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現場
9月2日,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承辦的中國城市藝術設計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會議主題為“藝術設計與城市高品質發展”。
經過40多年快速城鎮化發展,我國出現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但城市空間品質有待進一步提升,城市風貌雷同,缺乏藝術氣質。另一方面,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群眾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日漸高漲,特別是如何塑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藝術空間,成為大家共同關注的話題。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4月19日視察清華大學時指出,“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
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探討如何塑造具有藝術氣質和藝術氛圍的城市人居環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聯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機構,于2023年9月2日在北京組織召開中國城市藝術設計研討會,美術與藝術設計、美學、城鄉規劃學等領域的權威專家圍繞城市藝術設計在城市規劃設計中的定位與作用、如何將城市藝術設計融入不同層次的城市規劃與設計之中、城市藝術設計如何體現“適用、經濟、綠色、美觀”新八字方針、運用城市藝術設計破解城市“雷同化”以及“千城一面”難題的實踐、搭建城市藝術設計學術平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議題進行專題交流。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主持研討會
主持人:石楠(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石楠秘書長首先代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對參加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了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同時轉達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王進展書記的祝福。
石楠秘書長表示,召開本次會議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華大學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二是針對現實問題;三是滿足人民群眾對於空間品質、藝術品味的需求;四是回歸初心,不忘對美學、藝術的追求;五是培養建築師、規劃師的藝術修養,提升決策者的藝術和審美修養;六是為美學、藝術工作者提供展示才華的平臺,在城鄉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七是在國際交流中,增強美學與規劃的專業融合交流;八是對城鄉規劃學科來説,需要夯實理論基礎,服務發展需求,承擔重要使命。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馬賽視頻致辭
馬賽(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
馬賽院長在視頻致辭中,首先回顧了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提出的三點建議,並表示此次在美術學院召開的中國城市藝術設計研討會,正是落實總書記講話的重要體現。當下,城市化進程發展迅猛,城市“千城一面”,原有的城市特色正在消失,變得相近、雷同。這不僅與建築設計有關,還與和人更近距離的藝術相關。如何把藝術元素和城市歷史、人文等更好地結合起來,也是此次會議的重要內容。他表示,希望能深入探討當前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相關問題,更好地發揮學院藝術設計和其他學科專業的跨專業合作,更好地建設城市,賦能高品質發展。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覃川致辭
覃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
覃川教授指出,首先城市藝術需要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進行統籌考慮,城市藝術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其次,要發揮美術服務經濟社會的作用,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要求,增強城鄉審美韻味和文化品位,使美術成果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第三,實現以藝術賦能城市規劃建設,通過藝術增加城市吸引力。通過美育提升決策者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以“生活美育”提升大眾審美素養,推動城市建設,集眾人之智,答時代之問。
專家研討
中國城市藝術設計研討會
上、下午的專家研討環節分別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石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鄭宏主持。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文科資深教授劉巨德發言
劉巨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文科資深教授):向美而行—功能是變化的!唯有美是永恒的!
劉巨德教授表示,城市藝術設計應該向美而行。功能是變化的,唯有美是永恒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藝術設計通常都以“實用、經濟、美觀”為指南,實用功能第一、經濟第二、美觀可有可無。其實,一個設計不美的話,功能一定有問題。美感應該是第一位的,美在當代藝術設計裏屬於更高級的功能。我們應該把城市設計的美感放在第一位。只有美才能更簡約、更合理、更經濟,更符合天地之大理,更有建築的精神性。美感是設計師的境界。城市藝術是天地的藝術,是設計師思天、想地、念人、造美、造福的藝術。設計師竭盡全力師法自然,創造人與自然的祥和關係,為人類驅邪、避災、安居、樂業。
美感至上,功能會更完美。因此,設計藝術和純藝術無分別,才能使設計藝術更精彩。設計藝術是通向真理的另一條路,設計師是慈念十方的藝術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華美學學會會長高建平發言
高建平(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華美學學會會長):關於城市個性美形成的哲學思考
高建平研究員強調,城市建設的美和功能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他以巴西利亞的城市設計為例,指出城市本身不是藝術品,它是動態的、具有時間性的。在居住空間被嚴格規劃的城市裏,思考和靈感的空間也會受到嚴格的限制。一座城市的美要以生態美為導向,要融入到城市的活態生活中,構成一個活的生活環境,得到城市居民的認可,這樣充滿生命力的城市才更美。
同時,高建平研究員指出,城市的美具有多樣性、在地性,克服千城一面,需要對城市有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特色。
北京大學教授翁劍青發言
翁劍青(北京大學教授):城市公共藝術的整體觀與在地性
翁劍青教授指出,我國城市發展與政策密切相關,因此整體規劃和政治正確的觀念一直貫穿我國城市規劃設計。很多裝飾、景觀元素雖然在形式上可圈可點,但是和具體的地方、社會群體沒有內在關聯。所以城市藝術雷同化,缺乏場所的文化內涵。實際上,城市藝術有一定的理想性。當落實到具體空間環境中時,需要更多地考慮藝術介入的在地性,以及和不同人群的契合。
當前,我國公共藝術有了很多發展,呈現出特定區域景觀公共藝術的特殊性、對日常生活的適應性,與城市和社區的日常民生和美育密切相關,這是宏觀的規劃和過分強調專業藝術的炫技所無法做到的。專業怎麼和民眾發生關係,一直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如何處理好城市公共藝術與作品遴選中藝術方個體與政府管理方以及出資方之間的關係呢?公共藝術的目的並非塑造和追求審美狀態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城市公共藝術的制度和遴選機制,需要有利於發現具有藝術創造性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將藝術性和公共性有機結合,以呈現公共藝術的差異化、創造性和社會協同性。
最後,他總結道,富有生命力和公共性的城市藝術,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生長出來,是不同地方人的經驗和人文精神的産物,而不僅僅是行政命令和整體規劃下的經濟效益與效率追求。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副院長、史論係教授張敢發言
張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副院長、史論係教授):繪畫中的城市
張敢教授從繪畫史的角度,通過對中外繪畫藝術作品的分享,指出一座城市應該具有歷史厚度,體現不同時代的積累過程。他強調,城市唯有留住文化記憶,擁有自己的歷史故事,貼合人們生活,體現人與城市的關係,才能促使人們更願意去表現城市。
張敢教授指出,生活在城市中,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改變城市和城市環境。美育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城市規劃是一門大藝術,需要國家、企業、個人的合力,才能促使城市煥發活力。
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鄭靖發言
鄭靖(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城市公共藝術的媒介拓展
鄭靖教授指出,媒材運用的歷史由於社會科技發展的影響而別具時代性。就像工業革命後出現了機動藝術一樣,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為空間藝術的媒介選擇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們得以通過科技手段精確控制諸如光影、液體、聲音乃至氣味等一些“非固體媒介”。以它們特有的動態魅力和強烈的時代氣息,融入公共藝術創作的表現語言。這也是當下藝術與科技結合的時代性體現。
鄭靖教授結合自身創作及國內外前沿藝術實踐,從非固體媒介——水、聲、氣、光4個角度進行分享。對於公共藝術,他表示,第一,從教學到實踐,有一個理解認識的過程,即從物理意義的“空間”,到加入城市不同場所人文情懷和場所精神的“場所”研究。第二,從架上到工程,即單體技術進入到城市規劃的系統工程,才完成了關鍵一步,從藝術單體走向更廣闊的領域。人們對於媒介語言和形式語言的拓展,真正把公共藝術從單純的造型美學轉換到了空間詩學。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鄭宏發言
鄭宏(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以城市藝術設計學,破城市雷同化之困
鄭宏教授在教學過程中,對城市藝術設計學進行了持續探索,他強調,城市藝術設計可以強化城市特色與個性塑造,提高城市高附加值,提升城市競爭力。他認為應該確立城市藝術設計學概念,這是城市規劃概念創新和發展的體現。城市藝術設計學應當從學科的科學性、合理性的論證中得到確認,産生共識,得到應有的重視。鄭宏教授從宏觀到微觀,全方面地闡述了城市學體系需要城市藝術設計學這個分支。
鄭宏教授引用朱自煊先生在1988年版《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的論述:“城市建築藝術是一種三度空間的綜合性造型藝術”,提倡建立將城市藝術屬於造型藝術的概念,呼籲將城市納入造型藝術範疇。
鄭宏教授總結道,藝術設計促進城市高品質發展;城市藝術設計學是實現城市建設“八字”原則中“美觀”的主要學科支撐;城市藝術設計應融合於城市宏觀尺度、中觀以及微觀等城市規劃層次之中;城市藝術設計可以破解城市雷同化以及“千城一面”難題。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城市設計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總規劃師朱子瑜發言
朱子瑜(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城市設計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總規劃師):加強風貌管控,彰顯城市藝術
朱子瑜總規劃師指出,城市風貌是城市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城市與藝術結合的物質載體和集中體現。我國城市風貌建設亂象叢生,貪大崇洋、求怪媚俗、雜亂無章、千篇一律。中央對於城市風貌也深切關注,總書記多次在不同會議中提到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塑造城市風貌等。
朱子瑜總規劃師表示,城市的特色風貌來源於先天的特色資源稟賦,如自然環境、歷史文化,以及後天的特色發揮塑造,如保護傳承、創新發展。而構成城市風貌的感知要素則包括山水格局、歷史文脈、公共空間及建築表現。加強風貌管控,彰顯城市藝術,要注重整體性、延續性、藝術性,即和諧映襯,環境協調;傳承文脈,活化利用;得體審美,創新風尚。結合中外案例,他對此進一步加以詮釋。
最後,朱子瑜總規劃師總結道,風貌管控要做到景觀可視、特色可辨、文脈可延、路徑可遊、建築可讀。保護要有決心、文化要有信心、設計要有精心、建設要有匠心。
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院長李麟學發言
李麟學(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院長):藝術介入城市—全球視野的上海實踐
李麟學教授從“藝術與城市的全球化視野、藝術大格局帶動上海城市、藝術大事件激活上海城市、社區作為上海藝術新載體、上海城市藝術人群新培育”五個方面來介紹上海實踐。
李麟學教授以紐約、倫敦、巴黎、迪拜等城市藝術介入城市為例,來展示藝術通過不同的方式帶動並激活城市發展。在上海實踐中,李麟學教授以上海徐匯濱江西岸藝術帶、浦東美術館、上海楊浦濱江南段公共空間為例,指出上海通過一系列公共空間、公共藝術的建設,形成文化核心帶,打造出與上海城市氣質相吻合的藝術載體,帶動了區域發展。除了新空間外,藝術也帶動了上海老區域的發展,通過舊建築的再利用等提升了區域品質。
李麟學教授簡要介紹了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通過藝術大事件拓展藝術與城市的關係。李麟學教授指出,上海目前將社區作為藝術新的載體,尤其城市更新的展開,著力提升公共空間的景觀建設、提升休閒遊覽功能、保存歷史文化記憶。
李麟學教授指出,上海在城市藝術人才培育方面,結合藝術博覽會、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等大型活動,通過實踐促進人才成長。
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公共空間與公共藝術設計所所長吳剋捷發言
吳剋捷(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公共空間與公共藝術設計所所長):城市空間與藝術共振——淺析北京城市公共空間與公共藝術關係
吳剋捷所長指出,當今社會,文化體驗是影響城市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而藝術的作用,就是為城市賦能。空間是載體,藝術是內容,兩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在二者之前加上公共二字,公共空間和公共藝術就會使人和城市發生關係。空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可以為城市注入活力,甚至可以共同打造城市名片。
對於空間、藝術與人的關係,吳剋捷所長分享了他的認識。公共藝術在公共空間的營造中起到了畫龍點睛、助力提升公共空間品質、點亮空間的關鍵作用,與空間改造相輔相成。結合實踐案例,他分別圍繞公共藝術與商業空間、工業遺産、歷史空間、軌道空間、非建設空間的交融等方面展開介紹。最終,公共藝術回歸人文關懷,公共空間的營造要充分考慮人的需要。
如何實現公共空間與公共藝術的良性互動?吳剋捷所長提出,應搭建“政府管理者-藝術家-規劃師-建築師-景觀師-公眾”多方共商共建共用共賞的統籌規劃平臺,讓空間與藝術共振。
浙江省建科建築設計院原總規劃師陳安華發言
陳安華(浙江省建科建築設計院原總規劃師):浙江城鄉規劃與藝術設計賦能之探索
陳安華總規劃師重點介紹了浙江城鄉規劃與藝術設計,通過橋西歷史文化街區、富春山居圖·三江匯流縣域風貌樣板區、古堰畫鄉大港頭鎮、東梓關村等大量案例,介紹了浙江在“城市規劃 +藝術設計”、“城鄉風貌 +藝術設計”、“美麗城鎮 +藝術設計”、“美麗鄉村 +藝術設計”四個方面的創新實踐。
陳安華總規劃師指出,通過藝術賦能,將城市藝術設計的理念和方法納入到不同層級的規劃體系中,對浙江城鄉規劃和建設的高品質發展起到了有效推動作用。他認為,通過藝術賦能和城市藝術設計,有效破解了“千城一面”和“千村一面”的雷同化,城市和鄉村的地域特色和個性化得到了有效彰顯;通過藝術賦能和城市藝術設計,持續推進城鄉建設“顏值更高、底蘊更厚、氣質更好、品質更優”。
陳安華總規劃師表示,未來,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藝術設計激活城鄉資源,引動藝術根基,賦能産業發展,美化空間環境,讓藝術活化傳統,讓藝術提升品位,讓藝術回歸生活,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南京藝術學院景觀設計系主任、教授劉譙發言
劉譙(南京藝術學院景觀設計系主任、教授):城市藝術設計與城市公共空間融合
劉譙教授表示,建構城市公共空間需要物質與精神、藝術與人文的共同構建,公共空間是城市人文積澱與發展的外化,是傳播城市精神最直觀的載體。作為城市人文塑造和傳播的中心陣地,城市公共空間在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中佔有重要的位置。矗立於城市公共空間的建築及藝術品等有形的物質文化,對城市風貌的展現最為直接和具體。而以思想、記憶、感受等無形的狀態存在於人們意識中的精神文化,則必須依託于一定的物質載體來得以保留、傳達和展現。
劉譙教授結合案例,分別闡述了藝術街區——開啟城市文化創意産業帶、社會記憶——喚起記憶與歷史的生命精神、遺存藝術——回到地方場所與往昔的歷史經驗、城市形象——規劃城市的敘事線、城市觸媒——融合數字媒體與公共藝術裝置。
最後,劉譙教授探討了城市藝術設計與城市公共空間融合的路徑,包括完善合理、穩定開放的政策基礎,多元力量的促進,政府、建築師、藝術家的橫向協作,公眾的參與,以及國際交流。她表示,藝術的途徑,是一種有效的展現城市人文價值和提升城市生活品質的方法。城市藝術設計不僅承載本地社會文化、文化精神、人文特色的抽象符號,並以環境喚起大眾的社會意識與美學品位,反映出深層次的城市精神。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規劃係副主任、副教授王英發言
王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規劃係副主任、副教授):城市更新與城市藝術
王英教授以日本“大地藝術祭”為引子,指出城市本身具有藝術的本質屬性,並體現在城市的整體環境中。城市藝術經歷三次發展浪潮後,在全球競爭中其價值和優勢得到突顯,成為城市發展的新動力、城市更新的新觸媒。
王英教授指出,城市更新經歷了從地産驅動型向治理型轉變,城市藝術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藝術家及其創作的藝術作品為城市賦能增值,藝術事件帶動産業發展,藝術産業促進藝術消費。城市藝術成為城市文化獨特標誌,是城市具有藝術性的根本保證。
王英教授認為,城市是藝術品,更是藝術容器。城市藝術可有價,全社會認可藝術的美學價值和對城市發展的賦能;城市藝術可多元,滿足政治意願和公眾意願,滿足大眾現階段審美需求與個性化藝術追求;城市藝術可參與,越來越多地發生在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所;城市藝術可變化,體現在其發揮的作用、存在的時長都可變。
王英教授表示,在城市更新中,應激發文化藝術在城市更新中的內在動力,增強公共藝術政策在空間改造過程中的外部支援,促使城市藝術成為公共空間在組織活動中活力塑造的保證、良性迴圈中品質提升的保證。
北京市工業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侯寰宇發言
侯寰宇(北京市工業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産城融合的藝術設計意義與作用
侯寰宇總建築師從産城融合的發展挑戰、藝術設計的價值意義、産城融合的實踐思考、藝術設計的品質賦能等四個方面展開分享。
在産城融合發展背景下,諸多“成功”園區仍存在重産業輕環境、重效率輕美學、重産品輕配套的現象,園區的個性化、特色化嚴重缺失,急需重新思考園區個性特色與城市風貌的關係,避免“千園一面”現象。藝術介入到城市建設和産業發展中,是城市人文價值的內涵映射。藝術設計可以帶給人有趣的思考、新奇的感知、共情的體驗、美好的聯想,引發産業空間的詩意表達。藝術設計的價值體現在人文精神的提升意義、創新驅動的推動意義、經濟效益的附加意義、審美水準的引導意義等。
侯寰宇總建築師結合北京亦莊細胞治療研發中試基地、中關村京西人工智慧科技園一期、亦城客廳—北京亦莊政務服務中心、哥本哈根新型垃圾焚燒發電廠+滑雪場(BIG+SLA)等案例,分享了實踐思考。他表示,通過藝術設計,注入情感體驗,體現場所品質價值;活化生活場景,促進産城互融品質;呈現産業特性,破解園區趨同困境;挖掘內在潛質,提升開發綜合效益。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夏海山發言
夏海山(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城市空間藝術與文化的規劃實施體系
“‘城市文化與藝術’呈現過程問題在哪兒?”夏海山教授發出靈魂拷問。他以中關村發展為例,指出物質環境規劃與人文環境規劃結合,更需要重視規劃中的“人文藝術思維”,因為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人文要素是推進城市再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夏海山教授強調,城市,正是一個以“文”化“人”的地方,以“美”養“人”的地方。他不斷追問“城市的文化或藝術如何反映居民的追求?人民城市的藝術和文化品位如何實現?‘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路徑如何在當今城市規劃實施體系中交融?”對此,夏海山教授談了自己對“公眾參與”的認識和體會,他表示,城市“向美而行”需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多元交融,將“公眾參與 ”真正納入到規劃實施體系。
王明穎(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間促進中心副主任):從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看城市藝術
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理念是“文化興市,藝術建城”。王明穎副主任回顧了藝術季的舉辦歷程。2015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場在徐匯西岸藝術中心,全市另有15個實踐案例展區。王明穎副主任表示,在第一年的摸索中,尋找到藝術季可以做的事:第一,挖掘空間,賦予新的生機;第二,對小微空間進行改造;第三,對吃不準的空間可以做實踐性探索。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場是民生碼頭8萬噸筒倉及周邊開放空間,全市另有8個實踐案例展區。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場是楊浦濱江5.5公里開放空間,全市另有13個實踐案例展區。創作並永久留存了一批國內外大師作品。2021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展場是新華社區/曹楊社區,全市另有16個實踐案例展區。經過歷屆藝術季,其品牌定位進一步清晰。城市是我們的展場,空間是我們的作品,藝術是我們的生活。
王明穎副主任表示,從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看城市藝術,我們面臨共同的挑戰:如何跨界融合,在城市裏教學、考慮市民的城市和生活的發展;如何下沉實踐;如何破墻共贏。同時也有共同的目標:促進城市高品質發展,創造城市高品質生活空間,促進城市成為萬物共生共棲之地。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城市更新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孟延春發言
孟延春(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城市更新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城市藝術設計管理
孟延春副教授指出,城市藝術設計具有階段性、複雜性,城市藝術設計管理具有不確定性。
就城市藝術設計的階段性而言,主要表現為成長性特徵,階段重點會發生變化,且會有所不同。城市藝術設計集中表現為城市整體價值觀及城市市民的社會價值取向,是城市發展本質特徵的外在表現形式,維繫著城市生存與發展的原動力和靈魂。
就城市藝術設計的複雜性而言,主要表現為價值多元、形式多樣、創新不斷、標準不同,就城市藝術設計管理的不確定性而言,孟延春副教授表示,城市藝術設計的特性易導致管理權力自由裁量權的寬泛而增加治理的不確定性。在城市建設過程中,需要借助城市藝術設計塑造城市精神,保護和營運歷史文化資源,弘揚民族藝術與融合國際藝術,開展城市藝術設計活動,完善城市公共空間和藝術設施,培育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城市藝術,大力發展城市藝術相關的産業。
與會嘉賓合影
經過一整天的深入交流,石楠秘書長表示,現階段已經到了藝術和功能應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的階段,需要回歸到對人的精神需求的關懷,以藝術賦能城市,提高城市競爭力,塑造美好的人居環境,建設城市精神文明,打造人民所需要的高品質空間。而這需要各學科、政府、企業、民眾一起努力,滿足人民對高水準、高品質的需要,承擔我們的歷史責任。石楠秘書長表示,能力恐慌是目前很大的問題,需要把美學教育、設計教育落實到教學體系中,提升未來從業者的能力。石楠秘書長強調,我們要放慢腳步,把品質放在首位,立足為子孫後代留下更多遺産的角度,做經得住歷史考驗的精品。最後,石楠秘書長希望,加強與各位老師的合作與聯繫,逐步形成具有凝聚力的隊伍,搭建相對穩定的交流平臺,促進美學與規劃的專業融合。
(圖文來源:中國城市規劃網 在此基礎上進行補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