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從宋到未來”活動第二期:科幻電影小説與中國山水畫的碰撞

“從宋到未來”活動第二期:科幻電影小説與中國山水畫的碰撞

時間: 2021-07-16 13:52:02 | 來源: 藝術中國

“科幻”與“山水”看似相距甚遠,但在藝術創作的維度上卻能夠密切聯結。科幻電影、科幻小説與中國山水畫一樣,都是人們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建立的關於世界的想像。它們的核心是我們的宇宙觀,人類對於宇宙奧秘的探索。

科幻在20世紀已經成為“大眾文化”的一支重要脈絡,中國山水或水墨對其提供了哪些啟發與靈感?關於宇宙或世界的科學幻想,對藝術家意味著什麼?中國千年山水畫中的宇宙觀、演變及文化基因又是怎樣的?

《天道幽明》絹本水墨 69cm x 354cm 2021 落款:祥洲

《天象-淩辰極而上游》絹本墨筆 89.5cm x 61cm 2021落款:祥洲

7月13日,由雲杪文化和FT中文網聯合主辦的“科幻與山水:平行視野中的世界想像”主題學術沙龍,在北京南池子美術館舉行。本次沙龍是繼5月29日“天道幽明:泰祥洲·芝加哥水墨畫展北京平行展”開幕之後,進一步開展的“從宋到未來”系列文化學術交流活動第二期。

在不同藝術形式建構的平行世界裏,我們試圖尋找到“科幻”與“山水”共通的文化密碼(宇宙觀),以及中國山水觀念之於科幻世界的文化基因價值。這也是本期論壇的價值所在。來自科幻産業調研組的負責人、科幻影片製作人、科幻小説家與藝術家齊聚一堂,展開對於科幻與山水議題的多維度探討。

“科幻與山水:平行視野中的世界想像”論壇嘉賓合影

北京聯合大學新聞系副教授金韶從對於科幻産業的研究出發,提出可以將科幻的維度拉長,既面向未來,也可以面向過去:

金韶北京聯合大學新聞系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博士

“一般意義上大家理解的科幻都是面向未來社會的想像,沒有過多的關注過去和歷史。我在對於科幻産業的調研當中發現,反而是歷史型的科幻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即中華傳統文化怎麼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做科幻式的表達,比如敦煌的科幻,清明上河圖的3.0等一系列出圈的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的結合。

説到“空間”,山水是一種空間的概念。中國科幻承載著提升中國文化自信的層面,所以所有科幻的故事、科幻的想像都應該發生在中華大地上,中華大地上有山水、地理空間,怎麼讓時間與空間的結合,更多的是從文化層面的思考。

《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製片人岳翔認為,中國科幻電影也需要從美學層面尋找到新的路徑與方向,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岳翔 《唐探》系列製片人,被Variety雜誌評為全球十大製片人

我跟泰老師是老相識,看見他的作品眼前一亮,這是中國電影科幻應該尋找的方向。如果要建立一個科幻世界,就要了解科幻建立世界觀,而建立一個世界觀不能瞎編,最後是要合理的。 

建立世界觀,“世界”是成立的,泰老師這個世界是成立的;要和漫威成立的世界觀完全不一樣,又是自成一體的,又和今天不一樣,和歷史也不一樣,要只能歸類為科幻的方向。泰老師確實能開創出一個重要的新方向,期待和泰老師學習的這個過程中能找到一個中國電影科幻的新的視覺走向。

天空之城影業創始人、CEO,動畫電影《大聖歸來》製片人路斯基也在論壇中分享了他對於科幻電影的思考:  

路斯基天空之城影業創始人、CEO

預展的時候來泰老師的作品,當時看八條屏的時候大概站了半小時,《平行宇宙之三》是卷過來的,看到的是一個時空。除了視覺上的豐富,中國畫墨分五色,從裏面看到的不僅僅是在光影的五層關係,是更龐大的,它像一個“場”。

看到這幅畫的時候當時就問泰老師“你畫的很電影美術風格。”他説:他十多年前幫《指環王》畫過電影美術,我一下子明白了。這八條屏非常好,當時如果能做一個VR,你主動的穿越、上升、盤旋怎麼都行,肯定很酷,將來有機會一起做VR的東西挺好的。

我希望我們的電影作品能夠更多的吸收一些像泰老師從天文到山水、到歷史的元素,從視覺美學、聲音、文字等更多層次來呈現‘神幻’的故事。”

藝術家泰祥洲通過自己的創作,對於科幻與藝術的關係做了深刻闡釋:

藝術家泰祥洲

“中國所有的神話都是在一套非常完整的天文科學體系之下建立出來的一個系統。這一系統圍繞著北斗建立起來,定義著整個族群的、國家的命運。

我的創作就是建立在中國整套天文構造體系之下。八條屏作品《平行宇宙之三》是北斗七星和北極星的關係,其中的九條龍也暗合紫薇鬥數圖。而追溯馬遠水圖的作品《黃鍾大呂》又表現了光與影的辯證關係,是宇宙重新構造的一套新的理論。

美學體系的建立也依靠深刻的思辨,可以從目前人類共有的理論架構下重新梳理出自己的一套新的圖像方法。”

著名科幻小説家鄭軍以詩意的方式錶述了科幻與藝術的關係:

鄭軍著名科幻小説家

“在古人的世界觀中,人與世界的關係是緊密相連的。這一認知讓世界變得很小、很近也很溫暖。它將世界描述成為冷酷的、龐大的、與人無關的形態。在這一背景下,國外有很多藝術家有反科學情緒,他們的科幻電影也經常諷刺科學,認為科學毀滅了很多美好的東西。

而像泰祥洲和一部分藝術家,是想把科學與藝術的世界結合起來,讓藝術重新帶給那個冷酷的世界以溫度和感情。這是他們在宏觀上做出的探索,這是一個開始。”

作為本期主題活動的聯合主辦方, FT中文網出版人張延對於論壇做出總結:

張延 FT中文網出版人

“通過論壇中不同領域嘉賓的討論我們看到,藝術領域中有科幻的引入,科幻領域中也有藝術概念的代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趨勢。

藝術能夠帶給我們美好的想像,所以藝術跟科幻的結合,我相信能夠帶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我們會在自己久遠的文化傳統裏找到非常好的審美,同時向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學習,形成屬於自己的一套審美體系和科學體系。”

活動現場:

“科幻與山水:平行視野中的世界想像”論壇現場

“古典音樂及舞蹈:漢唐古韻”表演

學術論壇第二期

科幻與山水:平行視野中的世界想像

論壇嘉賓:

金韶 /北京聯合大學新聞系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學博士

岳翔 / 《唐探》系列製片人,被Variety雜誌評為全球十大製片人之一

路斯基 /天空之城影業創始人、CEO

鄭軍/著名科幻小説家

張延 / FT中文網出版人

泰祥洲 /藝術家

主持人:

謝曉冬/在藝科技及雲杪文化創始人

美術館之夜第二期

古典音樂及舞蹈:漢唐古韻

“羅衣從風,長袖交橫。綽約閒靡,機迅體輕。”——東漢張衡《舞賦》

當晚,由南池子美術館特約琵琶及蕭演奏家、舞蹈表演者,聯袂呈現作品“漢唐古韻”。隨著音樂流淌,舞者身著廣袖漢服,在蘇式園林中舞蹈。身體語言和現代劇場舞蹈的方式更加當下、未來,也更具想像力。瀰漫在美術館空間的古韻古意與當下時空勾連,碰撞出時空交錯的體驗。

南池子美術館現場

【關於“從宋到未來”】

“天道幽明:泰祥洲·芝加哥水墨畫展北京平行展”于5月29日至8月31日在北京南池子美術館舉辦,展出藝術家在2009至2021年十餘年間最具代表性的水墨作品。 

自10世紀中國山水畫建立高峰起,後世一代代畫家都在追索宋元精神,不斷溯洄這一偉大傳統,進而形成個人風格。泰祥洲不僅在筆墨技法上追索宋元大師的語言,更從繪畫材料與山水觀念結構中,尋找到了中國水墨文化的奧義。他的作品一方面接續中國文人傳統,對山水、賞石、禮器等經典母題進行重構,另一方面將視野擴展至星辰宇宙、史前未來。 

這一探索不僅出現在泰祥洲的創作中,也是今天水墨畫家與時代共同面臨的課題:即如何在全球化語境中,接續20世紀中國畫大師的成就,持續呈現中國水墨的生命力——由此,我們發起“從宋到未來——中國水墨山水與文化”論壇,將邀請藝術、文化、科學各領域學者共同探討中國水墨的傳統、發展與未來。

同時,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隱逸雅致的生活,琴棋書畫、焚香點茶等雅文化成為東方生活美學範式。我們與論壇同期,發起“從宋到未來——美術館之夜”活動,邀請音樂、茶道、舞蹈等領域的表演藝術家,以展覽為靈感,跨界表演互動。

“從宋到未來”活動第二期:科幻電影小説與中國山水畫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