,存在於對畫筆筆觸的直白展露上,點線面為觀賞者提供了賞析的細節線索,藝術家的手寫簽名宛如昨日般鮮活;真跡的力量,存在於從其誕生至今所吸引的凝視而構成的氛圍中,我們得以借由欣賞一幅畫穿越歷史,穿越國度,體會超越時空的思緒碰撞。原作常使觀賞者靜思冥想,在專注觀看中得到心流效應般的愉悅體驗,這是複製品和電子觀看方式難以替代的。

《在有風的日子裏放風箏》大衛·考克斯 布面油畫 1851

貢布裏希曾説:“因為英國的藝術沒有用來加強那些神話的統治者的權力和光榮,在18世紀,英國的制度和英國的趣味成為所有追求理性規則的歐洲人的一致讚揚的典範。”如果説西元前的希臘為現代社會提供了骨架般的基本運作形式,發展出了運動會、哲學、雕塑與建築、美術和戲劇表演,那麼19世紀的英國則為現代生活注入了血與肉,繁衍出了更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

“蒸汽時代的迴響——維多利亞時期的藝術”展廳現場

維多利亞時期的繪畫及裝飾藝術作品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觀看現代社會生活起步時期的切入點,在藝術家不拘泥于宗教和權力所指引的選題之下,我們看到人們讀詩,戀愛,寫信,旅行,熱愛時尚,飼養寵物,欣賞戲劇,表演音樂。這些生動而富有溫度的畫面,是對現代生活方式的參考、衡量和自省,也是對身處一個全新的技術革命改變生活方式的時代的我們的善意提醒。無論何時,藝術的欣賞和生活的趣味將始終陪伴著人們穿越時空,去體會愛、美好與永恒。(本文圖片由國家大劇院提供)

當我們在談論維多利亞時期藝術時,我們在談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