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潘煒:拓展國際視野提升童書IP原創力

潘煒:拓展國際視野提升童書IP原創力

時間: 2024-03-21 16:58:57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1978年到今天,短短40多年的時間裏,中國歷經農業社會、工業社會、資訊社會等三個時代的巨大嬗變。一個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數字文明的70後,如何將其歷史觀和精神烙印融入出版事業的原創探索中,並通過成體系標準化生産的文創産品在讀者與所在行業産生影響力?現任電子工業出版社分社副社長、編審潘煒的職業生涯呈現了這種觀念與實踐轉換中的人文脈絡。

潘煒在作以《大眾出版方陣爭做中國式出版現代化排頭兵》為題的主題演講

打造爆款圖書,潘煒展現出國際視野

“那些只在週末晚上親一下孩子額頭的父親是失職的……這是一本寫給天下父母的勵志書,是家庭教育中的孫子兵法。”18年前,潘煒在一本累計銷量達120萬冊的長篇紀實作品《我的事業是父親》推介詞中這樣寫道。

該書以父親蔡笑晚珍藏的歷史檔案和生動的教育方法還原了浙江溫州瑞安“博士之家”兄妹六人的成長故事,其中三人分別為:沃頓商學院副院長蔡天文(大哥)、高盛公司副總裁蔡天武(二哥),以及22歲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並於29歲擔任該校終身教授的妹妹蔡天西。

《我的事業是父親》只是潘煒打造的爆款圖書之一。從業20餘年來,潘煒主編的代表作還包括一位猶太裔母親沙拉·伊馬斯將中國和猶太教育理念融為一體的紀實類親子文本《特別狠心特別愛》(總銷量達200萬冊),以及《心智力:商業奇跡的底層思維》《接納力》《跟著詩詞遊中國》《寫給兒童的物理科學書》《以科學的名義破壞這本書》《深見春夫圖畫書》《今晚七點半,我家的遊戲是數學》《女兒四歲了,我們開始聊哲學》《童喜喜教育文集》等。

這些暢銷圖書均演化成為千萬元以上的圖書出版IP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其中《接納力》曾榮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發的2016年度“大眾最喜愛的50種圖書”獎項。

作為一位思想敏銳的策劃者和出版人,潘煒還率先推出培育孩童哲學思維、古文字讀寫邏輯和科學思維,有助於拓展孩童國際視野和歷史文化傳承能力的圖書項目,這些代表作包括: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教授周國平合作的《女兒四歲了,我們開始聊哲學》,潘煒的個人專著《小古文洋蔥課》以及系列科普類譯著《玻璃和橡膠的爭吵》《高音低音摸得著》《光的魔力有多大》《千奇百怪的石頭》《全世界的聲音有多少》《我能甩掉自己的影子嗎》《怎麼給巨人量身高》等。

在遊戲軟體和數字産品大量侵佔孩童時間,嚴重困擾家長的數字生活時代,這些看上去有些高冷的選題,依然以其獨特的原創邏輯、故事性+精美插畫的呈現手法獲得了經濟上的成功。

據了解,《女兒四歲了,我們開始聊哲學》全套1~4冊,定價139元,累計銷售10萬餘冊。此書成功輸出南韓版權,在南韓也有數千冊的銷量。

《小古文洋蔥課》的創意動力是被原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一個問題所激發:中國有源遠流長的偉大文明,但中國從何處而來,中華文明是如何形成的?這些問題缺少當代人了解的工具。基辛格的問題引起潘煒重視,併為此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

潘煒認為,中華文明的來源和形成原因蘊藏在浩如煙海的中文歷史典籍中,但這些典籍中的古文字太難懂,要了解中國的歷史,必須從幼兒開始解決學習古文字的方法論和工具書問題。

潘煒想到了將“洋蔥”學習法原理應用到中國古文教學中,按照由易到難、層層推進、觸及核心的邏輯方法將古文字進行分級,從而循序漸進培養孩童輸入古語言文字的基礎知識,和輸出古文內涵與精神的表達能力。

作為國內第一部童書+小古文領域的教材類圖書,《小古文洋蔥課》全套1-5冊,定價158元,2023年12月上市至今已銷售2萬套。

潘煒的原創理論應用於圖書出版産業鏈

潘煒是一位習慣於將人文情懷和以問題為導向的理工科思維有機結合,從系列成功案例中提煉原創理念和方法論,並將其應用和複製到團隊創意工作中的行業探索者。因而,在童書、親子關係、心理探索和科普類圖書領域,潘煒被認為是一位有理論、有成果,在行業創新及出版改革政策領域具備一定影響力的複合型領導者。

“1999年,我發出第一封個人電子郵件。”潘煒自稱是一位“有幸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數字文明”的70後,他回憶説自己曾讀過3所小學、2所初中,2所高中,以及4所高等院校。

其中包括:西安理工大學印刷技術專業(本科),武漢大學電子出版專業(碩士研究生)、中國傳媒大學編輯出版學(博士學位)以及北京大學傳播學系(博士後)。

從某種層面上而言,“世界”對於潘煒就是一個精華版的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數字文明混合體,對於這三種文明的自由感知和深度學習,使得潘煒建立了強烈的原創意識和使命感,他強調説:沒有原創力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沒有原創精神的個體,就是沒有真正活出生命的個人。

基於這種原創意識,潘煒逐步在多年圖書策劃與出版中形成“全過程策劃工作模式”和“文化母體做書方法論”,併發表了《當前中國出版業制度創新的路徑選擇》《制度創新視角下中國出版原創力提升研究》《精心策劃,全程參與——以“我的事業是父親”為例》《數字印刷系統的技術經濟分析》《接受美學視閾下的原創幼兒圖畫書發展》等學術文章。

其中,潘煒在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論文《當前中國出版業制度創新研究》中的一些核心結論和建議曾被採納作為新聞出版行業國家智庫的觀點。此外,還有漓江出版社等一些地方出版機構將其研究成果作為員工的專業培訓材料,並邀請潘煒前往講學。

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位經銷商認真聽取潘煒的主題演講

潘煒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大眾日報旗下的齊魯晚報印務部工作。當時,該報發行量有200多萬份,作為唯一學過印刷的本科生,潘煒跟10多位學過數控機床的技校生打成一片。他指導技術工人熟練使用印刷機,並通過YCMK四種版的拼配技術使彩色報紙的印刷更清晰。

獲得武漢大學電子出版專業碩士學位後,潘煒成為職業出版人,曾在被稱為“中國出版業黃埔軍校”的接力出版社供職過8年時間。2012年,他被“獵聘”到電子工業出版社至今。

加入電子工業出版社的第一個五年,潘煒帶出一個13人的團隊,孵化出多個千萬元以上的圖書IP項目。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有“深見春夫圖畫書”系列、“以科學的名義破壞這本書”系列。

此後,潘煒結合其多年策劃和編輯經驗,總結出“文化母體做書方法論”和“全過程策劃工作模式”的工作機制,建成多個“專”“精”“特”“新”工作互助小組,培養出一批業務骨幹策劃高手,形成一支創意工廠流水線式的創業團隊,推出了大量涵蓋生活、科普、哲學等類別的精品圖書,每年圖書銷售碼洋約1.2億左右。

潘煒善於發現和轉化具有重大社會效益的IP資源

“人越多,哥哥的演講越精彩,他打開了我的心扉,鼓舞我到更大的世界去闖蕩。”在《我和哥哥的南轅北轍之路》一文中,潘煒回憶了跟哥哥一起度過的自由自在的童年時光,也對坐在父親自行車后座上在多個鄉村小學和初中的遊學生活記憶猶新,以及感念具有文學和演説家天賦的哥哥對自己的精神啟蒙。

然而,愛好文學的哥哥文科畢業後成為一家5萬人大廠的生産廠長。潘煒自己,則從西安理工大學工科畢業後,成為一名文學圖書編輯。

兄弟二人職業上的南轅北轍和個人興趣與志向上的反差,並未在其事業成長中帶來衝突和不安,而是被融化和發展成為文理兼修的邏輯思維與通識技能,從而敏銳發現各自業務領域具有重大商業價值的問題和線索,並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方法論實現産品化、市場化運作。

《我的事業是父親》這款爆款圖書的誕生,就是從日常生活和細節中發現重大問題和線索的原創意識的勝利。

據潘煒回憶,2006年的一天,他陪妻子去拜訪其閨蜜,偶然從一本《讀者》雜誌上翻閱到了瑞安博士之家的故事,潘煒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第二天一早,他就登上由北京飛往上海航班,在蔡笑晚的上海浦東的家裏,潘煒被書房裏蔡氏兄妹六人的成績單、榮譽證書,以及蔡少晚持續多年撰寫的孩子們的成長筆記所震撼。

在蔡家,潘煒採訪了一個多月,隨後將收集到的圖文資料,精編精校,分類編輯成為一部長篇紀實作品。

與《我的事業是父親》類似,《特別狠心特別愛的》作者沙拉思維和口才極好,但在文字表達方面需要匹配更多的資源,潘煒同樣採訪了沙拉一個多月。

此外,《小古文洋蔥課》的推出源自基辛格的一個問題,潘煒抓住這個問題背後折射出的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溝通與互鑒影響過程中的語言工具和方法論的問題,並將其轉化為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童書IP産品。

《女兒四歲了,我們開始聊哲學》這部書的誕生同樣得益於潘煒在發現重大童書選題和解決表現圖書內容與形式等方面的原創意識。起初,潘煒通對朋友認識郭紅,認識了在哲學圈有廣泛影響的周國平教授。此後,在跟周國平、郭紅夫婦亦師亦友的交往中,潘煒敏銳捕捉周國平長篇小説《妞妞》中富有哲學底蘊的“父教意識”,並決定將其精選出來,二次創作成為一本面向幼兒和父母的哲學啟蒙讀本。

在《女兒四歲了,我們開始聊哲學》策劃與編輯過程中,潘煒同樣關注到貼近兒童視覺、以“平等視覺”展開原創表達,他將《妞妞》中的一些內容提取出來,編輯成為《愛》《認識》《審美》《生命》共5冊,並邀請知名插畫家貴圖子精心為該套書繪製了408幅童趣盎然的插畫,增加了該書對兒童的吸引力。

在童書IP的媒體宣傳、渠道運營方面,潘煒也總結和形成了諸多原創理念和成功經驗。

“深見春夫圖畫書”系列被運作成為超過1億元的IP項目,就是一個成功案例。據潘煒介紹,該書選題最初在日本市場不溫不火,但是經過認真研讀後,潘煒發現了深見春夫系列作品的IP價值,並決定買斷其版權。

“深見春夫懂兒童心理,有著令人驚嘆的想像力,他筆下的人物、事物總能讓人腦洞大開,捧腹大笑,看似來由荒唐,卻讓孩子久久捧閱,愛不釋手。讀深見春夫的作品,有種大腦重新刷機的奇妙感覺。”潘煒回憶這本書給他帶來的震動説。

最終,潘煒將深見春夫的作品佈局成三個系列:深見春夫魔法圖畫書系列(全5冊),深見春夫“想得美”圖畫書系列(共5冊),深見春夫“睡得香”圖畫書系列(共5冊)。

在這套圖書上市前,潘煒精心提煉出“想得美”“睡得香”作為書名的關鍵詞,充分調動媽媽們的情緒價值和文化母體做書方法論的傳播邏輯,通過社群試讀、復盤與迭代等方式形成作品的口碑傳播效應和受眾基礎。此後,更通過優秀媽媽們對本書的領讀、伴讀等活動,掀起了全國範圍內讀者對該書的持續關注和熱銷。

如今,榮譽等身的潘煒還將更多精力和時間用於對行業和公益事業的推動中。近年來,他曾被聘任為中國童書榜的評委,

據了解,該榜單由國家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實驗發起人、“一丹獎”獲得者朱永新教授發起,至今已舉辦11屆。榜單由近百位專家和學者組成的評委隊伍,每年從數千種童書中評選出100種優秀讀物面向社會發佈。

“出版好看的書,首要的是內容好看,其次才是裝幀設計好看。出版好看的書,一直是我的信念和理想。”潘煒説,“通過中國童書榜這樣的活動,把真正具有公益心和社會責任心的好書評選出來,是我的責任和擔當。”(/侯耀文)

潘煒:拓展國際視野提升童書IP原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