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第三屆中國非遺傳承發展與創新高峰論壇非遺國際傳播專場舉行

第三屆中國非遺傳承發展與創新高峰論壇非遺國際傳播專場舉行

時間: 2023-05-15 11:12:48 | 來源: 藝術中國

第三屆中國非遺傳承發展與創新高峰論壇非遺國際傳播專場 攝影:蘭紅超

2023年5月11日,由華夏文化促進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非遺傳承發展與創新高峰論壇非遺國際傳播專場在北京槐軒舉行。來自首都高校、文化協會、國際傳播機構的十余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以《萬象中國》等節目為例,就如何用非遺講好中國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開深入探討。該學術活動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本次專場論壇由藝術中國主編許柏成主持。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國際傳播對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萬象中國》是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對外推廣局指導,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出品,藝術中國策劃攝製的中英雙語系列短紀錄片,2019年列入中宣部對外推廣重點影視項目。2022年11月至12月,在中國網、騰訊視頻和海外社交媒體等全球網際網路平臺同步推出,獲得超過8000萬點擊量與廣泛好評。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副主任閔令超致辭 攝影:馬博瀚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副主任閔令超首先對參與本次論壇的專家學者表示感謝。他認為非遺的國際傳播對講好中國文化故事具有重要作用。作為一部講述中國文化的高品質系列影片,《萬象中國》呈現出三個特點:以文化符號彰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影像之美傳遞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和以生活視角喚起國外受眾的切實感知。希望未來《萬象中國》圍繞中國非遺題材推出更多破圈爆款。

論壇主席、華夏文化促進會非遺分會會長常月紅致辭 攝影:馬博瀚

論壇主席、華夏文化促進會非遺分會會長常月紅在致辭中説,非遺要傳承好,更要傳播好。只有做好傳播,古老的非遺才會在當代煥發出新的活力。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從文化的角度切入是更為恰當的做法。非遺承載著中國人的生活、情感和信仰,更易於外國受眾接受。希望通過本次國際傳播專場的舉辦,對非遺的傳承、發展與創新起到導向性作用,讓更多年輕人熱愛非遺。期待《萬象中國》一直拍下去,把中國非遺講出一個特別的故事。

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中國科技大學博物館館長陳履生線上發言 攝影:馬博瀚

中國國家博物館原副館長、中國科技大學博物館館長陳履生以線上視頻的方式發言。他説,《萬象中國》包羅中國萬象,其中與文化遺産關聯的部分尤為精彩。今天的文化遺産工作,不僅是為了我們自身,更是為了未來的子孫萬代。文化遺産有相當一部分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保護者。他以在自己家鄉建立的竹器博物館為例,講述了非遺與普通人生活的緊密聯繫,它承載著中國人創造的智慧和對美好生活的期許。他認為,非遺是屬於世界的,期待世界觀眾找到中國非遺中屬於自己的那一份精彩。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姜飛發言 攝影:蘭紅超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姜飛對《萬象中國》系列短視頻給予高度肯定,“它的藝術性和代入感都給人一種生動、立體和真實的感知。正如其英文‘China Bouquet’的寓意一樣,它像一捧花束,鮮活而美好,也反映了當代中國的新面貌。”姜飛強調,當我們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時,首先要可信。《萬象中國》鏡頭下包羅萬象且以小見大的內容,無疑是直觀而可信的。在非遺國際傳播時,將藝術之美和大眾生活相結合的“生活方式美學”構成了另一個維度的“可信”。

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寧強發言 攝影:馬博瀚

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寧強認為,今天國際傳播語境的變化,使非遺文化的國際推廣與傳播工作更加勢在必行。在寧強看來,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題材不應局限于古代中國,當代中國人的真實故事是更加鮮活的內容,這有助於改變西方對中國人的刻板印象,向世界呈現一個與時俱進的當代中國。同時,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非遺文化的過程中,寧強還強調了突破英語傳播的單一語種,實現更廣範圍多語種、跨地區、跨文化傳播方式的重要意義。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原非遺研究中心主任喬曉光發言 攝影:馬博瀚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原非遺研究中心主任喬曉光認為“要講好21世紀的中國故事就要講好中國的文化事實。非遺恰恰是有體溫、有腔調、有文化和歷史可信度的文化事實,其中也蘊含了中華民族活態文化的情感價值內涵。非遺體現了‘文化人民性’和‘文化當代性’。從人類文明發展史來看,文化的存活需要文化具有適應性和傳播性的結合。因此,《萬象中國》和非遺題材的結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喬曉光教授強調:“在傳播過程中,我們也不應該忽視文化的對偶性,在把中國文化傳播向世界的同時,也可以通過世界反觀中國,在傳播中發現他者也是對自己的明證。因此,近百年的中國發現學和傳播學的對位思考,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對自身文化進行再發現,從而實現內部文明的再整合。”

外文出版社國際傳播專家、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大衛·弗格森(David W. Ferguson)線上發言 攝影:馬博瀚

外文出版社國際傳播專家、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大衛·弗格森(David W. Ferguson)指出,“被看到”是所有環節中最難的一環,“因為你不能只與那些已經對中國感興趣的人溝通。你需要與那些被教導對中國有負面印象的群體進行對話,而這是很難的,因為強迫這些人去看你的作品並不容易。”對此,大衛給出自己的建議:“中國需要一個更具廣泛性的國際交流戰略體系,思考如何把抽象的政治話語融入到藝術性創作中,通過專業能力把它變成一個更加親切耐看的故事,並通過各個渠道和機會進行傳播和推介。”

中國外文局西歐與非洲傳播中心(今日中國雜誌社)首席定稿人孫雷發言 攝影:馬博瀚

中國外文局西歐與非洲傳播中心(今日中國雜誌社)首席定稿人孫雷長期工作在外宣一線。她認為,《萬象中國》採用短視頻影視節目的方式,具有資訊量更為豐富,感受更為直觀,富於現場感和聲影合一等優勢。其文字精煉,優雅又平實易懂。譯文收放自如,體現了適當的靈活性,便於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領會。“在對外文化宣介工作中,正如《萬象中國》節目所做的,不必拘泥於世界奇跡或國之瑰寶,應該既有陽春白雪又有柴米油鹽,小處著眼也可以大處落腳,文化差異中仍然能夠找到文化共情。”孫雷説到。

中國外文局“解讀中國”工作室製片人劉元發言 攝影:馬博瀚

中國外文局“解讀中國”工作室製片人劉元分享了正在拍攝的以北京中軸線為題材的紀錄片,她認為中軸線不僅是作為城市規劃與建築的物質遺産,也具有代表了中國人的思想和觀念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內容。非物質文化遺産是與今天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她以德國紀錄片《我們如何生活》為例,這部紀錄片通過德國普通人一天的日常生活,向觀眾自然地傳遞了對德國人的生活習慣、習俗和對生活方式的理解。這對於我們的非遺傳播具有啟示意義。

跨文化學者、藝術家倪軍發言 攝影:馬博瀚

跨文化學者、藝術家倪軍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産連結著一個國家的過去與現在,正是文化根脈延承賡續的見證和體現。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創造性轉化,並從國家文化戰略層面進行落實,從而實現非遺和當下性的結合,在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講好非遺故事,展現中國萬象。”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設計製作部副主任劉鵬飛發言 攝影:馬博瀚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設計製作部副主任劉鵬飛指出,如何做好一檔獨具特色,有溫度,有品質的非遺文化的國際傳播産品是一項重大的課題。做好這樣的優質節目,無論從策劃、腳本、翻譯、拍攝,後期製作等環節,都需要以精益求精的標準要求並且協同作戰,高度配合,另一方面需要廣泛吸收各方專家意見以及尋求地方資源的支援,只有在多方合力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打造出非遺文化的國際傳播精品節目。

藝術中國主編許柏成主持本次專場論壇 攝影:馬博瀚

藝術中國主編許柏成表示,此次論壇以《萬象中國》為案例,總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在國際傳播方面的做法和經驗,對我們未來講好中國文化故事,塑造新時代中國文化符號,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與會專家從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傳播、影像製作、語言翻譯等角度,以《萬象中國》等節目為例,對中國非遺的國際傳播進行深入的探討。專家們一致認為,非遺要傳承、創新和發展,首先要做好非遺的傳播,要多打造像《萬象中國》一樣的節目。要向國際講好中國非遺文化故事,應該更多地與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結合,這樣更便於國際受眾接受。

與會嘉賓與《萬象中國》團隊成員合影

據悉,《萬象中國》第二季已於今年啟動,未來將繼續關注中國非遺題材,保持對中國文化對外傳播的初心,攝製更多有溫度、有品質的影像作品,為中國文化外宣做出貢獻。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3/5/16/20235161684220129824_336.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