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除了侗族大歌、鼓樓、花橋,這裡還有鳥市和牛腿琴……等你來體驗!

除了侗族大歌、鼓樓、花橋,這裡還有鳥市和牛腿琴……等你來體驗!

時間: 2022-03-12 14:19:05 | 來源: 藝術中國

黔東南典型的山地風貌©張力

在都市生活已久的現代人,在今天尤其嚮往原始生態的鄉村自然和有別於週遭日常的文化景觀,那些生活在遠方的人們,他們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如何生活和消遣,如何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如何看待自己的民族和歷史……對這些問題的好奇永遠吸引著我們想去到遠方一探究竟。

4月25日至4月29日,“大地之書·不止于藍”黔東南公共藝術行動“貴州省第二屆藍染文化周”將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地區舉辦。本次公共藝術行動囊括公共藝術導覽和在地體驗、黔東南民藝展示、公共藝術藍染文獻展、自然·公共·融創——黔東南榕江鄉村振興論壇、貴州省第二屆藍染文化周“不⽌于藍”藝術賦能鄉村文旅主論壇等多個內容板塊,聚焦大利、宰蕩、加宜三寨的自然生態和文旅資源,展現黔東南榕江地區多民族留存的自然觀和活態生活方式。

榕江縣依託原生態的民族旅遊資源,圍繞建設“山水田園休閒旅遊城市”的定位,早已成為黔東南州南部的旅遊集散地和目的地。這裡不僅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系統,又是侗、苗、水、瑤、漢等多民族與多樣性文化共生共榮的聚居區。區域內獨特的信仰、律法、禮俗、節慶、建築和民藝之道是研究多民族傳統文化的寶庫。

榕江有三寨  寨寨皆藏寶

中國有大約一半的侗族人口都居住在貴州省內。榕江縣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之東南“,與湖南、廣西交界。侗族的主要聚居區恰恰分佈在這三個省份的邊境地帶。這裡的侗寨也最為密集。

大利村的清晨 ©馬鏑

大利、宰蕩、加宜是榕江最具代表性的侗族和苗族村落之一。侗族大多逐水而居,居住在當地的人們從遷居此地開始,便根據聚居地的地形,依山傍水建成侗寨。侗寨一般由風雨橋、鼓樓、涼亭、寨門、吊腳樓、井亭、晾天架、薩殿等組成。

1|深山裏的世外桃花源·大利

大利侗寨位於榕江縣栽麻鎮大利村境,坐落于利洞溪畔的深山幽谷之中,距貴廣高鐵榕江站僅14公里,是一片遠離塵埃與喧鬧的凈土,一處讓疲憊心靈得以憩息的家園。

大利

與其他侗寨相比,也許大利的建築不是侗寨裏最宏偉的,侗歌隊不是最有名的,但所有經典的侗族文化要素,在大利村都能找到。這裡有明代古薩壇1座、清代中晚期古民居29棟,古糧倉10座、鼓樓1座、花橋5座、古戲樓1座、古井6口、石板古道4條、古碑3通和形制奇特的石雕古墓2座,另有古樹128棵。獨具韻味的傳統節日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和吃新節,美食有糯米飯、盦魚、盦肉和燒魚。最重要的是,孕育和繼承這個文化的人群還生活在其中。

洞溪©王鹿鳴

大利村以前叫做“利洞”,至今村民也習慣自稱“大利洞”。“洞”其實是“峒”的異體字。在古代既可解釋為少數民族羈縻制的行政單位,也可用“溪峒”一詞來解釋。

唐宋時期泛指“溪峒”為今湘、鄂、渝、黔交界的武陵山區。從字義上也可以解釋為一片藏在深山幽谷中,溪流縱橫的盆地。生活在這個環境裏的人們,就被稱作“峒人”。

溪裏戲水的男孩©張巳丁

藏在深山幽谷中的大利村©張力

雪後的大利村 ©張力

大利村的選址完全符合我們對溪峒的想像。村寨四面環山,樹林和梯田環繞著村寨,形成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一條清澈的小溪順山而流,將村寨分成兩半。300多座木房子沿著溪邊林立,再逐漸發展到兩側的山坡上。

鼓樓  村寨的中心有一座高起的平壩,上面建有侗族最重要的公共建築——鼓樓。鼓樓是侗寨的標準性建築,哪有侗寨哪就有鼓樓。鼓樓外形像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從1層至頂,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鼓樓中間用石條砌有大火塘,四週有木欄杆,設有長條木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築有寶葫蘆或千年鶴,象徵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翹起,給人以玲瓏雅致,如飛似躍之感。高聳的鼓樓是村寨家族中心的象徵,是村民舉行大型聚會和禮儀慶典的場地。大利鼓樓始建於清乾隆年間,2002年大利村民集資復建,2017年由縣文物局利用國家文物局撥付的專項經費進行修繕。

鼓樓和薩壇 ©馬鏑

薩壇  這個由山石壘呈的大土包是大利的薩壇。薩壇是侗胞的神壇,是祭祀遠古侗家女英雄“薩”的神聖之地。學術界有“先建薩壇後建寨”之説,説明侗家人對祭祀祖先和崇拜英雄的重視。大利侗胞在遇到人痛畜瘟、自然災害或外來侵擾時,就要開展祭薩活動,求薩保祐。何時祭薩,由大家商議,一旦定下日子,便由寨老組織,全寨男女老少集于薩壇前(婦女、姑娘要著盛裝),鬼師主持儀式,壇前焚香燒紙、敬茶3杯、念祭詞,繼而由婦女打傘,眾人繞壇唱祭薩歌,接薩回家,最後闔家吃飯。

橋上的聚會©馬鏑

花橋  為了方便兩岸的交通,村內順山而流的溪上架有5座簡樸的花橋。橋身結構雖然簡單,但功能卻不簡單。村民每天或在花橋上乘涼歇腳、下棋擺古,或商議村中的大小事務。在不同的時候,花橋也可成為吃酒、擺攤、做手工的場地。花橋不只是橋,也充滿了大利村民的共同記憶和交往情感。

糧倉

古糧倉  大利的古糧倉較多,保存完好的有10座,均建於清代中晚期,多為穿鬥木構歇山青瓦頂三層建築。底層平面呈正方形或長方形,呈正方形者謂之“四方來財”,呈長方形者謂之“久長久有”。糧倉正中部位樓厚壁堅,用以存糧;週邊樓面,坦平寬敞,可以曬谷存物;在最週邊的檐下柱間,橫裝樹條為“禾晾”,用以晾曬禾谷、黃豆、紅薯等農産品。金秋時節,禾晾上挂滿金黃的禾糯、包谷和紅辣椒,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

石碓  石碓是農家最原始的生活用具,大利數百戶人家,幾乎家家都有,侗家節日三月三,用石碓舂甜藤和黃草,做成又香又甜的三月粑;四月八,用石碓舂烏米也做烏米飯,古曆八月在糯谷尚未完全成熟之時,侗家摘下禾苞煮熟用石碓舂脫外殼做“扁米”。小夥舂,姑娘簸,一同食用,一同唱歌,情意綿綿,石碓成為小夥的媒約。

航拍中的大利侗寨美景

悶墩古井  大利的古井共有6口,最有名的當屬悶墩古井,它建於清乾隆三十七年,也就是1772年,距今已有243年的歷史。古井的正立面為拱門式,由大青條石砌成,卷就頂可遮蔽塵土和落葉。水井呈長方體,由青石條和石板框砌。拱門左右兩側各置鼓形石墩1個,利於放置水桶和抬水起肩。井框正面青石板上緣開一小缺口,井水漲滿由缺口溢出,順井臺小石溝流入井前小池。小池為洗菜洗肉之地,小池水滿溢出再流進大池,方便洗衣洗物、蓄水防火。這種集飲水、洗菜、洗物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古井彰顯出侗族先民的聰明智慧。

鼓樓坪下的四合樓院©張力

清代四合樓院  大利村現有約300 座民居,緊湊地排列在這片狹窄的溪谷裏。為了適應複雜的山地環境,也會衍生種種的靈活變化。有建在坡地上的“吊腳樓”,也有建在平整地面上的“矮腳樓”。而大利村最有名的民居應該就是村內僅存的清代四合樓院,但不變的是千百年傳承下來的穿鬥式結構,以及社群共用的建造方式。

石板古道  大利的石板古道共有4條,其中一條建於清乾隆五十八年,即西元1793年,距今已有200餘年的歷史,是榕江縣乃至湘黔桂邊地侗鄉歷史最長而唯一有石雕的石板古道。這條石板古道的起點在大利寨南側,橋面兩側欄馬石陽面的前端,各有高浮雕石蛙一隻,在石蛙前方約15米處的農家屋邊,有圓雕石蛇兩條,蛇頭與蛙頭相對而視,互不相讓。寨中老人傳言,蛙為“財富”的象徵,蛙頭向寨,便可使寨人財源滾滾;若太富有,又怕招致盜匪打劫而造成災難。在石蛙的前方放置它的冤家毒蛇,以控制“財富”的來勢。

大利酒席  大利村的生活既忙碌又悠閒。除了日常的農活和家務活以外,還有各種節慶活動和紅白喜事的酒席。在農村的熟人社會裏,所有的勞累和矛盾都可以在吃酒中消解。不管是哪家有喜事,也肯定是整個村的大事。善良的人們日夜的勞碌後,常常齊聚一堂,欣慰談笑。

大利村酒席 ©張巳丁

村寨裏的酒席©張力

清明節大利村民在山上野餐©李光涵

由於空地較少,酒席在街頭巷尾的任何空間都能發生,村子也因此更加充滿生氣。

鳥市  每逢農曆初一、十五,一群手提鳥籠的侗族男人,就會從四面八方趕往大利村路口,赴會一場被暗喻為“黔東南最男人的盛會”——鳥市。早晨7:00,鳥市商販們是最先到達的,他們將鳥籠、鳥食、鳥具等周邊産品麻溜兒的擺上攤位,靜候前來山野江湖打擂的“英雄們”。清晨8:30左右,鳥場會迎來第一波侗族漢子,他們來自榕江、從江、大利、栽麻,路途最遠甚至有凱里,各自將鳥籠挂上山坡的竹竿,再蹲下燃只煙,吐霧談笑。


鳥市©侗天井上民宿

鳥市©侗天井上民宿

被選中參與這場搏鬥的鳥是人們熟知的畫眉鳥。戰鬥伊始,鳥主人拉開籠子門欄,兩隻畫眉便會亮出利爪,極快的閃動翅膀,相互飛撲、纏鬥、互啄。畫眉鳥戀戰的級別是:至死方休。“鬥鳥”最初的雛形是侗族家常鄰里的社交方式,後來逐漸發展為震翅打野的賽事。鬥鳥活動結束後,緊接著開啟的便是“唱鳥”,它被當地人喻為鳥屆的“侗族對歌”。兩鳥對決,或婉轉、或嚷鳴、或嘹亮,直到嗓子乾涸,唇舌之間再無法對弈,拼到末了成贏家。除了鬥唱的精彩,“換鳥”也成為最受侗族男人欣歡的普娛活動之一。攜自宅家養的畫眉鳥前來,不僅體現了男主人的遛鳥品味,也能收穫圈子內的認可和錢利。僅憑一眼,就能識別優秀的畫眉鳥。

鳥市©侗天井上民宿

鳥市上的畫眉鳥©侗天井上民宿

不論是下地幹農活還是捕魚建屋,人在籠在,人行鳥隨,“寸步不離男兒身”可以形容侗族男人對鳥兒的癡,好似一口烈酒下肚,醉入骨髓。鬥鳥、唱鳥、換鳥,是大利村侗族男人獨佔鰲頭的三項習俗活動。無論是祖輩相傳的捕養方式,還是鳥技的秘訣巧勁兒,各中門道功夫,自成貴州黔東南侗族文化中一頁野趣妙史,從中探得一方男兒極其原生態的生存肌理和情感根基,也觸摸到民族脈搏中的炙猛魅力。

2|天賦侗聽·宰蕩

“飯養身,歌養心”,這是侗家人常説的一句話,也就是説,他們把“歌”看成是與“飯”同樣重要的事。侗族人視歌為寶,侗家人把歌當作精神食糧,用它來陶冶心靈和情操。

侗族大歌  宰蕩位於榕江縣東北面,地處栽麻鄉政府所在地西南部。宰蕩最吸引人的是侗族大歌,這裡仍然沿襲保存著古老傳統的“行歌坐月”的戀愛習俗,被譽為“侗族大歌之鄉”和“歌的海洋”。侗族大歌的演唱一般在鼓樓裏進行,伴著篝火,男女集體盡情對唱,侗族大歌因無伴奏、多聲部、無指揮等特性,無論是在音樂學術研究方面,還是藝術欣賞方面,都有相當高的價值。它的表現形式,不僅在國內找不到同樣的類型,在國際上都是不遜色于任何一種合唱形式的。無背景音樂伴奏、也沒有指揮,聲部甚至多達7個,同時還需要用侗語演唱。

侗族歌師

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侗族大歌的傳承靠的是口口相傳。在宰蕩,一入夜,孩子們就開始三三兩兩自發到教師家裏學唱歌。侗族歌師是侗民族音樂的傳人,負責給侗族人教歌唱歌,他們除了具備領唱本事外,還要懂得唱歌的規律,如何控制聲調才協調,更要懂得不低於200首的歌曲,並熟練掌握六種類型的侗族大歌。因此,要成為一個侗族歌師十分困難。

“我要把我所會唱的歌都傳給孩子們,讓更多的侗歌一代代傳唱下去。”貴州榕江縣栽麻鄉宰蕩村60多歲侗族婦女胡官美這樣教歌已經40年。

牛腿琴  在侗族,凡有鼓樓處,便能唱侗歌。而有鼓樓和侗歌的地方,則少不了牛腿琴。老人們唱敘事歌時用牛腿琴配樂,姑娘們唱琵琶歌時懷揣著侗家琵琶起舞,這曾經是侗族人的生活日常,天籟般的旋律滋養了侗族,而侗歌歌者、侗樂樂師和隱在侗寨的樂器工匠們,則用自己的手藝做“嫁衣”,默默地把侗歌滋養成世界級民樂。

侗族敘事歌師羅幸禮(攝影 阮傳菊)

牛腿琴(攝影 阮傳菊)

在宰蕩,還有一對80歲高齡的姐弟羅氏姐弟。他們一個唱侗族大歌,一個人用牛腿琴拉敘事歌,用自己的嗓音記錄了這個民族的歷史和村莊的生活。

牛腿琴因琴體細長形似牛大腿而得名,既是侗族古老的、又是唯一的拉弦樂器,主要用於侗族民歌和侗戲伴奏。牛腿琴使用棕絲弓毛摩擦棕繩弦,所以它的發音纖柔而略帶嘶聲,音色柔細,音量較小,並能與人聲、歌聲結合得十分密切。

當地人拉牛腿琴(攝影 阮傳菊)

羅氏姐弟風雨無阻在鼓樓傳習侗歌,已近70年。然而近幾年,隨著年輕人外出務工增多,侗族牛腿琴技藝陷入後繼無人的困境。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當地侗族老人主動利用農閒時間,教年輕人製作牛腿琴和拉牛腿琴,讓侗族牛腿琴這一傳統民族技藝代代相傳。

3|月亮山下梯田走廊·加宜

在黔東南月亮山的大山深處,群山環繞,溪水潺潺,清晨雲霧繚繞,若隱若現的層層梯田,像一條條美麗的腰帶,環繞在群山之間。這裡便是加宜苗寨的所在地。

加宜苗寨

加宜村位於月亮山腹地,是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自然寨,距縣城51公里,苗寨傳統文化保存較完整,居民建築為木質結構的吊腳樓。被譽為“森林中的古戰場”的孔明山,集原始自然生態、民族文化、科研、考古、探險及三國歷史于一山,遍佈著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和名貴中藥材,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作為一座苗族村寨,這裡的建築結構別致,紅色旅遊文化與原生態苗族文化相得益彰,山村吊腳樓與層層腰帶田交相輝映,構築出山清水秀的生態走廊、村容整潔的美麗鄉村和宜居宜業宜遊的美好家園。

黔東南素有“百節之鄉”的別稱,一年中有節日集會200多個。加宜村的傳統節日有十二年一個輪迴的最神秘、最莊重、最隆重的“鼓藏節”,二月二“祭橋節”,三月三“載岩節”,五月“粽粑節”、“吃新節”,八、九月的“蘆笙節”等。這裡一年一度的鬥牛活動熱鬧而隆重,蘆笙舞粗獷與柔美並存,令人賞心悅目。

鼓藏節(攝影 楊遠松)


鼓藏節

苗族鼓藏節的蘆笙隊(攝影 朱法智)

鼓藏節  也稱“吃牯藏”、“吃牯臟”、“刺牛”,是黔東南、桂西北苗族、侗族最隆重的祭祖儀式。節日由苗族各姓牯藏頭組織。一般在歷史上關係較密切的村寨間進行,有小牯大牯之分。小牯每年一次,時間多在初春與秋後農閒季節,吃牯村寨殺豬宰牛邀請親友聚會,其間舉行鬥牛、吹蘆笙活動;大牯一般13年舉行一次,輪到之寨為東道。“鼓藏節”的重要內容是殺牛祭祖。

蘆笙節

蘆笙節

蘆笙節(攝影 韋貴金)

蘆笙節  是苗族地區最普遍、最盛大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以蘆笙踩堂、賽蘆笙為主要活動。蘆笙節一般以坡會的名稱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龍坡)。各地蘆笙節的時間不盡相同,原因是有的來源於古理古規的吉日,有的來源於慶豐收,有的來源於神話傳説。一般在節日之前要舉行儀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與此同時,各家各戶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隨後各村各寨的姑娘穿著盛裝,佩戴銀花銀飾,變化多端,小夥子和蘆笙手們都各自帶著蘆笙,從四方八面向蘆笙場地湧來,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圍成圓圈,吹笙跳舞,持續四五天,氣氛十分熱烈。

大地之書·不止于藍

榕江·藍染

在榕江,每逢農忙的間隙,侗族婦女們還要織布染整,給全家人做衣服。織布機一般每家都有。一年下來,一家織的布從幾匹到二十幾匹不等。儘管現在有成衣可以買,但在逢年過節時,村民還是要換上自製的傳統侗族盛裝。

盛裝的大利村婦女©Catherine McMahon

靛藍類色素是人類所知最古老的色素之一。榕江縣河谷盆地的濕潤條件特別適合藍靛生長,這裡也保存著藍靛色素從古至今最為傳統的製作方法,就是用純天然的植物進行發酵後製作成染液,再將布料染成藍色,俗稱“植物藍染”。這種工藝染色對大自然、人體健康無害,非常環保,而且最大的特點是:不褪色,不管歲月怎麼變遷,它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模樣。

這裡的婦女們常把藍靛種植在自家外的小片空地裏,在有限的空間內産出的藍靛染料可供上百米布料的染色。染布季節裏,空氣裏充斥著藍靛染料獨特的氣味。花橋上晾曬的一匹匹侗布,顏色隨著光線在青、籃、紫、靛,以及黑色調間變換。媽媽親手織、染的布料,也是侗家女兒最珍貴的嫁粧。

染布的婦女©張力

近年來,榕江縣大力發展藍染這一“非遺”産業,通過文化創意,各種藍染産品走向市場,有效帶動了群眾就業增收。

這個4月,“大地之書·不止于藍”黔東南公共藝術行動將集結藝術界、學界、設計界、企業界等多方資源,希望以古老的侗寨、神秘的苗寨結合當代藝術、設計的力量,將古老珍貴的民間工藝帶向更寬闊的舞臺,促進藝術為當地産業發展賦能,最終為鄉村振興做出新的思考與探索。

活動主視覺海報

(臺馨遙/綜合整理編輯,文中未標明拍攝者和來源的圖片均出自網路)

除了侗族大歌、鼓樓、花橋,這裡還有鳥市和牛腿琴……等你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