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聚·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十週年回顧活動”現場
2023年3月3日,“重聚·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十週年回顧活動”在今日美術館舉辦。去年,是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設立以來的第十年。王式廓藝術基金會發起、並攜手中央美術學院、今日美術館聯合組織了“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回顧”的系列活動,對“王式廓獎學金”及“今日青年藝術家提名展”的公益效用和累積成果進行總結回顧,旨在提升學術與藝術領域的銜接性與藝術公益微生態的凝聚力,並對後續更好地開展藝術扶持提供相應參照,同時感召更多社會同仁投身藝術公益事業。
此次回顧活動由今日美術館副館長劉樹慧主持,出席嘉賓有:著名藝術家、王式廓基金會理事譚平,中央美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中央美院美術館黨委書記韓文超,王式廓基金會理事、西貝餐飲集團董事張麗平,王式廓基金會理事傅克勤,批評家、評論人舒可文,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晏燕,以及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往屆獲獎藝術學子及入圍藝術家等。
“重聚·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十週年回顧活動”現場
“重聚·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十週年回顧活動”現場
“藝術公益與藝術發展的關係”圓桌論壇
本次論壇由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晏燕主持,著名藝術家、王式廓基金會理事譚平,中央美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以及批評家、評論人舒可文共同參與了論壇,在輕鬆融洽的氛圍中分享了對於“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的回顧、闡釋和展望。
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晏燕主持論壇
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晏燕:回望過去的十年,譚老師能否從自己的角度分享下基金會的作為帶來了怎樣的價值?
著名藝術家、王式廓基金會理事譚平:在準備創立這個計劃的時候,我們首先希望這樣的藝術扶持項目能夠對學生和藝術家有所幫助。我自己也是藝術家,我的經歷讓我知道作為一個學生,什麼時候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拿到獎學金對自己最有幫助。並且我們希望能做一個標桿,選出的藝術家能夠代表中國當代青年藝術家的面貌。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將王式廓獎學金扶持對象的範圍集中到研究生階段,因為研究生二年級的時候,學生需要做自己的項目,特別需要一點經費支援學習。我們希望青年藝術家能夠走向世界,到國外進行駐地創作,真正體驗一下國外藝術家的工作方式,跟他們一塊生活學習,這和在學校中的學習並不一樣。
著名藝術家、王式廓基金會理事譚平發言
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晏燕:王書記怎麼看待王式廓獎學金與中央美術學院的連結?
中央美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王式廓獎學金在中央美術學院設立,它的獨特性在於它具有學術型、研究型的性質。且這個獎學金當時針對研二的學生設立,因為這些學生正要從一個學生的身份轉為未來的藝術家、藝術批評家或者是教師等身份,處於他們學業中的重要轉折階段。這個獎學金的設定對這些同學的未來會産生很大的影響。
我們可以把這個獎學金看作是一個育人的過程。中央美術學院一直把獎學金當做培養學生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育人方面。王式廓本人就是傑出的藝術家和優秀的教育家,他拿出這樣的經費來資助後輩青年藝術學者十分可貴。
中央美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發言
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晏燕:去年在今日美術館舉辦的“今日青年藝術家提名展”我們邀請了15位提名人,舒老師是評委之一。請舒老師從評委的角度,談談項目機制的建立以及定位對於提名展發展的重要性。
批評家、評論人舒可文:我們還是看重青年藝術家是否具有成長的空間。藝術家在起步階段,沒有獲得畫廊或者商業認可的時候,在各個方面會困難一些。這個時候要看他幾年的工作狀態,他是否具有一種很清晰或者很有力量的創作線索。最後我們選出來的候選人都是已經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創作思路的。這個時候如果真的有一些推動,很可能就會成為優秀的藝術家。
在評選的時候,“王式廓”這個名字對於我來説,不僅僅是一些跨時代的作品,而是包括他的工作所帶給我們的一些更寬闊的社會文化關懷。為什麼王式廓的作品能夠給人那樣深刻的印象?以作品《血衣》為例,畫面本身攜帶的社會文化、精神、意識形態、歷史的資訊太濃了,可以讓觀眾感受到那樣的力量。
在看這些藝術家作品的時候,我基本上是從這個角度去進入。有一些作品可能是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非常好,但是它的能量僅僅在方圓之內。這個其實也是我覺得當代藝術和今天文化生活的關係需要檢討的地方。視覺作品需要用眼睛去觀看,不論它攜帶怎樣的觀念,攜帶怎樣的社會判斷和文化趣味,一定是訴諸於一個改進的對象。這個時候,感性對象不應該只局限于藝術家個人的喜怒哀樂。喜怒哀樂賦予了作品一種形式,而這種形式應該是可以和別人分享的,這種形式本身就是一個通達別人精神的道路。藝術家的這份個人感受當中所攜帶的社會判斷或者情感需要具有公共性質,才有能讓觀者得到收穫的價值。
批評家、評論人舒可文發言
今日美術館副館長晏燕:請書記談一談,從“王式廓獎學金”到對“今日青年藝術家提名展”的扶持計劃,王式廓藝術基金會的公益項目具有哪些意義?
中央美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中央美術學院注重對於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我們通過王式廓獎學金的設立,主要資助研二的學生去國外的藝術院校、藝術機構,甚至是創作現場,讓他們開拓視野。我們希望培養有國際視野,可以有國際對話能力,且面向未來的青年藝術家和青年藝術學者。
王式廓獎金開創了美院第一個學術型獎金,給獲得獎勵金的同學以選擇的機會,鼓勵他們自我思考、獨立探索和創新。過去十年我們保持了一個高水準的遴選標準。無論是獎學金,還是青年藝術家提名展,我們都在提供一個導向和學術標準,甚至像舒老師説的一種“文化內涵”。
獎學金的另外一個作用是使美院學術不再束縛于空中樓閣,而是更加“接地氣”,腳踏實地去關注社會的現狀,關注現在大家所面對的問題。這種現實關懷恰是王式廓獎學金所傳遞的“家國情懷”。拿到獎學金的學子收穫到的不僅僅是藝術上的成長,更多的是他個人的成長。我們希望獎學金的資助可以給學生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通過他們自己的努力,把他的學習過程、思考過程通過藝術的方式呈現出來。
今日美術館副館長劉樹慧: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這個平臺自搭建以來,扶持了眾多藝術學子和青年藝術家。我們請今天來到現場的獲獎藝術家和學子們談談自己的感想。
青年藝術家代表杜蒙:我是一個偏材料實踐的創作者,我所遇到最大的困難是面臨一個沒有很固定的創作設備的條件。我基本上都是從2016年回國以後,輾轉在國內各個工廠、車間、小作坊、私人工作室,還有一些獨立項目。今天的論壇使我聯想到在自己的創作路上多能遇到的不同藝術生態,以及多元化的社會面貌。我希望未來的扶持計劃當中,能夠給一些偏材料實踐的青年創作者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創作平臺。
青年藝術家代表杜蒙發言
青年藝術家代表陳抱陽:我的創作和科技的結合多一點,我的創作屬性也會有一些更多的研究內容。所以我就在學校裏跟老師平臺説,可能以後會更多的去幫助年輕老師去做研究,去做自己的創作。另外,我希望可以借助藝術扶持計劃的平臺幫助藝術家去了解更多的內容,例如請基金會給我們提供一些交流的機會,幫助我們了解更多社會思想或是科學技術方面的發展,從而為我們拓展更多的創作思路。
青年藝術家代表陳抱陽發言
在本次回顧活動上,到場來賓還一同觀看了回溯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一路走來的紀錄影片,共同重溫了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的緣起、發展與堅守,見證了“王式廓獎學金”資助過的優秀學子和“今日青年藝術家提名展”扶持過的出色藝術家們在各個領域的活躍出彩。一如王式廓基金會理事長孟祥軼所傳達的寄語,“回顧過去十年走過的路,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支援過的優秀學子及藝術家們一路前行,茁壯成長,令我們感到無比欣慰。在這些青年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蓬勃向上的力量,也感受到了與王式廓先生藝術精神的脈絡連接!”
王式廓基金會理事長孟祥軼發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11年以來,王式廓先生的家人及王式廓藝術基金會一直通過藝術扶持計劃這樣的方式對學子及青年藝術家給予關懷支援,先後有百餘位藝術學子及青年藝術家被承載著王式廓先生精神信念的力量所鼓勵並給予展示的機會。在活動同期發佈的《重聚: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十週年》回顧紀念冊中,我們更是看到了青年藝術家群體的青春風采與寶貴群像,如今,這些優秀的青年人已在各個領域結出纍纍碩果,已然成長為當代藝術領域具有廣闊成長空間的中堅群體。
在時間的長河中,十年倏忽一瞬。展望未來,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將繼續悉心前行,為培植中國藝術事業的新生血脈和堅實前行蓄積新的勢能與溫煦動力。今年,新一屆今日青年藝術家提名展即將啟動,王式廓藝術扶持計劃將一如既往的鼓勵、推動關照社會現實、展現時代精神、具有清晰創作線索的青年藝術家們的成長與發展。
重聚項目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