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撰文/訪談_許柏成
3月9日,“自由虛空——張子康作品展”在美克洞學館三層藝術空間開幕,本次展覽由著名文化學者王魯湘擔任策展人,展出了張子康近期創作的水墨、油畫和陶瓷作品。展覽將持續至5月31日。
藝術家張子康
策展人王魯湘認為,作為畫家的張子康,遠不如作為美術編輯、策展人和館長的張子康為世人所熟知,他的作品一直以來都是零星面世,其風格面貌模糊而不確定,從水墨到油畫,甚至版畫,他都有嘗試。這些年來,他有更多時間作畫,也常來我的景德鎮工作室畫陶瓷。在我們一起創作的日子裏,我逐漸注意到他的語言風格的特點,同幾十年前我在中國畫研究院看到的他的水墨畫的一致性,那就是解構性思維。
策展人王魯湘
張子康的畫無法歸類為抽象或是具象,他好像也在自覺規避這樣的歸類。他對具象總做抽象解構,又對抽象做具象整合,他的每幅畫都在反覆做著這樣的轉化。因此,他的畫恰似某種心理學認知實驗,你願意往具象看,確實能看到風景、人物和靜物,但如果你願意往抽象看,你確實看到的就是一些飛舞的點線和墨塊,它們摶不成一個穩定的形與象,它們在虛空中無著無落,卻又自由自在。這也是一種量子思維,也是一種量子糾纏,它們的存在和意義,需要被觀注才能實現。即使被觀注了,依然會測不準——不要緊,這就是虛空粉碎後的活潑潑,宇宙無時無刻無霎那無瞬間不在這樣方生方滅,成住壞空。或許,在智者眼裏,世界就是這樣的,存在就是這樣的。
美克國際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牟莉女士
嘉賓觀看展覽
展覽現場,藝術中國對張子康先生進行了採訪。通過藝術家的講述,讓我們更好地走進他藝術創作的內心世界。
展覽現場
藝術中國:您一直以美術館館長、出版人、策展人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裏,藝術創作在您的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張子康:我可能跟別人不太一樣,畫畫對我是一種工作完成以後的業餘生活,有一點娛樂性,更多的是放鬆自己。我的繪畫不是主題性的或有意識的去畫什麼東西,涂兩筆會非常舒服,讓自己完全放鬆。另一方面,畫畫確實是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從小時候到大學學的都是繪畫,但一開始就做藝術家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繪畫又是根深蒂固的,是一直以來內心想做的事。
展覽現場
藝術中國:從行政崗位退休之後,繪畫會成為您生活裏的主要狀態嗎?
張子康:可能是一個自己的理想吧!(笑)我倒是沒想那麼多。其實王魯湘老師為這次展覽取的名字和我的狀態特別像,我畫畫確實是要把自己放空,把工作上的事務剝離,起到一種調節作用。我不願意去畫主題性創作或目的性很強的繪畫。
靜物之三 宣紙、水墨 68x136cm 2023
藝術中國:您認為這是另一種文人畫嗎?
張子康:對文人畫的界定有中國傳統上的學術堅守和標準。我想我的繪畫還不是文人畫主導的東西,它跟傳統的文人畫不一樣。作為一個從事文化工作的人,它是我業餘時間生活的一種方式。它有文人畫的一種特性,比如是一種修養,或者一種自己個性的完善。如果從一個人的完善來講,我覺得繪畫是在補缺自己本身的完整性。就像人有緊張工作的狀態,也需要放鬆和休息,我是把它放在這樣一種關係裏來看待。
風潮之二 宣紙、水墨 64x133cm 2023
藝術中國:您的水墨作品用的是宣紙、黑色油畫顏料和調色油,為何用這種材料?
張子康:我很喜歡油畫,但沒有太多時間去畫。這種材料對我來説更多的是方便,或者我有身邊有什麼材料,我都願意去嘗試它。其實我們在看水墨的時候,看到這種材料的表現和給予我們的視覺傳達。在中國文人傳統裏,水墨材料經過藝術家們近千年的探索,確實已經達到了一個極致。但我覺得沒必要讓某種材料成為自己的限制,一種材料能表達出內心的感受是更重要的。現在這種材料可能更適合我的作品,因為它的肌理效果更粗獷一些。墨顯得更細緻文雅,我更喜歡表現力強的東西。
虛幻 紙本、油彩、油畫棒、墨 68x137cm 2023
藝術中國:您的很多畫裏面有一種禪的味道,您自己是怎麼看的?
張子康:在我的繪畫當中確實不是一種直接的表達,我不是寫實繪畫,更多的是對事物上的感悟畫出來,像禪宗所提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其實禪是讓你悟出一種新的道理來,我認為它是一種創新思維。禪宗對我們的文化和藝術影響特別大,它最主要的魅力是讓我們從更多的視角認識事物。
錦夜 紙本、油彩、油畫棒、墨 68x137cm 2023
繪畫也是如此,我們在繪畫過程之中進入一個視覺,畫的可能不是一開始想的那個東西,但是它會給你拓展出一種新的可能。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能出現一種自己想像不到的東西,拓展自己的一種視覺方式、發展道路或創作方向,我覺得這是有意思的地方。我的很多繪畫,都是一層一層地涂,有點像西方講的“行動繪畫”,就是不斷地破壞重構。在涂了之後,它可能不像原來的表達,而是有一種新的東西出現。
展覽現場
藝術中國:現在您繪畫的時間是不是更多了?
張子康:實際上從疫情開始,我就覺得應該逐漸開始創作了。因為自己要退下來,然後我想更多的時間要幹什麼?好像畫畫是一直想去做,而沒有做到的事。所以逐漸在繪畫上投入更多了,但是我現在又擔任了一個新美術館的館長。
展覽現場
回過頭看,我的繪畫和工作經歷是緊密關聯的。從最早出版藝術圖書與藝術大師們的交往,後來在美術館給大藝術家們策劃、呈現展覽,與他們交流,這些對我的繪畫都是有非常大的影響。實事求是地説,上大學時我在班裏並不是最好的學生,但後來我們班很多同學沒畫出來,或者乾脆不畫去幹別的了。其實藝術創作有很多種發展的路徑,學院給了我們一個進入的大門,或者在技術上提供了一種方式讓你去開始探索,但不是一種絕對的方式。我們都是在繪畫的過程中不斷産生新的認知。我們對世界的認知過程是不斷變化的,不斷地重新得到答案。我認為繪畫是認識世界的一個過程,藝術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給大家帶來創新,因為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
展覽現場
今天,藝術與美術博物館等相關業態的熱度越來越高,與整個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的文化需要是相關聯的。比如大數據技術來了以後,科學研究飛速發展。人類認知世界的速度加快以後,我們發現更需要新的思維不斷地去拓展新的視覺,藝術正是這樣的一種特性,使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視角進行認知。在很多科學家眼裏,藝術就代表了創造力。藝術對創造力的推動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每個人與藝術都能産生一種連結,比如小朋友、科學家或老年人……各自都能找到自己的對接點,我覺得藝術在未來起的作用會越來越大。
誕生 紙本、油彩、油畫棒、墨 75x100cm 2023
藝術中國:本次展覽包含水墨和油畫作品,對您來説二者的區別是什麼?
張子康:在我看來,一些傳統水墨的方式在表現某種想法的時候,離自己的想像還是有較遠距離的。對於藝術我覺得不應該過窄地界定它,未來的道路應該是越來越寬。藝術有各種方式,如果看完全世界大師的藝術,就會發現他們在方法上無所不用其極。無論油畫,還是水墨,我都是要找到自己能夠連接的東西。水墨是我的知識積累,對線的興趣讓我找到現在一種特有的表達方式,如果讓我徹底改掉可能很難,但我也試圖在探索新的方式,不斷地去學習新的語言。
幻城 紙本、油彩、油畫棒、墨 80x100cm 2023
在探索過程裏,從我心理上來説油畫與水墨沒有界限,我畫什麼都行。如果水墨表達不了的時候,我會用油彩,甚至還用噴塗。在出版《世界名畫全集》的時候,我已經打消邊界的念頭了(笑)。我覺得沒必要給自己設置一個邊界,我並不是想當一名油畫家或裝置藝術家。藝術其實是自我的一種認知,是一種去認知的過程。
展覽現場
藝術中國:展廳中間有一張您噴塗的長卷,這是您第一次用這種方式嗎?
張子康:因為展廳裏有一個不方便移動的長檯,我就思考如何把它利用起來。雖然之前沒做過塗鴉,但有水墨用線的經驗,塗鴉對我來説很容易。考慮不能破壞展臺,就噴繪在了一張紙上。其實這與我其他的繪畫創作差不多,不過是需要在短時間內創作一張畫,狀態更自由。在這個場域裏,我自然會考慮與四週的繪畫作品的關聯。因為整個展場四週的作品是主體,比較實,我希望呈現一個實驗性的空間關聯,中間這張作品我就採取了虛的方式。虛實關係也是對中國文化裏的一種理解和思考。
凝視 布面油畫 60x50cm 2023
藝術中國:在繪畫題材上,有哪些是您經常關注和表達的?
張子康:我這幾年做的最多的是跟新疆有關係的題材,但因為大部分這類題材作品要在另外兩個展覽展出,所以這次展覽裏沒有呈現很多。確確實實新疆給我的感受比較多一些。還有就是小時候自己玩的東西、看到的東西,現在突然又浮現在腦海裏,內心有感覺,這些內容也是可以去塗抹,連結記憶的。
展覽現場
藝術中國:展覽裏還呈現了您的一組陶瓷作品,這種媒介對您來説意味著什麼?
張子康:陶瓷是一個特別意外的收穫。我到景德鎮參加活動,在王魯湘老師的工作室裏見到了很多瓷器,他建議我也可以畫畫陶瓷。當我面對瓷的時候,除了找到一種形式之外,還要找到一種關聯。對我來説,它是一種與城市生活之間的聯繫。因為瓷器往往擺在具有文化喜好的人的家裏,代表著一種品味或講究,它與農村生活裏實用性的陶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單個去看的時候,這種行為沒有太多的意義,但把它們聚集在一起,成為了一種對城市生活的形象表達,我把這個系列起名叫《繁花》。
繁花 布面油畫 180x140cm 2023
藝術中國:這次是您在北京的第一次個展嗎?對未來您有怎樣的期待?
張子康:算是第一次。我原來在今日美術館的時候説過,我只要做館長就不會在美術館做展覽,然後現在退休了,但也不會去我原來熟悉的美術館做展覽。全國的美術館我都很熟悉,但我不想去佔用資源。最近又擔任了現在美術館(位於廊坊)的館長,未來我想把繪畫撿起來,可能過去的這種堅守會稍微改變一點,但也不會在自己的館裏做,否則美術館做不好。
悵然 布面油畫 60x50cm 2023
墨植 布面油畫 180x140cm 2023
張子康
張子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在美術館館長、新疆美術館名譽館長、新疆美術館學術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廳副廳長、新疆畫院院長、文化藝術出版社社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當代藝術院副院長、國家畫院資訊研究中心主任、今日美術館館長、《東方藝術》《今日美術》雜誌主編、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實驗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博物館協會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理事,主持策劃、編輯出版各類文學、藝術圖書千余冊,多次榮獲國家級圖書獎項;策展眾多在國內外頗具影響力的大型藝術展覽;著有《美術館》(合著)、《文化造城》(合著)、《跨界生存》(專著)、《藝術博物館》(合著)、《張子康》油畫作品集、《張子康——疆域》影像作品集等,併發表百餘篇藝術理論相關文章;創作的繪畫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要學術展覽。策劃眾多在國內外頗具影響力的大型藝術展覽,如“馬克·夏加爾”中國首展、“雷安德羅·埃利希——太虛之境”、“安尼施·卡普爾”、“悲鴻生命——徐悲鴻藝術大展”、“超越”西海美術館開館大展、59屆威尼斯雙年展中國國家館主題展、“與物的對話”塔比埃斯個展等。
王魯湘
王魯湘,1956年出生於湖南,1982年1月獲湘潭大學文學士學位,1987年7月獲北京大學哲學碩士學位。
曾先後任教(職)于湘潭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香港鳳凰衛視。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鳳凰衛視高級策劃、評論員、主持人。
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清華大學張仃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可染畫院理事長,中國美協河山畫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畫學會創會常務理事,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展覽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