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1日下午,由東方出版社、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回望與觀照:朱乃正藝術溯源——《回望——朱乃正手書童年》分享會”在北京SKP RENDEZ-VOUS書店舉行。
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曹星原、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宋協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雷頤、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董正賀與李湜女士、海德堡大學中國美術史教授胡素馨女士、北京舞蹈學院舞臺美術系教授韓春啟,北京舞蹈學院退休教務處副主任高煒、北京舞蹈學院舞臺美術系秦燁教授、朱乃正生前好友張世椿的兒子——著名畫家張加、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樊晨鐘、北方工業大學雕塑係教授喬遷、著名寫實油畫家李瑾和王劍等多名學者、藝術家出席活動。
《回望——朱乃正手書童年》是我國傑出的畫家、書法家、美術教育家朱乃正先生的自傳作品,由著名美術史學家曹星原女士整理、編撰而成,于近日由東方出版社出版。全書收錄了完整的朱乃正手書草稿,配以50余幅珍貴照片,帶領讀者回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舊上海,講述朱乃正先生的家族故事、童年經歷和藝術啟蒙之路。《回望——朱乃正手書童年》選擇了左頁影印手稿、右頁印刷正文的編排設計,最大程度上平衡了書法欣賞和流暢閱讀的需求。此書中,曹星原女士精心書寫了數千言的“編者言”,並編撰了多條“星原説”,介紹了朱乃正先生手書童年手稿的由來,並對手稿記錄的時代、往事等方面的細節輔以解答和補充,將這份童年自傳更立體飽滿地呈現到讀者面前。
這是繼《黑白東西:朱乃正藝術思行研究》《響噹噹的銅豌豆:傳奇畫家朱乃正》之後,曹星原推出的第三部朱乃正藝術研究著作,由此完成了“朱乃正人生三部曲”,分別闡述了朱乃正先生的藝術成就定位研究、人生歷程、童年經歷和藝術啟蒙,系統地回答了“朱乃正先生是如何走進藝術,走向了他所佔據的歷史地位”這一問題。這在朱乃正先生逝世十週年、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成立十週年之際,具有非凡的意義。
本次分享會圍繞《回望——朱乃正手書童年》一書,回顧朱乃正先生在不同人生階段所取得的藝術成就,並深入闡述朱乃正的童年經歷對其藝術生涯的影響。
中國美術館原黨委書記錢林祥,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吳江,海鹽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鹽朱氏文化研究會原會長馬小平,四川美術學院教授尹丹,以及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仇盛分別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朱乃正及其藝術成就,以及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成立十週年的歷程。朱乃正先生的眾多生前好友以及為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發展做出貢獻的各界人士,通過視頻短片對此次活動表示祝賀。
錢林祥先生追憶,與朱乃正先生相識不久卻好像久違的老友,印象最深的是朱先生的通透、樂觀、有愛心。朱先生早年受過許多不公正的待遇,吃過不少苦,卻從沒有半點怨言,始終對社會充滿樂觀,對人生充滿憧憬,對未來的世界充滿熱愛,對生命抱有滿腔的愛。朱先生在彌留之際,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自己的作品捐給中國美術館,將它們留給公眾,留給國家,這讓錢林祥大為感動,他立即與當時的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趕到醫院,在朱先生臨終前完成了捐贈,這批捐贈的作品包括《聽雨》《臨流》等,是他晚年油畫創作的重要作品,對今後中國美術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朱乃正風景速寫(碳素筆)
吳江先生談道:我和朱乃正先生是世交,一起在青海生活、工作了二十年,隨後在北京交往了近三十年時間。在與朱乃正先生數十年的交往中,感受最深的是朱先生樂觀向上、豁達灑脫的人生態度。朱先生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創作的《金色季節》,表達了對糧食的渴望、對生存的追求,他雖處困境卻總能發現生活的美好。朱先生將青海視為他的第二故鄉,認為在青海的時光是他創作的最好年華。這一時期的創作中體現了他與青海大自然水乳交融的關係,以及他從自然中得到的啟示。回到北京後,他所創作的《國魂·屈原頌》反映出知識分子的命運與國家命運的緊密聯繫,表達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人生追求,可以看出他對社會發展的關切。如今我們緬懷他,要學習他正直、為人師表、不為名利所惑的精神。
尹丹教授從文本上分析了曹星原女士編撰的兩部朱乃正傳記作品:《響噹噹的銅豌豆:傳奇畫家朱乃正》和《回望——朱乃正手書童年》。他認為,前者通過朱先生傳奇的一生,寫出了朱先生面對不公命運的坦然,也寫出了朱先生不屈不撓的風骨。而後者則是一本有趣的小書:排版有趣,手稿影印件與印刷體正文的左右對照非常用心;圖片有趣,很多記錄朱先生童年遊戲的照片令人會心一笑;紀念朱先生的方式有趣,藝術家的自傳就是一個時代的個案,能夠更生動、更全面、更切實地映射時代。每一滴水珠都可以映射太陽,每一個藝術家的歷史都不僅僅是自己的歷史,也是整個社會的歷史。
馬小平先生致辭表示:《回望——朱乃正手書童年》是一本具有非常高史料價值的好書。這本書是浙江省海鹽縣鄉賢朱乃正先生的童年回憶,裏面許多珍貴的史料填補了海鹽縣相關研究的空白,對我們進一步了解朱先生童年及海鹽朱氏家族有很大幫助。
仇盛先生回顧了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成立十週年以來,在研究、展覽、出版、國際交流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並向對中心發展做出貢獻的各位師友表示了感謝。
接著,曹星原、宋協偉、雷頤三位學者就《回望——朱乃正手書童年》一書的編撰始末、內容及定位等方面進行對談。
曹星原(左二)、宋協偉(右一)、雷頤(右二)對談
曹星原回憶從朱乃正手中接過這份手稿後的感動:“很少有藝術家會寫下自己的童年,還寫得如此細膩。”在她看來,這本書會成為人們追思、研究朱乃正的一個起點,我們能從中清晰地看到一個小男孩成長的心路歷程。朱乃正先生的畫感人,為人更感人,梳理他的童年經歷就是在回望朱乃正先生的人生,這會使更多人關注朱乃正,關注他的時代,並從中獲得一些啟發。她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有學者繼續書寫朱乃正先生童年之後的傳記,能在朱乃正先生的故鄉海鹽建一座朱乃正紀念館。
雷頤則從生活史的角度肯定了《回望——朱乃正手書童年》的史料價值。朱先生寫自己的母親堅持上學,堅持做職業女性,拒絕包辦婚姻,這就生動地反映了新文化運動下普通女性的覺醒。他寫同班同學,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不同階層的生活面貌。寫和不同親戚的往來細節,又透露出上海在近代所受到的全球化的影響,而距上海不遠的海鹽地區,在近代出現人才輩出的文化現象,就和這種全球化的影響不無關聯。
母親王玲梅女士與朱乃正姐弟三人
宋協偉和朱乃正的關係十分親密,他是朱乃正的學生、同事、下屬,被稱為“朱乃正的半個兒子”,他眼中的朱乃正德才兼備——既是中央美院、全國美術界公認的全才藝術家,其藝術創作對當時及現在的中國美術都頗具影響;又為人正直、重情義,對所有朋友乃至晚輩、學生,甚至學生的學生,都十分的真誠、厚道,令人感動。
高煒(右二)追憶朱乃正風範
作為朱乃正曾為之畫過肖像畫的央美故人,高煒被邀請到對談席上,講述朱乃正昔日風範:他個子不高,裝束講究,在央美食堂一齣現就獲得所有人的注目;他博學務才,書法、油畫、國畫、文學、戲曲、美術……無所不通。央美大家雲集,但像朱乃正這樣眾人聚焦的領袖式人物,高煒僅見過這一個。朱乃正熱情好客,常常在畫室裏,就著酒和花生米,和朋友們暢談美術思潮,探究美術界如何求新求變。他一直在思考傳統的繼承,創新的方法,幹1988年在央美創建了書法藝術研究室,並在他生前最後一次畫展“黑白東西一一朱乃正藝術思行研究展”中提出“中國油畫不需要西方認可”。
談及朱乃正先生的藝術貢獻,曹星原指出:“朱乃正是發現、描繪青海高原自然美的第一人,如同荊浩、范寬之於太行山,石濤、弘仁之於黃山的審美開派。”可以説,朱乃正是青海乃至西北風景畫的開宗立派者。在寫生風景畫領域,同時代的畫家對三大關係(空間、色彩、素描)的處理,沒有人比他更高明。值得注意的是,朱先生一生十分坎坷,而他的畫作卻毫無苦澀感,這也讓曹星原對藝術本質有了新的理解:藝術不是對生活的表現,藝術表達的,是對生活缺失之物的嚮往。
AI技術復原的朱乃正影像感動全場
最後,朱乃正藝術研究中心還為分享會“請來”了一位“神秘嘉賓”——由AI技術復原的朱乃正先生形象,在視頻中向許久未見的老友們表示歡迎與感謝。分享會在感動與欣喜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