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五一”小長假來了,不出遠門,假期看什麼?

第2022-11期
2022/4/30-5/6

推薦精彩藝術展,不負週末好時光

來源:藝術中國

“五一”小長假來了,不出遠門,假期看什麼?

對即將到來的“五一”小長假,不少朋友感嘆著打算開啟居家模式。疫情進入第三年,大家早已明白,比起暫時遙不可及的遠方,陪伴好身邊的人或者主動探索自己所在城市的美好,對當下的時刻來説也許是更有意義的事情。
在北京,“紅燭頌:聞一多、聞立鵬藝術作品展”正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展覽陳列有聞一多及其子聞立鵬的藝術作品,展現了父子二人在美術方面的成就;國家大劇院藝術館“山河交響——中國南方油畫山水研究展”再現百餘位現當代畫家近170余幅油畫,出不了遠門,不妨來這裡感受下久違的南方;現代汽車文化中心新展“勇敢者的陽臺——營養、材料與未來生態”鼓勵策展人重新思考顛覆性科技的角色,引導觀眾構想未來的各種可能;
在杭州,浙江美術館展出“激揚文字——毛澤東詩詞名家書法展”,展示有沈尹默、馬一浮、郭沫若、馬公愚、夏承燾、陸維釗等書畫名家墨跡;
湖南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年度大展聚焦“共同生活的藝術”;安徽合肥壹ART藝術機構以“虛實相生”為主題推出新展,陳春木、戴迪•蘇菲阿迪、袁加、孟祿丁等十位藝術家用鮮活的實踐方式詮釋著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藝術立場。

紅燭頌:聞一多、聞立鵬藝術作品展

推薦語——展覽陳列有聞一多及其子聞立鵬的藝術作品,展現父子二人在美術方面的成就。

本次展覽標題取自聞立鵬1979年創作的同名油畫《紅燭頌》,致敬以聞一多為代表的學者為推動中國社會進步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重安江鏈子橋》  聞一多  紙本鉛筆  1938年3月24日

聞一多以詩人、學者、民主鬥士的身份聞名,其藝術才能卻少有人知。他在清華學校就讀期間參與發起了清華美術社,1922年他赴美留學,先後在芝加哥美術學院、科羅拉多大學美術系和紐約藝術學院學習。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之外,聞一多也留下了諸多藝術作品,《聞一多全集·美術卷》計收入繪畫作品38幅、書籍裝幀設計及插圖37幅、書法作品52件、篆刻作品561方。

《辛酉鏡》封面  封面設計:聞一多  北京清華學校辛酉級發行 1917年6月

夢筆生花 1921年《清華年刊》插畫

1921年《清華年刊》藏書票  “君子: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聞一多

聞立鵬是聞一多的三子,他自幼受父親影響對藝術産生興趣,1947年進入北方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油畫家的代表。聞立鵬在藝術實踐中追求創造崇高、壯美的意境,他的代表作《紅燭頌》既體現出畫家對父親的深切懷念,也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融合。

展期:2022年4月2日-7月3日 9:00 - 17:00
展覽地點: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三層展廳

山河交響——中國南方油畫山水研究展

推薦語——春天,在國家大劇院飽覽中國南方的大好山河。

展覽“山河交響——中國南方油畫山水研究展”近日在國家大劇院上演。170余幅油畫,來自百餘位現當代畫家,創作時間跨度從1930年代到2021年,讓觀眾在歷史的維度中飽覽中國南方的大好山河。

顏文梁  《重泊楓橋》 布面油畫 24cmx49cm 1980 中國美術館藏

吳冠中 《魯迅故鄉》木板油畫 61cmx48cm 1977 中國美術館藏

王克舉  《南國華滋》布面油畫140cmx160cm 2015

作為全國大型巡展項目,該展覽之前已陸續在上海、廈門、海南、無錫展出。這次來到國家大劇院,不僅是巡展的收官之作,也是“南方油畫山水”主題作品首次在京城集中展示。

展期:2022年4月2日-5月18日
展覽地點:國家大劇院藝術館(東、西廳)

勇敢者的陽臺——營養、材料與未來生態

展覽現場 圖片提供:現代汽車文化中心

推薦語——重新思考顛覆性科技的角色。

2022年4月27日,由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獲獎者之一的邢丹策劃的《勇敢者的陽臺——營養、材料與未來生態》于現代汽車文化中心開展。

邱宇《接駁之地》,2022影像,多通道音頻 圖片提供:現代汽車文化中心

梁文華 《基因湯》,2018裝置 圖片提供:現代汽車文化中心

策展人邢丹致力於混合媒介敘事與生物、生態話題的研究,面對混亂的當下和不確定的未來,她認為我們需要借助根植于日常生活的科技,重新思考當前人與物的關係,以實現這一務實的行動。

宮一寧、孫艾佳《附行》,2022裝置、數字影像 1分30秒 圖片提供:現代汽車文化中心

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以“顛覆未來”為主題,鼓勵策展人重新思考顛覆性科技的角色,從而構想未來的各種可能。作為獲獎展,《勇敢者的陽臺——營養、材料與未來生態》並非草率地幻想未知的未來,而是通過探討當下現實來體現該主題。策展人邢丹意圖呈現“勇敢者”面對挑戰的生活片段,將“陽臺”隱喻為一個科技和生態平臺,通過“營養轉換者”、“材料製造者”、“花園種植者”、“仰望星空者”四個展覽單元帶領觀眾融入對未來生活及人與自然關係的探討之中。

展期:2022年4月27日-8月28日
展覽地點:現代汽車文化中心

激揚文字——毛澤東詩詞名家書法展

推薦語——沈尹默、馬一浮、郭沫若、馬公愚、夏承燾、陸維釗等書畫名家墨跡再現。

“激揚文字——毛澤東詩詞名家書法展”4月26日在浙江美術館開展。展出作品包括沈尹默、馬一浮、郭沫若、馬公愚、夏承燾、陸維釗等書畫名家墨跡。

《答李淑一》 豐子愷 行書 134.5×33.4cm 溫州博物館藏

《十六字令》 何香凝 楷書 98.5×32.5cm 溫州博物館藏

此次展覽由中共浙江省委黨史和文獻研究室指導,浙江美術館、溫州博物館共同主辦,溫州衍園美術館承辦,展期持續至5月28日。此後將於6月在溫州衍園美術館進行巡展。

展期:2022年4月26日-5月28日
展覽地點:浙江美術館

身體·宇宙:共同生活的藝術

推薦語——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年度大展,再度聚焦“共同生活的藝術”。

本次展覽由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學術總監董冰峰策展,本期將以展覽的三大內容板塊身體與歷史、身體與技術、身體與宇宙出發,為大家解讀如何在快速變化的複雜現實中,一起思考和探索“共同生活的藝術”。參展藝術家包括:曹澍、瑪雅·黛倫、安捷·伊曼和哈倫·法羅基、馮夢波、郭鳳怡、胡介鳴、金雅瑛、劉窗、劉昕、毛晨雨、繆曉春、觸覺藝術小組(王魯炎、顧德新)、徐冰、鄭國谷、莊輝

展期:2022年4月30日-8月28日
展覽地點:湖南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

虛實相生

推薦語——文化藝術不會缺位,疫情和戰爭改變不了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改變不了對真實世界的關照。

本次展覽呈現了多元的文化選擇,創新與機遇並存的藝術議題,確定了反思傳統並直面現實,解釋文化層面,反映藝術現狀的目標。十位藝術家的作品折射出個體和集體、圖像和現實、主動和被動、自我和疏離等的矛盾和對立性。他們用鮮活的實踐方式詮釋著全球化浪潮中的文化藝術立場。藝術作品展示自身的內涵時,同時用批判性的思維考量新的藝術演繹,構建出新的藝術語言,在作品展示方面更加注重尊重文化藝術的差異性,超越現實時空的傳統,力求為觀賞者提供多面貌的當代藝術。

參展藝術家包括:陳春木、戴迪•蘇菲阿迪、劉正勇、呂山川、馬六明、孟祿丁、任思鴻、熊宇、英德拉•多迪、袁加。

展期:2022年5月1日-6月19日
展覽地點:安徽合肥壹ART藝術機構

曲家瑞個展

推薦語——“東方藝術家畫東方人物的肖像不多,我想,總要有人記錄這時代的人吧!”

曲家瑞5月4日將於誠品畫廊舉辦個展,主要展出親友、學生的人物肖像,以及兩幅自畫像等共18幅畫作。曲家瑞在紐約讀高中時奠定繪畫的基礎,即使日後身兼數職,畫畫仍令她感到療愈。這幾年專注在肖像畫,她認為:“東方藝術家畫東方人物的肖像不多,我想,總要有人記錄這時代的人吧!”

2019年,曲家瑞在“誠品生活蘇州”舉辦“曲家瑞,你哪位?”個展,展出30年來逾百幅畫作、利用3000個玩偶縫製的巨型玩具毯等,獲得廣泛迴響。這次在誠品畫廊的畫展,她將目光轉移到真實人物身上:以當時3歲半的姪子為主角的《翰翰》是這系列的第一幅畫作,天真的臉龐透露出早熟的氣息;接著,她又以甫動完手術的80歲母親為主角畫下《母親蘭》,母親身上的花襯衫是父親送的禮物,上頭爭艷般盛開的花草圖案對照母親的病容,形成強烈對比;《元元》則是畫下妹妹窩在蜷曲棉被堆裏看手機或自拍的模樣,“她已經50歲了,活的還像個高中生,看不出經歷過許多心酸起伏,我希望能像她這樣自在豁達。”

展期:2022年5月4日-5月28日
展覽地點:誠品畫廊(台北市信義區煙廠路88號B1)

馮良鴻:森林小丘

推薦語——“藝術的可愛之處在於,在你身處窘境之時,它會給你帶來空間與心理上的安撫。”

2020年,疫情爆發,時空停滯,藝術家馮良鴻在美國滯留了十個半月的光景,他所居住的地區名為“森林小丘”。在封鎖的日子裏,馮良鴻的旅途卻並未止步。他駕著繪畫的小舟闖入精神世界的孔穴,於是天地豁然開朗起來——回蕩著森林與小丘的意象,自由與無窮的漩渦。

馮良鴻,黑白36,紙本、墨、丙烯,56×38cm,2020

馮良鴻,黑白37,紙本、墨、丙烯,56×38cm,2020

馮良鴻,黑白38,紙本、墨、丙烯,56×38cm,2020

“事實上,我在繪畫的過程中沒有想到森林,也沒有想到小丘,但是畫到後來,我好像進入了一個極為開闊與豐富的狀態,好像是一片世外桃源的天地。所以,一個靜止、局限的空間卻恰恰給予我一個內心自由變化的過程。”

在此次展覽中,除了森林小丘這組紙本作品,還會呈現一組大幅油畫,二者實際上是相互連貫的一體。水性與油性作為兩種完全不同的材料,對外在條件的要求相異,恰如森林與小丘的組合,為馮良鴻的創作給予新的思考。

“畫是永遠不可能會完成的,它永遠有可能性。”

展期:2022年5月8日-6月21日
展覽地點:三遠當代藝術(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706北三街)

(臺馨遙/綜合整理編輯)

週末去哪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