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武漢·2021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 倡導生態“百分百”

武漢·2021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 倡導生態“百分百”

時間: 2021-10-18 17:37:10 | 來源: 藝術中國

生命的形式碎片美術館——朱尚熹

生態湖北,藝術武漢。10月17日下午15時,暑氣漸消的江城武漢迎來“百分百”@武漢·2021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開幕式。70余位藝術家、批評家、媒體代表齊聚武漢創意天地芷美空間,共同見證這場生態展覽的盛大啟幕。

生命的形式碎片美術館——朱尚熹

 與上屆雙年展不同,本屆雙年展共設兩大展區,用50組作品,詮釋藝術家對於“生態”的全方位思考。位於武漢創意天地芷美空間的室內展區作為今年的新增展場,將以27件不同類型的雕塑、影像、裝置、新媒體藝術等作品,傳達藝術家對於生態的深刻洞察;位於武漢石門峰紀念公園的戶外展區則以23件大型戶外雕塑、互動裝置為觀眾帶來生態視野下的全新思考與體悟。兩個展場將分別結合各自空間與作品屬性,為公眾了解生態藝術、關注“生態問題”提供契機與平臺。

萌之聲——王璜生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武漢2021城市藝術季的一部分,本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將繼續沿用前沿性、學術性、公益性、國際性的展覽理念,用藝術為城市賦能,用藝術推廣生態生活方式,用藝術為“創新引領全球城市、江風湖韻的美麗武漢”城市遠景助力。 

逆生長,一棵大樹的故事——孫紹群

在雙年展總策展人孫振華看來,“生態”就是生命體的狀態。生態不只是自然生態,人的生存、人類社會作為活的有機體,本身也有自己的生態問題。因此,我們所説的“生態”包括了自然生態、人文生態和社會生態。 

逆生長,一棵大樹的故事——孫紹群

在對於雕塑的理解上,策展人著重指出,“雕塑”不再是一個狹義的藝術分類學的概念,它是一個擴大了的藝術概念,它是後工業社會伴隨當代生態文明的建設,以生態哲學為主旨、以生態美學為方法、以生態藝術為手段,以生態物質為材料,重新認識生命、創造藝術、塑造社會的一種新的行為和過程。“生態雕塑”沒有既定的圖式,沒有固定的形態,沒有不變的範圍;它更多的是一種立場和態度,一種眼光和方法,一種探索的姿態。 

家園——葛平偉

藝術總監傅中望認為,本屆雙年展參展作品無論是從創作觀念、呈現方式、材料表達、觀看方式上都多有創新,雙年展需要在藝術家與公眾之間建立一種良性互動,共同推動生態藝術的發展、促進生態觀念的傳播。 

消失的房子——胡泉純

圍繞“生態”命題,16位論壇嘉賓以“湖水人城和諧相融”為主題展開若干討論,並分別從各自理論視野與藝術經驗回應對於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社會生態問題的理解與反思。 

匯聚  傅中望

在雙年展學術支援冀少峰看來,一個繁榮的民族,它的文化傳播方式傳播範圍應該是全方位的,而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必將閃爍著武漢城市靈魂的魅力,演繹著武漢城市人文文化的精神內涵,伴隨雙年展及其高品質的學術活動,必定會對城市人民的生活産生影響,使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成為城市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同時為社會文化的普及,及構建“湖水山城和諧相融”的發展格局譜寫新的篇章,開啟新的征程。 

 圓滿——羅小平

雙年展學術主持魯虹則認為“生態雕塑”這一新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於人類因過度發展所引發的嚴重生態問題,因此對於雕塑創作的發展乃至於藝術史的書寫,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生態雕塑”的追求與薩特的相關藝術主張可謂聲息相通,因為其不僅反對完全脫離現實的藝術生産方式,同時強調藝術家應該在具體的創作中,逐漸建立了自我更新與自我調適的生成機制,從而錘鍊自己的思想與藝術! 

圓滿——羅小平

好的藝術總是指向未來,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希望通過持續的、全方位、多媒介的對生態的關注,引發全社會對於生態的全面討論與思考,進而在藝術與城市、社會、人與自然的對話中探尋、啟發和諧相處之道。 

圓滿——羅小平

展覽將從10月17日持續到次年4月16日,期待全社會關注並參與到這場關於生態的討論和互動中來。“百分百”@武漢·2021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由芷美空間、湖北美術館、武漢合美術館主辦,武漢石門峰紀念公園有限公司與武漢天域恒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品,武漢設計工程學院公共藝術學院、武漢創意發展有限公司提供展覽支援。(本文圖片由主辦方2021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提供)

耀斑——高文謙

耀斑——高文謙

築巢3——唐勇、張翔

築巢3——唐勇、張翔

築巢3——唐勇、張翔

築巢3——唐勇、張翔

水書——生命     鄭靖

水書——生命     鄭靖

匯聚”與“圓滿

展覽現場

一路風景·石門峰——鄧樂 


武漢·2021東湖國際生態雕塑雙年展 倡導生態“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