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人_ 李玥
2023年7月31日上午,“中國式感官語言與空間表達(表演工作坊)”學術研討會在京順利舉行。本次活動是“在傳承中創造:造型•表演•藝術場景——朱樂耕藝術展”展覽期間系列學術研討會的第一場,由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主辦,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生活樣式設計專業委員會承辦。本次展覽是由著名陶藝家朱樂耕領銜所做的系列作品展,此次展覽的大特點是注重理論先行。儘管展覽中有朱樂耕教授早期以及中後期的系列作品展出,但最受人關注的還是他後期帶領團隊創作的“生命之盒”“蓮之鏡像”,以及在他的指導下由朱陽為首席藝術家的朱樂耕工作室團隊創作的“花的精神”“花的三重境界”這四件大型的場景藝術作品。
這一系列作品自策展和創作開始即圍繞“藝術場景”“場景流”“劇場民族志”等重要理論概念展開深入思考,並融入整個展覽中。力圖在創作的理念和表達形式上都有所創新。同時,展覽特地組織多場學術研討會,嘗試在造型藝術、表演藝術及人類學等多個理論跨度中,突破對話壁壘。並以在“傳承中創造”為主題,就網際網路背景中的作品與觀眾的關係,以及中國式當代藝術走向場景化、表演化、劇場化等的可能性展開討論,既期望在學術研討空間中達成新話題、新理論、新觀念,也通過創造藝術事件而參與當代藝術的社會實踐。
本場研討主要圍繞“表演”這個核心關鍵詞,以“中國式感官語言與空間表達”為主題。由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所所長李修建主持。參會專家學者包括: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所名譽所長、東南大學藝術社會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首席教授方李莉,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鄧佑玲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民族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建民教授,山東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院院長、《民俗研究》雜誌主編張士閃教授,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浙江省時尚設計與製造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朱旭光教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院學術院長、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孫東寧教授,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中國生活樣式設計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兼職教授朱陽。八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嘉賓中既有藝術表演實踐與研究背景的專家,也有人類學研究背景的學者,圍繞展覽中的作品以及現象級的藝術傳播效果,展開了深入的、前沿的、頭腦風暴式的精彩對談,共同探討展覽的內涵和衍生理論,以及如何實現中國式符號的表達並達成國際對話。簡要概括本次活動的特點和突出貢獻,正是在於其搭建了一個開放的平臺,完成了跨界視野、前沿理論、合作機制三個視角上的創新。
本次活動的主持人李修建首先介紹了各位到場嘉賓,並邀請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長方李莉代表主辦單位作歡迎致辭。一方面,方李莉對各位到場嘉賓冒雨前來表示了誠摯的謝意和歡迎,另一方面,她也將本次研討會的背景和目標做了介紹。面對當前展覽所引起的現象級傳播現狀,從藝術現場到藝術理論,其背後有諸多理論空間值得深挖和探討,將社會生活語境中的藝術事件融入藝術史視域的思辨話題。可以想見,理論家眼中的展覽,從空間器物的展覽到表演實踐的展示,從空間藝術到實踐藝術的拓展,絕非簡單形式層面的改變,還潛在著更多維度的理論延展空間。因此,本次研討會中特別邀請的專家既有藝術學、人類學、民俗學等理論背景,也有舞蹈、設計、工藝等藝術實踐研究的背景,期待各位專家學者雲集,在共通和差異的視角中,多家爭鳴,妙語連珠,共襄中國式感官語言與空間表達新論題研討。
本次展覽的藝術家朱樂耕因故缺席,朱陽作為本次展覽的執行策展人,展覽中“花的精神”和“花的三重境界”兩件作品的首席藝術家,代表創作團隊對本次展覽的創作理念進行了系統介紹,並將展覽中的音樂演奏、舞蹈表演的視頻以及展期過程中網路觀眾的反饋進行了一一展示。作為展覽執行策展人,他表示自2015年開始構思時,已經注意到當代藝術展覽往往是單項輸出而忽視觀眾意識參與的現象。因此,此次展覽希望能與觀眾産生更多聯繫,尤其是對其文化背景的深挖,並由此産生一系列的理論思考融入作品創作和展陳的設計中,目標就是讓觀眾成為展覽的一部分。本次研討會的主題是“表演”,意在探討場景流中的兩種表演,即表演藝術家的表演和觀眾自發的表達。在直播時代中,每個人都能在網路社交平臺上進行表達,觀眾的自發表達是一種具有文化特徵的情感性自我表現。而這種表現通過産生了實體場景流,也産生網際網路中資訊的場景流。觀眾由此成為行動者、表演者、記錄者,觀眾在藝術場景中的表演與拍攝記錄可以被認為是藝術場景中的藝術再生産,所以觀眾也是藝術家。
基於此觀察和思考,朱陽繼續提出其策展理念的核心觀點:展現一個貫穿文化、藝術、生活的美學主張,他認為,經過傳統社會到現代藝術的美學主張流變,是全球的人文景觀趨於“人本人”式的同質化的過程。傳統的復興最終將在國際化平臺上重構貫穿多元的地方文化、藝術、生活的美學主張,對於中國來説,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進行中國式的當代美學表達,並以此為基礎建立面向世界的中國象徵系統。繼而,朱陽著重對本次展覽中部分藝術觀念進行了介紹,包括特定場域、天地人宇宙結構、中國式動態欣賞視角等,結合作品對展覽中美學編碼的應用案例進行具體分析解讀,並且簡要列舉了這次展覽中産生的系列理論,包括美學性的文化差異、文化皮膚、藝術中的全民藝術再生産等等,這些理論所解決的問題都是結合文化符號的生成邏輯來表達、交流、激發和思考,使源於文化的美學主張從藝術世界蔓延到生活世界,這個蔓延的過程,則需要大量的探討、研究和實踐的再記錄等。從這一點上來説,也就對各位專家學者呈遞了一份誠摯懇切的研討邀請函,在開放的理論空間中,期待各位對展覽中預設的觀念和展覽現象充分討論、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接下來,參會學者陸續發言表達了自己的思考,以跨界維度在不同學科領域之間展開理論交流。張士閃首先發言,他以民俗學的觀念切入討論,實際上也強調了藝術理論考察中自下而上的一種視角,不僅對觀眾群體給予充分的關注,也擴充了“表演”一詞的多元涵義——不僅考察藝術展館中的藝術表演,也將人們在生活中的行為視為一種表演狀態,將表演研究拓展到社會表演和文化表演的範疇。應當説,近年來逐漸成為顯學的表演研究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當代藝術展覽中參與表演的也不完全都是專業人才,還有更多的普通民眾也參與進來進行表演,這樣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其背後潛在的是自我表達意識的甦醒。此外,基於民俗學學者的學術敏感度,張士閃教授又提出“有溫度的田野”概念,他關注到這樣一個具有理論前沿視野的展覽實踐活動背後的創作主力,即朱樂耕、方李莉及朱陽“三峰並置”的家庭組合能夠合力促成這一藝術現象,這是一個具有典型性的考察對象,需要加以重視和考察。其次,基於展覽中對於觀眾的觀察,包括其身體舒展的姿勢、與作品造型的互動等,實際也潛在包含了中國當代文化實踐中的一個主要要素;進一步地置於藝術展演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呈現的主題裏看,張士閃教授提出了“3+1要素”的概念,即意象、數學、邏輯及行動。傳統中國要素的意象使展覽主體的主客觀界限消弭,同時展演持續時間、展覽空間的面積和作品數量,以及邏輯和行動的組合關係,即邏輯支配行動還是在行動中調整邏輯等等問題,都需要統合思考。最後,結合朱樂耕教授作品中融合了傳統與現代、民族與世界、地方與超地方、神聖與世俗的特徵,張士閃教授在表演理論的視域下繼續展開觀察,他發現觀眾在作品搭建的展演空間、意象世界和日常生活之間實現融洽的共處,這種現象本身即構成了一個當代的文化事件。正如德國當代現象學家羅姆巴赫曾提出,藝術品、藝術家與境遇互動生成,並且面向未來生成或多或少鮮活的文化生命。同樣地,他也期待此次展覽在各個向度文化因子的糾纏互動之下,能夠進一步激發學術和思想的進步。
孫東寧教授多年專注于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北京中軸線非遺以及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協同創新研究等,因此,孫東寧教授轉而從非遺文化研究中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原則談起。首先,此次展覽作為一個當代藝術展,選擇以傳統工藝和展演結合的特定形式,特別符合當下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群眾提供美好文化生活産品的核心理念,“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一次深刻實踐。其次,從特定空間與特定內容的組合來説,本次展覽所在地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館正是北京中軸線延長線上的一個特定空間,展示具有中國氣韻美學的藝術作品尤其適合,包括朱陽教授提出的文化皮膚、文化口音等抽象概念,由之産生的行為模式和特定情感等,都以非常活態的表達在這個空間中展示出來,讓所有觀展的觀眾得到沉浸式的感受,並且成為展覽中的一部分,達成一次中國傳統工藝的協同創新實踐。並且,琵琶、阮、二胡等民族樂器的表演使得聲音符號也成為場域空間的一部分,充分調動了觀眾的多重感官,靜態展覽、動態展示和活態展演的“三展”結合形式與觀眾形成對話,這正是此次展覽的獨特之處。基於此,孫東寧教授提出了幾點建議。從空間屬性的角度來説,未來也可考慮將展覽空間拓展到太廟、恭王府、天壇神樂署、景山觀德廳、孔廟國子監等傳統空間中,産生進一步的碰撞和話題延展;從展覽空間的可移動性來説,也建議展覽借助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等方式展開全國巡展,在不同地方、區域文化的氛圍中發現更多的理論價值;進一步地,充分發揮展覽空間和時間線上的雙線延展,以及展覽中的中式審美元素,鼓勵展覽團隊將作品帶到其他國家進行展出,激發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為中國當代藝術發現新思路。
接下方李莉以“劇場民族志概念的提出”為題進行了發言,她就藝術場景中所産生的“場景流”與“劇場民族志”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方李莉首先指出,這是一場針對當代藝術和人類學關係變革所帶來的新思考的討論,二者各自産生當代變革並在相向而行的探索中産生交叉,而網路空間的社交媒體使這種交叉得以實踐和實現,正是這樣的背景促生了“劇場民族志”和“場景流”的概念。理解這一概念的前提是要重新認識人類學與藝術的關係,當藝術成為藝術事件,藝術被看成是一個大家參與的社會事件,其展覽體現的就不僅僅是作品本身,而是其在這一過程所形成的社會網路關係及價值理念。在研究物的意義和它的相互性方面,人類學話語更多的參與在藝術理論的探討中,並與當代藝術之間構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關係。
另一方面,當文化的差異性逐漸成為當代藝術的敘述對象,人類學知識能夠更有效的解釋藝術界對跨文化事項的挪用或借用,做出更有效地解釋,甚至可以將“藝術場景”化為藝術和文化交流的一個新的知識生産場所。由此,更多借用人類學語言的藝術策展、藝術批評、藝術寫作相繼出現,其重要意義在於,在討論“他者”和“文化差異性”的後現代語境中,人類學家的獲權和補位豐富了當代藝術理論的探討,在藝術民族志的寫作中深入觀察當代文化、社會、藝術等關係。基於此,方李莉教授進藝術民族志寫作的新探索、人類學文本可視化、劇場民族志與藝術場景探討的意義與價值等話題,進行了細緻深刻的延展討論,旨在激發更多前沿理論的跨界研討。
研討過半,王建民教授繼續發言並對本次研討進行了簡要的中場評議。王建民教授在舞蹈人類學研究方面深耕多年,不僅對於藝術人類學理論研究造詣頗深,也培養了一批該領域兼具實踐和科研能力的優秀人才,産生一批優質的舞蹈民族志和理論成果。會上,王建民教授在回顧其對於人類學多模態轉向的寫作探討時提到,彼時國內外人類學界都在廣泛討論對於傳統文本人類學民族志的批評到多模態民族志的探索,而此次展覽以及方李莉教授提到出的社會劇場、關鍵劇本、藝術場景流等概念,正是對這類探索的一次實踐,也是展開當代藝術和美學中反思性思考的一個重要切口。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將藝術裝置、觀眾、場景和諧一致的統合在一起,充分展示出了一種多模態藝術觀念的實踐,結合其在西藏等地同樣觀察到的遊客旅拍藏裝藝術照等現象,王教授指出展示場景(包括各式社會場景、文化場景、藝術場景等)正是因為有受眾的參與才完整、生動,場景流概念探討的必要性也隨即産生。在這個場景中,一方面觀眾的表達更自主,另一方面,不同觀眾之間也形成相互表演的關係,在凝視、在被凝視、在再凝視的反覆交錯關係中,一個特定的藝術展示空間變成一個藝術再生産的展演空間。由此,在現實的藝術實踐中,在藝術場景的拆解和塑造中,促使理論家們重新審視和思考審美、藝術等概念,反觀傳統的藝術理論中多組二元對立關係等。
繼而,就展覽中網際網路技術對於表演和場景流的加持效果,朱旭光教授做了發言,他結合自身兼具設計學、傳播學和管理學等多重理論背景,特別關注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文化交流和公民性精神的塑造,從設計和傳播的角度進行了發言,並結合展覽主創團隊提出的多組概念談了自己對於展覽的三點感受,一、指出展覽貫通了理論研究與實踐創作,創造了數字技術環境下的一種線下藝術景觀;二、展覽打通了藝術家、參觀觀眾和網路受眾的互動,形成線上線下互動的傳播場景流;三、展覽打通了從創作到展演的價值邏輯。繼而,朱教授又以三個概念分享了其對於藝術場景表演這個關鍵詞的思考。第一是融合下一代網路原住民“Z世代”的特徵和興趣點,在技術賦能的背景下,關注到其特有的敘事與傳播特徵,提出流動性青年群體的概念;第二是因為關注到朱樂耕教授在環境陶藝理論中提到氣韻流動的美感,提出綜合材料與場景營造中國材料的場景概念;第三是從管理學視角提出的價值鏈的概念,即以藝術觀念與文創産品聯動轉化,由具體的建議指出實現品牌價值、服務價值、産品價值一體化貫通的實際需要,目標是達成整體價值的提升。
李修建研究員多年來完成了大量西方藝術人類學前沿理論和學科發展的翻譯和討論工作,包括《西方藝術人類學而研究指南》《舞蹈人類學十講》等譯著問世,積累了非常紮實的藝術人類學和藝術美學的理論功底,在此基礎上,李修建研究員融匯各個跨界視角的研討,再次回歸藝術美學的理論維度談到中國式審美等話題。他指出,在大致的區分中,中華美學精神關涉宮廷美學、文人美學、民間美學三個維度,其各自的美感特徵和追求不盡相同。在朱樂耕教授不同時期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其對三種審美精神都有吸收,並且做到了和諧共融,與當下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雙創問題、中國式現代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概念不謀而合。這一次展覽尤其突出展示了一種中國式審美的表達和當代呈現,結合大量AR、3D列印等技術實踐,真正實現了“在傳承中創造”的展覽主題。深究其在公眾視野中引發的現象級關注的原因,正是在於其將文人美學追求的淡雅簡約和民間美學注重的熱鬧喜慶、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等特點融洽呈現于一個當代藝術空間中,既能喚醒一種集體性的文化記憶和共識,也契合中國人普遍的審美心理和審美情感,産生一種兼具欣喜的親近感。
而後,原本應該主持此次論壇的鄧佑玲教授,因天氣原因未能到現場,她通過線上平臺進行了發言。此前,為了探索藝術實踐和表演理論內部的跨界空間,鄧佑玲教授在展覽開幕式上特別邀請了多位舞蹈演員到場,在陶藝空間中進行精彩的舞蹈表演,不論是畫舞合一的《俑Ⅲ—唐樂宮圖》,還是留白幻境的《香山射鼓》,都化為展覽中一個動態的藝術場景流,為當代藝術世界提供了一次值得深入探討的陶瓷裝置藝術綜合展覽的實驗案例。並且,鄧佑玲教授作為一名優秀的舞蹈藝術理論家,非常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田野調查工作,在舞蹈藝術研究的同時,也涵蓋了人類學思想的考察。基於這樣的研究基礎,鄧佑玲教授結合自身此前觀展的感受,指出本次展覽既具有當代性,也具有民族性,具有當下中國式審美的引領性,也符合當下生活方式的氣質,是一次既傳統又現代的藝術展覽,探索和開啟了當下中國當代藝術中空間造型藝術與表演藝術合作的新模式。從學科發展的角度來説,尤其是面對新版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的調整,應該説是各個藝術門類的藝術理論研究在政策層面實現了打通,而本次展覽與此變化則是形成一個良好的呼應,在同一展覽空間中,對造型藝術和音樂、舞蹈等表演藝術的有機結合做出了一次富有創意和美感的嘗試,共同構成了一個藝術場景流。無論是造型作品藝術家還是音樂、舞蹈表演藝術家,其創作過程都是一次身心的、情感的、感覺的、精神的灌注過程,都充滿了純凈的生命參與身心互動,這一點也展現出了一定的藝術史研討價值。包括方李莉教授提出的劇場民族志概念,包含了強烈的互動性、對話性和共通性,提示我們可以在作品形成過程中增加多主體的記錄和關注,貫徹藝術研究中的一種公眾性視角和能動性寫作。
這次研討活動因颱風“杜蘇芮”影響引起的暴雨天氣使得研討會原定舉辦地點中國工藝美術館臨時閉館,活動轉而移到朱樂耕教授與方李莉教授的家中進行,這一變化作為本次活動的一次小插曲,也意外引發了沉浸式討論的效果,伴隨窗外細細簌簌的雨聲,思想反而更為活躍,碰撞出諸多精彩討論,恰如雨中的草木枝葉,顯得更為鮮亮和生機勃勃。在接下來的展期內,另外還有兩場系列學術研討陸續進行,各界專家置身展覽空間中展開研討,充分發揮空間性、互動性和體驗性等特性,對此次展覽中的內涵、價值和衍生話題做出了更加多維視角的創新討論。對此,張士閃教授最後總結到,觀眾在展覽現場表現出的連鎖反應,實質上正是濃縮地呈現出當代中國人的生活狀態、文化心性和傳統綿延。乘此趨勢,期待朱樂耕教授在持續淡泊自然的創作狀態之下,完成更多兼顧傳統和創新精神的作品,朱陽和其他朱樂耕工作室團隊成員在朱樂耕教授的指導下,有更多新地創作和思考出現,畢竟他們是更年輕更有朝氣的一代新人。同時,他也期待方李莉教授圍繞劇場民族志、場景流等概念提出更多深入的探討。
總結來看,本次研討中有人類學背景的藝術理論家,兼顧藝術實踐和人類學理論研究的背景,對應本次研討所劃定的主題範疇,深入參與藝術實踐和藝術現場,豐富了藝術表演理論的討論深度;還有多學科跨界學者針對本次展覽中所謂藝術場景流能線上上、線下多重空間中實現,並包容多種藝術形態結合在一起的現象展開討論,指出這實際上與整個網際網路的發展進程也是結合在一起的,沒有網際網路就不會有這個研究,所以這又是一場在網際網路背景下的創新實踐活動。可見,背靠此次展覽搭建起的跨界研討空間,充分加深、拓寬了展覽的理論討論範圍和平臺價值。並且,此次展覽不僅在空間中展示,也具有時間性,隨著時間的進程,事件式的展覽內容也在不斷地深化和更新,“劇場民族志”與“場景流”成為一對雙向而行的概念,即“場景流”可以為藝術人類學研究提供一個不斷演化的劇場式田野現場,因此,藝術人類學視角的田野考察工作得以在展覽中持續展開,伴隨這次展覽,産生系列的藝術田野日誌。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學視角促成藝術觀念的更新,劇場民族志在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都實現了創新。整合來看,當前人類學與當代藝術並肩前行,因而我們不僅需要關注當代藝術的創作理念,在網際網路空間促發現代性問題研討的複雜性和必要性問題上,也初步達成了共識,在此基礎上,想要更多、更深入的突破性創新理論空間探索,還需更多的同仁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