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攝影之旅》的作者江融為讀者帶來了關於西方攝影界的廣闊而獨特的視野,這29位世界知名攝影人再也不會被同一個人採訪,並在同一本書中聚在一起。我相信,這本書將成為後代的一個有意義和有價值的時間膠囊。
——羅伯特·普雷基
探索攝影之旅
文/江融
我發現攝影魅力是從一張7歲時與姐姐換裝拍攝的合影開始。這張闔影是在我的從曾祖父于 20世紀初創辦的“江倣西”照相館拍攝。當年從曾祖父到上海學攝影,之後回到家鄉福建福清開設全縣唯一的照相館。拍攝這張闔影時,照相館已公私合營改名為“大眾照相館”。這是我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兒時照片。
1969年,福建省福清市,江融(左)與比他大兩歲的姐姐江勤(右)換裝後在照相館合影
1976年,福建省福州市,江融(左)與他16歲剛入伍的姐姐江勤(右)在照相館合影
1976年,當我姐參軍當小兵時,我們又在福州一家照相館合影留念,這張闔影與童年時的合影形成了鮮明對比,可以看出歲月的變遷。同年高中畢業前,一位同學的伯父為我在公園裏拍照留念,他用雙重曝光技術拍攝我在石板凳上側身看著自己的照片。這張照片使我初次了解攝影能在一個畫面表現同一個人的兩個不同側面,這是讓我對攝影産生興趣的最早一張照片。
1975年,福建省福州市西湖公園,同學伯父為江融拍攝的雙重曝光照
然而,1988年,我作為翻譯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國際新聞攝影周”活動,才讓我真正開始發現攝影的力量。在這次活動中,我認識了美國聯繫圖片社總裁羅伯特·普雷基,以及該圖片社的幾位著名攝影家,並觀賞了他們于 20世紀 70年代初以來在世界各地拍攝的重大新聞照片。其間,不僅有機會聆聽了大衛·伯耐特、法蘭克·福尼爾、阿龍·瑞寧格等攝影家的演講,並能與他們一道去實地拍攝,之後,聽他們對中國攝影家拍攝的作品進行點評。對於中國攝影家和我本人來説,這的確是一次大開眼界的活動。
這次活動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照片,莫過於福尼爾拍攝的哥倫比亞火山爆發後,一位名叫“奧瑪伊拉”的 9歲女孩臨死前的照片。在這次火山爆發期間,奧瑪伊拉被倒塌的水泥墻壓住雙腿,她在被困 3天期間表現堅強。雖然現場有不少人試圖搶救她,但仍然沒有成功,即使是學醫出身的福尼爾也無能為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鼓勵奧瑪伊拉,並用影像捕捉到她面對死亡充滿求生慾望的眼神。這張照片不僅引起國際上對這次災難的關注,而且成為一幅能表明攝影力量的經典之作。
1985年,哥倫比亞,奧瑪伊拉·桑切斯,13歲,阿梅羅鎮內瓦多德爾魯伊斯火山噴發的受害者,法蘭克·福尼爾攝(由聯繫圖片社提供)
2005年,我開始在雜誌上開設訪談專欄——《面對面》,首先想採訪的對象便是法蘭克·福尼爾,因為他拍攝的“奧瑪伊拉”照片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福尼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新聞報道攝影家,對他的採訪,讓我初步了解到一名優秀新聞報道攝影家需要有敏銳的感知力和深入挖掘題材的能力。當年他獲知哥倫比亞發生火山爆發的消息,便決定立即飛往該國進行報道。正是因為他到達火山造成嚴重破壞的現場,併發現和拍攝到“奧瑪伊拉”這幅感人的照片,才圓滿完成了這次報道任務。因此,對於新聞報道攝影家來説,必須及時到達重大新聞事件的現場中心,並能拍攝到有效反映該事件的照片才是關鍵。
2006年採訪普雷基時,他正緊鑼密鼓地為平遙國際攝影節準備聯繫圖片社成立 30週年攝影展,該展覽除了 20位參展攝影家的作品,還將 30幅相關作品的整卷膠片接觸印相放大成 4米長、3米寬的巨幅展品直接挂在工廠改建的展館展出,這是普雷基為1988年北京國際新聞攝影周策劃的“聯繫圖片社:自越戰以來的報道攝影”展之後又一個重要的展覽。
2003年,中國,平遙國際攝影節開幕式後臺,洛裏·格林科攝(由聯繫圖片社提供)
實際上,當年也是新聞報道攝影處在一個轉型的年代,因此,普雷基在訪談中闡釋了新聞報道攝影的演變原因。他承認,因為電視和網際網路的實時報道,並且可以不斷回放,照片在發表前,力量已經被削弱了。加上數位技術等因素的衝擊,新聞報道攝影家正面臨重大挑戰,聯繫圖片社的攝影家也不例外。但他認為,極少數優秀攝影家的獨到眼光能使得他們的影像流傳下去,並認為該圖片社在過去30年拍攝的世界各地重大事件的照片是重要的影像檔案,他堅信,攝影能夠在讓歷史告訴未來的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007年,普雷基為平遙攝影節策劃了“羅伯特·弗蘭克《美國人》”的攝影展。他將弗蘭克拍攝並編輯的《美國人》畫冊每一頁高清掃描後放大成 1.2米高、1.9米寬的展品,按照該畫冊的頁碼順序像一本打開的書挂起來展出,並將這本已成為攝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攝影畫冊的每一頁拆開後,放在一個長玻璃櫃中與放大的作品同時展示,讓觀眾有邊走邊觀看整本畫冊的感覺。該展覽的創意就連弗蘭克也高度讚賞。
羅伯特·弗蘭克自拍像(由安德里亞·弗蘭克基金會提供)
為了配合該展覽,弗蘭克破例允許我採訪他。對這位被譽為“改變了紀實攝影方向的攝影家”的採訪使我明白,弗蘭克在 1955年環繞美國的攝影之旅,是敢於冒風險,以一位歐洲移民的自由和開放眼光來觀看美國二戰之後的現實情況。雖然當時的美國經濟起飛,一派繁榮景象,但弗蘭克尋找他所真正感受到的當時美國社會現實和許多民眾異化精神狀態的影像。他拍攝的《美國人》影像與卡蒂埃-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影像完全不同,他獨創了自己的攝影瞬間,一種充滿主觀意象和暗喻的詩意紀實性攝影瞬間。通過對弗蘭克的採訪,讓我對攝影的興趣從新聞報道攝影更多地轉向紀實攝影。在我採訪到的紀實攝影家中,簡·阿特伍德、洛裏·格林科、喬治婭·菲奧莉歐、菲爾·博爵斯、愛德華·基廷和克裏斯廷·阿什伯恩拍攝的長期項目都是極具個人化視角和深度的紀實攝影典範。
對斯蒂芬·肖爾的採訪成為我對攝影探索的另一個轉捩點。肖爾在 1972年至 1982年期間,回避拍攝與美國當時發生的越戰和“水門事件”等重大新聞有關的照片,多次開車到美國各地小鎮進行創作。肖爾的美國之行與弗蘭克的不同之處,不僅在於他使用了彩色膠捲拍攝,而且也在於他用鏡頭記錄了整個旅程期間自己每日吃過的早餐、住過的旅店甚至用過的馬桶等生活細節,同時拍攝他所經過的每一個小鎮的街道、商店、加油站以及各種人物,構成了一部社會文化景觀的視覺日記。他將這段期間創作的兩部作品分別命名為《美國表像》和《不尋常之地》,這兩部作品已成為“新彩色攝影”的經典。肖爾認為,表像是通往真相的橋梁。因此,他是通過攝影所能拍攝到的美國表面現象來反映美國社會的真實面貌。
1975年7月5日,美國德州埃爾帕索,埃爾帕索街,選自《不尋常之地》,斯蒂芬·肖爾攝(由攝影家提供)
通過對肖爾作品的研究,不僅讓我明白,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均是可以拍攝的,而且幫助我逐步學會如何觀賞攝影作品。剛開始,我對肖爾看似簡單的攝影作品難以理解。實際上,肖爾在拍攝時是高度集中精力觀察週遭的環境,每一幅攝影作品都是通過十分精確選擇自己所要站立的地方和拍攝角度完成的,因此,他的作品是經過分析做出決定過程的結果。如果説,弗蘭克的作品使我知道攝影家需要不斷打破常規和傳統,肖爾的作品則讓我懂得藝術攝影主要是攝影藝術家利用攝影媒介表達創作理念的作品,藝術攝影不具有諸如新聞攝影需要為媒體服務的實用功能。這促進我開始將注意力轉向當代藝術攝影的研究。
對著名攝影理論家夏洛特·科頓的採訪,讓我對當代攝影的現狀、趨勢和可能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認為,縱觀攝影發展 180多年的歷史,攝影本身隨著攝影媒介技術的不斷發展而更新,每次更新都促使攝影藝術家利用不同的攝影技術産生各種攝影創新的觀念。經過幾代攝影家的努力,攝影不僅成為一種藝術媒介,而且還融入當代藝術中。因此,可以説世界各地的攝影發明家和藝術家一直在探索攝影的旅程中。
2009年,9818,選自“玻璃房”系列,詹姆斯·韋林攝(由攝影家提供)
技術革新促使藝術家、攝影家、攝影史學家、策展人、評論家和理論家對如何重新界定攝影媒介本體問題更加關注。在數位技術的衝擊下,照片更容易造假,加上假新聞充斥社交媒體,攝影的公信力受到質疑,因此,新聞報道攝影家需要思考如何能更有説服力地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紀實攝影家也需要探索如何能夠利用網路、多媒介和社交媒體拓寬紀實攝影的疆界,藝術攝影家既需要回到攝影的本體語言,也需要利用新技術來重新界定攝影的定義。
20世紀,新聞報道攝影家在報紙雜誌社的委託下,能到世界各地報道正在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的時代已經結束,當下的新聞報道更多是依靠專業新聞報道攝影家加上公民攝影家以各自不同的視角,實時傳播世界各地熱點新聞的照片和圖片故事。紀實攝影家也以動態與靜態影像結合,或者不再追求攝影主題的敘述,而是注重如何利用影像來表達攝影家對現實世界的觀感,以及更多利用攝影圖書和網路等形式呈現紀實攝影項目的作品。藝術攝影家也超越了攝影作為再現客觀世界的工具,而更多地利用攝影的工藝或新技術探討攝影本體語言的可能性,強調攝影的手工性和物質性,並利用數位等技術來擴展攝影藝術表達的邊界。
2013年,藍色頭髮的肖像,丹尼爾·戈登攝(由攝影家提供)
可以認為,自1975年出現第一台數位相機以來,攝影經歷了一場新的嬗變過程,隨著數位技術不斷完善以及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出現,攝影正處在一個如何繼續發展下去的十字路口。雖然攝影現在能與繪畫、雕塑和裝置等媒介平起平坐,而且影像已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主要媒介,但攝影因數位技術的發展門檻變得很低,另外因社交媒體的傳播而影像氾濫,變得更加碎片化,並出現了以消費主義為中心的視覺文化。面對這些挑戰,攝影如何發展便成為所有攝影藝術家必須思考和以實際行動回答的問題。
1969年7月16日,美國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太中心對面的觀眾正在觀看“人類登月”阿波羅11號的發射,大衛·伯耐特攝(由聯繫圖片社提供)
當全球化、工業化和城市化急速發展,加上氣候變暖、環境退化、物種消失和冠狀病毒等全球危機交織而使得我們這個時代變得更加複雜之時,當攝影媒介與各種其他媒介混搭而使得攝影變得更加多元化之時,當人工智慧和虛擬技術正引領著人們朝著各種新的領域進發之時,對攝影本體語言的追問,仍將是擺在每一位攝影藝術家面前的課題,如何解答該課題,將是藝術家需要面對的生存問題。相信各國攝影藝術家會在探索攝影之旅的道路上不斷努力向前。
回首自1988年以來的 30多年,我感覺自己也在開展一個探索攝影之旅。有幸採訪到本書這 29位世界重要的攝影人,既是我與他們的緣分,也是我經過對攝影史和當代攝影的研究做出的選擇。通過他們與我慷慨分享各自在探索攝影旅程中的反思和感悟,加上自己研究和撰寫大量攝影評論文章,以及自我的攝影實踐和思考,我認為,自己對攝影的認識也在不斷轉變和大量提高中。對攝影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因此,這個旅程仍須堅持不懈地繼續下去。(本文是《探索攝影之旅》後記刪節版)
江融
作者簡介
江融,攝影評論家、攝影家和獨立策展人。出版過《攝影的力量》著作和斯蒂芬·肖爾《照片的本質》譯著;曾擔任《中國攝影》和《攝影世界》雜誌專欄主持;主編《世界當代攝影大師成名作》叢書,在國內外美術館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2009年獲中國攝影金像獎(理論和評論類);曾擔任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策展人;現任聯合國展覽委員會委員和中國國家藝術基金會專家庫攝影類專家。
《探索攝影之旅》
《探索攝影之旅》一書的作者是江融,主編羅伯特·普雷基則是享譽世界圖片編輯、策展人和圖書編輯。從 2005年的首篇訪談稿到 2022年的圖書完成,經過了 17年的積累,內容編輯的過程也經過 3年之久。全書匯集了29位世界知名攝影人的深度訪談,400幅未被裁切的照片,是一本全方位展現當代攝影界探索與思考的答案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