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9月23日下午,2023北京國際設計周的重要活動之一,“且行且知——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實踐教學系列展”在北京塑三文化創意園開幕。此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提供學術支援,北京塑三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主辦,尚視維文化承辦,位列北京國際設計周“設計之旅”單元。
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戚志勝(左)北京隆達輕工控股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袁和君(右)蒞臨現場
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資産管理部部長戴建設(右)北京隆達印刷包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溫家騰(左)閱讀同學們的調研報告
北京隆達印刷包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暴瑞朝與尚視維文化CEO梁猛、執行策展人劉晶晶交流
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直屬黨支部書記陳曄、北京塑三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郭喜亮先生、副總經理劉潔女士(從左至右)在開幕式現場共同為中央美術學院校外實踐教學(寫生)基地揭牌
雙方共同揭牌
雙方共同掛牌
開幕式上,塑三文創園“中央美術學院校外實踐教學(寫生)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陳曄老師做中軸之美板塊導覽
中央美院祁震老師與北京中學國際部校長周慧女士、北京四中語文高級教師尹強共同探討作品
中央美院巴朵老師為觀眾進行紙藝術語言的解讀
中央美院何貝莉老師介紹作品《無始無終》
藝術是時代的鏡子,如何紮根時代生活、抒寫時代氣韻是藝術創作和教學應關注的重點,“實踐教學”則是在校師生觀察時代、感知時代的橋梁。
陳曄書記致辭
開幕式上,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直屬黨支部書記陳曄在致辭中提到,“實踐教學”在中央美院具有悠久的學術傳統和成果積澱,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在這一領域深耕多年,始終用行動踐行且行且知、知行合一理念。此次系列展覽亮相設計周,既是近年來實踐教學成果的梳理彙報,也是以校企合作推動文化藝術交流,開展社會美育的生動案例。近年來,學院與不同的合作夥伴共同輸出創意內容,始終探索有品質的藝術交流。此次教學基地的揭牌,更加拓展了學院實踐教學的場地,希望學院的創新人才能以藝術之力賦能園區發展。
靳永民總經理致辭
北京塑三文創園總經理靳永民在致辭中表示,自2020年開始,塑三文創園開始與實驗藝術學院深度合作,大力支援校外實踐教學的開展,多次舉辦藝術展覽活動。今年,塑三文創園成為中央美院首批“實踐教學(寫生)基地”,也是距離中央美院本部最近的基地,標誌著雙方合作進入嶄新的階段。未來,塑三文創園將為美院師生提供更多諸如“設計周”這樣的推廣展示平臺,推出更多優質展覽,共同建設北京新的文化地標,用藝術創意描畫老廠房的新明天。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有三大看點值得關注。
展覽現場
——以新鮮視角豐富北京國際設計周內容維度
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活動之一,展覽為設計周內容構成的豐富性提供了新鮮血液,也更加呼應本屆設計周“開放創新”的主題,即在懷抱世界、探究考察現實社會的過程中不斷尋找藝術創作新的可能性和新的增長點。“北京國際設計周”作為在北京舉辦的大型年度文化活動和國際性創意設計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不僅是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國際藝術、設計交流平臺,也是首都市民年度性的文化藝術盛會。
執行策展人劉晶晶陪同領導觀展
展覽現場
——以多元形態展呈“實踐教學”優秀經驗
此次展覽分為“中軸之美:在地遊戲的可能性研究”、“行影在途:實驗影像的社會觀察”、“紙境十三:傳統紙藝的在地創作”、“到民間去:從田野考察到藝術鄉建”四大板塊,涉及影像、裝置、交互、繪畫、攝影、文獻等多種形式。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近年來圍繞田野考察、調研和社會實踐展開教學、科研與創作的成果將悉數亮相,從不同的學理視角呈現著和而不同的研究創作思路。本次展覽也成為暨“學院實驗藝術文獻展”、“實驗藝術與科技藝術學院教師展”之後孵化形成的又一具有鮮明央美烙印的實驗藝術展覽品牌。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以內聯外延釋放當代藝術活力
此次展覽充分撬動社會資源、校友資源,聯動院內學術資源,是用文化創意賦能老工廠空間,開展社會美育的積極實踐。據悉,此次展覽的舉辦地,塑三文化創意園自2022年起成為北京設計周分會場,其前身是北京市屬國有企業——北京市塑膠三廠。這裡曾是中國北方規模最大的塑膠皮革製品生産廠家。早在本世紀初,塑膠三廠就和798等廠區同時成為中央美院師生藝術工作室的聚集地,之後也有諸多知名藝術家在此舉辦大型個展、聯展。今後,以“實踐教學(寫生)基地”建設為契機,雙方將碰撞出更多火花,為當代藝術創作和藝術人才培育搭建更大的平臺。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開幕式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