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2023年的冬天,用藝術療愈自己

2023年的冬天,用藝術療愈自己

時間: 2024-01-05 11:36:39 | 來源: 藝術中國
快訊 >

你知道,該如何治愈自己嗎?

當日常生活因為壓力和焦慮而時常緊繃,學會治愈自己就變成了每個人必須面對的課題。這個冬天,我們嘗試著尋找一份新的解答。

以“與更多人自由平等地分享文化藝術”為宗旨,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BCAF)首次嘗試將藝術療愈帶進社區。本次“心靈聚場2023 ·社區藝術療愈節”以東四街區為背景,它是一個概念,一場公益實驗,一場藝術關懷,也是一個讓大家相聚、獲得治愈的流動城市空間。

2023年12月8日至10日,1個週末,9個空間,11家支援機構,1場沉浸式互動展演,5項補給方式,10余種藝術療愈工作坊,30+場公益活動,700多位願意敞開心扉的夥伴,聚在了一起。

本次“心靈聚場2023·社區藝術療愈節”找到心理亞健康的多維度解決方案,涵蓋社區公益活動、研發新療愈形式、注重青年人才培養並支援國際討論合作。BCAF希望這個模式可以持續下去,去到更多的社區,關懷更多人。

PART 1 

活動現場回顧

于南陽共用際舉辦的開幕展演,以“沉浸與開放”作為關鍵詞。在這個不設限制的空間內,觀眾隨著細燈管的指引,自由探索由何琳祺、Rachel Zheng、邵一雪、圈兒和她的水朋友們等多位藝術療愈創作者帶來的互動體驗;同時可以躲進溫暖的羊絨和五彩的光匯成的“獨處角落”,和自己進行一場難得的對話。

以特邀藝術家Sound Blanc·白(音樂人:Demone)的最新專輯《Camping and Home》為背景、以音樂治療師劉小天、“最後一支舞”創辦者潘曉楠和青年導演洪天貽的編排為亮點,整場演出最終在療愈者引導進行的冥想練習中,安靜、溫柔地落入尾聲。

當劇場由暗轉亮,原本陌生的人相互微笑、問好、擁抱,對彼此説一聲“你已經做得很好了”,這裡就變成了一個溫暖的“聚場”,一個讓心靈凝聚、共創出能量的地方。

週末兩天的心靈體驗工作坊,包括了舞動療愈、繪畫、即興寫作、戲劇療愈、舞會、年終總結、訪談、行走等多種形式。BCAF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藝術治療師、創作者、藝術家、平臺主理人作為藝術療愈帶領者,深入東四街區的小角落,也深入每個人內心的柔軟層。

並給近300位體驗者,帶來了一份全新的感受。

感受行走中的新發現:衚同·行:藝術覺醒工作坊結合了動覺冥想和藝術創作,重新靠近城市的美;老北京聲活·行走冥想音療之旅裏,用那些已經在城市更新中消失的聲音,勾畫出一幅熟悉又陌生的時光畫卷。

感受到身體舞動可以帶來的自由:水朋友舞繪幫助你重新運用身體,從而發現自己的獨特;“漂流舞會”(心靈聚場版)讓人盡情搖擺,不在意其他任何;橋愛舞動療愈工作坊則用舞蹈的形式,讓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學會接納自己。

感受戲劇與聲音的療愈力:《七個暗室小孩》Galli戲劇療愈工作坊充分開發了大家的想像力,和夥伴碰撞出創作火花;單人冥想空間在美好的小院子裏,幫助你找回內心的寧靜。

感受交談與寫作的能量:心靈聚場訪談是一次充滿啟發的集體對話,從日常生活中的煩惱開始,深入到我們與情緒的關係;“衚同裏的拾荒漫步”創意寫作工作坊探索“即興”的潛能,在行走、觀察和寫作中探索世界也探索自己;而“柔和·深入”跨年總結工作坊則幫助大家回顧2023,期待2024,找到真心所向。

但這些感受最終都指向一個最重要的方向——感受自己,接納自己。

在這次社區療愈節期間,BCAF還與東四街區周邊的Read and Rest Hotel唸唸行旅、山海四合 by Jetlag Books、self coffee和可能有書,合作設立了附近補給場板塊,以歌單、瓶中信、茶方特飲、書架推介和插畫貼紙的方式,為更多的人送去一份微小但治愈的能量。

PART 2

體驗者採訪節選

“心靈聚場2023 ·社區藝術療愈節”開啟于一個溫情的想法:對身邊的人説一句“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三天裏,藝術療愈帶領者們對所有體驗者説出了這句話,更令人高興的是,也聽到他們回饋了同樣的善意。

很多參與者也分享了自己在“心靈聚場”中的感悟與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從心靈體驗工作坊現場帶回的治愈片段吧。

“柔和·深入”跨年總結工作坊

體驗者A:“從活動結束到當天晚上,我感受比較強烈,有一種自己的全身心都貫通、通暢的感受。我甚至還想,自己有沒有可能舉辦類似的活動,和身邊的人一起。

當時只給了十分鐘寫作時間,我感覺到自己想寫的內容其實遠比十分鐘要多。我最欣賞這次寫作中的每一個問題設置,有和生命、身體、能量相關的。它整體沒有評價性,只關心你現在的狀況,不需要你達到多高的成就,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你會開始關照自己。

最大的收穫是,有個讓我們回顧過去一年照片的環節。在過程中我就開始想,這一年我的時間、精力、金錢都用在哪了,以及為什麼當時會選擇這些。最後是思考我得到了什麼,或者沒有得到什麼,我的能量流動是怎樣的,哪些又是能量停滯的部分——那一刻我有種站在第三方視角來看自己生活的感覺,突然更了解自己了,更理解自己了,然後更能夠接納自己了。

我之前就有接觸過藝術療愈,以前還想過學習相關專業。我覺得説藝術真的是有療愈功效,即使不是長期的,就算一天兩天也是很有效果的,因為感覺到被接納是非常真實的,自己的一部分好像和另一部分融合在一起了。”

《七個暗室小孩》Galli戲劇療愈工作坊

體驗者B:“好開心好開心!

活動分三個部分,熱身之後便是‘七個暗室小孩’舞動療愈環節,我體驗了‘睡不醒、暴躁狂、包打聽、自大狂、多情種、小不點’等各種情緒舞動,感覺又累又非常釋放。

第三個環節是用這七個小孩表演一定主題的即興戲劇,這就是我的舒適區了!我們組選的是童話劇‘小美人魚’。在另兩位夥伴選完角色後,留給我的就只有小美人魚愛麗兒了。我選了‘多情種’小孩。之後我們的即興表演很不錯,角色因‘自大狂’王子而心碎,最後飲下因為沒有‘真心’藥引而變成毒藥的魔藥死去。

總之,療愈戲劇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自己在做的長篇即興戲劇也有療愈作用,我決心把它這個作用增強起來。”

衚同·行:藝術覺醒

體驗者C:“對我來説是一種新的體驗。特別好的一點是聽聲音沉浸式進入那個狀態,身體和聽覺雙重感知的結合。身體的感受被放大,室外溫度也冷冷的,能夠感受到呼吸冷空氣時的感覺,也可以看見很多衚同巷子裏的事物,算是一種多維度的結合吧。

人需要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並且去體驗它。長期以來感知力因為各種原因被鈍化,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重新喚醒它。

我自己平時會畫畫,畫畫的時候在某一刻能夠感受到創作帶來的那種療愈性,但那個時候並沒有想到去定義、概括那種感受,很多藝術性的療愈時刻都沒有被定義,但參加完這次活動之後就更加明晰了藝術的療愈性吧。”

水朋友舞繪

體驗者D:“我發現你們的活動太有意思了!

首先之前肩膀和腰都很硬,但今天身體感覺軟了一點。平時你很難意識到身體的某個部位,今天會有意識地感受它們的存在,跟自己的身體産生連接。

這個空間也很舒服,溫度和氣場都讓人放鬆。來的夥伴很親切,在老師的帶領下互相融合得很好,很奇怪第一次見卻不覺得陌生,給我很治愈的感覺。

有位老師提到一點,就是大家平時多用理性大腦來思考,來和世界打交道。但今天就是回歸你的情緒,回到一個比較原處的狀態,我覺得這是作為人類很寶貴的部分,不要離它太遠了。”

“漂流舞會”(心靈聚場版)

體驗者E:“感覺非常好!能比較快的進入狀態然後開始‘發瘋’,整個過程中都處於比較放鬆且專注的狀態。

之前一直認為自己肢體僵硬,沒有怎麼接觸過舞蹈,一直不太敢嘗試,不太敢在別人面前跳會擔心難看。但今天超出意料,可以説是第一次這麼放鬆地舞蹈,而且也不太在意其他人是不是在看自己,甚至還覺得自己跳的很好看,整個過程很享受。

之前有接觸過‘即興’,感覺和這個有一點像,倒是第一次接觸藝術療愈這個概念。可能之前在生活中或多或少接觸過,只是當時不知道原來這就是藝術療愈。會繼續探索的。”

PART 3

來自工作組的聲音

“心靈聚場2023 ·社區藝術療愈節”的順利進行也離不開工作組和志願者們的付出。對於每個人來説,這是一次能量的釋放,也是一次能量的補充。

作為BCAF藝術療愈項目經理胡安欣告訴我們,從年初還對“藝術療愈+公益關懷+社區營造”這個概念一頭霧水,到年底在療愈節活動現場感謝每位到場的觀眾、並真誠地説出“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期間産生的內心變化都來自於籌備療愈節時遇到的每位老師的帶領與幫助,每位空間運營者的默默支援,志願者耐心細緻的工作,體驗者溫暖他人的愛心,以及工作夥伴盡心盡力的付出。一切都是充滿力量,這也正是“心靈聚場”一詞的來源——讓700多人跨越時間和空間相聚一起,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療愈是日常、綿延的。BCAF項目總監邵一雪非常熱情的介紹,北新橋到東四這一帶是她在北京最喜歡的街區,質樸的店舖和來往的人讓她感到平實。“療愈”這個詞乍聽起來頗有架勢,似乎要費一番功夫才能得到一些慰藉。但“療愈”其實是一個日常行為,從熟悉的環境和周圍的人身上就能獲得能量。她和我們分享了一些療愈節裏帶給她溫暖的碎片記憶:在開幕式演出的時候,她很隨機地和一個女孩拍了拍手,開幕式快結束的時候,這個女孩來到她策劃的“漂流瓶”區域並溫柔地説了句“謝謝你剛剛和我擊掌”;藝術療愈帶領者Rachel的即興寫作工作坊結束一週後,仍然有朋友在群裏分享他們的詩,讓那一刻的靈感被無限延長。

最奔波的是 BCAF項目助理高思宇,她穿梭在東四街道中不同的活動現場,在短短的三天活動裏結識了很多友善、溫暖、樂於分享的小夥伴,大家一起探索舒緩情緒的方式。雖然作為工作人員,她沒有來得及參與到體驗中,但也一直被一種輕鬆、宜人的氛圍打動。讓高思宇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活動期間的那個週六下午在水朋友工作坊認識的朋友,在沒有預料的情況下,週日下午再次偶遇,一見面就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作為幕後工作者,看到每個人都收穫了好的體驗,這是最大的獎賞——能在工作中被療愈,更讓人感到美好。

來自中央美術學院藝術治療工作室團隊的丁雨菲、馮筱雅、高羽晴、高迎翔和孫薪賀,作為志願者在這次療愈節中承擔了繁瑣的籌備與現場協助工作。他們提到,實踐中不僅獲得了豐富的經歷和體驗,也對藝術療愈有了新的認知,感受到人與人的連結確切而令人感動。比如,有一對夫妻在活動結束後和她們一起丟掉了劇場的垃圾,這讓他們內心感到滿足與愉悅。每個微小的環節,實際上都至關重要,最終共同構成了一次成功的項目。經歷了這次療愈節,他們更加堅信要將藝術療愈的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

“心靈聚場2023 ·社區藝術療愈節”不僅僅療愈了參與活動的觀眾,每一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也都被大家的溫暖所治愈。

2023年的冬天,一些可愛、溫暖又具體的人相聚一起,跨過了寒冷的冬天。這讓我們相信,2024的春天,馬上就會到來。

2023年的冬天,用藝術療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