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聽,美麗中國在唱歌......

聽,美麗中國在唱歌......

時間: 2024-03-22 22:24:15 | 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人正在創造自己的大地。”

——巴勃羅 ·聶魯達《致中國大地之歌》

1957年,詩人聶魯達在自己的詩篇中如此激情洋溢的宣告到。半個多世紀後,當我們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與“大地之歌·2024美麗中國紀事”相遇,仿佛親歷著時代的迴響,共同見證與聆聽著新時代美麗中國鋪寫的“大地之歌”。

3月20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指導,中國美術學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美麗中國建設研究院)主辦的“大地之歌·2024美麗中國紀事”展覽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北京)開幕。此次展覽是中國美術學院聯合社會各界力量舉辦的大型學術展覽,展覽通過協作網路以“感知地理”作為方法,探測出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100個美麗中國文化實踐的生動案例,與地方政府提案、未來提案、現場工作坊、感知書展、案例文獻庫六大板塊,共百餘個遍佈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一層環形放射狀專廳的案例和實踐者的故事,呈現出一個文獻索引系統,指向和連接著一群人真實的生産和生活,導向廣闊大地上經年累月的落地實踐。

展覽結合世紀壇藝術中心的放射性展廳打造了一個環狀的、多層次的展陳空間,用經緯交織的地理坐標,定位實踐現場

本次展覽以“感知地理”作為方法,結合世紀壇藝術中心的放射性展廳結構打造一個環狀的、多層次的展陳空間,用經緯交織的地理坐標,定位實踐現場。展場外環呈現出一百個美麗中國實踐案例,外環內側墻面上的大幅攝影以黃河、長江的流域和經濟帶為線索,呈現百姓家園建設的動人瞬間,而展場內的弧形長桌為地方政府提案、未來提案、現場工作坊的展區;內環為協作廳,展出感知地圖、實踐感知書展和案例文獻庫。

一百個來自中國大地的藝術實踐社會創新案例;

一百個文化藝術界的未來提案;

一百個來自全國真問題、真需求的地方提案;

還有近五百萬字的案例讀本......

——能連結社會各協同界面的感知地圖,都集中呈現在此次展覽中。

啟幕儀式現場

開幕現場

正如中國美術學院院長、美麗中國研究院院長高世名所言:我們將“美麗中國”翻譯成了“A Better China”,意為“更好的中國”,更好的中國不但需要外在的條件和基礎,更需要內在的心靈之建設,心靈建設更需要藝術家們的參與和投入。“大地之歌·2024美麗中國紀事”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希望以中華大地上的真命題、真實踐,豐富我們對於美麗中國的理解與認知,在美麗中國建設的最前線、大現場中激發出一種生活的藝術、社會的藝術、人人的藝術。

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徐和建致辭

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徐和建表示,美麗中國是環境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的總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維度。美麗中國建設牽動著生態、生産、生活多個領域,需要人文、科技、藝術的跨界合作。春分時節,“大地之歌·2024美麗中國紀事”展覽精彩亮相,是一件大事、要事、喜事、好事。中國美院秉持文化藝術賦能社會發展,“中國美術助力美麗中國”建設理念,匯聚來自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300多位美麗中國建設實踐者的極具活力與代表性的故事,成功打造了美麗中國建設的生動現場,完美呈現了規模宏大的美麗中國社會性創造力的廣度與深度。內容之豐富,類型之多樣,展陳之精美,創新之活力,跨界之衝擊,相信每一位參觀者都會受到強烈的震撼。美麗中國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和持續投入。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黨委書記、院長陸軍致辭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黨委書記、院長陸軍在致辭中提到,近年來作為生態環境部和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決策管理支撐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持續開展了一系列面向美麗中國建設的目標的理論、政策、科研、地方實踐和宣傳交流工作:支撐了中央和國家相關重要文件編制出臺,承擔了科技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社科院等美麗中國戰略研究的重大課題,不斷地壯大戰略合作朋友圈,加強美麗中國宣傳教育交流。此次還將與中國美術學院聯合成立美麗中國藝術實踐指數研究中心。他表示,建設美麗中國,形成共建、共用的良好社會氛圍,需要全體人民共同行動,本次展覽不僅擴充更新了全國各地美麗中國建設的實踐典型的案例,還集中收集了面向美好未來的需求的體驗,一個個鮮活生動的故事,向我們傳達了各位實踐者們建設美麗中國和美好家園的初心與傳承。希望各行各業的朋友們充分發揮建設美麗中國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倡導性,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建設的圖景充滿勃勃生機,攜手共建萬物共生命運共途的美麗世界。

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陳鋒致辭

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副院長陳鋒指出,建設美麗中國是千年大計,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事關億萬百姓民祉幸福。自2023年至今,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與中國美術學院的合作不斷深化,並攜手設立了國內首個“美麗中國學習中心”,嚴格篩選出與美麗中國最為相關的文旅系統的代表性案例,為美麗中國建設評估體系提供豐富而鮮活的實踐經驗,為行業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援。他表示,“美麗中國學習中心”影響力遍及全國,逐步搭建起服務於地方文旅發展諮詢規劃的案例共建課程體系以及教學研一體化的良好平臺。展覽期間,學院還將與中國美術學院聯合主辦案例實踐研修班,組織專家學者和實踐團隊,針對各地文化和旅遊發展以及美麗中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難點進行一對一研討答疑,為地方發展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美麗中國研究院院長高世名致辭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美麗中國研究院院長高世名在開幕式上分享了“美麗中國”100個遴選案例的選擇標準:第一,這些案例都以文化藝術為動因,如果説文化藝術的內核是創造力,那麼創造力必須在真實的社會現場展開。第二,這些案例都具有相當的持續性,一方面唯有長期主義才是真實的、負責任的社會實踐,另一方面,唯有可持續的才是科學的和現實的。第三,這些案例不只有美學品質,更要有倫理價值。其實,我們更關心與當地人的共建共創,更關心藝術家的行動是否調動起當地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是否激活、塑造了人?朋友們,二十世紀前赴後繼的鄉村建設和社會建設,其核心都是人之建設。“美麗中國”是“更好的中國”,更好的中國不但需要外在的條件和基礎,更需要內在的心靈之建設,心靈建設更需要藝術家們的參與和投入。

中國美術學院美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汪莎致辭

中國美術學院美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汪莎介紹了本次展覽及研究院相關工作。她表示,中國美術學院美麗中國研究院從2021年創辦開始,就以中國美術助力美麗中國為願景,打造藝術智庫,公共美學、社會創新,三位一體的研創平臺,推動城市更新,促進鄉村振興,賦能社會美譽,建設美麗中國。經過三年的沉澱,研究院完成了實踐者網路、思想網路、協作網路三大網路的搭建。

三年來,研究院專門成立了研究團隊,通過對全國近二十年的美麗中國實踐進行調研、訪談,收集了兩千余美麗中國案例,形成了近五百萬字的讀本,並成立了案例文獻庫,以線上線下展覽的方式,呈現無數人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的點滴之功。通過展覽與案例文獻庫,整合了一群有情懷、有經驗的美麗中國建設生力軍,他們構成了一個強大的行動者網路,現在和未來,都會在美麗中國建設中發揮巨大作用;三年來,研究院舉辦了幾十場線上線下論壇,有一百名青年學者的馬拉松演講,有案例人在田間地頭的真實講述,也有各學界有著重要影響力院士參與的論壇。去年,研究院舉辦了美麗中國行動感知書展,邀請了二十家出版社與近百位作者參展,通過持續不斷的論壇與書展的沉澱,深度接觸了具有美麗中國建設理論能力的專家學者,打造了一個具有理論高度和指導意義美麗中國的專家智庫,形成了美麗中國藝術實踐的思想網路;美麗中國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協同與創新。為了更好地支援地方建設,去年,首個美麗中國地方協作中心在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落地,通過在地培訓、書展、論壇等活動,為地方提供了一個可以長期支援的智庫系統、研究系統、培訓系統、實踐系統。今年,我們將通過感知地圖的推出,更高效地完成更多地方的協作工作。

中華世紀壇藝術館館長冀鵬程主持開幕式

如果説去年的“美麗中國紀事”是一列駛向前方的火車,賓士在中國的大地上,那麼今年的“大地之歌”則是全面的輻射與綻放,在這飽滿的張力中展現著這片土地的勃勃生機——它持久、殷實,它承載著一代代美麗中國建設者的心願——作為美麗中國的踐行者,他們以自己的情懷與智慧、知識與技藝,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著點滴之功、一己之力。他們的工作聚沙成塔、涓滴成河,正在改變著這片土地上的山水城鄉、風土人情。

嘉賓觀展

展覽現場

一環環相扣而放射遍佈的展廳,如同水中的漣漪——美麗中國作為一個點滴工程,更需要無數個體的真誠奉獻與長期實踐,而作為系統工程的美麗中國建設,更需要生産、生活、生態的統籌發展,需要人文、科技、藝術的跨界協作。讓我們聯合各方力量,以生機勃勃的藝術創造,激活自我更新的在地能量,探索自覺、自為、自立、共創、共用、共贏的發展機制,建構充滿活力、有情有義的公共文化、社會倫理、生活美學。讓我們以落地生根的社會實踐,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生産,以新時代的文藝創造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共同譜寫這首美麗中國的“大地之歌”!

展廳現場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4月20日。



聽,美麗中國在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