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藤忠雄 攝影 操上和美
青春,是不懼怕失敗,面臨困難的挑戰心,
青春,是身陷逆境,不放棄夢想和頑強的頑強心,
青春,不是人生中的某一段,
青春,是心的樣貌
——安藤忠雄
從貨車司機、職業拳擊手轉型,自學建築,遊歷世界,深耕設計,連戰連敗,連敗連戰,創造建築的風景,從未疲倦……安藤忠雄以其獨特的人生經歷和空間稟賦而廣為人知,自1969年開始建築生涯以來,他不斷打破常規,挑戰全新的建築“幾何”美學,將清水混凝土建築做到了極致。
如今80歲、被摘掉5顆內臟、向100歲努力前進的安藤忠雄,仍然永不停止挑戰,影響著全世界無數的建築師與擁有夢想、努力生存的人。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月9日,安藤忠雄全球巡迴展中國北京站·“青春”在北京民生美術館舉辦。這是繼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義大利米蘭、中國上海之後,安藤忠雄全球巡迴展的第五站。
北京站·“青春”展覽原比例復刻了安藤忠雄的三大經典作品——光之教堂,水之教堂,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展覽安空間由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親自設計,獨特的佈局、結構、觀展路線,體現安藤忠雄建築實踐半世紀的理念——打造“只有在這個地方才能呈現”的空間。
北京民生美術館前的青蘋果 ©️文築國際 攝影:田方方
值此北京展覽的契機,藝術中國以書面形式對安藤忠雄進行了採訪,我們精選了8個問題,從安藤忠雄先生的設計理念到東西方文化的關係,再到對當下青年人的寄語……安藤忠雄先生以極為認真的態度進行了精彩的回答。我們同時要感謝在採訪過程中給予協助的文築國際。
藝術中國:首先關於您在中國的展覽,在上海的展覽名為“挑戰”,在北京為何取名“青春”?與北京這座城市有關係嗎?
安藤忠雄:這次展覽的主題仍是“挑戰”,我們在挑戰的基礎上,加入了“青春”這個詞,以此表達對北京這座象徵中國豐富歷史積澱之城的回應。採用“青春”作為展覽主題是因為“青春”的涵義。“青春”意在人無論年紀怎麼增長,都不會變得老成持重,展現的是人一直心懷挑戰的精神性。
復刻的光之教堂 ©️文築國際 攝影:田方方
藝術中國:無論是教堂,還是寺廟,您都非常注重“冥想”,“冥想”是“禪”的核心,您如何認識“禪”?“禪”是否對您的建築設計有啟發?
安藤忠雄:當我做建築時,我並沒有特別意識到“日本”。對我來説,最重要的是創造出作為一種記憶的存在、能夠永遠活在人們心中的建築,而非物質本身或其形式。為了更接近這一理想,我試圖創造出像被徹底剝離的素色畫布一樣的建築。在那裏,當自然界的光和風被引入其中時,就有了空氣,我期待在這一空間生命力中能有一種喚醒人類靈魂的力量。
藝術中國:您的作品融合了西方的極簡,回歸於東方的精神。相對而言,東、西方文明的優長與局限分別是什麼?
安藤忠雄:以日本傳統精神為例,日本傳統文化的本質是一種自然觀,相較于將自然作為人造世界的一部分試圖去掌控自然的西方自然觀,它是與之形成全然對比的另一種自然觀。
“自然是在四季更疊中,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事物,因此,我們在自然中所做的一切也終將消亡,同歸於自然”
“自然並非我們的敵對,並非我們需要征服的對象,我們的存在應是自然的一部分”
我認為,這種由溫帶島國的氣候和地理條件所孕育出的價值觀,是我們與西方文化差異的核心。
復刻的水之教堂 ©️文築國際 攝影:田方方
藝術中國:人類發展至今,對生存環境的破壞導致各種弊端逐漸顯現,您認為東方的自然觀會對世界真正帶來啟示嗎?
安藤忠雄:日本獨特的自然觀的確是“自然與人類的共生”,但因其認為自然並非人可控的事物,這一觀念又促使了人類無意識的城市開發活動造成對自然的破壞。我認為,我們應追求東西方自然觀的融合,並創造一個智慧和可持續的共生社會系統。
藝術中國:從2009年開始,您為中國設計了非常多的建築作品,其中有很多美術館這樣的公共空間,您想對參觀這些建築的中國觀眾説什麼?
安藤忠雄:一座建築的完工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應該與周圍的環境一起得到培育,實現價值提升。如果通過我的建築展,能使大家來思考這一價值觀,這將是我的光榮。
日本直島項目 ©️文築國際 攝影:田方方
藝術中國:雖然同樣是東方國家,您在中國與日本設計建築時,在與周圍環境和諧、適應人們審美等方面,您的考慮會有不同嗎?
安藤忠雄:中國是日本文化的根。因此,我感覺兩者之間的“異”比“同”更為引人注目。我認為,這是由於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地理差異所致,中國是一個與多國接壤的大陸國(臨海國),而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
復刻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冥想空間©️文築國際 攝影:田方方
藝術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為全世界製造了巨大的困難,您如何看待這場困難帶給人們的反思與在困難之中人類的表現?
安藤忠雄:在新冠疫情的席捲下,現代世界的慘狀被再次暴露出來,但其實在新冠疫情之前,世界的“割據”已經初現端倪。歸根結底,問題的本質存在於今日世界動蕩不安的機制破綻中。這樣的機制中,資訊技術的急速發展,使效率至上的全球資本主義成為可能。這場技術革命帶來的變化,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將和19世紀撼動世界的工業革命一樣劇烈。這樣的變化,我們的世界將何去何從,誰也不能預見。我們很難用短視的、短期求利的思維來乘風破浪。我們需要一個堅定的願景,回到根源重新思考“人類的幸福是什麼?”“世界應如何發展?”。建築也不例外。“建築為了什麼,為了誰去做建築?”
與歷史對話展區©️文築國際 攝影:田方方
藝術中國:當下中國年輕人中流行“內卷”和“躺平”這兩個詞,您如何看待今天年輕人面臨的生活環境,想對他們説些什麼?
安藤忠雄:同樣的現象在日本也能看到。當本應擔負起下一個時代的年輕人對未來不抱希望時,這是一個非常可悲的情況。
他們這樣想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是他們,應該是整個社會應該解決的問題吧。
我們這些比他們大的人,必須比他們更認真地對待這個問題才行。
這個世界上最美麗、最扣人心弦的事情,莫過於人全力以赴地活出自己。
這一段心無旁騖、全力以赴的時間,定會帶給我們的人生的充實。
總之,無論多麼艱難,都不要放棄生存。
這就是我想告訴他們的。
安藤忠雄 攝影 閒野欣次
建築家 安藤忠雄
當今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築大師之一,被譽為“清水混凝土詩人”,多項公益募捐基金髮起人。
194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自學建築,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
代表作品:“光之教堂”(1989)、“普利策藝術基金會美術館”(2001)、“沃斯堡現代美術館”(2002)、“地中美術館”(2004)、“21_21設計視界”(2007)等。
獲獎榮譽:1979年憑“住吉的長屋”獲得日本建築學會獎,1993年獲日本藝術院獎、1995年獲普利茲克建築獎、2003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功勳、2005年獲國際建築家協會(UIA)金獎,2010年獲約翰·F·肯尼迪中心藝術金獎、後藤新平獎,2010年被授予日本文化勳章,2013年獲法蘭西藝術文化勳章 (commandeur), 2015年獲義大利共和國功勳勳章(grande ufficiale),2016年獲野口勇獎等眾多獎項,並先後於1991年、1993年在紐約現代美術館和巴黎蓬皮杜中心舉辦個展。曾擔任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自1997年起任東京大學教授,現任名譽教授。
在中國:以2002年舉辦的“探索建築的可能性”講演會為契機而正式進入中國。2005年與文築國際建立全面合作關係,並由此開啟了在中國的系列學術交流與建築實踐活動。在文築國際的全力協作下,安藤忠雄迄今在中國舉辦過5場建築展、8場講演會,其中2012年在上海舉辦的“亞洲的時代”講演會,使安藤忠雄因此成為世界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舉辦過萬人以上講演會的建築師。並在中國實現了“良渚文化藝術中心”(2013)、“上海保利大劇院”(2014)、“和美術館”(2020)等幾座世界級建築作品,另有十多個建築項目正在推進中。
展覽海報
安藤忠雄全球巡迴展中國北京站·青春
策展人:水谷孝明(日方) 馬衛東(中方)
地址: 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北路 9 號
展期:2021 年 10 月 12 日(週二)至 2022 年 1 月 9 日(週日)
溫馨提示:因疫情防控要求,所有持票進館觀眾都需要提前在北京民生美術館的小程式上預約
《安藤忠雄先生80歲留言簿》
在安藤忠雄先生80歲之際,主辦方特意準備了的安藤忠雄留言簿,所有留言都會翻譯給安藤老師看,歡迎各位網友參與互動,説出最想對安藤忠雄説的話。
(本文作者:許柏成 感謝文築國際在採訪過程中給予協助並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