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在這集訪談中,李尤松通過中國園林和瓷器對西方的影響,描述了17-18世紀“中國風”在歐洲全面綻放的盛況。以圓明園為代表性的中國園林的形式和“散落位置”的造園理念通過英國園林的承繼與創新,繼而對整個歐洲園林産生了廣泛的影響,在18世紀“中國風”的盛期,“中國風”的亭子和寶塔曾經遍佈歐洲的私家園林,甚至延續到19世紀歐洲公園的建築形態。瓷器一直是西方收藏的中國重要商品,在西方人沒有徹底破解瓷器燒制奧秘之後,他們走上了仿製“中國風”瓷器的另一條軟瓷路線…
圓明園中這座雄偉的西洋建築上的裝飾具有中國元素。1873年,圓明園被洗劫13年後,恩斯特·奧爾默 (Ernst Ohlmer) 拍攝了圓明園廢墟,成為已知最早的圓明園廢墟的視覺記錄。
藝術中國:圓明園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園林藝術交流的典範,圓明園滿足了乾隆對於西方的想像,當避暑山莊、圓明園的圖像被帶回西方後,又對西方的園林藝術産生了很大的影響,請您談談“中國風”的園林藝術方面的情況。
李尤松:園林的功能是什麼?應該是遊玩。就是消磨掉閒暇時光,流連在宜人空間裏,所以它要解決的不是基本生活功能,而是要建立一個像舞臺一樣的遊戲空間,完成一種美好的體驗。
蘇州園林也有這種性質,江南豪門生活不愁,衣食無憂,比試誰的園子造得更妙。乾隆去看江南園林,感覺很好,要將江南園子移入北京。這是建造圓明園的原因。同時宮裏收到的西方貢品越來越多了,也需要一個地方存放,宮裏的幾位西方傳教士又具備設計能力,郎世寧、王致誠借鑒凡爾賽的建築圖樣,蔣友仁負責設計水法噴泉的動力系統。於是圓明園裏就有了諧奇趣、遠瀛觀、大水法、海宴堂、線法山等幾座中西結合的建築。十二獸首就是在海宴堂臺基座的十二個生肖的雕塑,它主要還是滿足皇帝對西洋的想像,從動機上來看,以遊樂為第一目的。
圓明園中西洋樓的第一閣樓。1873年,圓明園被洗劫13年後,恩斯特·奧爾默 (Ernst Ohlmer) 拍攝了圓明園廢墟,成為已知最早的圓明園廢墟的視覺記錄。
我將圓明園西洋樓看做是“中國風”國際化審美運動中的一個案例,十八世紀的中國和法國的宮廷在審美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由於傳教士的溝通,圓明園和凡爾賽宮在設計上確實借鑒了彼此的資訊,王致誠是文化使者,溝通了東西雙方,幫助舊大陸兩端的人們完成了對於遙遠世界的想像。
“中國風”的亭子
藝術中國:供職于清廷的傳教士馬國賢把中國園林的圖樣傳回西方以後,對西方有哪些具體影響?
李尤松:當時傳教士馬國賢把避暑山莊的銅版畫帶到了歐洲,還有英國人錢伯斯的介紹,西方宮廷對於中國了解不再停留于美麗的幻覺,而是見到了具體建築的圖樣,就有了下一步的施工方案,從這個基礎上他們再做加工。以小型建築亭子為例,法國宮廷建築師就設計出眾多亭子的變體,有的柱子上爬著龍,有的亭頂嵌著鳳梨,像現代公園的旋轉木馬一樣的熱鬧。就成舉辦小型聚會的場所。
寶塔在中國有風水上的講究,本來有鎮河的功能。寶塔在西方只有審美功能。現在的巴黎還有寶塔電影院。寶塔、假山和亭子這幾個主要圖像,滿足了西方對中國的想像。
在動物裏,中國人把仙鶴作為仙境的象徵,西方人則把猴子當作最能代表中國的動物,可能是因為猴子具有靈動的特點。
邱園的玻璃溫室(左圖)第一屆國際博覽會(右圖)
藝術中國:英國對於歐洲“中國風”園林起到了很關鍵作用,英國有一座非常有名的邱園,裏面就有典型的“中國風”寶塔及中國亭子形狀的溫室。
李尤松:工業革命前後的英國是一個大發展的年代,維多利亞女皇派出的科學考察團來到世界各地,貪婪地著了解世界,發現科學規律,當時達爾文也在其中。在這麼一個大時代環境下,皇家植物園邱園誕生了。邱園裏邊有中國風寶塔,但玻璃暖房更為重要,這裡收集了從世界各地帶回英國的植物,玻璃暖房的外形象受到中國亭子影響,它是由金屬框架搭建,鑲嵌玻璃面,這結構和材料體現了工業時代的變革。1851年英國舉辦了第一屆國際博覽會,博覽會建築水晶宮就完全採用了這種金屬框架和玻璃表面結合的建築工藝。
在此我們不但要看到水晶宮和玻璃花房之間的關係,也要看到中國亭子對英國建築的影響,世界博覽會、皇家植物園、中國亭子,對遙遠世界不斷了解的熱情催生了英國人的現代性。
瑞典的皇后島
美泉宮的一處中國風房間
藝術中國:除了邱園以外,還有比較著名的“中國風”的建築嗎?
李尤松:法國的凡爾賽宮、德國的無憂宮、寧芬堡、奧地利的美泉宮、瑞典的皇后島,聖彼得堡的夏宮等,這些皇宮裏都有中國風建築。
藝術中國:您覺得中國園林對於歐洲造園理念上的最大的啟發是什麼?
李尤松:法國傳教士王致誠從中國回到歐洲後,著述了《北京附近中國皇帝園林特記》,這個人既是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者,也是中國園林理念在歐洲的重要傳播使者。
Sharawadgi是一個英語詞,是漢語“散落位置”的音譯,體現出英國對中國造園思想的學習和了解,順應自然的設計觀念對他們影響巨大。歐洲人原本在園林設計中是要改造自然,園林是人的意志的體現,比如植物的切割和道路的幾何形劃分。他們接觸到中國園林後,體會到要把人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需要去體驗自然,順應“道”的規律,這樣造出的園子更美妙了。
英國薩裏郡韋斯利皇家花園
藝術中國:為什麼英國在園林方面特別跟進中國,恰恰又不是歐洲大陸?
李尤松:一方面可能是英國人和中國貿易關係更緊密,所以輸入中國的資訊比歐洲大陸更多。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英國風土和氣候,英國氣候更加多雨濕潤,有大面積綠地、風景更具清透性,氣候決定了英國人在氣質上更追求清雅,比如英國水彩畫和下午茶。
杭州茶葉博物館藏品。18世紀晚期,英國出現了內置2-3個容器的茶葉筒,可同時裝有紅茶綠茶兩種茶葉供英國人飲用。茶葉筒為錫制,防潮防腐。盒上配鎖,防僕人偷喝,説明當時茶葉昂貴。
英國人又發展出自己喝茶方式和飲茶禮儀,下午茶作為英國文化推廣到全世界,但從廣州十三博物館的藏品外銷英國茶盒來看,當時的英國人即喝紅茶又喝綠茶,在飲茶方法上受中國影響較大。
藝術中國:據説法國人看到英國園林時大吃一驚,印象中英國人是比較木訥和冷漠,沒想到他們園林造的如此晶瑩剔透,非常羨慕。也是從英國開始就把中國造園理念傳播到整個歐洲。
李尤松:我去過德國慕尼黑的一個英國公園。英國人學了中國園林的設計,英國也將這種造園理念在歐洲推廣開,所以才叫英國公園。
倫敦克雷莫恩花園的舞臺劇。費伯斯·萊文(Phoebus Levin)繪畫,1864年
藝術中國:據説當時歐洲當時遍佈“中國風”建築,現在歐洲一些公園也遺留著 “中國風”建築。
李尤松:1840年鴉片戰爭後,英國的“中國風”主題逐漸式微,但“中國風”轉變為一暗流又流向了公共建築,比如公園這一形式。資産階級上臺後,園林就不再為王公貴族所獨佔,而變成了公共的園子,消費者已經變成了資産階級和城市平民,這些公園裏邊有旋轉木馬、迷宮和噴泉,有夜間舞會和煙火表演,這就是印象主義興起的美麗年代。公園把過去王公大臣那些亭子風格繼承下來,旋轉木馬利面也得有個亭子,寶塔尖還是被沿用下來。所以現代公園延續了歐洲中國風設計風格。
清代油畫描繪了廣州十三行的外觀
藝術中國:歷史上中國的版畫、外銷畫在中國和歐洲之間也交流甚多,這方面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李尤松:清中期蘇州就有了洋風樣式的姑蘇版畫,像丁允泰的版畫,雕版上的排線已經很接近歐洲銅版畫水準了,西洋風格把握得相當的地道。蘇州工匠的老師是誰?我想應該是在華的歐洲人。
清代的對外交流中必須提到廣東十三行的貢獻,廣東十三行是對外貿易機構,中外的貿易公司都可以在此設館,清代廣州城它跟歐洲接觸的最為密切,歐洲人來此訂貨,在廣州十三行可以提供多種商品,其中有通草紙水彩畫,畫面內容涉及中國風景、皇帝、官員、差役、小姐的樣子,這種外銷畫,在英國大英博物館有很多收藏。還有瓷器上的彩繪,壁紙畫也都是在十三行可以買到。
焦秉貞與布歇作品圖像對比
藝術中國:華托、布歇畫了很多奇特的“中國風”作品,這也是大家對“中國風”最熟悉的印象。在當時交通不暢的條件,他們是如何獲得中國資訊的?為何畫的如此奇異?
李尤松:前年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的李軍老師有一個研究課題,介紹清代宮廷畫師焦秉貞畫的《耕織圖》傳到歐洲,然後布歇根據《耕織圖》又畫了一些中國風的版畫。郎世寧來中國交流,帶出一批徒弟,然後做出一些中國樣式,然後又回傳到歐洲,布歇就接著做。他們之間是神交,是跨越地域的文化交流,但是每次都是互相給力,在你的基礎上我又加了一磅,做出一個新的圖像,這是對創作者進一步的支援、想像和致敬,你要嚴格説什麼是中國風,什麼是域外風,我覺得已經分不開。我覺得這應該是人對人,藝術家對藝術家的這種理解和致敬。
圖蘭朵 圖片來源:國家大劇院
我們看歌劇《圖蘭朵》,圖蘭朵中國公主形象可以代表著一種西方的中國風的想像,劇中的建築、園林的呈現是一種舞臺化的理解,跟生活結合不是那麼緊密式。像布歇的畫,圖蘭朵的故事,你非得對位中國某個皇帝或某個時段,也都不是,他們就是遙遠國度的故事。但是遙遠裏邊有現代的成分,不同於時下的一種文明,他不是當下的現實中,是對遙遠或未來的一種想像,在不遠的將來會到達的一個境界。
外國商人在廣州瓷器店外,清人繪製《清代瓷器制運圖》,香港海事博物館藏
藝術中國:瓷器無疑是東西方交流中舉足輕重的商品,歷史上中國曾長期壟斷了瓷器燒制的秘方,當時中國有大量“中國風”的外銷瓷器進入歐洲市場,歐洲人是如何訂制這些風格的瓷器?
李尤松:在外銷瓷方面景德鎮和廣州各有分工,窯燒制出毛坯或燒白瓷,通過水路運到廣州,廣州十三行再進行二次燒制。景德鎮是內地生産瓷器的重鎮,它沒有把外銷瓷這塊看的那麼重要。但廣州是對外交流的碼頭,他有外銷經驗。廣東師傅可以根據外商要求進行調整,廣州師傅和外商是一種呼應關係。比如歐洲人可能要求加上家族的族徽。
這件景德鎮出産的瓷器,週邊是“中國風”裝飾,中間是某歐洲家族的族徽。
藝術中國:當時中國對外商貿地除了廣州還有哪些城市?
李尤松:最初是廣州,1840年之後上海的城市變得更重要了,五口通商之後外商可以進入長江流域了。上海黃浦江畔原來有一個老城叫松江府,松江來了外國人要搞貿易,地方官很頭疼,他判斷華洋雜居肯定會出事,他們就弄了一個外灘,外商只能在灘上建公司,不能進城。
外灘的洋行越來越多,拉腳的,扛活的生意越來越好,規模越來越大,外灘就變得繁華。而松江府還是那樣一個小地方,慢慢就被取代了。那時懂點洋文就有生意做,能過上好日子,能打開局面,所謂洋涇浜英語就是那時候興起。
"中國風"獅子面具花瓶
藝術中國:我們知道中國瓷在西方廣受歡迎,後來歐洲乃至其他地區是如何效倣中國瓷燒制工藝的?
李尤松:中國青花瓷在元代就對阿拉伯世界影響很大,元青花是挑中阿拉伯人喜歡的鈷藍料(俗稱蘇麻離青料),一種來自波斯的鈷礦製作而成。青花瓷是國際化的産品,它的原料來源於阿拉伯,也銷往阿拉伯世界。後來青花瓷推廣到歐洲地中海地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人開始接觸到了中國瓷。中國瓷跟陶器不同,瓷器裏含有高嶺土,具有相當的硬度,它更加不易碎,容易清洗。瓷器在歐洲也是備受喜愛的商品,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切爾西瓷器
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荷蘭輪番登場,荷蘭對瓷器用量比較大,考慮到來中國買價格太昂貴,他們就開始走仿製的路線。畫家維米爾的老家代爾夫特就是荷蘭的陶瓷生産重鎮。最初是完全模倣中國的圖樣,荷蘭工匠一直沒有找到成功的配方,燒制的瓷器硬度不夠。他們就開始向另一個方向發展,一是在器型上雕立體裝飾,另外發展了瓷器人物雕塑。
在當時歐洲,法國宮廷有自己的瓷廠,俄羅斯有自己的瓷廠,德萊斯頓的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塔大公也有自己的瓷廠,這就是後來的梅森瓷廠。英國是威基伍德瓷廠。歐洲瓷器雖然硬度比不上中國瓷,但雕花很精密,色彩艷麗,高貴典雅,別具一格。這是文化交流的一種現象:努力學習別人,結果卻成就了自已。
俄羅斯的“中國風”瓷器
藝術中國:歐洲人是什麼時候解決了瓷器燒制的方法?
李尤松:有傳説當時德國的薩克森選帝侯奧古斯特二世要求煉金士必須解決瓷器的秘方,但一直沒有徹底解決,西方瓷在仿製過程種已經形成了自己軟瓷系統。現在德國的梅森、荷蘭的代爾夫特,還有法國的聖魯克梅、英國切爾西都是歐洲瓷的著名品牌。
現有資料表明俄國應該是最早找到中國瓷器製造秘方的歐洲國家,並且他們燒制西餐的器皿完全符合歐洲餐飲的要求。
特列安農瓷屋
藝術中國:感覺歐洲人對瓷器真的很癡迷,最奇特的是他們不僅把瓷器當成器皿,而且居然應用在建築上,他們把瓷片鑲嵌在房間外面,造出了瓷屋。
李尤松:“特列安農瓷屋”(Trianon de porcelaine)特裏安農瓷屋就是凡爾賽宮的瓷宮。瓷宮的建立標誌中國風在歐洲的流行。整個建築外觀還是一個西方式的建築,唯獨在屋頂、檐口、柱楣都鑲滿了藍白瓷磚,房間內則以青花瓷與中式傢具、流蘇綢帳裝飾。
一幅描繪路易十四的“中國風”挂毯,大約 1700-1729 年
藝術中國:也就是説域外的人會更容易把當地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升到一個典型的符號化。
李尤松:現在存留下來“中國風”是有形的文化遺産,但是有形的背後,無形的資産很值得想像。比如法王路易十四,為了慶祝新世紀的到來,1700年在凡爾賽宮舉辦了一場舞會,主題就叫做“中國皇帝”。燈火通明的夜晚,在皇家園林中,貴族們在有寶塔的山洞中舉辦扮裝舞會,樂師將坐在轎子中的“國王”抬進場。舞會的王公貴族化裝成中國人,小姐們裝扮成菩薩,樂師身著中國袍。舞會還提供“中式風味小吃”。
在這樣一場行為藝術般的“中國風”中,我覺得會有很多可以想像的空間。如果要轉化為一種視頻或動畫,我覺得更有意思。
(受訪人:李尤松 採訪人:劉鵬飛 視頻:王爾晴、馮楠 文字整理:郭榮榮 圖片來源:李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