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亮舊照
卻忘鏡裏鬢毛秋,老去還思作壯遊。
聞道故園新橘熟,昨宵飛夢到台州。
這是革命文藝家、教育家陳叔亮先生的思鄉之作,浙江台州是他所思念的故鄉。在陳叔亮誕辰120週年之際,為深切緬懷陳叔亮先生為藝術事業做出的的卓越貢獻,2021年9月28日,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台州市黃岩區政協共同主辦的“陳叔亮先生誕辰120週年系列紀念活動”在台州黃岩區舉行。
陳叔亮舊照
陳叔亮原名壽頤,是中國當代書畫家、工藝美術教育家,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創始人之一、副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創始人之一、副主席。1901年陳叔亮出生於浙江台州黃岩保全上陳頭村,曾受啟蒙和熏陶而學習書畫,十幾歲便熟練“梅蘭竹菊”,長于“二王”書體。陳叔亮的一生親歷了中國近百年的時代沉浮,他始終保持著一名教育家的良知和革命藝術家的覺悟和勇氣。
1929年陳叔亮給學生上音樂課
以藝術抒發愛國情懷
在國難深重之際,陳叔亮積極地投入抗日救亡宣傳活動,他以美術教師兼音樂老師的身份,收集全國的抗戰歌曲在校裏教唱,並輔導創作抗日木刻漫畫。在海門東山中學執教期間,他組織了台州木刻會,會員有賀鳴聲、方正中等,舉辦木刻漫畫展覽。此外他還張貼宣傳、教唱抗日歌曲、組織抗日劇團,創作戲劇等。1938年,陳叔亮更是滿懷抗日救國之心,獻身中華的熱情,經過三個多月艱苦跋涉二萬多裏,終於到達延安抗日根據地,加入了抗日救國的革命行列。在延安的八年裏,他在魯迅藝術學院執教美術並進行研究工作,為革命培養了大批人才。
1942年5月延安文藝座談會合照
他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在藝術領域開闢了嶄新的天地。在創作上,他遵循毛主席提出的文藝方向,積極響應“深入生活,為最廣大工農兵服務”的號召,紮根于生活,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把熾熱的感情傾注于筆端。他運用速寫、連環畫、國畫等形式,描繪抗戰時期的社會百態,謳歌中國革命戰爭的光輝業績。
《古橄欖樹圖》 1963年
《黃蜂敗柳圖》 1957年
陳叔亮作品 1973年
戰爭年代的艱苦生活,不僅砥礪了陳叔亮的思想感情,也磨煉了他的畫筆,在藝術上更臻成熟。他從不故步自封,力圖在藝術中“創新求變”.他的國畫師承齊白石、吳昌碩之法度,旁涉明清丹青高手及中外名家,形成自己洗煉灑脫的畫風。他的書畫深受傳統文化影響,有著強烈的民族風格。對於繪畫,他認為“古人方法有可為我用者,必須繼承發揚古人方法;有不可為我用者,必須批判革新,不能盲目抄襲。舊方法與新內容産生矛盾時,必須服從新內容的要求,突破成法,大膽創立新方法,尋求與新內容相適應的新形勢、新技術、新風格。”畫家劉海粟先生認為陳叔亮的畫作“心奇跡亦奇,一筆通三味”。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舊照
陳叔亮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接待郭沫若
陳叔亮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課
以美育譜寫藝術新篇章
新中國建立以後,陳叔亮主要擔任藝術教育領域的領導工作,歷任華東文化部藝術處副處長,中央文化部藝術教育司副司長,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副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等職。他在文化部藝術教育司負責期間,向國內外輸送了大批藝術人才,培養出大批藝術家。陳叔亮在工藝美院20多年的領導與教學工作中,曾寫過不少工藝美術教育和有關藝術的文章,出版《新美術運動及其他》、《國畫問題》、《為了美化人民生活》、《漫談工藝美術》等十余種專著,為我國藝術教育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陳叔亮書畫館名譽館長常沙娜視頻致辭
1994年陳叔亮書畫館落成及作品捐贈儀式,250幅書畫作品捐贈家鄉黃岩
正如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陳叔亮書畫館名譽館長常沙娜在視頻致辭中所談到的:“陳叔亮先生1956年參與籌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在二十五年的領導崗位上,他為學院的學科建設、教育與圖書館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陳叔亮是我的老師和領導,他對中國的美術以及工藝美術教育有著巨大的貢獻,我期盼著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陳叔亮先生的研究成果和生平,讓後代大眾知道工藝美術教育對國家美育基礎的重大作用。1994年陳叔亮書畫館在浙江省的黃岩市落成,聘請我擔任陳叔亮書畫館的名譽館長,現在這一書畫館併入了黃岩博物館,有利於傳承陳叔亮的藝術並長期陳列他的書畫作品。”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盧新華致辭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委、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盧新華也談到:“陳叔亮是新中國藝術教育的開拓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因為有陳叔亮先生而感到驕傲,也因為陳叔亮先生我們的底蘊異常深厚。在中華民族遭受劫難之時,陳叔亮先生懷揣著初心和理想,投身偉大的變革,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貢獻。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二十世紀文學藝術發展與變革的蹤跡,也為新中國的文藝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陳叔亮先生的書畫藝術展廳作為黃岩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示了書畫藝術,展示了歷史的真實寫照,展示了豐厚的精神文化遺産。”
陳叔亮撰寫書法
以筆墨寫就書法新紀元
在書法創作上,陳叔亮主張廣泛地向歷代名家的長處學習,強調“貴在師心,病在師跡”,明確提出書法“四新一變”的主張:新的結構、新的筆意、新的氣勢、新的面目、一生求變,並以實踐鮮明地表現這種追求。一方面他虛心拜古人為師,堅持讀碑、臨池的日課;另一方面“入古出新”,追尋揣摩屬於自己獨特鮮明的藝術風格與形式 。趙樸初先生評其為“多能不獨張顛草,滿紙雲煙見性真。”他的書法晚年已到了“人書俱老”、爐火純青的境地,蒼老勁健,用筆多剛勁瘦硬,佈局險峻奇絕,氣勢宏大。
陳叔亮書法作品
陳叔亮書法作品
面對書法藝術在當時不受重視的現狀,他憂心忡忡:“書法是中國的國寶,不重新研究它、繼承它,是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為了振興中國的書法藝術,他在七十年代末告別了畫壇,把晚年的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書法藝術上。年近八十的陳叔亮,懷著一顆拳拳之心,以無比強烈的責任感,為創建中國書法家協會立下汗馬之功。1981年5月,陳叔亮當選為第一屆中國書法協會副主席。在書協成立大會上,他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説,並寫下了“心底花開,筆底神來。書壇好友,有家可歸”的題詞。他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以及書法事業的發展都帶來了勃勃生機。
觀眾觀看書法作品
觀眾在作品前
觀眾拍攝作品
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葛學斌在座談會上講話
在紀念陳叔亮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葛學斌在講話中指出:“我們要學習陳叔亮一生中服務大眾的意識。他是從人民中走出來的藝術創作者,他選取革命的題材,所有的作品都面向大眾,他的成就,他的藝術思想,他藝術創作的人生經歷常值得我們大家探討。陳叔亮的一生,留下了豐富的精品佳作,我們要從中汲取智慧、汲取營養,學習消化再創造,站在第二個百年機遇的新征程上,做好文化發展的大文章。”
台州市黃岩區政協主席柯善輝致辭
台州市黃岩區政協主席柯善輝認為:“陳叔亮先生以極大的熱情頭身藝術教育事業,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創建和發展嘔心瀝血,為國家培養了一大大批優秀的藝術人才。耄耋之年,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書法藝術的創作和教育中。他終其一生都在身體力行的為中國美術事業的發展,藝術教育事業的興旺,書法藝術事業的創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台州市政協副主席、黃岩區委書記陳建勳在座談會上致辭
台州市政協副主席、黃岩區委書記陳建勳在致辭中説到:“陳叔亮先生是中國革命文藝家、教育家。他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革命的一生、藝術的一生、為人民服務的一生。紀念陳叔亮先生,就是要學習他‘藝術服務革命’的政治品格、銘記他‘藝術服務人民’的高尚情懷和感悟他‘躬耕教育事業’的致遠匠心。”
台州市黃岩區正是通過本次陳叔亮先生一百二十週年的紀年活動,重溫陳叔亮先生“藝術服務革命、藝術服務人民”的輝煌歷程,讓更多人銘記一代藝術大家為藝術事業、教育事業與書法事業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與傑出貢獻。
陳叔亮親屬代表、音樂家陳其鋼在座談會上發言
陳叔亮親屬代表、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陳鬥鬥代表家屬表示感謝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黃岩區政協領導向茅畬小學、保全小學贈送陳叔亮文史資料書籍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領導向黃岩博物館、黃岩書畫院贈送書法作品
座談會現場
紀念陳叔亮誕辰120週年座談會上宣讀陳叔亮研究會成立文件並頒發了聘書
博物館中展示陳叔亮生前所用印章、書信和筆墨紙硯
觀眾在展覽現場
觀眾欣賞作品
觀眾在作品前
觀眾觀看舊照片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