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開目劇場:形·影·神”登陸上海蟠龍天地

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開目劇場:形·影·神”登陸上海蟠龍天地

時間: 2023-10-28 19:56:26 | 來源: 藝術中國

開幕式現場

2023年10月26日,由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Harvard FAS CAMLab)帶來的首期文化體驗項目“開目劇場:形·影·神”在上海蟠龍天地“程祠故里”開幕。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由哈佛大學洛克菲勒亞洲藝術史專席教授汪悅進(Eugene Y. Wang)領銜,此次項目由瑞安新天地攜手開目文化科技共同打造。作品主要圍繞形、影、神三個古典觀念,展現中國藝術對於心物關係和生命昇華的哲思與想像。“開目劇場”在超過三百年曆史的古建程祠故里舉辦,正應和了其傳播的中國文化與精神。

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創辦于2018年,致力於文化遺産的多媒呈現,打造新型藝術體驗,將歷史記憶與未來想像賦與表述,精神維度與藝術時空融為一體,本次“開目劇場”是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在中國的首發窗口。

在開幕式上,汪悅進教授通過視頻歡迎大家的到來,感謝所有合作夥伴的支援,他談到,“開目劇場”是一個新的嘗試,一個以影像裝置為主的沉浸體驗劇場,在這裡藝術展覽被劇場空間化,劇場被展覽化,展覽呈現了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的思想火花、創意設計和藝術創新。

開幕式現場

瑞安新天地執行總裁張斌表示,中國新天地在過去二十多年一直在尋找文化、藝術的合作夥伴,試圖以文化連接所打造的社區與城市和人,很高興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的“開目劇場”與這一理念完全吻合,為社區和民眾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創作的超越傳統的雕塑、繪畫等藝術媒介,呈現了一種新的樣式,是一種“動態形塑”,團隊以數位手段和創新LED技術形塑了三個主要空間——《天舞·離形》《影壁·洞見》《心塔·步高》。

《天舞·離形》空間呈現

《天舞·離形》空間呈現

《天舞·離形》空間呈現

《天舞·離形》以敦煌佛教洞窟的靜態壁畫和雕刻人物樣式為基礎,將人物的肢體形態轉化為空靈的動畫,演繹了唐代佛經文本對樂舞的隱喻性描述。這些經文把舞者比喻成風中的火焰、香氣或流雲,把仙舞者形容為非物質的、超感官的、象徵著佛教的“無形之身”的超然狀態。作品展示了一個新的空間,介於可視與不可視,草木泥石與有情眾生,形與神的相互轉換,將傳統固定的三維物理空間,轉化為以流變為主線的多維時空。

《影壁·洞見》三維呈現

《影壁·洞見》取材于曾流行于中古的影窟,傳説佛曾踴身入壁,成為壁上影像,介於有形與無形之間,游離于目中所見與心中所想。作品結合廬山的三維掃描圖像、文獻文本以及慧遠的藝術作品,不僅探索了慧遠在廬山洞穴中的感官體驗,還闡釋了戲劇性和儀式感、物質和神性等主題的關係。以地、水、火、風四個禪定次第為戲劇的內線上索,試圖模糊外在山水與內在觀想的關聯,讓觀眾體驗在中古早期所發展起來的以“心眼”感知大千世界的文化境界。

《心塔·步高》作品

《心塔·步高》作品

《心塔·步高》取材于十一世紀創建的位於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木塔等遼代佛塔的塔內雕塑空間。全塔共五層,始於一層的受戒,漸入法界,最終抵達五層的曼陀羅境界,作品帶領觀眾自下而上逐層登高,隨著物理空間的層層轉場,精神空間也層層展開,逐層昇華。最後,會看到佛教的成、住、壞、空的物理時空觀的演示。

程祠故里展覽空間

傳統的恒定的雕塑空間在此被轉化為動態的數位形塑空間,觀眾的親眼目睹和親身體驗使這個動態形塑的空間變為有意義的精神空間,“開目劇場”試圖打造的是主客互動的精神空間。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3月31日。(圖文/陸亦瑝)

蟠龍天地

蟠龍天地

哈佛大學中國藝術實驗室“開目劇場:形·影·神”登陸上海蟠龍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