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上元觀燈:看古人如何將元宵節氛圍拉滿

上元觀燈:看古人如何將元宵節氛圍拉滿

時間: 2023-02-05 19:15:09 | 來源: 藝術中國

撰文_孔霞莉

今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又稱上元節、元夕或燈節,它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喜慶節日。如何歡慶元宵?關鍵就在於“鬧”,熱烈喜慶的關燈習俗就是其中一鬧。漢明帝永平年間,為了弘揚佛法,漢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點燈敬佛,開始了元宵節放燈的先例,隋唐時發展成盛大的燈市,宋元時期京都燈市規模更為壯觀,明清兩代的元宵節內容則更加豐富。

宋·李嵩 《觀燈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元宵節燈市繁盛的習俗在流傳至今的歷代詩詞書畫中可見一斑。唐代詩人張祜的詩句“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帝京”描寫的是元宵佳節千門萬戶走出家門,大街小巷亮起花燈的景象。“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滿城燈市蕩春煙,寶月沉沉隔海天”也描寫了元夜之時滿城燈市如晝的歡慶熱鬧。宋代畫家李嵩的《觀燈圖》以三盞懸挂著的大燈為背景,這幾盞燈裝飾華美,燈前三位仕女正演奏樂器,另一仕女逗弄著孩童。樹下的另兩個兒童手上各提一盞燈,其中一盞似為兔燈,四位仕女的前方還有一仕女手扯著象燈。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特別重視上元節,劉侗和于奕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寫道:“而上元十夜燈,則始我朝。太祖初建南都,盛為綵樓。招徠天下富商,放燈十日。”而後明成祖雖遷都北京,但元宵舊俗依然沿襲。明憲宗時期的《元宵行樂圖》為我們展現了500多年前紫禁城內皇家過上元節的風俗景象。這一天,宮廷內張燈結綵,宮人們燃放爆竹、懸挂綵燈、表演雜耍、販賣商品,朱見深作為觀者從早到晚在宮中游玩,歡度元宵。

明·佚名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 絹本設色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明代的另一佳作《上元燈彩圖》描繪了明朝中晚期元宵節期間南京地區的街市景致,該圖所繪地段應是三山街至秦淮河畔的繁盛景象。伴隨著長卷的展開,我們仿佛也行走在市井中,跟著熙熙攘攘的人群,逛著鱗次櫛比的商鋪,在叫嚷聲中感受著人間煙火。可以清晰看到,圖中有荷花、南瓜、大象、獅子等神獸、瓜果等各種形式的綵燈。引人注意的是,圖像中間還有一座青綠色的山,此為“鰲山巨燈”,此燈上佈置各種燈彩,燃燈數萬盞。巨燈吸引了不少觀者,被擠得水泄不通。在此燈的周邊則遍佈著各式各樣的貨攤,有字畫、屏風、瓷器、青銅器、書籍、盆景,貨物之齊全也從側面反映出明代市井生活的繁華。這是一次元宵燈市與市場貿易相結合的集市活動,在節慶之時,或許攤主真可大賺一筆!

明·佚名 《上元燈彩圖》(局部)絹本設色

清代的宮廷中同樣對元宵節頗為重視,在宮廷畫家的筆下,我們得以見到清朝雍正、乾隆年間的慶元宵場景。《雍正十二月行樂圖·正月觀燈》表現了雍正皇帝在圓明園的元宵夜景樓閣中張燈結綵,室外的宮人和幼童有的燃放煙火,有的賞燈,有的遊戲。《乾隆帝元宵行樂圖》則描繪了乾隆皇帝與皇族子弟們在宮苑內慶賀元宵節的場景。在這皓月高懸的夜晚,點起綵燈萬盞、燃起焰火、舞起龍獅,肅穆的宮廷中增添了不少世俗的氣息。

清·佚名 《雍正十二月行樂圖·正月觀燈》(局部)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郎世寧 《乾隆帝元宵行樂圖》 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是清代民間畫家孫溫所繪,全冊依據《紅樓夢》故事情節而繪,共230幅畫面。其中《榮國府元宵開夜宴》描繪的是書中榮國府的元宵夜宴。《昇平樂事圖冊》是清代佚名畫家所作,共12幅畫,表現了“風和日麗鬧元宵”的場景,尤其是它以女性和孩童為主角,更襯托了一種和樂的氣氛,其中白象花燈、花籃燈等皆將吉祥美好的元素納入其中,傳達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

清·孫溫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絹本設色 旅順博物館藏

清·佚名 《昇平樂事圖冊》(局部) 絹本設色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正月十五是本年第一個月圓之夜,賞月自然也是元宵節一大樂事。將“兔”與“月”自然聯繫起來的時候,大概是每年的中秋節,因此,月中桂兔是中秋節令畫中的一種常見形式。這張《月中桂兔圖》以圓月為背景,一隻玉兔臥于桂花樹下,形象生動可愛,月兔的完美結合使浪漫氣息撲面而來。而今年對應的十二生肖是“兔”,今日又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兔與圓月的組合自然也符合兔年的團圓之意,亦可用作元夜一賞。

清·蔣溥 《月中桂兔圖》(局部)紙本水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正月十五,天上朗月高懸,地上花燈萬盞,人們在燃燈如晝的街市上爭相趕集不捨歸去,拉滿了元宵喜慶熱鬧的氛圍,也將年味了推向高潮。觀燈、賞月、燃煙花、開夜宴、猜燈謎、吃元宵,不知你的家鄉是否還保留著這些傳統習俗?

上元觀燈:看古人如何將元宵節氛圍拉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