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海邊戲劇、候鳥300、花車巡遊——2023阿那亞戲劇節上演文化盛宴

海邊戲劇、候鳥300、花車巡遊——2023阿那亞戲劇節上演文化盛宴

時間: 2023-06-20 11:16:28 | 來源: 藝術中國

 

阿那亞社區(攝影:劉鵬飛)

阿那亞社區位於北戴河新區,近年來隨著阿那亞的孤獨圖書館、阿那亞禮堂、藝術中心、沙丘美術館、阿那亞劇場群落等文化景觀不斷出圈,阿那亞已經成為國內炙手可熱的新文藝聚集地。2021年,阿那亞社區首次推出“阿那亞戲劇節”,成為國內首個海邊戲劇節。在戲劇節期間,數百位知名導演、演員、舞臺藝術工作者和中外藝術家以及數萬名參與者集結于海邊,參與戲劇演出,公共藝術活動和其他系列文化沙龍、文化創意活動。

得益於北戴河海濱得天獨厚的在地資源,阿那亞戲劇節一直在關注自然、人、藝術和日常的關聯,倡導“藝術無垠、戲劇無界”的理念,戲劇在這裡不再是專業領域,而是所有參與人群的“狂歡”。

開幕式現場(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開幕式現場(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開幕式現場(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2023年6月15日,2023阿那亞戲劇節攜全新主題“呼喊和細語”在秦皇島•阿那亞社區啟幕。2023阿那亞戲劇節邀請了章子怡、陳明昊與孟京輝聯合擔任藝術總監,崔健、程耳、董功、段奕宏、管虎等共計27位來自多元藝術領域的知名行業翹楚擔任藝委會成員。

 

孟京輝在開幕式中致辭(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創造一個彼岸,讓我們抽離現實,以一個更高維度的視角來看待當下的生活。在戲劇中,我們站在彼岸,望向此刻”。作為2023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總監,孟京輝導演在開幕式上淺談了自己對於戲劇的洞見以及阿那亞戲劇節或將啟迪的未來。2023阿那亞戲劇節以“呼喊和細語”為主題,孟京輝在媒體見面會時對此做了解讀:“‘呼喊和細語’是我向伯格曼同名電影的致敬,另一方面‘呼喊和細語’有很多解讀,有空間的想像,有聲音的遠近,對人生存的支援等等,我們強調戲劇的當代性、互動性和一種人和人之間交流的緊貼感。”

馬寅在開幕式中致辭(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阿那亞戲劇節像一個約定,每年夏天,天南海北的朋友們來到這裡,因為戲劇而相見、相識,共同創造一個海邊的戲劇時空。戲劇讓我們在一起,這讓戲劇節成為一件值得反覆期待、共同堅持的事。”阿那亞創始人馬寅在開幕式上表達了自己對阿那亞戲劇節的期待,戲劇存在著對人際關係的一種整合作用,藝術引發的共鳴往往可以摒棄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差異,一起分享一種共同理解的喜悅,能夠快速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也是戲劇起始於生活,最終作用於生活的意義。 

候鳥300所在的海灘,遠方為作品“海上鳥帆”(攝影:劉鵬飛)

同時,阿那亞戲劇節一個非常顯著的特色就是用在地的海水、綠地、森林、海灘的天然之景激發藝術家的潛力與情感,孟京輝説:“我們依託大海,所以我們的口號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戲劇,我們有太多好玩的東西,大家嗨起來,就能看到美麗的風景,人文風景,各種各樣的風景,你自然就生長出這樣的能力,感受到更多的美,你會變得更豐富了...”

2023阿那亞戲劇節在10天時間裏,通過戲劇藝術、生活藝術、跨界藝術、公共藝術四大板塊,呈現一場多維立體的感官盛宴,讓觀者從百餘場演出中沉浸式感受藝術的洗禮。

戲劇單元

本次戲劇單元,作品豐富多元,三十余部國內外作品將以八大重磅劇目、七大演出系列呈現給觀眾。來自德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日本、匈牙利等十余部海外國家的戲劇前沿作品將首次和中國觀眾見面,二十余部國內頂尖佳作也將為觀眾帶來開闊而豐富的感官體驗,這些作品將於阿那亞的劇場共計上演百餘場演出。 

戲劇《蟲子》(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本次阿那亞戲劇節在全球化和在地化之間作出了更多的努力,本次戲劇節不僅呈現了國內大量戲劇界中堅力量和青年新銳的作品,同時戲劇節還邀請了來自德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日本、匈牙利等國家的十余部戲劇前沿作品,均為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受邀參與本次戲劇節的包含享譽歐洲劇壇的德國先鋒導演羅伯特•舒斯特(Robert Schuster)、日本靜岡藝術劇場總監宮城聰、柏林布萊希特劇院藝術總監奧利弗•裏斯(Oliver Reese)、義大利前衛戲劇的代表人物艾瑪•丹特(Emma Dante)、義大利即興喜劇大師安東尼奧•雷扎(Antonio Rezza)等當今世界劇壇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以及國內先鋒大師、舞蹈肢體名團和新銳創作者們。

戲劇《形同陌路的時刻》劇照(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戲劇《形同陌路的時刻》劇照(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形同陌路的時刻》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地利先鋒劇作家彼得•漢德克最著名的作品,由柏林布希學院導演系主任、德國先鋒戲劇導演羅伯特•舒斯特(Robert Schuster)執導,該劇也是他最得意的一部作品。全劇沒有任何臺詞!光怪陸離的現場音效則取代語言,成為整部戲的敘事手段。200套天馬行空的戲服、200件千奇百怪的道具帶領觀眾穿梭無數的平行宇宙。

戲劇《十二首情詩》劇照(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戲劇《十二首情詩》劇照(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2023年6月16日,孟京輝年度新劇愛情音樂喜劇《十二首情詩》在阿那亞戲劇節首演,該劇將法國“喜劇之父”莫裏哀、智利傳奇詩人聶魯達、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加繆和俄國文壇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進行創意改編,在中國最大的海邊露天劇場——阿那亞孤獨外劇場獻上一曲荒誕而曼妙的愛情悲喜之歌,和全場的觀眾一起,和潮水、海風、夜幕共同感受戲劇所帶來的絕妙時刻。

戲劇《紅色》劇照(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戲劇《紅色》劇照(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戲劇《紅色》劇照(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陳明昊在媒體見面會上致辭(攝影:劉鵬飛)

同一天,在阿那亞禮堂外,本次戲劇節藝術總監陳明昊為觀眾帶來了開幕大戲《紅色》。該劇目原版為倫敦西區的大熱舞臺劇,曾榮獲托尼獎最佳話劇、最佳話劇導演等六項大獎,《紅色》再現了抽象派繪畫大師馬克•羅斯科一生中最後的藝術絕唱,克羅斯科和殺死他的年輕藝術家精彩絕倫的對話!導演陳明昊以一種全新的方式,顛覆和解構大師與大眾的關係,在阿那亞聖潔的白色禮堂空間外,陳明昊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參與進來,用文本、表演、影像、音樂等不同領域的藝術能量在這裡融合,以一種理想化的、自由的藝術創作狀態,共同構建一部恣意瀟灑、天馬行空、充滿詩意的《紅色》實驗空間。

 

環境戲劇《巴爾》劇照(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環境戲劇《不可兒戲》劇照(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作為多元藝術創新表達的窗口,今年戲劇節全新升級戲劇藝術板塊下設的重要單元“環境戲劇朗讀”,多位藝術創作者在不設限的自然公共環境中,帶領觀眾回歸最原始、最純粹的“環境戲劇”傳統,在阿那亞的海邊戲劇場域,以經典劇本朗讀的形式,共同致敬國內外的經典作品——在自然光與影的映托下,通過聲音與環境的碰撞激發情感與想像力。

候鳥300

作為戲劇節重要藝術單元——候鳥300在2023年6月12日啟幕,這是一場來自世界各地300位藝術家131組作品,194場演出的大型公共藝術活動,全部集中在阿那亞孤獨圖書館向北200米的海灘上。據孟京輝工作室宣傳總監,阿那亞戲劇節的宣傳顧問王好介紹,候鳥300最早概念來自於孟京輝團隊前往法國阿維尼翁參加戲劇節的經驗。當時他們住在一片帳篷營地裏,來自各國的戲劇愛好者、創作者在這片營地相互交流,氣氛火熱,因此也引發了他們的無限遐想——在這樣的環境裏會生長出什麼樣的作品呢?從2021年開始,“候鳥300”就在海灘上舉辦。2022年,著名建築師馬岩松為“候鳥300”設計了候鳥沙城——一座沙灘上藝術烏托邦之城,今年馬岩松再次打造了全新的候鳥沙城。

俯瞰候鳥沙城(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候鳥300貳零貳參媒體見面會(攝影:劉鵬飛)

 

馬岩松(右)在媒體見面會上談沙城設計理念(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馬岩松在媒體見面會上談到了沙城的設計理念:“這個城給人的感受就是天和海,沙城有一條時間的軸線,就是時間的廟,我們做了水池後就開了一條通道通向大海。這很適合安靜的時候,人與海天的對話。我們希望每個藝術家跟觀者對話有一個自由的空間,這個空間是物理的空間,也是心理上的空間,能有一種內觀的自由,我們希望這個空間稍微有一點精神性。”

候鳥300的發起人之一劉暢為媒體介紹候鳥300活動(攝影:劉鵬飛) 

沙城時鐘(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從左至右為策展人硃砂(設計師/策展人)、藝術策劃鄭靖(中國美術學院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副院長)和候鳥300藝術總監劉暢(導演)(攝影:劉鵬飛)

這座由沙鑄造的低矮城堡和裏面所有藝術活動及作品只維繫短短的300小時,候鳥沙城中矗立的巨大的時鐘不斷顯示著300個小時的倒計時,“時間”是候鳥300的第一維度。對此本屆候鳥300藝術策劃鄭靖對此做了解讀:“300這個數字,我們更想強調的是這個時間的量詞,就是在個300個小時當中生發的可能性,開幕只是一個開始,不管創作的形式,還是整個一座城,在300個小時當中的出發,我覺得才是大家應該持續去關注的。”

本次候鳥300的藝術家的創作豐富多彩,涉及影像、裝置、動畫、行為、戲劇等各個門類,在300個小時內,24小時不間斷發生藝術創作。 

劉煥章《夢》(攝影:劉鵬飛)

在候鳥沙城中,有部分經典藝術家的作品。進入沙城不久就能看到中國著名雕塑家劉煥章的作品《夢》藝術家採取了高度概括化和簡練的形式,靠一個單純的形體去凝練地表現在睡夢中少女的恬靜。作品富含內在情態,充滿了感染力和藝術性。 

向京、瞿廣慈的《劉靜和康曉亮》(攝影:劉鵬飛)

《劉靜和康曉亮》是藝術家向京、瞿廣慈在2004年做的一組人像雕塑,向京做了女孩,瞿廣慈做了男孩,這是兩個普通中國面孔的青年,藝術家創作時從細節彰顯青春的惆悵、迷茫和潛伏的力量,強調各個獨立個體的存在,以平凡寫實的敘事方式反映中國社會都市文化和普通個體的生活狀態。時隔近20年,兩位藝術家的作品,對於處於當下快速流變時代的青年群體,具有某種新的精神啟示。

 

藝奇客作品(攝影:劉鵬飛)

本次候鳥300中非常出彩的一組作品來自“藝奇客”打造的《馬良移動照相館 2.0》《種翅膀的人》《移動的戲劇城堡 1.0》等充滿奇幻色彩的車輛。藝奇客來自馬良工作室,團隊以拼湊美學、低科技派、蒸汽朋克、賽博朋克等藝術風格 為創作手段。在創造與經驗梳理中,在西方當代和人工智慧大行其道與中國文化內省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全新的藝術風格。

九成九《九人獨白》(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九成九”藝術小組用九件不同媒材和形態的抽象人體,通過與機械手臂的結合,在海岸邊建構起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中預留給觀者一個互動的區域:當觀者走入感應區域後,所有的機械手臂開始運作,仿佛雕塑人體的語言形式。

王姝雅、于佳白《一切的開始 Le début》(攝影:劉鵬飛)

王姝雅、于佳白的作品《一切的開始 Le début》將生命力,自由,勇敢,守恒,和覺醒等精神意識注入6個抽象的“種子”中與時間流記錄和超現實詩化相融合。作品表達了人類對未來世界意識脫離有機體後可能的想像,引發對科學與文明的重要性和脆弱性的思考。 

大橘子《維納斯的誕生》(攝影:劉鵬飛)

藝術家大橘子的作品《維納斯的誕生》是大藝術家系列中的一個人物,取材于波提切利的名畫,作品依託這幅世界名畫以可愛的方式來到我們的生活中。將雕塑和真實的大海結合在一起,創造一個更加有趣可愛的場景。 

⻢克筆品牌STA斯塔與藝術家Spencer合作的《星物種》(攝影:劉鵬飛)

⻢克筆品牌STA斯塔與藝術家Spencer合作,以廢棄的⻢克筆彩色配件為材料,搭建了一個巨大的、以海星形態為靈感的藝術裝置。這些零件顏色鮮艷,形狀各異,它們通過巧妙的構造和佈置,呈現出一個逼真而美麗的海星形態。它提醒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和保護海洋環境,以保護這些美麗而神秘的生物。同時,使用⻢克筆廢棄的彩色件進行搭建,傳達出了一種環保意識。 

藍曬工作坊(攝影:劉鵬飛)

攝影師張旭龍在藍曬工作坊與裝置展營地,向觀眾介紹了無相機攝影藝術的起源,從大自然中創造出的cyanotypes氰型藍曬版的技術,在工作坊裏,藝術家團隊為觀眾提供工具、技能和材料,學習180年曆史的氰版印刷工藝。 

參加戲劇節的國外藝術家(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此外,本次候鳥300在倫敦舉辦了分會場,作為藝術交換項目,8位來自中國,4位來自英國的藝術家,得以跨越從阿那亞到倫敦到8000公里的距離,像候鳥一樣來到對方國家進行異地創作。

候鳥俱樂部的晚間活動同樣精彩豐富 (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候鳥俱樂部的晚間活動同樣精彩豐富(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多元跨界的文化活動

在今年的阿那亞戲劇節,生活藝術、跨界藝術、公共藝術板塊還延展齣戲劇巡遊、跨界裝置“戲劇房子”、阿那亞戲劇節四年展(AQ)暨2023舞臺美術9+9人展、海邊對話、海邊工作坊、海邊放映、海邊戲劇大巡遊&海邊篝火等多元形式的藝術活動,在2023阿那亞戲劇節期間第次展開,為人們創造前所未有的多維藝術體驗。 

藝術集市(攝影:劉鵬飛)

斫琴茶室(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在孤獨圖書館舉辦的海邊對話“傳統與顛覆 夢想·藝術·色彩”(攝影:劉鵬飛)

藝術家喬小刀用16天製作了《海怪酒店+萬能機器人》,一層駕駛艙、客廳、廚房,二層臥室。(攝影:劉鵬飛) 

《海怪酒店+萬能機器人》內部(攝影:劉鵬飛)

AI戲劇盒子(圖片來源:阿那亞戲劇節)

戲劇房子是阿那亞戲劇節跨界藝術板塊的重要單元,由阿那亞戲劇節藝術總監陳明昊發起,建築師梁琛共同策劃,邀請來自文學、哲學、音樂、美術、戲劇、電影、社會學、時尚等各個領域的藝術家,在阿那亞不同的場域搭建以經典戲劇為名的建築空間。13+1座戲劇房子就散佈隱藏在阿那亞的沙灘、草坪、廣場、餐廳、禮堂……的不同場景中,等待有心的觀眾去探訪。

詩人北島(攝影:劉鵬飛) 

詩友在朗誦北島的詩作(攝影:劉鵬飛)

6月17日下午,子集藝術空間呈現了“沒有鐘的房間”-北島作品展,包含北島詩作、攝影的展示,小小的空間內擠滿了熱情的觀眾,詩人北島、作家余華和阿那亞創始人馬寅親臨現場,與觀眾一起參加了“午後讀北島”活動,北島與現場詩友一起朗讀了《回答》《時間的玫瑰》等作品。 

阿那亞戲劇節露天音樂表演(攝影:劉鵬飛)

阿那亞戲劇節露天音樂表演(攝影:劉鵬飛)

阿那亞戲劇節巡遊(攝影:劉鵬飛)

阿那亞戲劇節巡遊(攝影:劉鵬飛)

阿那亞戲劇節巡遊 阿那亞戲劇節巡遊(攝影:劉鵬飛)

阿那亞戲劇節巡遊(攝影:劉鵬飛)

阿那亞戲劇節巡遊(攝影:劉鵬飛)

阿那亞戲劇節巡遊(攝影:劉鵬飛)

阿那亞戲劇節篝火(攝影:劉鵬飛)

6月17日晚,參加阿那亞戲劇節的藝術家從阿那亞四期小鎮廣場出發,藝術家、花車組成的巡遊隊伍在觀眾簇擁中沿著阿那亞社區街道,載歌載舞,一直巡遊到海邊沙灘。在眾人圍觀注視中,海灘上巨大美麗的“鯨魚”在大火中熊熊燃燒,藝術家和遊客們在沙灘上點燃起了篝火,巡遊狂歡持續到深夜。

戲劇節期間阿那亞社區的戲劇元素(攝影:劉鵬飛)

作為戲劇節的承載體的阿那亞社區,經過十年的發展,圍繞“人生可以更美”的主張,阿那亞社區不斷的升級和變化,它已從海邊人文社區升級為海邊的文化矩陣,正如夏誕創意董事長劉育政所言:“阿那亞一直都在強調日常生活的審美化和審美生活的日常化,而戲劇節營造的是一個有演出、有對話的生活環境,將藝術和日常大眾發生了聯繫,並成為了大眾的藝術節。”

本次阿那亞戲劇節將持續到6月25日。

(文章參考阿那亞戲劇節微信公眾號文章)



海邊戲劇、候鳥300、花車巡遊——2023阿那亞戲劇節上演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