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現場
撰文_曹楓茹
在中國古代繪畫中,人與自然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除卻煙容巨壯的宏闊山水,常見點景人物間或漫布于畫中。此次展覽“何處尋行跡”將古代書畫與現代視覺聯繫起來,以繪畫中的人物行跡講述自然哲學。傳統繪畫中的典型人物小景蘊含著藝術家對於人與自然的理解、傳統山水畫創作的觀念和思想,通過這些線索理解中華文化的特性,重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中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
此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主辦,是文化和旅遊部“2023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入選項目。展覽以古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和理想為切入點,從“四時景物”“意象玲瓏”“人境相偕”三個角度,展示順應四季物理的人民生活、飽含文化情思的自然生態,以及寄情林泉煙霞的暢懷人生。
展覽從館藏曆代繪畫中精選了元明清山水畫和人物畫五十余件,既包括張雨的《山水圖》、沈周的《雲水行窩圖》、藍瑛的《白雲紅樹圖》、任伯年的《秋林覓句圖》等經典名作;也包括較少展出的特色藏品,如張宏的《倣古山水冊》、錢慧安的《人物故事冊》等。
展廳中還設置了許多來自書畫中的人物小元素,他們將沿途伴隨前來的觀眾朋友觀展,並提醒觀眾不斷地尋找山水畫中的人物行跡,觀察他們與自然的關係。前來參觀的觀眾可以尋找這些小人的出處,體悟人與自然。
第一單元 四時景物
這一部分通過很多小尺幅的作品展開人與四時的互動之旅。北宋畫家韓拙在《山水純全集》中寫到:春畫歸牧耕鋤、郊遊踏青、漁唱渡水;夏畫避暑納涼、玩水浮舟、風雨過渡;秋畫吹簫、玩月、漁笛、登高;冬畫雪笠寒僮、寒郊遊獵、雪江渡口。
古人順應四時物候的生活智慧,有時“藏”在山水畫中的人物在不同時節的活動裏。到今天也是如此,人和自然靠節日互動,過節的時候我們才有機會到自然中去,並且很多節日都是人與自然發生關係的結果,通過合自然之序,尋自我與萬物之道。
上官周 《山水》(軸) 2130
上官周對於時間的表現力非常微妙,這幅畫的時間不能完全通過樹、草等表現出來,還需要人物活動。畫中有草亭,院子裏有喝酒宴會的老人,野外有田埂、勞作的人,是一個農家。這些活動所表現出來的時間是開放性的,觀眾朋友可以有自己的猜測,但根據《山水純元集》中所述“春畫歸牧耕鋤”,所以它更像是春天,在清代“農閒”跟這個主題很像。
在中國古代“四時”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大四時,一種是小四時,春夏秋冬與晨晝暮夜。在古代與時間相關的學問往往與王權相關,在《禮記》中把大四時與小四時看做是一種天道,不是合適的時間就不做不合適的事情,要順應天時。在古代繪畫中,大四時與小四時往往融合在一起的。
張宏《倣古山水》冊頁之四 1637
明末清初的職業畫家張宏就很善於把握微妙的時間感,以及由於時間變化帶來的氣氛。
與其説畫面表現的是某個季節,不如説是一天的某個時段——日落,其中鳥群的出現強調了日落而非日出的氛圍。除了遠處的太陽,近處的人物也能強化時間的細節——漁夫已經把船靠在蘆葦蕩裏準備休息,呈坦胸閒憩之態。畫面中涼亭的出現可能是對於夏季的強調,因為在涼亭裏消夏是夏季的典型活動,亭子與漁夫形成了一些互動。此外水面上還有波紋,是有風經過,竹林也像在被風吹動,這些都是經過畫家精心設計的大四時、小四時。
德敏《雜畫》清
畫家眼裏看到的雖然是現實,但心裏想的可能是傳統,這幅小景畫出了傳統也畫出了現實。所謂傳統在畫面中就是“雪景”,畫家背景用墨,強調了山與石白雪覆蓋之感。在小橋上有一個行走的小人,背著用於取暖的柴火,另外“寒林”也是冬天的代表,自宋代以後成為了山水畫的重要意象。在這些意象會讓人聯想到隱士,“雪橋”也是隱逸畫的重要意象。
王翚 《倣王石谷山水》(冊頁)其二 1122
這套扇面一共有12頁,展覽選取了其中6頁,畫家在其中加入了人和時間的觀念從而讓畫面變得豐富。這裡出現了許多意象,有“寒林”、“歸鴉”,用於像詩歌一樣“起興”,把其與人物聯繫起來,留與觀眾想像兩個人在荒率的山林裏會聊什麼?做什麼?
孫枝 《上林春曉圖》卷 1589
在古代特別是明清時期,畫家中出現把季節經典化的現象,這時候它描繪的季節除了畫面表現之外,還可能另有所本。例如孫枝萬曆十七年左右的《上林春曉圖》,而用的名字是萬曆十年左右去世的張居正的一首詩,而且畫面在描繪皇城景觀的部分跟張居正的詩句特別貼切——“皇州霽景浮”借助詩文畫景的互文關係把季節經典化。
第二單元 意象玲瓏
明代書畫家陳繼儒在《太平清華》中寫到了古人寄趣的不同方式,有支仗、舟遊、勘方、山居、小憩、撫花、烹茶、讀書、觀瀑、負暄、望山、旅行、對弈、鼓琴等。展覽在這一部分通過繪畫具體展示了這些人物活動。
和現在一樣,古代的名勝也是需要被開發的,所以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説到,如果無法去到真的山水遊歷,也可以在山水畫裏遨遊、觀享。這樣的遊覽方式最早能追述到南朝宗炳的“臥遊”,如今我們帶上VR眼鏡可能會有“臥遊”的觀感,但當再次站在一副畫前時,是否還能找到進入一副作品的通道?本次展覽是在找尋一種臥遊的體驗,畫中人物是重要的引導者,山水是抽象的,但人會為其加入尺度,當觀眾與畫中的某一個細節發生共鳴就能進入這幅作品。
高簡 《山水》 1698
很多明清的古畫是需要挂在家裏的,人和自然的相協與互動不只是畫裏的,還有當畫展示出來時人和自然的關係。比如這件明清時期典型的單條畫,細長的尺寸使它形成單元式的構圖,通過山水自然的隔斷,畫中人物從近處坐船慢慢蕩到遠方。
《山水圖》元 張雨
仔細觀察畫面能發現在右中部有一人靜立於石梯之上,順著石梯往上畫家將觀眾帶入小樓之間。畫家通過人物所行走的山路、水路把畫面貫穿起來,人在山水中的行跡、人與自然彼此的關照,體現出寄情山水、自我關照的審美關係。
這一點在展覽中是非常重要的,並且被具化為人物的具體活動及來自《太平清華》中的各類寄趣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央美美術館有著近2000件收藏,美術館會定期做盤點、修復、整理、出版,這次展出的很多作品在展出前都經過了長時間的修復。例如這件《紅雲白樹圖》,在修復前它的畫面基本已經碎掉了,經過人文學院馮鵬生先生的修復後,才能對它的色彩、畫幅、用筆做進一步研究。
沈周 《雲水行窩圖》卷 明
《雲水行窩圖》卷是央美館藏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作品,“舟遊”是典型的文人活動,有的“舟遊”有山有水,而這一件則是純在水中。題目中的“行窩”一方面是形容江南的水蕩開後形成的水窩,同時也是小舟與天地相割形成的一方空間,是文人在家以外的“小天地”,明代的文人很雅致,在這幅畫裏就是把舟作為自己的“行窩”。
這幅作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畫家在提拔中寫到了“圖引”二字,及是有人寫了系列詩,找到沈周畫幫其作畫為引首,用繪畫替代字引。
李士達 《匡廬泉圖》 明
李士達屬於“變形主義”的畫家,他對於石頭與瀑布的處理都有一種團塊感,中間有兩個小人坐觀瀑布。他畫的小人很有特點,下面的人正上山與他們匯合,形成了某種關係。
明清時期這種沒有什麼目的性的觀望很多,在宋代繪畫中也有,這是當時一種人們休閒的反應,仁者愛山、智者愛水,而觀瀑既有山又有水,仁智之樂皆有。
第三單元 人境相諧
《米癲拜石》扇面 任伯年 1893
米芾有一件收藏的靈璧叫“硯山石”,《志林》記載他“抱眠三日”,狂喜之極,即興揮毫,留下了傳世珍品《研山銘》。這幅畫從構圖上看是一個交錯進入的空間,人物進入了石頭佔據的空間,石頭也進入了人物佔據的空間,視覺上融為一體。石頭作為山水畫中重要的因素,在唐宋時期就成為了文人特別喜歡的東西,喜歡石頭其實就是喜歡自然。石頭本身的形狀也是自然的凝結物,一塊小小的石頭本身也是宏大自然的縮影。
張宏《松聲泉韻圖》軸 1626
松樹是用於形容君子品格的經典意象,這幅畫中出現了雙松,其樹冠纏繞,雙松從宋代以來形成一種文人高士和朋友之間志同道合的關係。因由雙松可以讓人聯想到畫裏的人似乎在感嘆著“微斯人,誰與歸”,想要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費丹旭 《紅粧素裹圖》軸 1841
畫面所表現的女性紅粧素裹踏雪尋梅,變成了繪畫和文學共同的主題,畫面沒有運用大紅而是素雅的紅色,具有畫面感與視覺衝擊力,。
王素 《人物》扇面 清
樹木枯萎之後會變成中空的,把它劈開就會變成像舟行的樣式,此稱之為“槎”。可以看見畫面中的人物乘著木舟漂流,繪畫來自“張騫扶槎”的傳説,有著悠然一嘆的意境。
梅清《山水》軸 清
在畫面中這樣頭戴儒巾、褒衣博帶、手中執杖,歸去來兮的這種形像是仿傚陶淵明的典型裝扮,是畫家對於隱逸歸山的情寄。
展覽現場
展廳中還特別設置了觀眾打卡空間,裏面的山水擺件都來自於這次展出的作品,觀眾朋友們可以前來尋找這些山水的出處。山間發光的小人是由美院雕塑係的同學3d列印製作,觀眾朋友可以走進空間,切身體會人與景之間的關係,可以用視覺遊山水也可以進入山水。
“人與自然”是一個亙久的話題,回望傳統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重新闡釋與拓展人與自然觀的內涵,或許也能通過傳統思考當下,讓自然的理念為中華文化提供新的助力。理解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已經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要求。此次展覽將古代書畫與現代視角聯繫起來,將古代哲思與現代規劃貫穿起來,由畫中行跡尋得自然哲學,或將為傳播經典自然理念、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提供新的助力。
展覽海報
何處尋行跡——館藏古代繪畫中的人與自然
展覽時間:2023年9月8日-10月20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2層A展廳
主辦機構: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贊助:北京鑫河藝博文化有限公司、北京自定義科技文化創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