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高遠
“唐詩天井:國際藝術駐留創作營”正在皖南徽州歙縣古城展開,當代藝術與歷史傳統建築空間的對話空間也已經開啟。
構成當代藝術的諸多傳統的疊加,使當代藝術不再停留在時間的表層,而是擁有了歷史的縱深。所謂“藝術的終結”和“後歷史藝術”只是理論上的説辭,從今天全球範圍的當代藝術現象來看,當代藝術完全具有連接藝術歷史敘事的合法性;同時作為歷史時空中的一部分,當代藝術可以名正言順地引用任何時代的任何傳統,所以它本身就應該是跨時空和跨文化的,同時也應該面對當下提出問題。
古代與當代、文化遺産與當代藝術的並置展陳在歐洲的藝術展覽中頗為常見,甚至可以作為一種類型的展覽來研究、討論。在中國,大量的古建和歷史遺跡,也應該是展示當代藝術的場域。皖南徽州,自古人傑地靈,徽州古建古鎮更是重要的文化遺産場域。“唐詩天井:國際藝術駐留創作營項目”即是在古徽州核心歙縣古城進行的一場徽州古建與當代藝術的一場深入對話。通過數期駐留創作,不同的國際當代藝術家和徽州古鎮的歷史場域的不同點位交融互動,實際上面對的就是藝術作品在時間和空間語境中的更新和變化。在藝術的世界中,時間是可以空間化的,也可以是視覺化的,在當下形成的瞬間,歷史也不斷涌現,歷史包含在當下之中。我們的城市、我們看到的景觀,我們的藝術,都承載著文化記憶的有效成分。
類似“古”與“今”的並置展陳在一定意義上起源於古代戰爭中的戰利品掠奪。從古埃及方尖碑在羅馬的展示,到基督教教堂大量重新利用古代神殿建築部件的方式,從一種佔有歷史逐漸演變成了展示榮耀和藝術。在藝術和歷史之間,展陳的作用被無限放大。藝術作品的時間和空間也被重新整合。其中,關於藝術作品“時代錯置”(或“錯時論”,anachronism)的論述不絕於耳,甚至這個借自歷史研究中的術語也成了藝術史研究的重要現象。法國藝術史家阿拉斯通過其對作品細緻入微的把握和觀察,提出了與藝術作品相關的三個時代:其一是我們所處的當下,即作品的現實存在;它強調的是作品與當代觀者之間的交流關係。第二個時代指是作品問世的時代,它融合了諸多的時代,因為在作品問世時,作品産生之前的“過去”已經與作品被創作的“現在”融合到了一起。第三個時代,它是從作品的問世到我們所處的當下之間的時代。在這“三個時代”之中,第三個時代最為重要也最易被人們所忽略。它包含了之前的時代帶給作品的痕跡,同時也凝固了之前的時代停留在作品上的目光,正是這些目光的凝結,塑造和改變了當代觀者的目光,也正是這“第三個時代”的存在方式,直接導向了多時空並置的討論,也導向了“時代錯置”。
古徽州的歷史和人文加上當代藝術的創造性,正是展示時代錯置的場域;歙縣古城中已有的建築和藝術遺跡疊加上當代藝術作品,更能生發出時代的融合與時間的空間化表達。“唐詩天井”將流傳至今的語言文字、歷史建築遺産以及當代視覺藝術融為一體,展現出多層次的時空;我們通過“唐詩天井”國際藝術駐留項目,應該更清楚歷史對於當下的重要性,同時也能更深刻理解傳統物質文化遺存在當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