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李津新作:狂于行,禪於心

李津新作:狂于行,禪於心

時間: 2022-06-28 14:25:10 | 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海報

2022623日,李津同名個展站台中國開幕,展覽持續到731日。

本次展覽的作品與李津畫作示人的經典形象有所區別,近年來,李津一直試圖回到筆墨的主線上,而且偏重於寫意繪畫。這也引發了不少討論,有人認為他從感官的盛宴、世俗的歡愉轉向了精神的省思、文雅的傷懷。但實際上,李津並不局限于某一風格,他的創作是多面的,這也在展覽中有所體現。

展覽現場

齊白石以果蔬蟲草入畫,將清新自然的鄉野情趣引入中國畫;李津則首創以美食入畫,將人的欲求與本性展現出來,打破了中國畫水墨體系的定式。在他的經典作品裏,人的生理需要被無盡放大和強化,畫中的人物仿佛不知饑飽的動物,重欲、放縱,被本能所調遣支配。美食和人都是那麼圓潤、飽滿、盈肥,通過圖像帶給視覺的刺激調動起多感官的歡愉。

展覽現場

李津尤其愛表現植物膨大的根莖,它們在新作“時蔬”系列中又一次出現,並扮演主角。這些蔬菜在畫紙上並置、重復排列,帶有一種滾動流淌的節律。樸素的日常菜蔬在這樣的畫面安排下,迸發出驚人的力量。畫作在給人以強烈衝擊的視覺效果之外,似乎還能夠從中讀出肉欲的隱喻。

李津 巴伐利亞故事系列 6   紙本設色  2016

2016年,李津前往德國巴伐利亞州遊覽和考察。期間,他在餐巾紙上信手塗鴉,這就是“巴伐利亞故事”系列的得來。這系列作品畫面色彩濃烈、情感奔放,流露出十足的異域情調。

在《飲食男女》《春之歌3》《春之歌4》等作品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李津以往美食和人物的主題,但不再似原先那般直白露骨,變得更加含蓄內斂。

李津 飲食男女 138×36cm 紙本設色 2022

有人説,李津的新作宗教性變強了,佛教意味格外深,他對此回應説:“我一直覺得我的繪畫,包括我畫得特別世俗和市井的這些題材,它們的內在都是我對禪宗的理解、對禪的理解。我認為禪宗不是説簡單用葷素來區分的,不是説必須要在山林打坐。我喜歡它的那種隨意性,對生活的那種積極的態度。”

李津 濟公  30×22cm 紙本水墨 2022

這種“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人生態度讓人不禁聯想到文學史上的濟公形象,史載濟公“風狂嗜酒肉,浮沈市井,或與群兒呼洞猿,翻觔斗,遊戲而已”。或許是這種精神上的共鳴,使李津創作了許多以濟公為主題的作品。

李津似乎與生俱來就有中國傳統文人高士的氣質,從他的創作理念中風骨可鑒。他希望自己的水墨畫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具有東方和中國的辨識性:“我所要體現的一種東西,一種精神內涵,是在中國生長了這麼多年的一個人的貼切的感受。”

李津 香菇油菜   40×34cm 紙本設色  2021

他繪畫的內核並未改變,始終想表達自己對於禪的理解,只是不同階段的心境不同,禪意所表現的形式不同,對於水墨的運用發生了變化,畫面從滿到白,色彩從艷到素,令畫作中的禪宗氣質從隱到顯。談及進行水墨實驗的原因,他説:“關於畫畫,過去我們講神筆馬良的故事,畫一個東西就變成活的,缺什麼就畫什麼,實際上到今天,我就感覺藝術和我越來越有點像神筆馬良。有的時候藝術只需要很簡單的衝動,不要求多麼高的思考,到了一定層面的時候,你會自覺地做減法,過去二十句話才説得清楚的事情,當你的能力越來越深、自信越強的時候,你突然會覺得有十五句都是廢話,就會開始做減法,開始提煉。被提煉的東西,剩下一個核心,就是真正有品質的東西。”這與中國古代畫論中的“筆簡而意足”不謀而合。

李津 清靜門中 34×64cm 紙本設色 2022

書法和繪畫具有再現和表現的雙重性,這一觀念植根于中國傳統。中國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就是一種圖形符號,許慎《説文》曰:“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早期的文字和繪畫都具有圖像意義,雖然漢字在隸變後走向符號化,但依然具有強烈的形式美感,李津在畫作上的書寫,是對傳統書畫關係的“逆行”,這種將書法再度“圖像化”的創作方式,還原了書法本體論意義上的美學本質。

李津 魚  30x41cm 紙本設色 2022

而後世書寫、繪畫的工具和載體逐漸趨同,都變成了毛筆和紙張,“書畫同體”從結果相同,變為過程相同的“書畫同源”。李津對此深以為然,他認為“最純粹、最昇華的形式應該是書法”,“我覺得最後我們衡量一個水墨畫家的標準,還是包括了書法,用筆用墨,這是不能丟掉的尺子。”“書法對一個畫水墨畫家來説就是本錢,這個本錢不能沒有。”這點也體現在他的畫作中,他以書法筆意入畫。作品《濟公活佛》呈草書之體勢,人物面部和頸部的筆跡若驚蛇走虺,驟雨狂風,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這種書寫性筆觸與繪畫的結合,消解了再現性的語匯,使畫面更加趨於表現,正所謂“遺貌取神”。

李津 清靜門中定機緣 冊頁8  38x43cm 紙本設色 2022

這帶有中國文人高士所崇尚的筆墨遊戲之意,黃庭堅于《東坡居士墨戲賦》言:“東坡居士遊戲于管城子、楮先生之間”,其中“管城子”即毛筆,“楮先生”即紙,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説蘇軾在紙筆間縱情遊戲。李津也在創作中向他致敬,《寒士》雖為作者自畫像,但畫中扮相及神韻讓人不由得聯想到蘇軾畫像。

李津 野老長歌 4 17x34cm 紙本設色 2022

留白也是筆墨遊戲的一種體現,留白處雖無墨色,但妙趣橫生,意蘊無窮。此次展覽中,不少作品的畫面相比原來的“滿”,多了“空”和“曠”。《野老長歌4》的畫面作大片留白處理,遠景是淺淡的山水,近景的僧侶用寥寥數筆勾勒形象,他背倚山石,其上字印錯落,這二者的結合成為創作的一部分。作品並不拘泥于傳統中國畫的筆墨技巧,但仍流露出平淡天真的意味。

李津 葉香沉 34x34cm 紙本設色 2022

為契合作品的氣質,站台中國在本次展覽的展陳上,也選用有別於展示傳統中國畫的形式,將畫作裝裱在木板上,兩旁作大面積留白處理。同時,這種類似油畫的展示方式讓畫作垂直于觀者的目光,使得畫面呈現更加直觀,也更加直白地傳遞出畫作中的資訊。

李津 清靜門中定機緣 冊頁 38x43cm 紙本設色 2022

圖像、書法和文字內容共同組成李津的畫面,其中圖形與思想,具體與抽象,相互交織,融為一體。在《清靜門中定機緣冊頁1》中,畫上的題字“願此香花雲,遍滿十方界,供養一切佛”源自供養偈咒,與畫中的圖像供花一起構成整幅作品。

李津 雲散空凈 34×25cm 紙本設色 2022

在此次展覽中,很多觀眾反映格外喜愛李津的小畫,因為小畫充滿了信筆揮灑、直抒胸臆的瀟灑自如。李津表示,畫幅的大小直接影響了調度氣韻的難易:“大畫和小畫的區別挺大,當作品的尺幅小于你身體的時候,從視覺到各方面,你感覺能控制它,你罩著它。當尺寸大於你的身體以後,你自己的很多感受、很多外溢的東西、往外走的東西是未知的,整個調動的氣力也不一樣。”但無論作品尺幅的大小,它們都是李津這一階段心境的展現,正如他所説的那樣:“隔離和封閉的時間裏創作的作品,似乎如一面鏡子,讓我看到自己,也看到了背景。”(文/瞿弋宸 現場圖片與作品圖由站台中國及藝術家惠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李津新作:狂于行,禪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