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建築、文藝與地方營造實驗:22組當代鄉村建設的田野案例

建築、文藝與地方營造實驗:22組當代鄉村建設的田野案例

時間: 2021-05-26 16:25:24 | 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鄉村建設地圖首刊于《碧山03:去國還鄉續》,2013年 © 左靖工作室

過去的四十年,中國呈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和鄉村遽變。在這一社會變遷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以城市為中心發展轉向城鄉統籌發展兩大階段。不同的歷史階段需要回應不同的命題,如果説以城市為核心的歷史階段是在回應“如何快速發展”的要求,那麼對鄉村社會發展的日益關注則是在回應“如何可持續發展”。——左靖

2021年5月22日上午,由安徽大學副教授、策展人左靖策劃的展覽“鄉村建設:建築、文藝與地方營造實驗”在景德鎮新落成的江西畫院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攝影:劉強

作為江西畫院美術館開館展,展覽從當下參與鄉村建設的富有代表性的22組參展人,包括建築師、藝術家、社會組織/團體等在鄉村工作的具體經驗與田野實例出發,涵蓋鄉村公共空間營建、舊建築活化利用、整村改造、藝術介入鄉村、美學教育、社區營造、民間工藝發掘、民宿及其運營等多個主題,呈現了近十幾年來鄉村建設實踐的整體面貌和多元路徑。用策展人左靖的話來説:“這些對於鄉村空間的編織、構造與活化,為當下的地方文化復興提供了生氣勃勃的樣本。”

強策展下的弱策展

談及本次展覽的發起與策展思路,左靖表示,希望此次展覽能夠為當下如火如荼的鄉村建設帶來有益的經驗和樣本啟示。

“近十幾年來,許多政府、社會資本、個人和機構開始將目光投向中國廣大的鄉村,各種社會力量綜合交織,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社會潮流。對於這種運動式地大規模介入鄉村的場景和現象,我們是保持警惕的。策劃本次展覽的初衷在於,通過參展人近些年來所嘗試的鄉村建設實踐的田野案例,為業界和社會帶來一些經驗和某種程度的啟示。”

安徽大學副教授、策展人左靖現場致辭 攝影:朱銳

本次展覽在策展方式上,採用了一種被左靖稱之為“強策展下的弱策展”方式。“我的角色更像一個召集人,把日常我關注的一些從建築、文藝、地方營造、民間公益等路徑介入鄉建的實踐性項目納入進來。策展過程中,首先,我們對當下鄉村建設的生態和實踐結果進行總結;其次,我們要求參展方為參展案例提煉關鍵詞,這些關鍵詞使我們得以迅速抓住參展方介入鄉村的工作方法、工作路徑和工作經驗,通過閱讀的方式幫助觀眾更深入地了解參展方的工作理念。”

江西畫院美術館(景德鎮)館長雷子人現場致辭 攝影:朱銳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策展人姜珺現場致辭 攝影:朱銳

江西畫院美術館館長雷子人在開幕式上説道:“作為江西畫院美術館開館的第一個展覽,本次展覽的視角聚焦于過去十年間中國鄉村建設的多樣化實踐,來自不同領域的個體或機構為展覽提供了與鄉村建築、文藝與地方營造實踐主題有關的圖文檔案、歷史資料、出版物、田野報告、影像記錄等綜合性研究資料。我們希望通過整合來自不同領域的思考和經驗,讓更多人關注景德鎮,關注中國的鄉村和歷史,並就如何在網際網路時代挖掘與展現地方文化、工業遺産的巨大能量展開討論,從而為當代鄉村建設提供路徑參考。”

從零開始,不止一條路徑

左靖在現場導覽 攝影:朱銳

據策展人左靖介紹,國內藝術家開始明顯關注與投身鄉村建設的時間節點可以回溯至2005-2008年,建築師則要稍晚,大概是2013、2014年間。對大多數參與者來説,這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過程。“鄉村建設不是一個簡單的‘拿來主義’,即使一位有著豐富的城市建築、規劃、設計經驗的建築師或藝術團體,也不可能將城市的某些經驗直接照搬到鄉村的建設和改造中。每個參與實踐的人都多多少少不同程度地經歷了與在地社會、經濟、文化,以及地理、氣候條件等由不適應到逐漸適應、了解,直至認識的過程。經過這些年的實踐,我們能夠明顯地觀察到大家摸索出了多條富有代表性的工作路徑、方法和模式,包括參與方在此過程中得到的經驗和教訓。”

左靖認為,在過去的十年間,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發生了新的轉向,它與鄉村社會的變遷形成同一問題的一體兩面,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回應不同的命題。如果説以城市為發展核心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是在履行“快速發展”的需要,那麼對於鄉村振興的全面關注,則是在回應“如何可持續發展”的訴求。面對千城一面的非地方性(Non-place),鄉村似乎成了最易識別的“地方”代表——鄉村成為一方熱土,到鄉村去,逐漸成為年輕人工作和生活的選項。這些變化的發生,從一定程度上得益於鄉村實踐者們經年累月的工作和頗具理想主義色彩的精神召喚。

當代藝術家,廣東工業大學城鄉藝術建設研究所所長、許村和青田計劃的發起人渠岩致辭 攝影:朱銳

在參展人、當代藝術家,廣東工業大學城鄉藝術建設研究所所長、許村和青田計劃發起人渠岩看來,鄉村建設在今天已經被刻上了一層象徵意義,它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基因與文化源頭,對中國人有著家園和故土的雙重意義。“鄉村在今天象徵的,已經不是某一個村民口中特定的鄉村,它是整個中國知識分子和士大夫的家園,這也是為什麼鄉村建設能夠喚起我們如此熱情地投身其中的原因所在。作為藝術家來説,以藝術介入鄉村建設是一項艱苦的事業,它遠不是一個單一的審美活動,而是一個廣泛連接社會、連接天地、連接人生的複雜互動關係,是一個地域、鄉村整個文明的共同體。”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展參展建築師、“line+建築事務所”創始人孟凡浩致辭 攝影:朱銳

第17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展參展建築師、“line+建築事務所”創始人孟凡浩認為,政府、開發商、建築師、藝術家、各方力量和資本都在涌入,這給鄉村帶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然而,鄉村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態體,建築師的空間營造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通過政策支援、體系營造,真正解決鄉村的生産、生活、生態、文化這些系統性問題。

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學院教授、三文建築/何崴工作室創始人何崴現場講述 攝影:朱銳

西河糧油村民活動中心,河南省信陽市新縣西河村,2013年。 © 何崴/三文建築

本次展覽從建築、文藝、地方營造實驗三個介入鄉村建設的田野實踐路徑和工作維度,分別對應了鄉村的空間、人文與社群三種社會情境。展覽現場,22組參展人的每份鄉村田野案例除以圖片、建築模型、視頻及文獻資料展示外,參展人還根據自身的工作體會與創作理念,提煉出數個關鍵詞,為當下的鄉土實踐提供了階段性的理論概括。“平民設計”“建築針灸”和“泥鰍鑽豆腐”是在鄉村設計之中發展出的特殊策略,“謙虛介入”“地域印記”與“快樂營造”等則是他們進入鄉村所秉承的行為準則。最後,透過構建“再用的建築”“理想原型”和“村莊美術館”等靈巧的空間與活動形式,立繪出一幅具體而生動的鄉村建設圖景。在這些形態各異的方法之下,如何協調生態與發展、速度與節奏、主體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則是大家共有的目標與理想的示現。

以下,我們擇取了部分參展人介入鄉村建設的田野實例,在此分享給我們的讀者。

【建築介入】

央美鄉建:理想鄉村原型的研究


中央美院特聘教授姚東梅講述央美CAFA+RK/SP/DY鄉建教學項目 攝影:朱銳

央美鄉建教學展區現場 攝影:朱銳

左圖:通過“普通鄉村”的全新建設,改善並提高舒適度;右圖:以鄉村記憶的疊合與延續來保持傳統文化 © 央美CAFA+RK_SP_DY鄉建教學-

由雷姆·庫哈斯、朱锫、呂品晶、斯蒂芬·彼得曼與姚東梅等帶領的央美鄉建教學項目,他們以古根海姆博物館舉辦的全球鄉村研究大展“鄉村·未來”為契機,通過對中國鄉村廣泛的調查,以“新農村——兩個村莊的故事”,關注再生(rejuvenation)與振興(revitalization),為理想的中國村莊原型尋求理論架構。近年來,他們展開了對景德鎮西湖鄉四個村落的研究,包括鄉村原始生態及未來發展的思考。

徐甜甜:松陽故事

徐甜甜的“松陽故事”展區,攝影:劉強

徐甜甜的“松陽故事”展區,攝影:劉強

“鄉村變遷——松陽故事”之石門廊橋,浙江麗水市松陽松陰溪兩岸,2018年 © 徐甜甜_DnA建築事務所

2014年,DnA建築事務所開始與松陽縣合作,採用“建築針灸”策略,針對不同村莊的特點,以小體量公共建築介入,有機更新,針對當地傳統文化元素或産業,結合特色旅遊,在縣域範圍形成一個文化經濟的迴圈系統。目前,松陽縣已經建成了松林劇場、紅糖工坊、王景紀念堂、石倉契約博物館、石門廊橋、獨山驛站和水文博物館等一系列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鄉村公共空間。

馬岩松/MAD:新與舊,藝術點睛

馬岩松及其團隊相信鄉村的美在於她的整體性——人與人、人與鄰里、人與整體的關係。這個整體就是她的生命力。這與城市很不一樣;城市,更多是不同個體的多元疊加。建築師在鄉村做的建築,往往是個體,而非設計建造整座鄉村,“這樣的個體建造,對鄉村整體是好是壞,我們懷疑。”

馬岩松/MAD展區,攝影:珀石

光之隧道,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18年 © 馬岩松_MAD建築事務

MAD此次展示的的三個作品,包括四葉草之家、光之隧道(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與大地之燈(藝術在浮梁),後兩者是以藝術作為切入點的鄉村實驗。鄉村裏原來的建築,大多質樸無華、實用至上。馬岩松團隊嘗試用簡單的“無用”的藝術筆觸,去點綴那些空間,讓它們與當代精神形成化學反應,産生對話。這時,空間、片區便被激活了。

孟凡浩:鄉愁與城市夢

“建築介入”展區一角,攝影:珀石

孟凡浩展區,攝影:劉欣慧

漁鄉茶舍,浙江杭州建德市,2021年 © 孟凡浩

孟凡浩以杭州富陽東梓關回遷農居、飛蔦集·松陽陳家鋪及建德九姓漁村的一個城鄉共居的聚落“漁鄉茶舍”等項目回應策展人左靖提出的主題。以杭州富陽東梓關回遷農居為例,作為一個新型鄉村社區,這裡不再是過去傳統的鄉村聚落,而是有很多混居的城市人群和相應的建築形態,包括民宿、茶室、藝術家工作室等。孟凡浩認為,“鄉愁”與“城市夢”是當下城鄉關係聯動的群體表像。當我們在思考如何運用建築學策略的空間營造回應不同的訴求時,似乎也在潛移默化地為都市人治愈“鄉愁”和為鄉村人實現“城市夢”。

王求安:角色與自建

王求安展區一角,攝影:朱銳

百美村宿—高嶺宿集,江西吉安西元村,2020年 © 王求安_安哲建築

王求安自幼生活在鄉村,對於鄉村有著無法割捨的深厚感情。多年以來,他專注于鄉村項目實踐,與當地政府、村民建立了信任和友好的互動關係,在建築、鄉村與村民之間搭起了橋梁。自學建築專業後,他進入鄉村實踐的領域,經歷了新農村、美麗鄉村、鄉村振興三個階段。在鄉村一線,他深感建築師有責任為鄉村營造做出正確引導。近兩年,王求安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村民自建,政府對基礎設施進行幫扶,以及村民與政府如何共同治理。如正在進行中的焦作市修武縣岸上村的整體改造,皆由村民負責自家房屋室內外的興建和改造,政府負責基礎設施建設。

劉家琨/家琨建築事務所展區,攝影:胡珊

羅宇傑展區,攝影:珀石

朱競翔展區,攝影:珀石

梁井宇展區一角,攝影:珀石

梁井宇展區一角,攝影:葉思宇


何崴展區一角,攝影:珀石

【藝術介入】

渠岩:藝術介入鄉村的在地化實踐

渠岩展區一角,攝影:珀石

渠岩現場講述 攝影:朱銳

蒼鑫藝術行為《敬水儀軌》,青田藝術行動,2019年 ©️ 蒼鑫_渠岩

從許村到青田,從藝術介入到融合,是渠岩團隊持續十餘年、跨越南北地域的鄉村實踐。許村在山西,青田在廣東,一南一北、一山一水,均採用“多主體聯動”的在地合作方式,是當地人、知識分子、企業家、政府和藝術家互動而成的開放性實踐。從依稀可辨的歷史文脈中,慢慢重燃奄奄一息的鄉村文脈。對渠岩而言,藝術介入鄉村,重要的不是權威與觀念史上的藝術,而是實踐意義上的公共美學行為,或是説一種為提升真切的人性,以及良知的美感而來的社會行動劇場。在此意義上,藝術介入鄉村便超越了治理意義上的鄉村建設,而指向用善美的行動消融現代性分裂,用神人共舞及眾人歡騰之力,修復此世與彼岸、處境與追求的共同體精神。

靳勒:石節子美術館(特約策展:崔燦燦靳今)

靳勒展區, 攝影:朱銳

石節子美術館開幕現場,館長靳勒與石節子村村民在一起,2009年

石節子美術館是中國當代藝術中第一個村莊美術館,它由藝術家靳勒(1964—2021)發起創立。這個偏居西北的藝術基地,實際上是村中十三戶人家組成的美術館。這裡沒有詩意的風景,沒有優渥的物質條件,遠離當代藝術的中心,距北京和上海同等遙遠,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澀環境。這也造就它別樣的目的和邏輯,從當代藝術的國際化夢想中撤出,告別藝術體制和消費系統,拒絕觀念一體化和城市話語的浪潮,重返鄉村,紮根中國更廣泛的現實處境,在地實踐。石節子是一個主體,一個具體的、真實的自我改變和生長;它的核心是村民,它的夢想來自於村民。石節子的主體也是十幾年間的幾百場藝術活動,前後幾千人的關於夢想的交流與協商。它們一起平等地、自發地構成了一個更寬廣的社會視野和藝術雄心。靳勒於今年年初不幸病逝,但石節子村的夢想仍在繼續。

左靖:地域與策略:從碧山到大南坡(特約策展:王美欽)

地域與策略:從碧山到大南坡展區,攝影:珀石

地域與策略:從碧山到大南坡展區,攝影:珀石

“鄉村考現學:修武的山川、作物、工藝和風度”展覽現場,河南修武縣大南坡村,2020年。 © 左靖工作室

策展是左靖推動由藝術帶動鄉村建設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他也因此發展出獨特的地方營造的呈現理念和形式。展覽對他來説,不再僅僅是限于在特定的空間和場所中展示藝術作品,以此來彰顯一些藝術家在藝術語言、形式和觀念上的探索及成就。他的展覽是為鄉建而進行的,有很強烈的過程性、行動性的和持續性,其終極目標是通過藝術與文化手段,協調各方資源,創造合作機會,讓來自不同專業和社會背景的人們共同努力,發展可行的方法開展地方營造。“地域與策略:從碧山到大南坡”以左靖參與發起和主導的碧山、茅貢、景邁山和大南坡四個藝術鄉建項目為例,回顧自2011年起他根據地域或人情差異和地方訴求的不同而採用的相應策略,以藝術帶動鄉村地方營造,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發展出⼀套獨特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步驟。

青山村實驗現場圖,攝影:張海江

修武美學課本駐留展區現場,攝影:王沁雪

焦興濤“羊磴藝術合作社”展區,攝影:王子云

焦興濤“羊磴藝術合作社”展區,攝影:王子云

特展:鄉村與木刻展區,攝影:朱銳

特展:鄉村與木刻展區,攝影:朱銳

【民宿與社區營造】

夏雨清:沒有民宿,鄉村就沒有活力

夏雨清、陳奇展區一角,攝影:胡珊

2019年營業的“黃河宿集”,使荒廢的村莊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  © 夏雨清

中國鄉村生生不息,離不開外力的驅動。民宿這些新鄉賢力量,帶來了小量的資金、充沛的活力和復興的夢想。民宿雖好,但一家民宿,對一個鄉村,乃至一個縣域,影響是有限的。所以,夏雨清也把民宿結伴帶去那些偏遠的區域。“黃河·宿集”就是這樣的嘗試。在這裡,夏雨清團隊改變了西北旅行史:“黃河·宿集”顛覆了寧夏半年無一個度假客的歷史。民宿,從來不只是民宿,更是“鄉建的入口”。民宿吸引年輕人回鄉,帶來新的城鄉互動,慢慢改變鄉村。

陳奇:回到有趣的鄉村日常生活


陳奇展區一角,攝影:胡珊

奇村團隊進行村民入戶調研,河南修武縣大南坡村,2020年1月  © 陳奇

陳奇團隊在此次展覽中帶來了其近七年來紮根鄉土的實踐,新老村民在鄉村投入的熱情,以及村民的生活與變化。鄉村社區營造,是參與方和生活在這裡的人在一段時間裏用心經營的日常生活,大家在集體的行動裏感受到力量與喜悅。在明月村、大南坡,陳奇團隊看到村民被看見,被信任。他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主動維護環境,寫詩、繪畫、染布、跳舞、唱戲,經營家庭餐廳和民宿接待外來的客人,村莊充滿了活力和希望。當項目結束團隊離開後,村民的日常生活依然在勞作休息中縈繞著關懷、樂趣、審美、喜悅,並把這份喜悅分享給鄰居和遠道而來的客人,在陳奇看來,這就是他們工作的意義。

自然造物展區,攝影:劉強

易居樂農展區一角,攝影:珀石

呼籲良性鄉村建設

本次展覽試圖展現近十幾年來各種社會力量對於鄉村建設模式的探尋,從一幢建築的改造到全體村民的動員,從一個自然村擴展到縣域範圍的社會設計,通過對參展藝術家、建築師以及文化工作者們的鄉建思想及行動路徑的研讀,探尋在“鄉村振興”這一歷史進程中,人們是如何展開或溢出自己專業內的工作,在實踐中學習、協同、創造、進化,處理複雜的鄉村社會關係,平衡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激活傳統的公共生活與鄉村的主體性,並以村民共建、藝術介入等方式,營造社區認同,創造地方價值。

景德鎮陶文旅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余笑兵在開幕式上致辭 攝影:朱銳

今天,人們或許還會追問,通過重新激活鄉村的公共空間與主體性,我們是否可以將意義延伸至超越話語與地緣歷史的層面,實現對於共同體成員(The Commons)的關照。如果説鄉村振興的策略是在總體上調節城鄉之間的不均衡性,那麼存在於民間社會內外的或鬆散、或集中的鄉建實踐,則作為一種新的調節裝置,創造流動的地方關係,賦予人們新的地方經驗。

研討會現場 攝影:朱銳

良性的鄉村建設從來不是無源之水,而是由天時、地利的條件,政通人和的機遇所共同創造。鄉村的歷史、風物與人文所共同形成的場域,在時間的尺度上綿延,它所留存的豐沛的遺産培育了廣大鄉村建設的實踐者;展覽希望動員更多的力量,圍繞地方身份、歸屬感、可持續性與相應的文化主張,重新理解和建構鄉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本次展覽由景德鎮陶文旅集團主辦、江西畫院美術館與左靖工作室承辦,並由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和安徽大學創新發展戰略研究院協辦。展覽由江西畫院美術館(景德鎮)館長雷子人擔任藝術總監,左靖任總策展人,彭嫣菡、王彥之、胡珊聯合策劃,並由崔燦燦、王美欽和靳今任特邀策展人。

作為江西畫院美術館(景德鎮)的開館展,展覽將持續至8月22日。

(臺馨遙、劉鵬飛/撰文報道)

建築、文藝與地方營造實驗:22組當代鄉村建設的田野案例