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當下——周向林個展在京開幕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當下——周向林個展在京開幕

時間: 2023-03-07 | 片長:00:06:00 | 來源: 藝術中國

這是一個“有時代感”的展覽——這裡的“時代感”並不是在述説著其內容的“老舊”,而是在強調一種從過去到現在,從昨天到今天的延展、貫穿與生發。它就如一輛輛迎面駛來的“紅色機器”,當這些具有時代感的民族品牌“東方紅”“紅旗”“解放”“北京”“上海””東風金龍”駛入展廳,駛入我們面前時,它們如同從歷史中走來的活體,又載著每一位觀者駛向各自不同的未來……

展廳現場

2023年3月4日,周向林個展“紅色機器·昨天今天”在798橋藝術空間拉開帷幕。作為藝術家12年前在今日美術館“歷史與現實”個展的延續,展覽展出了藝術家持續創作的《紅色機器》組畫,同時也包括《模型》、《基因工程》等系列作品。除了布面油畫的表達形式外,周向林還嘗試通過版畫、綜合材料和絲毯等多種方式進行創作,從而在不同質感中拓展其藝術語言的感受與張力。

《紅色機器•之一》1993年 布面油畫  195x195cm

一張創作于1993年的“東方紅”牌拖拉機拉開了展覽的序幕。它車頭朝前,正對著展廳入口。這種迎面駛來的既視感瞬間將觀者拉入某個特定的時空場域,直面30年前的巨物,倣若隔世,又近在眼前,給人一種déjà vu(似曾相識的記憶幻覺)的錯覺。

展廳現場

“不論是東方紅,還是解放,紅旗,東風金龍……它們都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我們那個年代的青春回憶,也是同一代人複雜的情感共鳴。有人認為歷史過去了就翻開新的一頁,昨天過去了又是新的一天,但我認為今天就是未來的昨天,‘昨天’和‘今天’是一種鋪陳往復,從而滾動書寫了歷史。”藝術家周向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不難看出,周向林筆下的歷史和和現實不是割裂的,而是統一的,他反映的是個人對歷史和現實兩重看法一種融合的觀點,帶有極強的當代性和批判性。 

《模型•SH760》2009年 布面油畫 200×200cm

作品細節

《模型·1(斜杠)20×20·東風金龍》2010年 布面油畫 200×200cm

籠罩在畫面上的“歷史光暈”

細看他的作品,周向林並不是簡單的將車模放大比例還原成真車尺寸,也並非照相寫實的超真實刻畫。周向林在寫實還原了一輛輛紅色機器的同時,卻特意通過畫面中金屬光澤的光斑、舊照片般的底色為其披鍍上一層“歷史光暈”,仿佛觸手可得,又似水中撈月,乍近還遠,在時空的營建中讓渡出人們對歷史的思考

駐足作品前的觀眾

真車等比例大小的作品展示

傳統的歷史畫多以歷史事件或場景為內容,通過敘事性去呈現。而我希望把靜物變成歷史的投射。這些具有時代感的紅色機器原有的功能是車輛或生産工具,但它的象徵意味同樣耐人尋味。我希望以濃縮了很多歷史情節的物作為起點,當它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和容器時,它便具有了社會性和群體性的普遍意義,我試圖把它們以靜物的方式描繪出來,當它成為歷史的載體,那麼它無疑也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歷史畫’。 ”周向林説到。

《基因工程Ⅰ》2018年  180x410cm

東方紅髮動機細節

縱觀展覽,不難發現這一主旨貫穿始終。除了布面油畫外,周向林還創作了一系列綜合材料作品。當過車工的他受到藍圖的啟發,在鋁板上結合藍曬法描繪出一批紅色機器的工業圖紙,按照這一藍圖可以生産出新的紅色機器。在《基因》系列中,東方紅的發動機被嵌在汽車裏,它的介入是歷史文脈中基因的接續和傳承,也正呼應了“昨天·今天”的主題,將幾代人連結在一起,供觀者重新思考和解讀。

絲毯作品細節

《紅色機器•昨天今天》No.14 2022年、綜合材料、85×120cm

本次展覽策展人杜曦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周向林寫實繪畫能力極強,他用古典油畫層層罩染的方式畫出了一種比照片還逼真的效果。但更可貴的是,他並沒有停留和局限在這種寫實絕技中,而是找到了一種極為恰當的方式進入當代,通過當代藝術的話語體系詮釋他的觀念與思考。他的作品乍看是科學氣質的,細看是藝術氣質的;乍看是在表達物理,細看是在表達心理;乍看是側重於實用層面,細看是側重於象徵層面。冷靜的思辨和熾熱的情緒,融匯于照相寫實般的繪畫手法中,貌似是機械製圖,但無一不透露著人文主義者的苦心。他撐開了藝術作品的魅力空間,供人駐足回味。”

《中國記憶.解放》2010年 平版 70X75cm

作品細節,無不牽出一個時代的懷舊

這種奇特的效果,源於周向林對各種因素的微妙處理。經過他的處理後,很多方面被調換,無情之物有情了,實用之處變成象徵之處,科學功能轉為美學功能。這種調換,在科學角度是不合理的,但在藝術角度合乎情理,是心理投射于物理後生長出來的美學效應。這在《基因工程》和《紅色機器·昨天今天》中體現得更為明顯。

已經身在2023年,見多識廣的周向林為何仍然專注于“紅色機器”?“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説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從人類文明軸心時代流傳至今的古老話語,告誡我們人心和世道從來沒有變過。經歷了成千上萬個昨天后走在今天的人,細思刻骨銘心的人生經歷時,不難體會到“變”與“不變”的哲思,就如同貫穿歷史的“昨天”與“今天”的命題

青年收藏家謝尚晉博士觀後感慨道:“我們這一代可能離那段歷史有些距離了,可民族品牌紅旗始終是新中國的符號,這幾年紅旗不斷發展創新,新能源汽車也都做得很好,它其實也見證著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這些中國製造的傳統品牌的復興也象徵著我們的民族希望。周向林老師的展覽以時間線索把我們拉到過去,又讓我們立足今天而感悟未來。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27日。(圖文/付朗,視頻/王爾晴,部分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部分嘉賓合影:

從左到右:李端妮、唐暉、尚揚、周向林、杜㬢雲、唐驍、李明威

從左到右:林琳、寇勤、周向林

從左到右:朱鴻、陳池瑜、羅世平、周向林、李松、湯立

從左到右:石衝、周向林、曾梵志

 從左到右:王克舉、閆萍、周向林、孟祿丁

開幕嘉賓大合影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23/3/7/2023371678172022952_46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