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把所見所想變成一幅畫,你會如何表達?如果是青年蒙德里安,他可能會如實記錄下眼睛觀察到的一切,用柔和的色彩、輕快的節奏最直觀的給出個人感受。
蒙德里安早年作品 ,House on the River,1901(圖片源自:artasian.tistory.com)
而晚年的蒙德里安,一定會用垂直線和水準線組成的各種格子回答,告訴你藝術應該脫離事物的外在形式,不能被事物的花裏胡哨的表像欺騙,要追求更本質更純粹的東西。
蒙德里安晚年作品《 Composition London》, 1940-42(圖片來源:www.Piet-Mondrian.org)
很多人認識蒙德里安,是從他的紅黃藍三原色、黑白雙非幾何線條開始的,他是繼維米爾、倫勃朗和梵谷之後“荷蘭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蒙德里安用紅黃藍方塊畫出了宇宙萬物,主張透過直角可以靜觀萬物內部的安寧。
《Composition with Red, Blue and Yellow》,1930 Piet Mondrian (圖片來源:Kunsthaus Zürich)
但實際上,作為抽象藝術的開創者,蒙德里安的繪畫風格並不是從抽象畫派開始的,最早時期是在具象和自然中一步步摸索和探求,早年他畫過許多寫實的人物和風景。
Een lelietak, c. 1906-1907,Gladiolus,PIET MONDRIAAN (1872 - 1944)(圖片來源:Kröller-Müller Museum)
據統計,蒙德里安在1920年代先後創作了100多幅花卉作品,他曾回憶道:“我喜歡畫花朵,而不是花束,且一次只畫一朵花,這樣我才能更好地表達它的造型結構。”字裏行間充滿著對後印象派的嚮往,即追求表現“主觀化的客觀”。
那麼作為非具象畫派的創始人之一、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蒙德里安究竟是如何從具象派一步步走向抽象的呢?如此驚人的轉變或許可以通過回顧其教育經歷和時代背景窺其緣由。
蒙德里安的父親是一位小學校長和清教徒,熱衷美術,所以蒙德里安從小就能接觸到美術,在他只有8歲的時候,就立志要成為一名畫家。他最開始跟著海牙畫派的叔叔學習繪畫,海牙畫派主張用寫實手法描繪當地的風俗和風景,創作中多使用憂傷的色調,因此有時也被稱為“灰色畫派”。
《Wood with beech trees》, 1898-1900(圖片源自:Fine Art America)
跟著叔叔學習的經歷,為蒙德里安打下了寫實繪畫的基礎,1892年蒙德里安進入阿姆斯特丹的國立藝術學院,接受學院派訓練奠定了他深厚的寫實能力。
那時候的荷蘭繼承米勒的浪漫主義手法,蒙德里安主要畫阿姆斯特丹周圍的風景,並經常重復一個題材。
不同於同國度畫家梵谷、維米爾、倫勃朗的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不論是顏色,結構,還是構圖角度,雖然沒有對稱,但都帶著一股奇怪的平衡感,可以感受到涌動的生命力和情緒。
蒙德里安並沒有延續古典浪漫主義畫法,他對誇張美化事實並不感興趣。在此時的他看來,生活的世界就是絕對美善的體現,藝術的最高目標就是照抄自然。
《Farm at Duivendrecht》,1905(圖片源自:www.Piet-Mondrian.org)
在這個時期蒙德里安接觸到了通神論,這使得他的藝術思考發生了轉變。宗教的力量賦予他對於神秘主義的好奇,他試圖通過自己的藝術創作去表達宇宙萬物內在潛藏的“純粹真理”。這一點無疑助力了他在後期對個人藝術形式的探索與轉變。
19世紀中葉,以日本浮世繪為代表的東方藝術大舉“進攻”歐洲,其“平鋪直敘”的繪畫技法感染了包括保羅·高更、文森特·梵·高在內的大量藝術家。另一方面,攝影技術也從根本上動搖了以“畫的逼真程度”為評判標準的古典寫實主義繪畫。
Piet Mondrian,Sun, Church in Zeeland; Zoutelande Church Facade,1909–10(圖片來源:Tate)
由於時代的發展,藝術逐漸脫離了宗教與政治的束縛,所以此時的藝術家則更多地將視角轉向自己,試圖通過不同的方法描繪和抒發內心的情感願念,因而不再追求具象化的寫實手法。
而作為觀眾的蒙德里安這時也被此種全新的創作方式所吸引。1903-1906年,蒙德里安深受梵·高、塞尚和愛德華·蒙克等人的影響,思想方面獲得了極大啟發,而這些藝術家尋求繪畫本真的精神恰好與蒙德里安深信的“通神論”不謀而合。
創作環境的變化使得蒙德里安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舊藝術已不能滿足自身個性的抒發。所以從1907年開始,蒙德里安便逐漸走上了“簡化具象畫”的道路。
1908年喬治·布拉克和畢加索建立了立體主義,並在此後發展為時下的前衛流派。它的興盛恰好迎合了蒙德里安此時追尋精神表達的訴求,於是他立即撥冗前往巴黎,開始吸收立體主義繪畫的精髓。
《Still Life with Gingerpot 2》,1912(圖片源自:academicmuseum.lafayette.edu)
1912年移居巴黎後,蒙德里安開始以立體主義風格作畫,利用垂直和水準線條表現抽象景觀,專注于圖像的結構和組織,在色彩上喜愛使用灰、綠、赭石三種顏色,通過線條、色彩和區域的平衡,達到畫面和諧和完美。
但是,雖説立體主義對蒙德里安的藝術道路有著巨大影響,但若細細品味其此時段的畫作便可發現,他並未在立體主義的道路上一直走。蒙德里安意識到:立體主義並沒有徹底實現對“純粹實在”的表達。而藝術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將表像化的現實,還原至最本質的結構:平面、色彩、節奏與韻律。
因此在1914年因為一戰困在荷蘭後,蒙德里安留在荷蘭致力於“繪畫中的新造型”,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激蕩出新造型主義,並在三年後與杜斯伯格共同出版了《De Stijl》(風格雜誌),風格派藝術的理念從此正式公之於世。在雜誌上,蒙德里安發表了他著名的“新造型主義”理論,主張“抽象即藝術的目的。”
Piet Mondrian,The Tree A,c.1913(圖片源自:Tate)
在風格派的理論體系中,實物的具象特徵簡化為點、線、面的簡單組合。不僅如此,它還對色彩也産生了全新定義:風格派認為色彩的功能此時已不僅僅局限于“裝飾”,它在“區隔空間”這一功能中的力量同樣不容小覷。
而此時的蒙德里安已擺脫了此前“具象畫家”的頭銜,逐漸走向非具象畫派的大門。
1918年蒙德里安簽署了反戰、反個人主義,宣揚和平團結的“風格派宣言”。希望用藝術力量到達生命的昇華,用抽象的造型與中性的色彩來傳達秩序與和平的理念。
1919年-1938年,在這一時期蒙德里安發現了新的個人形式,用最為純粹的三原色、直線、平面等元素,創作出簡化到極致的幾何抽象藝術。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他精心地安排與思考,傳遞出世間萬物的精神的內在模樣。此時期的代表作是線與色彩的構成,作品色彩柔和、充滿輕快和諧的節奏感。
1940年,蒙德里安前往美國。在那裏,他接觸了爵士樂,這為之後的創作帶來了新的激情與靈感。他開始在畫面上創作豐富而精彩的節奏,作品比過去更為明亮、更為抽象,一反過往的冷靜,多了許多熱鬧的視覺局部,黑色也逐漸消失了。
那段時光裏,蒙德里安在紐約生活得非常快樂,每天他除了創作藝術,就會去酒吧欣賞爵士樂,另外還有一種黑人音樂也十分受到蒙德里安的青睞,那就是在他作品名中也能看到的:Boogie Woogie。
Composition B (No.II) with Red 1935(圖片源自:Tate)
但誰也想不到,這樣快樂的創作時光竟然是蒙德里安生命中的最後四年,但這無疑是他創作生涯中最為精彩的一段時光。
蒙德里安完成的最後一幅作品《Broadway Boogie Woogie》, 1942-43,MoMA
從早年間的具象化藝術家,到後來逐漸把萬物的形態簡化成水準與垂直線的純粹抽象構成,蒙德里安從內省的深刻觀感與洞察裏,創造了普遍的現象秩序與均衡之美。一代大師的風格轉變並非一朝一夕完成,而是依靠長期的探索,尋找到對藝術的最終的表達形式。(文/喬綺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