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張大千齊白石珍品集結,“南張北齊”大展登陸北京

張大千齊白石珍品集結,“南張北齊”大展登陸北京

時間: 2023-04-01 19:50:00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現場

2023年3月31日,由榮寶齋與龍美術館聯合主辦的“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在北京榮寶齋大廈啟幕,展覽從即日起對公眾開放並持續至4月16日。

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常勃,榮寶齋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趙東,龍美術館創始人、館長、收藏家王薇,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燕,中國嘉德拍賣董事總裁胡妍妍,在藝科技及雲杪文化創始人、本次展覽策展人謝曉冬,藝術家范揚、許俊,榮寶齋副總經理、榮寶齋畫院院長唐輝,榮寶齋副總經理、紀委書記任其忻等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開幕式現場剪綵儀式

作為2022年榮寶齋350週年與龍美術館10週年系列紀念活動之一,雙方強強聯合,自去年9月上海龍美術館首展後,引發觀眾好評如潮。榮寶齋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趙東在開幕式上的發言指出:“作為中國20世紀的兩位藝術巨匠,張大千與齊白石的創作各辟蹊徑,都代表了中國畫邁向現代化進程中的兩種探索,對當代傳統書畫藝術的發展依然具有極大的啟示作用。這是百年老字號榮寶齋以學術為引領,在創新展覽機制,加強與重要的文博機構和美術館對話、交流方面的嘗試,是推動文化惠民、藝術育民的重要舉措,更是踐行文化央企使命,在為上海人民帶來一場藝術盛宴之後,繼續為首都人民奉上的一道傳統文化藝術大餐。”

展覽現場

龍美術館創始人、館長、收藏家王薇在開幕式上談及此次展覽時表示:“去年9月‘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在龍美術館舉辦後,獲得了廣大市民的喜愛,好評如潮。時隔半年,龍美術館與榮寶齋攜手在北京榮寶齋再度獻上‘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心情依然十分激動。兩位大師近50件的珍稀佳作,為觀眾獻上了難得的視覺盛宴,同時也與北京的風水寶地,以及榮寶齋深厚的文化底蘊相互融合,散發出醇厚濃烈的文化藝術氣息。相信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也希望今後龍美術館與榮寶齋能有更多攜手共進的機會,為社會大眾帶來優質的展覽,為弘揚傳統文化及社會美育盡一己之力。”

開幕式現場 榮寶齋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趙東

開幕式現場 榮寶齋副總經理、榮寶齋畫院院長唐輝

開幕式現場 藝術家李燕

開幕式現場 龍美術館創始人、館長、收藏家王薇

一南一北兩個重要文化機構的惺惺相惜,如同張大千和齊白石兩位藝術巨匠之於中國近代美術史的意義,對此龍美術館創始人、收藏家劉益謙説:“ 2022年是榮寶齋創立350週年,也是龍美術館創立10週年,兩家機構選擇在此特殊時間節點上聯合辦展可謂機緣難得、恰逢其時。而且張大千和齊白石作為中國近代美術史上地位無可撼動的大師,一生中都沒有機會合辦展覽。能夠邀請有著350年文化底蘊的榮寶齋為兩位大師舉辦展覽,榮幸之至。此外‘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作為龍美術館10週年書畫展的第一個起點,取得了熱烈的反響,這也使我們更有信心、更有熱情地舉辦之後的兩場展覽。”

開幕式現場 本次展覽策展人謝曉冬

在藝科技及雲杪文化創始人、本次展覽策展人謝曉冬開幕式上表示:“這次展覽已經在上海取得了廣泛的關注與好評,相信在北京的再度亮相也一定會取得強烈反響。20世紀兩位大師兩種鮮明的藝術風格與藝術成就都能在此次聯展中一一展現。而且中國藝術創作的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相信這次展覽也會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

學術沙龍現場

展覽開幕前還舉行了學術沙龍“張大千、齊白石與中國20世紀書畫”及“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新聞發佈會。沙龍活動邀請榮寶齋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趙東,榮寶齋副總經理、榮寶齋畫院院長唐輝,龍美術館創始人、收藏家劉益謙暢談榮寶齋與龍美術館收藏張大千、齊白石作品的淵源,“南張北齊”兩位藝術巨匠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交集以及對20世紀畫壇的深遠影響,沙龍由在藝科技及雲杪文化創始人謝曉冬主持。

本次特展精選雙方收藏及提供的張大千與齊白石一生早、中、晚三個時期,近五十件(組)佳作,完整地涵蓋了兩位世紀巨匠各個時期的創作面貌。亮相北京的重點展品包括:齊白石《九秋風物圖》《貝葉工蟲》《可惜無聲·花草工蟲冊》與張大千《南嶽祝融峰圖》《紅拂女》等,傾情呈現給北京觀眾。

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觀眾參觀展覽

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一大千”的張大千,早年注重臨摹,擅長山水、人物、花鳥各種題材,後來長期旅居海外,最終將古今畫法熔為一爐,獨創潑彩大寫意山水畫,享譽國際藝壇。

張大千 南嶽祝融峰圖 紙本設色  115.2cm×45.8cm 1938年 榮寶齋收藏

張大千 松下雅集 紙本設色 133cm×58cm 1937年 私人收藏 龍美術館提供

張大千 夏山高隱圖 紙本設色 158cm×71cm 1947年後 私人收藏 龍美術館提供

張大千 荷塘野趣(四屏通景) 紙本設色 154cm×78cm×4 1947年後 私人收藏 龍美術館提供

張大千平生與榮寶齋淵源深厚,其多件藝術精品被榮寶齋收藏。榮寶齋藏有張大千巨幅手卷《華山雲海圖》,是其盛年巨制,張大千去世後不久,這件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張大千作品展覽中展出,成為整個展覽最為矚目的佳作。早在20世紀40年代,榮寶齋就成功試印了張大千的《敦煌供養人》,開創了利用木版浮水印技藝複製大畫幅書畫作品的先河。而張大千亦曾先後三次為榮寶齋作箋紙畫稿三套,分別刊于各版本的《榮寶齋詩箋譜》。

齊白石 紫藤圖 紙本設色 137.3cm×33.5cm  榮寶齋收藏

被稱為“人民藝術家”的齊白石,起初從明清大師入手,畫風冷逸,定居北京後衰年變法,以自然的天趣,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開闢出高度概括的花鳥畫寫意畫法;同時大膽吸收書法用筆入畫,一變五代以來大減筆人物畫飄逸奔放傳統,以篆隸筆法用於人物描寫,憨拙生趣;其山水上追六朝,刪繁就簡,大膽剪裁,一反明清以來的程式,極具獨創與革新性。其筆墨暗合極簡主義,也與現代繪畫的走向相呼應。

齊白石 可惜無聲·花草工蟲冊(十三開) 紙本設色 29cm×23cm×13 1942年 私人收藏 龍美術館提供

齊白石與榮寶齋可謂互相成就。榮寶齋幾乎藏有齊白石各個時期創作的代表性繪畫、法書、印章、手札等作品。在皇皇十二卷《榮寶齋珍藏》中,齊白石作品獨佔一卷,共收入其各類繪畫作品三百餘幅。在榮寶齋的眾多木版浮水印作品中,白石老人的畫是最多的,高達數百種。齊白石剛定居北京時,因其出身“低微”和在藝術上的求進求新,遭到了不少舊文人的排斥,處境頗為艱難;榮寶齋獨具慧眼,將他的畫挂在店堂中最顯眼的地方,使他的畫作逐步為人賞識以至推崇備至。白石老人自五十七歲定居北京開始,至其一九五七年病逝,與榮寶齋有將近四十年的深厚友誼。榮寶齋館藏的《九秋風物》是白石老人晚年代表力作。這幅白石老人八十四歲時所作的長卷,將秋天的桂蕊飄香、菊黃楓丹、草蟲花間追逐等生動景致囊括在畫面之中,怡人秋色盡收眼底。

齊白石 群蝦圖 紙本水墨 135cm×32.5cm  榮寶齋收藏

“南張北齊——張大千齊白石書畫藝術特展” 在榮寶齋與龍美術館的聯合推動下,落地京滬雙城,期望讓傳統藝術精品真正走近大眾,助力北京與上海兩座城市的文化藝術交流。(圖片經主辦方惠允刊發)


張大千齊白石珍品集結,“南張北齊”大展登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