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中元,不止是“鬼節”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中元,不止是“鬼節”

時間: 2022-08-12 13:57:09 | 來源: 藝術中國

2021年,95後導演莊燦傑的短片作品《番客》在中國大陸上線,故事講述民國時期因“過番”羈旅暹羅的哥哥客死異鄉,魂魄在中元節之日飄洋過海回到故土,時過境遷,早已忘了回家的路。當時年紀尚小的弟弟已到花甲之年,也有了自己的孫子,年輕人想要拆掉老屋搬離祖宅,老人卻執意守在這裡,在中元之際焚香點紙,呼喚故人歸來。最終哥哥的魂魄在一縷煙幡的招引下憶起離開多年的歸家路途,哥哥容貌一如當年,弟弟卻已兩鬢斑白。“中元節”這個特殊的節日讓時空異處的親人,有機會重新親密聯繫在一起。

“過番”是潮汕的古老習俗,指老一輩下到東南亞一帶謀生,稱漂流異鄉的人為“番客”。如今東南亞國家仍能見到許多百年之久的華人陵園,正是當年下南洋“過番”的人們買下來的義山。他們大多渴望衣錦還鄉,最榮耀的事情就是給家裏蓋一棟好房,翻新家鄉的祠堂,為父母弟妹捎些漂亮衣裳。但是更多人卻無法回到故土,淹留在茫茫的出海路上,衣冠葬于當地,只有遠在國內的親人一年又一年堅守著祖宅,在中元節裏遙祭,指引漂泊的歸魂回來團圓。

 

《番客》劇照 潮汕人家準備中元祭祖事宜

傳統鄉土文化中總是有強勁的穿透力,無差別地深嵌骨髓。如今在大多數人成長的過程中,謀生艱難而下南洋的歷史更多時候化成了長輩口中的一帶而過,如同傳説一般模糊而不可分辨了。但當我們如今也漂泊異鄉,奔波于現代化的熙熙攘攘、玻璃幕墻,再次想起那些老供桌、彩紙馬、金銀元寶,或許我們才一下明瞭這麼多年長輩們年復一年、月復一月地在忙碌什麼:懷念我們記憶之前的人和事——這是一種古老的集體性悼念。

不限于中元、清明,或是寒衣,它是民族文化裏祭祀祖先的傳統。時至今日,終於讀懂了哪些在年幼時埋怨的那些過於繁複、沒完沒了的儀式中,某種隱蔽艱澀的、模糊不清的苦難——它們從長輩們悵惘的嘆息中呼出,繚繞在火盆的青煙上,最後構成了我們記憶的一部分。在遠離家鄉前往繁華都市的多年之後,在中元節一絲不茍、井然有序的儀典上,我們再一次感受到鄉土的力量在血脈中經久不息地跳動。

 

《番客》劇照 中元節在村頭巷尾為孤魂演出的紙影戲

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一代代人堅守著陳舊的祖宅、古老的落日,久久地望著孤月愁腸寸結,為故去的祖輩,燃起煙幡,一遍又一遍地唱唄招引:魂兮歸來,怎麼不憐一憐曾經生活過的熱土,再看一看幼時涉過的山川。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在香港叫做盂蘭盆節,俗稱“鬼節”。在香港,這個由潮汕人帶入的節日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並逐漸成為全港的盛事。這一天,在曾是香港潮州人聚集地的荃灣深井村,三百多村民穿起黃衣紅褲,脖子上挂著白色毛巾,開始盂蘭節紀念活動。上午,由法師誦經,建醮起幽,施衣祭食。村落長老及區內知名鄉親,恭請天地父母作巡村儀式,由醒獅、潮州大鑼鼓殿後,祈求合境平安。當晚及次日,潮州傳統民間木偶戲上演,還邀請周邊六百老人共聚,同享盤菜宴會。

《盂蘭盆經讚述卷》P.2269 藏于法國國家圖書館

年年如是,進入農曆七月,香港街道上開始有民眾在街邊擺上香燭焚燒祭品;在神功戲與誦經聲中,全港十八區的近百個地點陸續豎起兩層樓高的竹牌匾,匾上開屏的孔雀兩邊有騰雲的神龍,正中書“盂蘭勝會”紅色大字格外耀眼。

台灣亦有慶祝盂蘭盆節的風俗,香港著名作家黃碧雲也曾在文章《請勿喚我,魂不來歸》中有所記錄:“去年中秋在台南,沒想到會碰到建醮……早上在廟會買的毛筆,下午在房子寫字,這樣就開始寫毛筆字。 偉貞和我們出去吃晚飯,廟前的一個海鮮攤子,偉貞有剛烈女子風,房東不知她是誰,説她下車就已經‘氣勢不凡’……果真是軍人。那個莫言也是軍人,寫作必如行軍,我只讀過他早期作品《紅高粱》,甚乾烈。吃完飯又以行軍速度去天后廟前看野棚歌仔戲。上一次看野棚歌仔戲已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我父親尚在生,台北尚有鄉下。歌仔戲是福建劇團來演,我們看了十來分鐘,又喝了冬瓜茶。第二個晚上我們看了一整套的歌仔戲,開戲前做一段八仙過海,八仙進廟拜神。歌仔戲做得很活潑,野臺之野,抬頭有月,有人放煙花,這時不看戲,看煙花,中國人所喜的熱鬧,一定是這樣,臺上有臺上唱做,台下有人燒烤,小孩推玩。”

《大目犍連變文卷》 北宋 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

2011年6月,“盂蘭勝會”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次月,時任香港民政事務局局長的曾德成以“盂蘭勝會豈止是潮人盛事”為題發表網志,指盂蘭盆節慶是具有香港本土特色的民俗盛事,“從中既能品味中華文化傳統,又能追尋潮籍人士的移民歷史,以此找到香港發展的軌跡”。

“盂蘭盆”一詞來源於漢傳佛教經典《盂蘭盆經》,為“解倒懸”之意,即將人的靈魂從苦厄中解救出來。《盂蘭盆經》講述佛祖弟子目連想救母親出惡鬼道苦海,他根據佛祖的指示,在七月十五敬設盂蘭盆,用百果飲食供養十方僧眾,依靠他們的合力成功救出母親。由此形成七月十五盂蘭盆節。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記載:“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非,有時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望于汝也”,告誡子孫可以以盂蘭盆節答謝父母恩情,以表拳拳孝心。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寺院。按《盂蘭盆經》雲,有七葉功德,並幡花、歌鼓、果食送之。”魏晉南北朝之後,這個節日就隨著佛教的普及開始廣泛流行。

敦煌榆林窟第19窟 甬道北壁 《目連守孝》 圖源:敦煌研究院

幾乎在同一時期,道教也將農曆七月十五命名為“中元”以作慶祝。道教教宗中,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水”,稱之為“三元”,道教神明亦即為天官、地官、水官,稱之為“三官”,分管諸事宜,其誕辰分別為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是為“三元日”。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日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已經故去的祖先會在中元日重返人間,看望子孫後代,中元節被稱為“鬼節”,正是由此而來。人們因此要在中元節祭祀祖先,燃燒錢幡,既表達孝心,也慰藉孤魂,祈福人間生活安寧。道教地官赦罪信仰,遂演變為中元節祭祖孝親的節俗。

《地官出遊圖》(殘卷) 周昉 唐 絹本設色 24.1cm×51.4cm 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館

中元節是儒釋道三教合流的縮影,從魏晉時起,隋唐達到鼎盛,出現了儒家秋嘗、佛教盂蘭、道教中元並行的奇異盛景。唐代每逢“七月望日,于內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幡花鼓舞,迎呼道路,歲以為常”。唐朝詩人王建的詩作:“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絳節飄飖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正是當時中元熱烈節慶氣氛的真實寫照。至北宋,晚上祭祀儀式結束之後,人們多去勾欄瓦肆逛夜市,觀賞《目連救母》雜劇,夜市熱鬧非凡,官府還在河邊放蓮花河燈,以享江海鬼神。中元節慶一時繁華勝極。

2010年5月18日,中元節被文化部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論語·學而》中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意為慎重地對待喪事、追念逝去的先人,百姓就會歸於敦厚真誠。所謂“慎終追遠”,即慎己之終,追祖先後代之遠。肩負著時代的責任,現在、過去、未來才能交織一起,於是“民德歸厚”。就其深厚的文化內涵而言,中元節不僅僅是“鬼節”,更是一種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其中所蘊含的正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傳統文化內涵。

 如今我們身處中元之際,極目遠眺,要望見舊時溫熱的故土,也要望見來日的山川。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中元,不止是“鬼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