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只有法國才有“印象派”嗎?帶你去漢堡美術館看一看(下)

只有法國才有“印象派”嗎?帶你去漢堡美術館看一看(下)

時間: 2023-02-17 14:53:04 | 來源: 藝術中國

肖像 | Portrait

乍看之下可能並不明顯,但印象派畫家其實也打破了肖像畫的慣例。他們所追求的是大多是輕鬆及清新的基調,這一時期少了很多彰顯社會地位的正面肖像畫,畫面中的人物大多自然呈現。

左圖:洛維斯·科林斯(德國,Lovis Corinth,1858-1925),“Flora”,1923;右圖:德加(法國,Edgar Degas,1834-1917),“Portrait of Josephine Gaujelin”,1867

即使偶爾出現略顯“定格”的畫面,場景仍是動感的。

左圖:愛德華·維亞爾(法國,Édouard Vuillard,1868-1940),“參議員海因裏希·羅雪爾肖像”(Portrait of Senator Heinrich Roscher),1913;右圖:馬克思·利伯曼(德國,Max Liebermann,1847-1935),“外科醫生紹爾布魯赫”(The Surgeon Ferdinand Sauerbruch),1932

例如法國納比派創始成員之一的愛德華·維亞爾為德國參議員海因裏希·羅雪爾所繪肖像,以及馬克思·利伯曼為20世紀最傑出的外科醫生之一、胸心外科先驅紹爾布魯赫所繪肖像都不是正襟危坐的寸照,主角像是隨意擺出了一個姿勢,或是被不經意地抓拍到了一個瞬間——一個極富人味的瞬間。

左圖:洛維斯·科林斯(德國,Lovis Corinth,1858-1925),“The Painter Leonid Pasternak”,1923;右圖:馬奈 (法國,Édouard Manet,1832-1883),“The writer Henri Rochefort”,1881

德國女畫家阿爾瑪·德爾·班科與上文提及的格雷琴·沃爾威爾同為漢堡人,一同參與漢堡分離派的創始,她與雷諾阿的肖像畫對比同樣耐人尋味。

左圖:阿爾瑪·德爾·班科(德國,Alma Del Banco,1862-1943),“日本女子”(Japanerin),約1910;右圖:雷諾阿(法國,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Madame Heriot”,1882

靜物 | Still Life

靜物畫在17世紀低地國家作為一個獨立流派出現,在印象派中重新獲得了重要地位。不過,印象派的“靜物”相較原先有所改變,它不再僅僅是在畫中炫耀性地顯示物品的豐富,更多是在表達一種“謙虛的渲染”。印象派似乎對“象徵”有所抗拒,這些靜物的“存在”強過於附加給它們的意義。

上圖:莫奈(法國,Oscar-Claude Monet,1840-1926),“梨子與葡萄”,1880;下圖:維多利亞·迪伯格(法國,Victoria Dubourg,1840-1926),“花籃”,1875

法國女畫家維多利亞·迪伯格是法國畫家亨利·方丹·拉圖爾(Henri Fantin-Latour,1836-1904)的妻子,有些藝術批評家詬病維多利亞的作品只是在簡單複製她丈夫的風格,但其實她在遇到拉圖爾之前就已經開始了靜物畫的創作。不過維多利亞的早期作品確實與拉圖爾的風格很有“夫妻相”,但在1904年拉圖爾離世後,維多利亞的筆觸開始變得愈發柔軟、更為自由。

左圖:洛維斯·科林斯(Lovis Corinth,1858-1925),“菊”,1922;中圖:雷諾阿,“溫室之花”,1864;右圖:萊瑟·尤裏(Leo Lesser Ury,1861-1931),“束菊”(Chrysanthemums Bouquet),1920

德國印象派畫家、版畫家萊瑟·尤裏曾于1890年代加入慕尼黑分離派,後來又成為柏林分離派的一員。除了靜物,他最為擅長描繪入夜或雨天的城市街景,雨聲人影咖啡館是萊瑟·尤裏的“印象”法寶。 

在“靜物”這個主題中,印象派畫家嘗試了很多不同方法,有時是忠實地呈現他們所看到的,有時則專注于變幻的光線和彌散的輪廓,自由的筆觸、富有表現力的呈現均已開始指向更進一步的藝術運動。

風景 | Landscape

“光”是激發印象派畫家創作風景畫的原點,他們揮舞著畫筆投身進入自然光投射與反射的樂園中,捕捉光影轉瞬即逝的瞬間。

上圖: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塞納河畔”(The Seine at Billancourt),1879;下圖:洛維斯·科林斯(Lovis Corinth,1858-1925),“午後盧塞恩湖”(Vierwaldstattersee am Nachmittag),1924

法國印象派創始人之一的西斯萊可能是最為專注于風景畫的印象派選手,他的早期作品風格尚未脫離現實主義,能看到庫爾貝對其産生的影響。直至1870年代,西斯萊的作品中開始出現柯羅般的詩意,在更為大膽自由的用色中,西斯萊迎來了自己的創作黃金期。

保羅·高更(Eugène Henri Paul Gauguin,1848-1903),“布列塔尼浴童”(Breton Boys Bathing),1888

印象派無疑徹底改變了繪畫的進程,而在1880年前後,藝術家們又往前邁了一步。以塞尚、高更為代表的後印象派不再單純流連于光色之中,他們將更多的自我與情感融入作品,“開始嘗試對色彩及形體表現性因素的自覺運用”。如塞尚所言,“藝術,是與自然平行的和諧世界”,在徜徉于平行世界的旅途中,他們盡力表達“主觀化了的客觀”。

上圖: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玉米地”(Cornfield near Argenteuil),1873;下圖:保羅·鮑姆(Paul Baum,1859-1932),“Tuscan Hills”,1928

在那個變革的時代,很多藝術家都有相似的經歷,他們在摸索中不變矯正自己的前行方向,德國印象派代表畫家保羅•鮑姆就是從巴比松畫派轉向印象派,再走向新印象主義的點彩畫派。

左圖: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樹下小憩”(Resting Beneath the Trees near Pontoise),1878;右圖:亞歷山德拉·波沃琳娜(Alexandra Povorina,1885-1963),“紅房子”(Landscape with Red House),1915

亞歷山德拉·波沃琳娜是出生於聖彼得堡上流社會家庭的俄德雙籍畫家,她自幼習畫,20世紀初,她以其作品中鮮艷的色彩和充滿活力的情感吸引到人們的注意,從1914年開始,她與漢堡分離派女藝術家阿爾瑪·德爾·班科、格雷琴·沃爾威爾共屬同一個小圈子。1930年代,她的創作風格開始轉向抽象繪畫。

20世紀初的現代主義將色彩從自然中解放出來,為法國的野獸派和德國的表現主義打開了大門。這些藝術家的動態筆觸開始將繪畫帶到抽象的邊緣,各種形式的嘗試以及色彩表現力逐漸成為焦點。

多産的馬克西米利安·盧斯是法國“新印象派運動的最佳代表之一”,他的藝術生涯軌跡是從印象派邁入點彩畫派,又回歸到印象派的懷抱。德國表現主義大師馬克斯·貝克曼早期也是從“印象”時刻過來的,他與“德國印象派三巨頭”有過在柏林分離派共處的經歷。

上圖:馬克西米利安·盧斯(Maximilien Luce,1858-1941),“Riverbank near Garennes”,1902;下圖:馬克斯·貝克曼(Max Beckmann,1884-1950),“灰色巨浪”(Große graue Wellen),1905

在魏瑪藝術學院畢業後,二十歲出頭的馬克斯·貝克曼于1905年夏天前往北海的日德蘭半島進行創作,這幅富有實驗性色彩的《灰色巨浪》就是完成于這一時期。貝克曼將海化作色塊的試驗田,但他後來放棄了這種印象派的風格,最終成為獨一無二、風格奇異的那個馬克斯·貝克曼。

印象主義畫派興起于1860/70年代,得名于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家聯展。自法國開始的印象主義運動在1870年普法戰爭的背景下蔓延至相鄰的德國,其影響在德國一直持續至1920年代。印象派之後,現代主義藝術運動開始蓬勃發展,才有了20世紀初藝術界百花齊放的欣榮之景。



只有法國才有“印象派”嗎?帶你去漢堡美術館看一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