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到CAFAM看“萬物生息”展,“後石油時代”該如何設計?

到CAFAM看“萬物生息”展,“後石油時代”該如何設計?

時間: 2021-09-25 11:28:28 | 來源: 藝術中國
藝訊 >

展覽現場

2021年9月17日,“萬物生息:後石油時代的材料與設計”全球首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揭幕。

該展覽建立在能源過度開採、利用帶來的環境災難以及新型病毒引發的生存困境背景下,將視野聚焦于“材料”這一物質基礎,圍繞人類的生存困境、生態可持續的主題,探索碳中和跨學科的創新路徑。

展覽現場

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與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攜手英國倫敦設計博物館舉辦,匯聚了倫敦設計博物館百餘件經典館藏作品以及30位中國當代設計師的先鋒作品,其中包括伊姆斯夫婦(Charles and Ray Eames)、卡羅·斯卡帕(Carlo Scarpa)、馬塞爾·布勞耶(Marcel Breuer)、埃托雷·索特薩斯(Ettore Sottsass)、馬岩松、土上建築、凱瑟琳·馮·瑞星博(Kathrin von Rechenberg)、姜綬祥、呂越、王克震、陳旻、張周捷、Faber Futures、費爾南多·拉波塞(Fernando Laposse)、桑尼·維瑟(Sanne Visser)等。策展團隊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在國際範圍的行業及藝術領域建立起可持續材料觀,展現出材料在生態環境問題上的發展空間與未來潛力。同時,讓“可持續材料”也成為院校內教學與實踐的學術關鍵詞。

展覽現場

材料,是構成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材料的力量與價值往往因為普遍與基礎性而被低估甚至忽略。不斷加劇的環境問題及生存危機,加速了人類對自然健康、可持續生活的嚮往,世界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一個擺在全人類面前的亟迫問題。伴隨著科技的發展,自1960年代起,綠色設計、生態設計、可持續設計的理念和方法漸成趨勢,通過設計媒介,探索材料與科學技術、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交叉的可能性,解決低碳、可迴圈、再利用等一系列的環保問題。而這些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斷的進行迭代,重心不斷延伸和轉移,基於對“人造物”的理解和對“材料”的研究,大量的解決方案誕生,一步一步構成了當下,也構建了未來。

展覽現場

這次展覽由起源、轉化、影響與進化四個維度構成,以人類文明發展史為線索,不同的板塊以人類對於某一種材料或是某一種新材料的征服作為命題,展現材料在每一個時代不同領域的運用。展覽並非設計成品集合展,而是以材料為核心進行放大並建立聯繫,從微觀結構到開採發掘,從工業製造到藝術設計,從日常應用至國家建設,涉及政治、經濟、科學、生活、藝術等不同層面的利用,探討人與物的關係,理解那些深藏于平凡謙卑之物背後的複雜過程。

“起源”單元展覽現場


“起源”單元展覽現場

人類文明的斷代來自於人類對於材料的關注,材料的發展也構成了人類文明發展史的物質邏輯。“起源”首先展示了人類早期易於獲得並利用的基礎材料,如硬木、棉花、鐵礦石、沙礫等,第一部分板塊呈現了材料的原初狀態,還展出了原生態材料于顯微鏡狀態下的細胞結構,直觀立體地展現了不同材料的物理特質與生命本質。

“起源”單元展覽現場

“起源”單元展覽現場

不同材料因其個性所呈現出的獨特肌理與質感在感受的傳遞上也深淺不一,“起源”也特別關注材料與人類關係建立的情感特質。通過技術對材料的改變滿足心理與精神層面的使用需求,重新定義了人與材料的依存關係,同時提高了材料自身的審美價值。

“轉化”單元展覽現場

第二部分“轉化”包含了對材料運用的三個層次,一是對原生材料的升級、改造,以適應大批量的工業化生産,例如膠合板、密度板等對於原木材的改造與技術的發明;二是技術在不同領域對於材料的轉換改造與新材料的應用,既包括材料在生産製造與工業建設的適用性改造,同時也展出了藝術家及設計師結合材料特質進行産品審美性與舒適度提升,例如金屬中鑄鐵、青銅在工程建設中的貢獻意義,鋁制材料帶來了易拉罐“開啟革命”以及藝術家通過設計創新對於金屬材料的優美與實用性處理;三,在“轉化”這一單元板塊中,展覽依然兼顧了材料文明歷史的線索串聯,由木製材料的轉化到稀土礦的開採運用至可降解塑膠的發明,延續材料發展的時間路線。

“轉化”單元展覽現場

“轉化”單元展覽現場

此外,材料在不同時代的轉化也是材料文明歷史中的重要構成,例如陶土、陶瓷的應用中,展覽呈現了早期紫砂壺的造型,工業時代大規模生産的倫敦磚以及應用當下新3D列印科技創造的陶瓷作品。通過展覽展示,邀請觀者再次認識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材料,發現他們在不同時代對應的生活用品、工業産品以及大師的經典作品,思考材料背後複雜的國際影響力、生活環境與生存危機、技術介入的雙面性等問題。

“影響”單元展覽現場

無論是生活生産、工業製造或是設計發明,我們往往更加關注産品成果,而較少去關注材料開採、資源消耗,對於材料進行大工業生産轉換的過程。

“影響”單元展覽現場

第三部分“影響”展廳中塑造了一種相對沉重的氣氛,著重探討材料的開採與使用對地球的影響,重新審視我們賴以生存物與人之間的關係。通過對採礦、橡膠以及集約化棉花種植等産業的個案研究,以及作品《物質世界》所呈現的全球開採系統數據,認知並感受材料開採過程中産生的人力成本以及環境成本,強調一種反思性,消解以人為中心的視角。

“進化”單元展覽現場

第四部分“進化”是整個展覽中最靈動,也最具有未來性的一個部分,這一單元提升了物的能動性,通過新興的科技材料、生物材料等展現材料的未來,同時還呈現了一些對於傳統材料的最新應用,探討設計師如何在有限資源內探尋更智慧和更可持續的工作方式。“進化”這一單元涵蓋了5個關鍵詞:生長、再生、超本土化、智慧、可迴圈。

 

《物托邦》,安靜,2018年(下方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生長”,關注材料作為生命體在空間與環境中的不斷變化,例如作品中鹽本身形成的墻面組合隨著空間裏溫度濕度的改變發生微妙的變化;“再生”,將材料轉換再造,賦予其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在安靜的《物托邦》作品中,她以綠色生態、可持續作為核心設計理念,將採集的植物晾幹磨成粉狀,加入膠合物,製成健康的生物塑膠,賦予了植物生命形態以外更多的可能性;“超本土化”,在維持生態平衡的前提下,深入原生態本土地區,依據當地本土特性或物産進行設計生産,提升當地的收入並保護收入的多樣性,墨西哥Fernando設計師結合墨西哥玉米特性,將玉米外衣壓制在平板上,製作成具有裝飾性的材料,可以廣泛運用於家居設計中。超本土化這一關鍵詞所展示的案例對當下中國正在進行的設計扶貧和設計下鄉也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也為材料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路徑。

Totomoxtle, Fernando Laposse

智慧”,強調材料在應用中的適應性以及與人類的互動表現,《光晶異彩》是中國科學研究院化學研究院綠色印刷院重點實驗室的顛覆性發明,結合傳統顏料色澤與光子晶體光輝的特點,實現了印刷材料在不同角度方向下色彩的絢麗變化。展覽也會特別設置兒童工作坊,帶領大家運用光晶材料完成不同材質下的成品呈現。可迴圈”不僅是“進化”這一板塊的關鍵詞,也是整個展覽的核心主題,它意味著材料生命週期的往復,意味著無害、可降解的構成特質,這一關鍵詞涉及到材料迴圈的不同流程,包括材料的有毒物質處理,可迴圈原生材料的改造利用,可降解材料的發明等。

光晶異彩,2021,中國科學研究院化學研究院綠色印刷院重點實驗室

《間物》,郝振翰,2019年(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圍繞著這五個關鍵詞,“進化”涵蓋了科學、生物、設計等多重領域,展示材料設計在解決緊迫的環境與社會議題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也通過藝術家的調研與作品展示出藝術領域、設計領域對於可持續發展的使命與責任感,也通過藝術家的轉換,我們看到了材料更有魅力的一面。同時,材料設計也意味著無限可能的未來,展覽也展出了航太科技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所的一項黑科技,“凝固的藍煙”氣凝膠是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建設的重要突破,它代表著人類對於宇宙探索的夢想,也代表著中國在材料研發的未來力量。 

凝固的藍煙,航太科技材料及工藝技術研究所

“萬物生息:後石油時代的材料與設計”不僅從學術展覽層面邀請觀者一同探討材料的歷史發展,探討可持續,在展覽的搭建與展廳的效果營造中,設計團隊也選用了可迴圈或廢棄再利用材料,將可持續觀嵌入展覽的各個層面。


展廳中使用的咖啡磚

可持續,是我們探尋生存發展的路徑,尋求美好未來的方式。在生態系統混亂與災難的背景下,找尋出路似乎變得十分緊迫,大多數時候我們依然在試圖尋找更多的可能性讓材料為我們服務。材料一方面為我們解決憂慮,提供想像,另一方面也成為我們的憂慮,讓我們止步于想像。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希望通過回歸材料本身,打破以人為中心的視角,重新建立人與物之間的關係,發揮物的能動性,由材料構建未來,我們保護未來。

《錘子》,林芳璐,2021年

Kathrin von Rechenberg香雲紗系列作品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0月17日,展覽期間還將呈現系列學術講座和“材料未來”行動研究等公共教育活動,敬請期待!(文/周可心 文中圖片除註明外,均由作者拍攝)

到CAFAM看“萬物生息”展,“後石油時代”該如何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