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看了不起的“她們”,聽女性藝術的最新宣言!

看了不起的“她們”,聽女性藝術的最新宣言!

時間: 2024-03-12 09:07:22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2024年3·8國際婦女節當日,《了不起的“她們”》女性藝術論壇于北京鳳凰中心舉辦。活動匯集了藝術界、學術界等傑出女性代表,圍繞展覽共同探討女性在藝術和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面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機遇。

3·8國際婦女節是女性創造歷史的見證,中國婦女第一次群眾性紀念“三八”節是于100年前由著名藝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歷史上唯一一位女主席何香凝在廣州主持舉行的。可以説,藝術的力量在女性發展的進程中,起到著重要的作用。

然而,回溯歷史長河,不論中西,女性藝術家雖才華橫溢卻常被埋沒。今年,隨著聯合國婦女署將“投資于婦女:加速進步(Invest in women: Accelerate progress)”作為全球性別平等成就慶祝的主題,世界各地的活動和討論開始更加深刻地關注女性在藝術和社會力量中的作用。這不僅是一個對過去在性別平等領域所取得成就的慶祝,更是一個向前看的呼籲,強調了為女性賦權和充分利用婦女經濟潛能的重要性,從而推動創建一個更加平等和可持續的未來。

投資于婦女,不僅僅是指物質的投資,更是指在文化、精神、教育和社會等種種領域對於女性的關注、認可和支援。女性藝術家們已經展現出獨有的視角和敏銳的社會洞察能力,通過其作品反映出對於性別、社會、文化多元性的深刻理解和批評。加大投資,不僅能夠幫助更多女性藝術家得到必要的資源進行創作,提升她們在藝術領域的能見度和影響力,也能夠鼓勵更多女性通過藝術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故事。同時,投資于婦女也意味著識別並釋放女性在經濟、社會、文化及政治等各領域中的巨大潛能。

《了不起的“她們”》女性藝術論壇現場,鳳凰中心,2024


《了不起的“她們”》女性藝術論壇現場,鳳凰中心,2024

本次論壇邀請了朝陽區婦聯黨組書記陸黎麗,鳳凰中心建造和運營負責人、鳳凰東方(北京)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谷德雨,英特爾市場行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雲與行業解決方案部總經理梁雅莉,福布斯中國集團商務運營總經理郭雋祎,北京歐銳亞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展覽出品人于鑫,“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傅申陸蓉之學藝專項基金”代表陸蓉之,英特爾創意、媒介及市場活動部總監孫彥斌,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名譽會長何韻蘭,著名藝術史學者高名潞,著名藝術史學者陶咏白,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邵亦楊,策展人姜俊,以及鳳凰中心館長、鳳凰藝術副總裁、總編輯、了不起的“她們”展覽策展人肖戈,藝術家阿朵、艾敬、蔡雅玲、曹雨、陳慶慶、陳曦、韓婭娟、雷雙、李琳琳、劉佳怡、劉佳玉、陸蓉之、彭薇、譚卓、陶艾民、童文敏、王寶菊、王依雅、吳笛笛、熊文韻、喻紅、鄒雅琦等嘉賓來到現場。這不僅是一次關於女性藝術家個人成就的慶祝,更是對於推動社會整體發展、促進女性在各領域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深入討論。

朝陽區婦聯黨組書記陸黎麗在現場

鳳凰東方(北京)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谷德雨代表鳳凰衛視集團在致辭中表示,作為2024年的開年大展,希望“了不起的‘她們’”可以成為鳳凰中心在發展文化藝術道路上新的開端,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鑒,讓鳳凰中心成為不同文化間相互理解與尊重的開放平臺。鳳凰中心的這幢建築的設計源自於“莫比烏斯環”數學模型,它寓意迴圈往復、生生不息,願中國女性藝術作品像這棟建築表達的寓意一樣—生生不息、永續長存。

鳳凰東方(北京)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谷德雨致辭

鳳凰中心館長、鳳凰藝術副總裁、總編輯、了不起的“她們”展覽策展人肖戈在致辭中表示,從性別出發而不唯性別論,今天的中國女性藝術家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平等觀念,在5G物聯網人工智慧日益普及的新浪潮裏,也許將實現了超越性別的無區別化平等。藝術家們的作品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人性、精神、生命、自然、社會等不同議題的深刻解讀和反思。通過她們的創作,觀眾可以思考和理解當代女性在全球化、科技發展、社會變遷等背景下的所處地位和面臨的挑戰。

鳳凰中心館長、鳳凰藝術副總裁、總編輯、了不起的“她們”展覽策展人肖戈致辭

這種關注不僅反映在藝術家們的作品主題上,也體現在藝術家的多樣性、藝術創作形式的多元性和國際視野上。此次展覽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它跨越了藝術的種種界限,除了藝術家本身對多元媒介的突破嘗試,各種身份角色也在這裡互融共生。

英特爾市場行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雲與行業解決方案部總經理梁雅莉致辭

英特爾市場行銷集團副總裁、中國區雲與行業解決方案部總經理梁雅莉表示,“女性力量就好比是春天,充滿美好,滿懷希望,生機勃勃。女性力量匯聚成了越來越強大的‘她’力量,為推動社會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為一家科技公司,英特爾正在‘讓一部分藝術家先 AI起來’。去年底,英特爾推出CoreUltra處理器,重塑PC體驗,邁向AI PC的新時代。發佈會上我們也展示了和四家藝術院校關於AI藝術創作的合作,AI PC讓人們更方便地使用AI功能,發揮藝術天賦,並幫助各類視頻製作高手、音樂創作人、設計創意達人等等,享受精彩生活,芯生無限。”

英特爾AI藝術展區現場,鳳凰中心,2024

福布斯中國集團商務運營總經理郭雋祎在致辭中表示,女性,是福布斯中國重點關注的群體。在過去的20年裏,福布斯中國一直跟蹤報道和展示中國女性在不同領域取得的進步和成就。通過和鳳凰衛視攜手主辦這次展覽,我們希望呈現一場匯聚女性創意和先鋒精神的視覺盛典,共同見證中國女性在藝術領域的發展,致敬女性力量。作為溝通情感和思想的橋梁,藝術能夠以最直接、最動人的方式觸動人心。藝術家通過作品觀察和描繪世界,發掘時代內涵,幫助人們用多元化的眼光審視當下和未來,尋找彼此的共同點,搭建更多相互理解和包容的橋梁。

福布斯中國集團商務運營總經理郭雋祎致辭

北京歐銳亞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了不起的“她們”展覽出品人于鑫在致辭中表示,本次展覽以“致敬卓越女性藝術家”為主題,一方面表達了對女性藝術家的尊重,另一方面同時也彰顯了對當代藝術的文化自信。尊重才不辜負,不辜負每一個披星戴月的光景,讓未來更有光明和希望。

北京歐銳亞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了不起的“她們”展覽出品人于鑫致辭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傅申陸蓉之學藝專項基金代表、藝術家陸蓉之致辭,並對鳳凰中心表示感謝:女性藝術家在成長道路上所經歷的種種挑戰與困難,是一個在全球普遍存在的現象。正是基於這樣的共識,在鳳凰中心與大家相聚,她深感榮幸與喜悅。AI是人工智慧,但是中文翻譯就是"愛"。因此,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傅申陸蓉之學藝專項基金熱愛世界,特別是對我們偉大的祖國懷有深厚的熱愛之情。去年,陸蓉之與傅申一同確立了遺囑條款。經深思熟慮後,他們決定將利用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的學藝專項基金,推動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了不起的“她們”是這個基金的第一個項目。陸蓉之表示,希望有更多資金能夠在未來助力有才華的藝術家們。她也非常高興能夠在73歲的年紀緊跟時代,借助AI重新創作——這位73歲的長者在藝術創作之外,同時還在寫三本書,而AI成為了她的最佳助手。

藝術家陸蓉之致辭

現場,陸蓉之還向鳳凰中心捐贈了高3米的大型雕塑作品《VIKI LULU - IV》。鳳凰中心建造和運營負責人、鳳凰東方(北京)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谷德雨和鳳凰中心館長、鳳凰藝術副總裁、及總編輯、了不起的“她們”展覽策展人肖戈共同向陸蓉之授予收藏證書。

谷德雨和肖戈共同向陸蓉之授予收藏證書

藝術家代表、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陳曦在致辭中表示,此次鳳凰中心的女性藝術展覽不同以往的低調,而是旗幟鮮明的高揚了女性藝術所呈現的豐富細膩以及澎湃的創造力。藝術家們的作品無不體現著個體的生命感悟,以及對時間、空間、瞬間、恒久的無盡思索。在承擔每個家庭重擔的瑣碎消磨中,在喘息中,藝術家們仍不停止的關照內心並向外看去,希望能夠以藝術的方式參與社會公共議題,與更多的人群交流,照亮彼此的內心。而這份愛是超越個體和家庭的,只有這份愛的存在,才能夠撫慰瘟疫、災害和戰爭的創傷,戰勝冷漠和虛偽,並讓我們覺得人間值得留戀。

藝術家陳曦致辭

2024年是鳳凰中心的建成十週年,自2019年對外開放後,鳳凰中心一直致力於將此打造成一個藝術與文化的多元化公共空間。當天,活動還舉辦了一系列的主題演講和沙龍對談。由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邵亦楊擔任學術點評。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副院長邵亦楊致辭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了不起的她們”展覽學術主持陶咏白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從20世紀末開始,女性從被看、被畫、被賞、從邊緣化的文化客體向文化主體邁進。女性從此高揚著“獨立、自主、自信、自強”女性精神,迎來了21世紀人工智慧AI大數據科技化時代的激流狂潮。這強烈地衝擊著、改變著人們的思維和生活方式。也給剛跳出傳統性別“二元論”的魔咒,心理上獲得性別平等自由解放的新女性,有了華麗轉身的契機。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了不起的她們”展覽學術主持陶咏白致辭

陶咏白認為,女性對時代的變遷,有感性的敏感和反應的敏銳,使得她們很快就把藝術與AI網際網路、新媒體、元媒體等科技結合,把自己多彩的生活經驗、豐富的情感體驗,溶入其中,盡情地發揮自身的創造性能量,大膽地跨越各種藝術的邊界創造出了與傳統藝術不一樣的新藝術。

藝術史學家高名潞致辭

藝術史學家高名潞在致辭中表示,中國女性和男性在社會變革的大時代中,面對的社會和文化問題較之歐美往往更加一致和鮮明,西方男女性別的二元性強于中國。中國女藝術家的創作一方面表達了女性的意識和思維特點,兩一方面也體現了男女兩性的某種共生性。藝術是所有人的藝術。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表達人類的視覺智慧和社會良知。我們需要建立一種敘事,是為了建立我們的藝術流派或者學派。西方現代藝術的成功在於出現了眾多的運動和學派。我們應該借鑒。

《了不起的“她們”》女性藝術論壇現場,主持人蔣鉉鳳凰中心,2024

同時,三場藝術家論壇也在鳳凰中心現場舉辦。

其中,藝術家吳笛笛、雷雙、陳慶慶、彭薇、艾敬、陶艾民、王依雅,北京女美術家聯誼會名譽會長何韻蘭,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鳳凰中心館長、展覽策展人肖戈以“跨越世代:中國女性藝術的演變與影響”為主題,從藝術史和親歷者經驗的角度,探索中國女性藝術家過去、當下和未來的境遇。

論壇現場,從左至右:何韻蘭、吳笛笛、陶艾民、艾敬、王春辰、肖戈、彭薇、陳慶慶、王依雅、雷雙

藝術家鄒雅琦、劉佳玉、陳曦、陸蓉之、阿朵、韓婭娟、劉佳怡,東南大學博士、鳳凰藝術特約撰稿人于奇赫,鳳凰藝術主編王家北以“跨域融合:女性藝術家在跨文化對話中的創造力”為主題,從跨領域、跨媒介和跨身份的藝術創作出發,探尋今天藝術的鮮活創造力與生命力。

論壇現場,從左至右:王家北、鄒雅琦、劉佳玉、陳曦、陸蓉之、阿朵、韓婭娟、劉佳怡、于奇赫

藝術家李琳琳、蔡雅玲、曹雨、童文敏、王寶菊、熊文韻,批評家姜俊,鳳凰中心館長、展覽策展人肖戈以“解構與再造:實踐中的真實力量”為主題,從作品實踐出發,深入解析女性藝術家如何在男性主導的藝術歷史敘事通過其獨特藝術實踐對傳統敘事進行解構與再造。

論壇現場,從左至右:肖戈、李琳琳、蔡雅玲、曹雨、童文敏、王寶菊、熊文韻、姜俊

誠然,“了不起的‘她們’”遠不能囊括中國女性藝術家的全貌,但無疑代表了一種新的藝術價值體系,其基礎是和而不同,多元共生。正如鳳凰中心的設計理念取自傳統文化中的太極陰陽思想,將空間與文化巧妙地融為一體,在“莫比烏斯環”的拓撲意義中構建出一種包容與開放的文化姿態與內涵。

《了不起的“她們”》女性藝術論壇現場,鳳凰中心,2024

藝術,作為溝通情感與思想的橋梁,總能直擊心靈。“她們”展現了中國女性藝術的深度與廣度,她們”珍視開放、靈活、合作、共情、賦權和開明的批判性,以及對平等和真理的追求與渴望。

融通共用,眾行致遠。鳳凰中心誠邀大家一起參與這場視覺與思想的盛宴,感受“她們”的情感、智慧、溫柔、敏感、幽默、堅韌與力量。沉浸在這個由中國女性藝術家構成的多維時空裏,與“她們”一起,走出邊緣、邁向主流、跨越性別、超越邊界。

看了不起的“她們”,聽女性藝術的最新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